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知识总结 第1篇
1.质谱仪
下图的两种装置都可以用来测定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1)带电粒子质量m,电荷量q,由电压U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测得在该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有:
(2)带电粒子质量m,电荷量q,以某一速度恰好能沿直线穿过速度选择器(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1),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测得在该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则有:
2.回旋加速器
3.直线加速器
如图所示,质子源和2、4、6……金属圆筒接交变电源上端,1、3、5……金属圆筒接交变电源下端。质子从质子源由静止出发,被源、1间的电场加速后进入1圆筒内(筒把电场屏蔽,质子在筒内做匀速运动)出1筒后交变电源极性恰好改变,于是质子在1、2筒间再次加速……。由于质子在金属圆筒内作匀速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圆筒要求越来越长。
磁场知识总结 第2篇
1.空间同时存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组成“速度选择器”。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必须以唯一确定的速度(包括大小、方向)才能匀速(或者说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否则将发生偏转。这个速度的大小可以由洛伦兹力和电场力的平衡得出:qvB=Eq,
。在本图中,速度方向必须向右。
(1)这个结论与带电粒子的电性、电量都无关。
(2)若入射速度小于该速度,电场力将大于洛伦兹力,粒子向电场力方向偏转,穿越混合场过程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洛伦兹力也增大,粒子的轨迹是一条复杂曲线;若入射速度大于该速度,粒子将向洛伦兹力方向偏转,穿越混合场过程电场力将做负功,动能减小,洛伦兹力也减小,轨迹也是一条复杂曲线。
2.带电粒子分别通过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
3.带电粒子依次在电场、磁场中做连续运动
4.带电微粒在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共同作用下的运动(电场、磁场均为匀强场)
(1)带电微粒在三个场共同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必然是电场力和重力平衡,而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
(2)带电微粒在三种场共存区域中做直线运动。当其速度始终平行于磁场时,不受洛伦兹力,可能做匀速运动也可能做匀变速运动;当带其速度垂直于磁场时,只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磁场知识总结 第3篇
1.磁场的产生
(1)磁极周围有磁场。
(2)电流周围有磁场(xxx)。
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又叫磁性起源假说),认为磁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3)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xxx韦)。
2.磁场的基本性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对磁极一定有力的作用;对电流可能有力的作用,当电流和磁感线平行时不受磁场力作用)。
3.磁感应强度
(条件是L⊥B;在匀强磁场中或ΔL很小。)
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单位是特斯拉,符号为T,1T=1N/(A*m)=1kg/(A*s2)
4.磁感线
(1)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和强弱的曲线。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也就是在该点小磁针N 极受磁场力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2)磁感线是封闭曲线(和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同)。
(3)要熟记常见的几种磁场的磁感线:
地磁场的特点:两极的磁感线垂直于地面;赤道上方的磁感线平行于地面;除两极外,磁感线的水平分量总是指向北方;南半球的磁感线的竖直分量向上,北半球的磁感线的竖直分量向下。
(4)电流的磁场方向由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确定:对直导线,四指指磁感线方向;对环行电流,大拇指指中心轴线上的磁感线方向;对长直螺线管大拇指指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