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文注释及翻译(热门3篇)

大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第1篇

原文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xxx四照。其名曰迷榖,xxx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xxx无瘕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金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xxx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xxx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鱼,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xxx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又东三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曰基山。其如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xxx为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尚鸟][付鸟],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如呵,名曰灌灌,xxx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流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汉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译文】

南方首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头一座山是招摇山,屹立在西海岸边,生长着许多桂树,又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却开着青色的花朵,名称是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山中又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构树却呈现黑色的纹理,并且光华照耀四方,名称是迷谷,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但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名称是狌狌,吃了它的肉可以使人走得飞快。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往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叫做育沛的东西,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生蛊胀病。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堂庭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棪木,又有许多白色猿猴,还盛产水晶石,并蕴藏着丰富的黄金。

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是座即翼山。山上生长着许多怪异的野兽,水中生长着许多怪异的鱼,还盛产白玉,有很多蝮虫,很多奇怪的蛇,很多奇怪的树木,人是不可上去的。

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杻阳山。山南面盛产黄金,山北面盛产白银。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却长着白色的头,身上的斑纹像老虎而尾巴却是***,吼叫的声音像人唱歌,名称是鹿蜀,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可以多子多孙。怪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宪翼水。水中有众多暗***龟,形状像普通乌龟却长着鸟一样的头和蛇一样的尾巴,名称是旋龟,叫声像劈开木头时发出的响声,佩带上它就能使人的耳朵不聋,还可以治愈脚底老茧。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柢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有一种鱼,形状像牛,栖息在山坡上,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并且有翅膀,而翅膀长在胁骨上,鸣叫的声音像犁牛,名称是鯥,冬天蛰伏而夏天复苏,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痈肿疾病。

再往东四百里,是座亶爰山,山间多水流,没有花草树木,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名称是类,一身具有雄雌两种性器官,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不产生妒忌心。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基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有很多奇怪的`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羊,长着九条尾巴和四只耳朵,眼睛也长在背上,名称是猼訑,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会不产生恐惧心。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鸡却长着三个脑袋、六只眼睛、六只脚、三只翅膀,名称是,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感到不瞌睡。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青丘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多出产青雘。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斑鸠,鸣叫的声音如同人在互相斥骂,名称是灌灌,把它的羽毛插在身上使人不迷惑。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即翼泽。泽中有很多赤鱬,形状像普通的鱼却有一副人的面孔,发出的声音如同鸳鸯鸟在叫,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疥疮。

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是座箕尾山,山的尾端座落于东海岸边,沙石很多。汸淯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水,水中多产白色玉石。

大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第2篇

⑴程颢、程颐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作“大经”,将《大学》《中庸》《论语》《xxx》称作“小经”,并继续尊崇儒家经学的正统地位,认为“大学,xxx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⑵xxx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xxx》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xxx》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后,《大学》成为科举考试科目的钦定科目。[3][5]

元明清时期

⑴元仁宗于xxx二年(1313年)十一月颁布“考试程序”,明确规定《大学》《中庸》《论语》《xxx》用xxx《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用书。

⑵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规定乡试、会试头场必考八股文,而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经文做题目,故大多读书人往往倾注一生,研读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使《大学》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更加显赫。

⑶清代鼓吹复兴汉学,《大学》地位依然重要。

大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第3篇

[魏晋]陶渊明

原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xxx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

精卫衔来细木草,

誓将以之填东海。

刑天头掉挥斧盾,

壮志依然常存在。

等同万物无所虑,

死去亦无可后悔。

空有当年雄壮志,

良机已过岂等待!

注释

(1)这首诗咏赞精卫和刑天至死不屈的顽强意志和**精神,抒发了诗人空怀报负而无从施展的慷慨不*的心情。

(2)精卫:神话中的鸟名。《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拓(zhè浙)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xxx(huì汇,鸟嘴),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饺(xiāo消,呼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yīn因,填塞)于东海。”微木:细木。

(3)刑天舞干戚:逯本作“形夭无干戚”,今据李本、焦本改。刑天:神名。干:盾。戚:斧。《山海经?****》:“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固:录本作“故”,今以陶本改。

(4)同物:等同于万物。意谓人同万物一样,生死并无差别,即《庄子?齐物论》所说的“物化”。化去:指**。

(5)徒设:空有。在昔心:指诗人自己往日的雄心。良辰:良好的时机。讵:岂。这两句是说:我空有往日的雄心壮志,实现壮志的良好机会哪里能够等到。

——《天净沙 春》注释译文

《天净沙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