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大梦谁先觉》译文及赏析 第1篇
——罗贯中名言名句
罗贯中名言名句
1、口似悬河,辩才无碍。
2、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3、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4、****,****,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5、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
6、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7、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8、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
9、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
10、初生牛犊不怕虎。
11、名垂竹帛,功标青史。
12、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13、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4、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15、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6、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17、孤穷刘备,久欲投于门下,奈机缘未遇。今为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径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图报。
18、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19、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20、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21、披云雾而睹青天。
22、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
23、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2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5、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2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7、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28、**者必以奉法为重。
29、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30、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31、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33、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34、宽宏大量,何所不容。
35、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6、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
——大梦谁先觉全诗意思(大梦谁先觉*生我自知意思)
公元207年初春某一天,邓县隆中的一个茅草屋前兄弟二人面有不满之色立于门外,台阶上静静的站着一个身材不高,双手过膝的汉子,态度极其虔诚,看样子时间已经不短了。这时候突然听到屋里传来有人吟诗的声音。“大梦谁先觉,*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段情节就是《三国演义》著名的“三顾茅庐”的情节,今天胖哥不是要讲“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诸葛亮睡醒之后念出的这首诗的寓意何在。
下面我们先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这是在“官渡大战”之后,刘备被曹操打败,刘备只能投靠刘表。这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曹操又抓住谋士徐庶孝顺的特点利用其母把徐庶诓骗去了许都。徐庶临行之前已经知道再也回不来了,就跟刘备推荐邓县隆中的诸葛亮,说他有经天济世之材,号称卧龙先生,得之可得天下。
刘备这人虽说历史褒贬不一,但是有个优点,那就是爱才和笼络人心,既然徐庶的离开不能阻止,本来自己实力就低下,再失去徐庶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是如果能到的诸葛亮的辅佐肯定是比徐庶的能量更大,这一点刘备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对于诸葛亮的追求的非常虔诚的。这一点和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如出一辙。
回过头说本文主角诸葛亮,此时他是什么心态,那先要从诸葛亮的出身说起才能看到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从以上能够看出诸葛亮并不是普通百姓人家,他家一直是官宦之家,奈何父母早亡,寄宿于叔父之家,偏偏诸葛亮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学识方面造诣极高。这样的人必定心高气傲,不甘于*凡,他是在等一个机会。
在当时乱世时节,天下群雄纷争,各方大**都在招揽人才,真正的人才也在观望,也就是当时所说的“明主”,经过诸葛亮对当时天下局势判断,他有了自己决断,没有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是看不到刘备的,因为刘备当时太渺小了。但是这份渺小和刘备的野心促使了两个人的结合。
对于诸葛亮来说,投靠其他大**且不说得不得的到重视,诸葛亮心里也不屑,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看诸葛亮要的是什么,他要的是**,不是给予的建议,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个**谁也给不了,只有刘备,他够弱小、能舍得、野心足够大。这对于诸葛亮就足够了。
回到本文主题的那首诗“大梦谁先觉,*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诸葛亮用“大梦”比喻人生比喻历史,“谁先觉”看似疑问,其实早已有了答案。因为诸葛亮有足够的自负,也就是下一句“*生我自知”,这也是告诉刘备您来对了,您找对人了,你的难题别人帮不了你,只有我诸葛亮有扭转乾坤的能力。这是一种态度,就看刘备如何去接。如果刘备受不了他的轻慢转身离去,那么对于诸葛亮来说这个人是不值得跟随的,也不可能在他这施展抱负。
当然这首诗的意境很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文人都恃才傲物,追求意境,彰显内心的孤傲。用现在话说,就是你看我的“逼格多高”。
下面两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更像是说,我早已经准备好了,你怎么才来啊!我想这层意思最懂的应该就是刘备。其实胖哥认为,这里面还有一层寓意,对未来的局势的一种前景判断,如果确有此意,不得不说诸葛亮确实有未卜先知之能。
怎么这样说呢?从诗文中不难看出,草堂寓意刘备,“刘备贩履”指的是刘备最初买过草鞋,那么草字足矣**刘备的出身,不论他怎么往皇室宗亲的身份上靠,也难以改变底层的身份标记,那么后一句“窗外日迟迟”啥意思呢?也就是指要换天了,刘氏江山已经到头了。
但不管如何,我诸葛亮还是**你刘备的,因为什么?你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我给你提供我的能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诸葛亮努力过奋斗过,不让自己的才能浪费这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胖哥非常喜欢这首“大梦诗”,所以今天用这篇文章试着诠释当时古人的心态,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谢谢您的阅读。
——罗贯中名言
1.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
2.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
3.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4.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5.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6.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7.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8.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9.**者必以奉法为重。
10.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
11.披云雾而睹青天。
12.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13.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14.口似悬河,辩才无碍。
15.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6.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17.初生牛犊不怕虎。
18.孤穷刘备,久欲投于门下,奈机缘未遇。今为所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径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图报。
19.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0.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1.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宽宏大量,何所不容。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22.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23.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名垂竹帛,功标青史。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24.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龟虽寿赏析译文
龟虽寿
朝代:两汉
罗贯中《大梦谁先觉》译文及赏析 第2篇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罗贯中《大梦谁先觉》译文及赏析 第3篇
这是一首情深意重,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送别诗,描写了李白和朋友策马辞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首联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点明了告别地点。诗人将朋友送至城外,两人并肩缓辔,不忍分别。遥望远处,外城的北面横亘着翠绿的山峦,波光荡漾的流水环绕城东。在这两句诗中, 青山 对 白水 , 北郭 对 东城 ,首联就写出了对仗工整的对偶句。 青 、 白 相间,色彩鲜明。一个 横 字将青山的静姿勾勒得极其生动,而一个 绕 字则描绘出了白水的动态。诗人的笔墨潇洒自如,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寥廓清晰的秀美图画。
颔联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此地一别,朋友就像那蓬草一样随风飘远,不知飘到何处!这两句诗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打动人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四处漂泊的关怀之情。
尾联两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情意更加深厚。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挥手 ,只是一个分别时的动作,至于内心究竟是什么样的感受,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只写了 萧萧班马鸣 的情景。诗人化用古典诗句,用了一个 班 字,写出了新意,将缱绻情谊表达出来,可以说是笔法精湛。
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独特,与众不同。诗中翠绿的山峦,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互相映衬,色彩绚丽。班马长鸣,形象新鲜生动。自然美和人情美完美**起来,可以说是气韵灵动。本诗节奏明快,虽是离别诗,却没有一味表达伤感,而是在乐观中让读者体味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这也是李白送别诗历来为人称道之处。
罗贯中《大梦谁先觉》译文及赏析 第4篇
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738年)。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罗贯中名言名句
罗贯中名言名句
1、口似悬河,辩才无碍。
2、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3、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4、****,****,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5、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
6、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7、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8、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
9、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
10、初生牛犊不怕虎。
11、名垂竹帛,功标青史。
12、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13、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14、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15、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6、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17、孤穷刘备,久欲投于门下,奈机缘未遇。今为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将军容纳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惭,径来相投。望乞收录。誓当图报。
18、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19、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20、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21、披云雾而睹青天。
22、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
23、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2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5、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26、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7、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28、**者必以奉法为重。
29、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30、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31、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33、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34、宽宏大量,何所不容。
35、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6、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
37、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38、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
39、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
40、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罗贯中《大梦谁先觉》译文及赏析 第5篇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