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读书原文及赏析(通用3篇)

xxx读书原文及赏析 第1篇

【原作】

华山——[宋]xxx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

齐:平齐,即一般高,一样高。

回首:回头,低头看。

【古诗今译】

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抬头仰望苍穹,太?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赏析】

xxx(961~1023),字平仲,北宋*家,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官至宰相。他的诗多清新之句,有《寇忠愍(mǐn,古同“悯”)公诗集》(亦即《巴东集》)传世。

《华山》是xxx七岁时的咏诗。xxx,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据史书记载,xxx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xxx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xxx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一耸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一耸与陡峭。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斧痕迹。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一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说明了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教人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个七岁孩童之口。

20xx年4月29日

xxx读书原文及赏析 第2篇

原文: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xxx利害,帝益器重之。擢xxxxxx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xxx,犹文皇之得魏徵也。”??《宋史?xxx传》

注释:

①三传:《xxx传》《公羊传》《谷梁传》。

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翻译:

xxx年少的时候就英武豪迈,通晓《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的时候考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的时候,大多会到亭台处观察提问,年纪小的往往放弃不用,有人教xxx虚增自己的年纪,xxx回答说:“我刚刚被选拔上,怎么能够欺瞒君主呢?”后来考中,被授予大理评事,管理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到征收赋税徭役的时候,xxx从没有下发征收的文件,只是将乡里百姓的姓名写出来贴在县衙的门口,百姓没有敢超出规定期限的。多次提升到殿中丞,担任郓州通判。后被征召至学士院考核,被授予右正言,直史馆,担任三司度支推官,转任为盐铁判官。正赶上下诏召集百官议事,xxx努力xxx说厉害,皇帝更加器重他。提拔为xxxxxx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曾经在殿中议事,话语不和皇帝的意思,皇帝生气起身,xxx就拉着皇帝的衣服,让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决了才退下,皇上由此嘉奖他,说:“我得到xxx,就犹如唐太宗得到了魏徵啊。”

xxx读书原文及赏析 第3篇

两汉:崔瑗

叔向贺贫

先秦:佚名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xxx。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xxx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xxx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xxx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xxx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xxx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xxx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xxx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xxx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Copyright 2021-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0357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