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第1篇
《白雨斋词话》评此词结句云:妙处全结句,开后人无数章法。
上片起首一句用韦庄《谒金门》词闲抱琵琶寻旧曲句。把、抱同义。谱,这里也指曲。曲而书之于纸为谱,谱而付诸管弦为 曲。寻为重温之义。全句写一位少女百无聊赖,随意抱持琵琶重弹旧曲。次句四弦声怨却沉吟承上,言琵琶的四根弦上发出凄怨的音响,一似人深思时的微吟咏叹。却字与旧字是词眼所,却字见出琵琶声之怨、之沉吟,恰与弹曲者的主观意愿相反:本欲解闷,适增其愁。
可见,上句所谓旧谱,并非单指过时的曲子,而是指往日与恋人聚会时曾经弹奏过的乐调。那时候两情欢悦,因此琴声欢快,如今两情隔绝,虽抚弦更弹旧曲,企望用美好的回忆来自我安慰,但无论如何也奏不出旧日的愉悦之音了。第三句燕飞人静画堂深,语意层而进。少女幽居闺中,孤寂无偶,只有梁燕作伴。燕子似乎不忍心听到这哀怨的琴声,飞走了;少女本人也不能终曲,放下了拨子。一个静字,一个深字写出了闺中又恢复了先前那种死一般的静止,意境深邃。
过片两句为对比。上联写少女斜靠着枕头,有时象宋玉《高唐赋》里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巫山神女一样,梦中飞到情人身边,重渲染情之烈;下联写一道门帘,就象沉重的棺盖,使闺中人与世隔绝,无处诉说她的怀春相思之心,重点出现况之苦。
歇拍写灯夜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前后几天城市处处张灯结彩,通宵达旦供人玩赏,平日藏深闺人未识的姑娘们,难得这样的好机会,可获准外出嬉游。本篇所写的少女,最后一次见到恋人,就元夜。从那之后,魂牵梦绕,却至今未唔。此句七个字用数字写时间,把前此的种种情感反复并深化了。大有点石成金之妙。陈廷焯即以此为例,评曰妙处全结句,开后人无数章法(《白雨斋词活》)。
贺铸《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第2篇
一、原文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二、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三、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杜鹃,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四、赏析
赏析一
贺铸《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第3篇
本篇为闺情词,全篇写景却又句句含情。词人以白描手法描写女子和月摘梅的情景,表现女子惜花爱春的美好情怀,同时又流露出对独处深闺的美人的倾慕和爱恋。
上片描写的是室外的景色。“楼角初销一缕霞”写在楼角的上面,一抹美丽的晚霞渐渐消散,给读者展开一幅充满动感的图画。“淡黄杨柳暗栖鸦”点出此时为初春的景色,只见那淡黄色柳枝上,有乌鸦栖息的身影。词人着一“暗”字,境界全出,渲染出清幽美好的氛围。“玉人和月摘梅花”写得更美,玉人,本来是如玉一样的美人;而月下的玉人,则更是美不胜收;月下的梅花,那该是一幅“暗香浮动”的画面吧。此处正是“以境衬人”,明月美,梅花美,那玉人当然是更美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位如花似玉的佳人,趁着银白似水的月光,采摘暗香浮动的梅花,此时此刻,月、花、人三美相映,是何等美好的意境!短短七个字即向读者勾勒出一幅清丽美好的画面,让人有超凡脱俗的感觉。
下片描写的是室内的情景,主要表现了玉人的内心世界。“笑撚粉香归洞”写美人笑着手捻梅花回到闺房的情景,令人仿佛听到了她的声音,还产生了追逐她踪迹的愿望。为何“笑”?词中并未点破,难道是因梅花的清新气息让人喜悦,于是不由自主地会心而笑,还是因为想起了什么其他让人高兴的事情来?词人深藏不露,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更垂帘幕护窗纱”写美人的动作,只见她又放下帘幕,让它遮护住窗纱。因为此时东风吹起,屋子比入夜时冷了许多,放下帘幕是为了暖和一些。“更”字点出天天如此,早成为一种习惯,可见词人观察玉人已很久了,暗含早已倾慕佳人很多时日。“东风寒似夜来些”写得极为精妙,既承接上文,补充说明了“垂帘”的原因,又呼应了上片从晚霞消散到月亮初上的情节。此句虽表面写美人微感春寒的情景,实则隐含了词人月下看人的心情,可以想象他眼见佳人关窗闭户,一切美景消逝,而生出的怅惘与失落。
全词写景潇洒出尘,语言绮丽清新,意境清丽幽深,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