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句子翻译 第1篇
专八翻译考试篇幅越来越长,难度越来越大,文体类型也越来越趋多样化,所占分值也有递增趋势,所以翻译题目的得分情况很能影响专八的通过率。要提高翻译题目的得分率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提高翻译水平,因为翻译水平最能反映掌握英语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因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容质疑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翻译。 1句子翻译技巧对于专八翻译考试的重要性 1.1句子是翻译的基本单位 翻译的单位可分为音节、词语、句子、篇章,音节和词语是比较小的语言单位,语义的灵活性和独立性相对来说比较大,语义的确定性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小。句子是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在表情达意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确定性。比较适合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这一点孙致礼在《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中也曾有过相应的论述。[1] 1.2有关句子的翻译技巧及相关理论知识 要掌握句子翻译技巧首先要了解英汉语句子层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后相应的转换技巧就自然很清晰了。英汉语句子层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英汉语句子的不同结构特点,不同的语序,语义重心的不同排列位置。 2专八翻译考试首先要了解句子结构转换的技巧 2.1形合与意合的转换 从衔接方式上来讲,英语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英语国家沿袭古希腊严格和规范的语词系统,用清晰合理的词形和句法表达思想,常通过句法和词汇手段表情达意;而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意念流。汉语求要能够达意,并不注重词的形式,词语之间的关系、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连接词用得比较少,表情达意主要靠语义的贯通和语境的作用。[2]如:我想,其实谁都有一个小小花园,这便是我们的内心世界。译文:I think everyone, in effect, has a small garden or a flower bedof his own, namely, our inner world. (08年专八翻译汉译英)汉语不像英语有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名词与数一致等句法结构上的形合,也缺乏英语界定词语之间逻辑关系的词,如果注意不到这些,就很容易出现主谓不一致,时态选错,缺乏逻辑关系词等问题。 2.2树状与竹状的转换 就句子整体结构来讲,英语呈树形,汉语呈竹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分析到“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 ”英语句子“多随举随释”,枝杈蔓生,呈树状结构,分叉处有介词,关系代词连接。而汉语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逐层展开,节节延伸,犹如竹子。英语凭借丰富的关系词形成过渡和连接,从形态上来维系句内和句间的各种关系的,形成以主句为主干从句及修饰成分为枝杈的树状句子结构;而汉语往往在同一施事或主题语之下按逻辑顺序铺陈,逐节(短语或小句)展开。如:…这是黄河滩上的一幕。牧羊人不见了,他不知在何处歇息。只有这些美生灵自由自在地享受着这个黄昏。 (2007年专八汉译英)参考译文:…This is a scene taking place on the shore of the YellowRiver. The shepherd, who is nowhere to be seen, is having a rest in anunknown place, leaving these living things to enjoy this moment of duskwith full ease and freedom.学生译文: …This is a picture of the Yellow River bank, in whichthe shepherd disappears, and no one knows where he is resting the sheep, however, as free creatures, are joyfully appreciating thedusk.汉语句子是典型的小句加小句构成的,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隐含的。而译成英语时则要首先从语义上分清主次,分别转换成句子的主句和从句,所以在英汉互翻时要搞清楚这一特点,方梦之也曾提到英语汉译时经常由英语的树状结构转化为汉语的竹节状。[2] 主语与主题(语言类型) 就语言类型而言,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汉语是主题突显的语言。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正如王力所说:“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法治的不管主语用得着用不着,总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的用得着就用,用不着就不用,只要能使人听懂说话人的意思,就算了。 ”正因为汉语缺乏主语,语言学家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的语言。[3]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造句离不开主语。这是英语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反映。如:如果走近了,会发现它们那可爱的神情,洁白的牙齿,那丰富而单纯的表情。 (2007年专八汉译英)参考译文:Approaching them, you will see their snow-white teeth aswell as their rich innocent expressions.学生译文:When approaching near, you would find their lily-whiteteeth and a variety of innocent facial impressions.英语是主语突显的语言,汉语出现在主位的未必就是主语,有相当一部分是主题,在汉英互翻的时候就需要主题与主语的转换。 2.4静态与动态 就动词数量来讲,因为汉语动词缺乏形态变化,动词在句子中的使用数量不受限制,且汉语动词可以充当任何句子成分,所以汉语中动词的使用数量远远多于英语。原文:人和动物的区别,除了众所周知的诸多方面,恐怕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译文:What distinguishe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apartfrom the various aspects which are universally known, may probably be inthat human beings have an inner world.在英汉互翻的时候,汉语中的很多动词都要转换成其他形式来表达,诸如非谓语动词形式介词名词等。#p#分页标题#e# 3专八翻译考试其次要了解句子语序的调整 汉语语序主要靠逻辑思维而定,多按逻辑顺序有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由条件到结果进行排列;相对而言,英语的语序较为灵活,其状语从句的位置可前可后,有时还可置于句中。例1.原文:“每个人都无比关注自己及至亲至爱之人心脏的健损,以至于稍有微疾便惶惶不可终日。 ”(2008年专八翻译汉译英)译 文:So great is the importance that everyone attaches to thephysical condition of his own heart or those of his closest and dearestones, that merely a minor disease would enduringly weigh on his mind.这个句子用了倒装结构,但整个句子较上一句要复杂,处理难度要大一些,可译者还是把整个句子处理得叫贴切。在选词用字方面,如“惶惶不可终日enduringly weigh on his mind”,也非常适当。例2.原文:何况中国古代素来以不滞于物不为物役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 (2006年专八汉译英)译文:In addition, ancient Chinese always regarded it as their majorphilosophy of life that one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material pursuits, orbe driven by material things.汉英互翻的时候必须首先明白语序的不同,才能根据不同的语序习惯进行调整,译出符合原语的语言习惯的句子来。 4专八翻译考试最后要了解语义重心的转移 一般而言,句子通常由已知信息和新信息构成,新信息是指信息发出者想要信息接受者了解的信息,因而构成句子的信息重心。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一般来讲英语句子重心一般取前置式,而汉语句子往往取后置式突出句中的信息重心。例:原文:人的智力需要开发,人的内心世界也是需要开发的。(2008年专八汉译英)参考译文:There is a need for human beings to tap into their ownintelligence, as is the case with their inner world.翻译时通常要改变原句语序,把原句中的某个成分提前或置后。译文把句子的重心放在原文的前半部,其实重心应该在后半部。此句应改译为,“Just as there is a need for human beings to tap into their ownintelligence, so is the case with their inner world. ”[4] 5结论 句子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掌握句子层面的翻译技巧对于提高翻译水平非常重要。在专八翻译题目的准备中,如果能全面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句子的翻译技巧对于提高翻译题目的得分将如虎添翼。
英文句子翻译 第2篇
【关键词】英语长句 翻译方法
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考虑到每一层意思的完整表达,也要考虑到汉语句子的语言习惯,使我们翻译的文章不留太多的异国味道,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原句重新组合。所以在翻译英语长句时,一定要先把原句的语言表达习惯搞清楚。
汉语和英语作为隶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在语言结构、遣词造句、文化背景上都相去甚远,但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融合和交流英汉之间的翻译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和研究。英文句子分为简单句、并列句以及复合句。首先,简单句因为其结构较为简单所以不容易在翻译中产生困难。其次,复合句因为其句子结构的繁琐和层次在翻译中容易产生一定的困难。英语是“法治”的语言,所谓“法治”指的是英文的句子是通过一定的语法结构表达出来的。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汉语的语法是隐性的,英语的语法是显性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英译汉试题几乎复杂的复合句、层次较多的长句,而翻译成中文后结构就变了,这就是许多英语学习者虽然整篇文章生词不多却读不懂,翻译不好的原因。本文在研究汉英语言结构差异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把英文长句翻译成中文进行了讨论。
翻译的过程主要解析原语和转化的过程,首先解析原语主要是根据原语的结构特征、文化背景以及翻译者的知识水平充分理解原语的意义,这个意义包括原语所表达的内涵和外延。之后转码的过程主要是根据理解的意思转化为目的语的形式结构表达出来,这种表达也要包括原语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保证翻译的不失真。
在翻译者英文水平没有太大问题的前提下,译者对原语的理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如何转码,也就是如何把意义成功的转化为中文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要弄清表达中心思想的主句及其各个层次的子句。英语习惯上把主要信息放在句首,然后才是其他信息,但具体到如何安排顺序则需要我们区别对待,灵活掌握。鉴于英文的形合特征,本文在分析英文句子结构和中文句子结构的基础上对英文的长句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翻译长句通常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方法:
一 顺序法
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中英句子结构差不多的句型,它的翻译原则也较简单,就是按照英语的顺序直接翻译到汉语而不会引起歧义。这类句子的特点是:(1)中英文的语序习惯一致;(2)时间顺序一致;(3)逻辑顺序相同。
如,To know what’s going on in china,to help the oppressed proples in their straggle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or freedom and happiness-to do all this,a good command of foreign languages is necessary.
为了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为了帮助被压迫的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为了自由和快乐,为了做到这些,掌握好外语是非常必要的。
二 逆序法
这种翻译方法是考虑到很多英文特有的习惯,英语通常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次要的信息放在后面,而汉语常常把句子重心放在后面,把修饰成分罗列在主干的前面。如修饰词在英文中很多情况需要后置,而在中文中是前置;再如英文中的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在修饰主语时一般后置但在中文的翻译中需要倒置过来;最典型的还有“it”作形式主语或者形式宾语,在翻译时需要把真正的主语翻译出来。
如,I’ll fight to see that those things which happened to my brother and me won’t happen any more!
我们要斗争直到发生在我和我哥哥身上的那些事不再发生。
又如Hundreds of reporters from the newspapers,radios and television besieged the narrow road outside the Wests’ home all want a glimpse of the family whose bread winner had British medical history.
数以百计的来自报纸、电台和电视的记者拥挤在West家旁边的街道上,都想看一眼这个创造了英国医学奇迹的当家的。
再如,But it is impossible to honour her with the award.
但是授予她这个奖励是不可能的。
三 拆译法
拆译法,又叫拆解法,就是把原语中的表达拆解成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中文和英文行文习惯不同,英文的修饰成分经常可以作为插入语或从句放进主干中,以便更明确地解释主干内容。中文句子的结构方式是根据语义进行的,所以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致使英文句子许多需要拆解并且重组来构成中文句子。英文长句中的修饰成分一般时由定语、状语、介词、不定式、分词短语,或者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引导的各种从句充当而成的。所以这些插入部分就
是译者需要拆分的地方。最常见的如把复合句拆成简单句,这样翻译简单明了,又符合中文习惯。
如,Mr. Smith was amazed by the musical fountain on Cultural Center Square with its ever-changing styles and patterns combined with colorful lighting to reflect the theme of the music.
晚上,史密斯先生被文化中心广场的音乐喷泉所吸引,在彩灯的衬托下千变万化的喷泉样式反映不同的音乐主题。
又如,He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uniqu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of this area,which has become a modern urban scenic spot,complete with tours,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他深深地被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所感染。意式风情街已经成为现代都市融旅游、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景区。
四 组合法
这种方法用于更加复杂的句子,对于这样的句子仅用一种翻译方式无法解决,所以要综合顺译、逆译拆译甚至用其他句子变化手段来翻译,以便让翻译出来的文字不带有“翻用译体”。
译者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对两种语言更深入了解的过程,不但是对原语内涵和外延深刻解读的过程也就是解码的过程,也是对目的语的结构解读也就是编码的过程。对于长句翻译的把握更是如此。以上总结的方法虽然有一定代表性,但相对于庞杂的两种语言还具有许多局限性,笔者将会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中不断总结翻译的方法,在研究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安桂芝.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1999(2)
[2]段荣娟.疑难长句的翻译方法[J].山西科技,1998(6)
英文句子翻译 第3篇
、词性转换多、非谓语动词多、专业性强等特点,因此,科技英语的翻译也有别于其它英语文体的翻译。科技英语翻译必须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技巧。对译者而言,首先应该理清句子的层次,判明各层意思之间的语法及逻辑关系,再运用各种翻译表达技巧和专业知识,将各层意思准确地译出。本文将从语法分析、逻辑推理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三个不同角度,举例介绍科技英语的句子翻译。
一、 语法分析
科技英语中存在大量由基本句型扩展而来的结构复杂的句子。扩展的方式包括:各种短语(包括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和词组充当句子的一定成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合并成并列复合句或复合从句;修饰语和并列成分的扩大。
翻译科技英语中结构复杂的句子,首先应对句子结构进行语法分析,理清各结构层次的隶属关系。译者分析句子结构可采取以下步骤:
1.阅读整个句子,根据主语、谓语和连接词来判断句型。
2.找出每个句型中的主要成分,并理解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例如定语,状语,补语等)之间的关系。
3.如果是复杂句的话,译者就需要判断每个从句中所有成分的相互关系。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每个从句的时态、语气和语态。
通过以上句法分析的三个步骤,译者将能够准确地理解句子结构和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
二、逻辑推理分析
科技英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自身的问题,它同时还与其他的语言学因素相关。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逻辑推理。一位着名的苏联语言学家曾举例:John is in the pen. 毫无疑问,所有人的都会把pen翻译成“牲口圈”,而不是“笔”因为“人在钢笔里”的翻译明显不符合逻辑。翻译是一项逻辑活动,最终的译文是逻辑推理的产物。在进行逻辑推理的时
候,译者要首先找出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按照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译文能够准确体现原文的精神实质。具体来说,逻辑推理包括以下四种方法:
1、按照原句的逻辑关系来组织译文,而不能局限于句子的自身结构和语法关系。
2、按照原句的逻辑关系来组织译文,而不能局限于句子的语序。
3、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把复杂的句子成分准确翻译出来,同时注意正面表达和反面表达的转化。
4、在翻译具有特殊结构和短语的句子时,应该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去分析,并且确保把原句的意思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三、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
英语中的单词通常在不同的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为了保证句子翻译的准确性,译者就需要准确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某些从语法角度看有歧义的句子,译者可利用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帮助判明句子的结构层次关系,以弥补单纯语法分析的不足。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广泛,科技英语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掌握一些科技英语的翻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从语法分析、逻辑推理和专业知识的运用三个不同角度,介绍了科技英语中句子的翻译方法。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提高译者的科技英语翻译水平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阎庆甲,阎文培.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
[2] 范武邱.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讲评.外文出版社,2001
[3] 王志奎.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英文句子翻译 第4篇
关键词:研究报告;英语新闻;翻译策略
1导论
背景介绍
新闻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的喜爱,也成为国际信息咨询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文化和信息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各国使用的语言的不同,因此必须把新闻翻译成能被读者所熟悉的目的语,最终才能实现交流的目的。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在词汇、语法、修辞、语言使用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译者在汉译新闻英语时不仅要注意译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表达的连贯性,还有语言的新颖与简洁性,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英语新闻汉译的研究价值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国家与国家间加强信息的准确传达及交流。新闻是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文本,最能直接便捷的传播信息,促进不同国家民族进行交流沟通。为了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人们每天都要阅读各式各样的新闻,新闻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英语新闻的翻译与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英语新闻的翻译就像一座桥梁,为中国读者了解世界搭建起良好的平台。因此,英语新闻的翻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
2英语新闻文本分析
文体特征
信息文本的语言以简洁、准确、客观、务实、具体为特点。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文体,肩负着向读者传递准确的消息,并且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重任。新闻语言的这些特殊功能及本质特征决定了新闻语言具有具体、准确、简明、通俗等特征。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核心,它要求新闻报道的必须是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简明性是指新闻的语言必须简洁明了,避免繁杂罗嗉。而通俗是指新闻语言必须大众化,通俗化。尽量避免专业术语的出现,充分利用群众语言。
词汇特征
首先,新闻报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并且出于简洁和节省版面的需要,新闻的篇幅一般短小,语言简明。英语新闻的简洁明了的特点在词汇的选择上有充分的体现,常使用缩略词和小词,经常省略冠词、介词、动词、代词、助动词等,有时还会自创一些新词。
其次,由于新闻读者范围广泛,文化水平也高低不同,这就要求新闻尽量使用大众化语言。
最后,新闻报道以提供事实或消息为目的,通常避免使用带有个人情感色彩或倾向型的词汇,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句法特征
英语新闻中常常广泛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以增添报道的真实性和生动性。除此之外,英语新闻中的句子信息量大,结构紧凑,长句较多,因此语法结构比较复杂,常常采用一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以及连词来引导从句和并列复合句。一般来说,英语的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必须交代清楚。英语里有丰富的关系词以及连接词。它正是靠这类词的过渡和连接,从形式上来维持句内和句间的各种关系。当然在有些情况下,英语句子不是通过连接词作为纽带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间接地表现出来。不管怎样英语句子多长句难句,复合句而且插入语也比较多。
当然英语新闻在句法上还有其他的特点,但在本篇研究报告中,笔者将重点分析英语新闻中长句的翻译。
3英语新闻中长句的翻译
长句的结构特点
英语中长句较为常见,英语新闻也是如此。尽管英语新闻的内容广泛、体裁丰富,然而不同内容、不同体裁的英语时政新闻有一个共同点:频繁使用长句。这里所谓长句是指“语法结构比较复杂、从句和修饰语较多、包含的内容层次在一个以上的句子”。英语新闻之所以青睐长句,一方面是因为英语时政新闻有时候需要用较少的句子向读者传递充足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因为长句能够包含较多的信息。因此,在翻译英语时政新闻的时候,翻译的障碍很大程度上都集中在对长句的理解和翻译。
英语注重句子形式及结构完整,句中大多使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因而英语句子一般较长,其结构被比作“大树参天,枝叶横生”。同很多其他领域的英语长句结构类型一样,英语新闻长句的结构类型也是主要有两种:包孕式结构和多枝共干结构。
汉语句子内部以及上下文之间多靠语义衔接,句子成分的先后位置通常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长句相对较少。在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时,汉语惯用一些分离的中短句、并列的散句或流水句。翻译英语新闻长句时,需要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突出意合的特点,多使用短句。首先通过句法分析英语长句,理清句子的脉络,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其次,要弄清句子主要成分和修饰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出各种修饰成分的归属以及句中代词所指代的对象。这样才能在正确分析和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分清层次,抓住重点,突出主干。
长句的翻译方法及策略
顺承法
顺承法是指按照原句顺序进行翻译的方法,即汉语译文与原文顺序基本一致。有些英语长句所叙述的内容与汉语一样,按照时间、空间和逻辑关系先后顺序排列,与汉语的表达方式相似,此时一般不变换语序,按照英语原句表达顺序直接译成汉语即可。这样译文不仅传达了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风格及句子形式。这种翻译方法满足了翻译忠实性的原则,使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忠实于原文。
原句:Critics say the cards prod consumers to spend ever more money so they can collect points toward perks such as free air travel,reduced hotel rates or preferential treatment at travel destinations.
译文:批评人士称,认同卡刺激消费者多消费,多积分,进而享受额外补贴,比如机票免费、酒店打折或旅游目的地的优惠待遇。
分析:原句按照逻辑顺序铺展,先陈述事情后再表达前因后果,与汉语表达习惯基本一致,因此保留原句语序,采用顺承法翻译即可,这样可以使句子读起来通俗易懂,语义层次也清晰分明。
逆序法
逆序法是指逆着原文的顺序进行翻译的方法,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顺序和习惯与汉语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这时不能完全按照原句语序进行翻译,应当做出适当逆序调整。英语句子往往先提事情的结果、个人的感受或结论,继而叙事,时间上往往由近至远,因果关系相对灵活,其句首封闭,句尾开放,常常头轻脚重。而汉语则常常由远至近,句首开放,句尾封闭。对此,在英文新闻翻译的过程中,要根据英汉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适当调换语序,以使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原句:“There were too many blackout dates,”Martin says,“The points required for any flight were quite high,and I also paid $70 per year for the privilege of having the card.”
译文:马丁说:“限定使用的日期数不胜数,航班要求的积分高不可及,每年还要缴纳70美元的特权使用费。”
分析:在汉语表达中,一般首先出现说话的人,然后再出现其说话内容。因此,在翻译本句时,采用逆序法,将说话人放在句首,话语内容调整至句尾。
分译法
有些英语句子主句与从句之间,或者主句与修饰语间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并且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意义时,译者可以根据汉语善用短句逐次排列的句型习惯,对原文的各个语义层次加以分解,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将英语长句中的从句或修饰语转换成汉语句子,还可适当增减词语以便于各小句之间的连贯通顺。这种方法称为分译法,经常与顺承法、逆序法同时使用。
原句:A recent poll bears out something I already believed to be true,and am happy to see:Consumers are finally losing their enthusiasm for airline and other affinity credit cards.
译文:最近,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消费者终于对航空公司以及其他机构发行的认同卡失去了热情。对此,我深信不疑,并乐见其成。
分析:英语原句较长,且含有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为了让译文更加简洁,翻译时可以打破原句句式,遵循汉语中多用短句的特点,把前半句拆分成两个汉语句子,按照话题顺序重新组织语言。本句中将前半句中的定语从句单译成句,放于句尾,使译文表达更加清晰地道。
综合法
综合法是顺承法、逆序法及分译法的综合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中,有些英语长句单独采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时,译者就必须仔细分析,理清原句的时间、逻辑关系,综合运用顺承法、逆序法及分译法进行翻译,使得译文主次分明、清晰通顺。
原句:After all,they were pocketing generous commissions from credit card companies for each new customer they referred,and my stories were bad for business.
译文:毕竟,他们每介绍一位新顾客,就会从信用卡公司那里获得丰厚的佣金,而我的报道坏了他们的好事。
分析:本句综合了长句翻译的各种方法,如译文“他们每介绍一位新顾客,就会从信用卡公司那里获得丰厚的佣金”采用了逆序法,将for引导的原因前置,符合汉语前因后果的表达习惯。同时,此句采用分译法译成汉语两个短句,符合汉语语言简练清晰的特点。而本句的后半句则是采用了顺承法进行翻译。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