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玉管柳永诗词(必备4篇)

曲玉管柳永诗词 第1篇

柳永《曲玉管》注释翻译及赏析

曲玉管①

陇首云飞②,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栏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③,别来锦字终难偶④。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⑤,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注释]

①曲玉管: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

②陇首:高丘上。

③盈盈:形容仪态雍容华美。

④锦字:犹锦书,情书。难偶:难以相会,难遇。

⑤消黯:黯然消魂,十分难过、沮丧。

【译文】

山岭之上,黄昏的云彩纷飞,晚上江边, 暮霭沉沉。眼前是一片烟波万里,我凭栏久久望去,只见山河是那么清冷萧条,清秋处处凄凉,让人心中不忍难受。在那遥远的神京,有一位盈盈的如仙佳人。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回想当初有多少相见的美好时光,谁知聚散不由人,当时的欢乐,反变成今日的.无限愁怨。千里之外我们无从相见,只有彼此思念。每当我又见山水美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只好默默无语,独自下楼去。

【译文二】

山头暮云乱飞,江边日头已落,我久久凭栏凝望暮霭烟波。看那山河冷落萧条,千里万里一片凄清秋色,让人不忍凝眸。

想起遥远的京城,那位体态轻盈的仙女,别后至今也未见她把锦书捎。莫非是大雁不愿远行,独自休闲飞落汀洲,令我思绪悠悠。

回想当年,我们曾经有多少幽欢佳会,谁知聚散难以预料,如今都成了无限的恨愁。天各一方,不能再会,每当我登山临水,便勾起平生心事,让我黯然魂消。一整天闷闷无言,惆怅地走下高楼。

【评点】

本篇写羁旅客愁和相思别情。全词层层铺叙,步步深入,纵横捭阖,结构有序,景情交融,细腻绵密。

上片主要写词人眼前所见之景。“陇首”三句,写词人久久倚靠着栏杆,看到了“云飞”、“日晚”、“烟波”。这些意象皆给人一种萧索、悲凉之感。然后词人由实而虚、由局部到整体,写到“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从而逼出“忍凝眸”三个字,表达词人面对如此萧索之景,不堪久望的心情。上片前五句均为写景,最后巧妙地用“忍凝眸”三个字,把人的情感融入到景色之中,可谓情景交融。

中片用大量笔墨描写所思的女子。“杳杳神京”首先交代了该女子的居住地——遥远的京城;“盈盈仙子”则点明了该女子的身份和体态。由于古人惯用“仙女”来代指美貌的_,所以词人此处所指的女子应该是京城中有着曼妙身材的妓 女。“锦字”化用典故,写出自从别后,自己就没有收到过该女子寄来的充满柔情蜜意的书信。词人一直盼望着鸿雁能够捎来她的只言片语,却看见鸿雁“冉冉飞下汀洲”。词人由想象回到现实,心中的惆怅更加深沉。最后,词人用“思悠悠”三个字来总结中片,与上片的“忍凝眸”相照应,同时也写出自己的愁情更浓了。

末片围绕“思悠悠”展开了铺叙。正是由于旧日的欢情难以忘怀,今日才如此惆怅,所以“暗想”四句,由当时的相爱写到后来的相离,进而写到如今的愁绪。“阻追游”,写出了现在的辛酸和无奈。接着,词人宕开一笔,写到自己其实并非只在今天才产生这种“忍凝眸”、“思悠悠”的情绪,而是已经有很多次了。“每登山临水”,都会“惹起平生心事”。可是对此,自己又无计可施,只好“一场消黯,永日无言”,最后默默地“却下层楼”。这里“下层楼”正好与上片“凭阑久”相照应,使整首词显得更完整流畅。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两地相思的羁旅别愁词。上阕写居者高楼凝望、怀念远人之愁思。高丘上白云飘飞为伊人所见景,此景暗隐游子飘泊的匆匆行色。“烟波满目”的迷茫,亦是所望不见之失望心绪的外化。中阕写游子在旅途对京都居者的思念。下阕“暗想当初”承上阕“思悠悠”,是行人的忆念及“雨恨云愁”的心理活动;“阻追游”以下是思妇的内心感触和无可奈何的行动。全词以写景抒情为脉络,步步深入,结构有序,内容丰富。

柳永此词抒写了羁旅中的怀旧伤离情绪。词的第一叠写眼前所见,第二叠写所思之人,又将此平列的两段情景交织起来,使其成为有内联系的双头。

此词首句化用梁柳恽的名句第一叠“陇首”三句,是当前景物和情况。“云飞”、“日晚”,隐含下“凭阑久”。“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陇首,犹言山头。云、日、烟波、皆凭阑所见,而有远近方分。“一望”是一眼望过去,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千里关河,可见而不尽可见,逼出“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此段五句都是写景,却仅用“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此段五句都是写景,用“忍凝眸”三字,便将内心活动全部贯注到上写景物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曲玉管柳永诗词 第2篇

①《曲玉管》: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乐章集》注“大石调”。此调仅柳永一人,后再无填此调者。凡长调、中调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句数、字数相同,谓之“双拽头”。此调分为三片,即为双拽头。本词写于庆历三年秋,柳永赴成都途经关陇之时。

②陇首:即陇首山。

③凭阑:倚靠着楼台的栏杆。阑,同“栏”,栏杆。

④关河:指函谷关与黄河。

⑤忍:如何承受。凝眸:目光凝聚在一起。

⑥杳(yǎo)杳:遥远渺茫。神京:帝京,京都,这里指汴京(今开封)。

⑦盈盈:形容女子娇媚可爱的神态。仙子:比喻美女,这里指词人所爱的歌女。

⑧锦字:又称织绵回文。事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用以指妻寄夫之书信。难偶:难以相遇。

⑨断雁:鸿雁传书,这里指鸿雁没有担负起传递书信的任务。

⑩冉冉:慢慢,渐渐。汀:水中或水边之平地。

⑪思悠悠:深深的思念之情。

⑫雨恨云愁:指两人无法在一起,故而心中布满愁云。

⑬阻追游:被某种力量阻碍而不能自由追寻自己的所爱。

⑭消黯:黯然销魂。

⑮永日:终日。

⑯却下层楼:只得无精打采地走下高楼。

曲玉管柳永诗词 第3篇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汀!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赏析:

此词写羁旅行役中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望处”二字统摄全篇。一起写雨收云断,暮色苍茫景象,自然逗起宋玉悲秋的联想。面对肃杀摇落的秋景,词人剪取其中最典型的“水风”、“蘋花”、“月露”、“梧叶”,而用“轻”、“老”、“冷”、“黄”四字加以形容,便见得秋光满纸。“遣情伤”三字转到怀念故人之思。

曲玉管柳永诗词 第4篇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遗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

①堪动宋玉悲凉: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②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

③潇湘:原是潇水和湘水之称,后泛指为所思之处。

【译文】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让人感到凄苦彷徨。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