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第1篇
郦道元(469或472——527)生活于南北朝北xxx时期,出生在xxx(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xxx、黄陵、南津关、xxx庙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这段文字主要引自南朝盛弘之的《荆州记》,而《荆州记》中关于三峡的描写则来自东晋xxx的《宜都山川记》。
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第2篇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xxxxxx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xxx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xxx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郦道元故居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
在郦道元兄弟五人中,道元为长,承袭其父永宁侯爵位,xxx昌三年(527年)被害于关中(今陕西临漳县)。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时期给事东宫,后以卓越才能成为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xxx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xxx前期的首都,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北xxx都城于公元493年南迁至此)担任过骑都尉、太傅掾、书侍御史、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职,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担任过冀州镇(今河北省冀县)东府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xxx职。
郦道元前半生,北xxx正值鼎盛时期。公元439年,xxxxxx一北方之后,经过献文、文成等诸多帝王的励精图治,至后来的xxx文帝的积极改革,北xxx国力日渐强盛。郦道元也跟随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统一大愿的实现。然而,在孝文帝死后,北xxx从500年开始,国内矛盾又开始高涨起来,逐渐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镇叛乱,四方骚动。在国家正值多事xxx的时候,郦道元慷慨殉国。长空孤雁鸣,xxx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第3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xxx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xxx。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xxx,xxx,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第4篇
自(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夜分(5),不见曦(6)月。
至于夏水襄陵(7),沿溯(8)阻绝。或xxx急宣(9),有时朝发xxx(10),暮到江陵(1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12),不以疾也(13)。
xxx之时,则素湍绿潭(14),回清倒影(15)。绝巘(yǎn)(16)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7),清荣峻茂(18),良(19)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20),xxx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第5篇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注释;①自:在
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
③阙:同”缺”,中断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原文: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②隐,蔽:遮盖
③自:如果
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
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到了
②襄陵:上,漫上;丘陵
③沿:顺流而下;
④溯:逆流而上
⑤绝:断
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原文:或xxx急宣,有时朝发xxx,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有
②其:这,从xxx到江陵的距离
③虽:即使
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如
⑥疾:快
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xxx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原文:xxx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
②素湍:白色的急流
③回清:回旋着xxx
翻译: xxx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xxx;碧绿的深潭,倒映着(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山峰
②飞。飞泻
③漱(shù)冲荡
④其,它们,指怪柏
⑤清荣峻茂:xxx,树茂,山高,草盛
xxx:实在,的确
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xxx,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原文:每至晴初霜旦,xxx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注释;①晴初霜旦: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
xxx:寂静
③属:连续不断;引:延长
④响:回声
⑤转:同”啭”,声音曲折
⑥绝:消失
翻译: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xxx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原文: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注释;①故:所以
②渔者:打渔的人
③三声:几声.三,不表示确数
翻译: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 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第6篇
①自:自三峡山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写作‘山’字旁在一个奉‘献’的‘献’)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消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群响毕绝:停止
以为妙绝:极点
xxx:回清倒影(xxx)
清荣峻茂(xxx)
④属: 属引凄异 (属(zhǔ):动词。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嘱”嘱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的确)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善良)
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病)
通假字
①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这里指中断)
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xxx)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下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⑤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⑥xxx肃(寒,清凉;肃,寂静。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三峡郦道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第7篇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完全没有。阙:通“缺”,中断 。
(3) 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xxx: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朝发xxx:早上从xxx出发。xxx:城名,在重庆xxx。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御:驾着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xxxxxx《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xxx,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高。巘:山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刷。
(18)清荣峻茂:xxx,xxx,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
(20) 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
(23)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 沾:打湿。
(25)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26) 裳(cháng):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