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第1篇
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引起你的思索和回味。当时经历的生动情景,会历历如画,在眼前重现;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的新鲜。如果你是一个有才能的文学家,你就会真实地描绘出这种经历和心情,吸引读者也进入你再现的那个境界,分享你的激动。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了。这也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梦溪园和《梦溪笔谈》
梦溪园和《梦溪笔谈》
梦溪园,位于镇江市梦溪园巷21号,是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并撰写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的地方。历史上的梦溪园是一座著名的宋代文人宅园,其原貌早已荡然无存,但其景况和布局在沈括的《自志》可大致窥见。下面为大家带来梦溪园和《梦溪笔谈》。快来看看吧。
沈括生活于十一世纪时的北宋中期,这是继盛唐之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繁荣兴盛期。沈括一生任过县主簿、昭文馆编校、提举司天监、相度两浙察访使、奉旨使辽大臣、权发遣三司使、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等十多种官职,学识丰富,见闻广博。在他五十二岁那年(宋神宗元丰五年)镇守西北鄜延路抗击西夏敌军对边境的骚扰时,因朝廷派到军中的宦官独断蛮行导致永乐城之败,沈括被当作***贬官随州、秀州。从此,他结束了近三十年的**生涯,开始了闭门绝客、寂寞著述的生活。沈括在《梦溪笔谈自序》中写道:“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思*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八月,五十八岁的沈括获得了“任便居住”的旨许。就从这一年起,沈括迁居于十一年前购置的润州梦溪园,度过了最后八年潜心著述的生活,《梦溪笔谈》就完成于这一时期。
沈括为何以“梦溪”为笔谈之书名?这里还有一段故事。沈括“年三十许时,尝梦至一处,登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极目,而乔木翳其上。梦中乐之,将谋居焉”。后来,沈括听说润州有一处田园出售,便托人买下,但因冗务缠身,几年中都没亲自去看过。贬官后,有一次经过润州,“至所买之地,恍然乃梦中所游,因号梦溪”。(《京口耆旧传》)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死,继位的宋哲宗照例大赦天下,减轻了对沈括的贬斥,改授“秀州团练副使”。就在这一年,沈括对买下的田园进行修建,并刻石定园名为“梦溪”。梦溪园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深得园主喜爱;沈括晚年居于园中,自号“梦溪丈人”;笔谈一书又是于园中完成的,因而以“梦溪”为书名。
《梦溪笔谈》共收笔记584条(据清光绪十一年訡痴簃刊本),内容涉及**、历史、经济、军事、天文、地理等数十个方面,极其广泛。李约瑟博士对全部条**了认真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广义地说,《梦溪笔谈》中的科学内容,几乎占全篇幅的五分之三。无怪乎**许多科学家钦佩沈括的博学多识,多艺多能;无怪乎**著名数学史家三上义夫会惊叹:在世界各国明算家中,欲求一个多面手能与沈括匹敌的,简直不容易找到!
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第2篇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梦溪笔谈》具有世界性影响。日本早在19世纪中期排印这部名著,20世纪,法、德、英、美、意等国家都有学者、汉学家对《梦溪笔谈》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而在这之前,早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的翻译本。
《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各卷依次为“故事(一、二)、辩证(一、二)、乐律(一、二)、象数(一、二)、人事(一、二)、官政(一、二)、机智、艺文(一、二、三)、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一、二、三)、药议”。
《补笔谈》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一卷,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从内容上说,《梦溪笔谈》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发自然科学知识,这在笔记类著述中是少见的。如《技艺》正确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重视。“辩证”门谈韩愈画像条,使后人了解从北宋就产生并沿袭下来的一个错误:把五代韩熙载的写真当成韩愈的画像。
此外,北宋其他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科技人物,也赖本书之记载而得以传世。如记载喻皓《木经》及其建筑成就、水工高超的三节合龙巧封龙门的堵缺方法、淮南布衣卫朴的精通历法、登州人孙思恭解释虹及龙卷风、河北“团钢”、“灌钢”技术,羌人冷作冶炼中对“瘊子”的应用、“浸铜”的生产等,均属科技史上珍贵史料。因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他所记述的科技知识,该书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
创作情况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年(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至迟在迁居润州梦溪园之初已完书。”但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梦溪笔谈》成书于1086-1093年间。
关于梦溪笔谈原文及翻译 第3篇
湖南永州在当时虽然是一个荒僻的地区,但著名的九嶷山耸峙在它的南面,盘绕在它北面的是衡山余脉,绵亘在西南的有五岭山脉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奔腾的湘江和潇水都横越州境并在境内汇合,因此全州山陵起伏,丘壑幽深,河流纵横,衬托着一块块田野,风景非常雄奇美丽。
——关于唐诗三百首溪居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于唐诗三百首溪居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解】: 1、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2、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地区。 3、滴:流放。 4、夜榜:夜航。 5、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韵译】:
长久被官职所缚不得**, 有幸这次被贬谪来到南夷。
闲时常常与农田菜圃为邻, 偶然间象个隐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带露杂草, 傍晚乘船沿着溪石哗哗前进。
独往独来碰不到那庸俗之辈,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娱。
【评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 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叙述到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径。后四句叙述自己早晚 的行动。首尾四句隐含有牢骚之意。
闲依农圃邻、有采菊东篱下之概;晓耕翻露草,有晨兴理荒废 之风。沈德潜评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 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唐诗别裁集》卷四)这是很有见地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