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篇
一、规律
1、定义: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3、规律的分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1)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
(2)决定人类思想动机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有规律的;
(3)人们的自觉活动受客观物质条件制约,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二、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发展的阶段: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2)劳动在意识产生中的作用:
A劳动使猿脑变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B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2篇
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内容讲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是社会形态更替规律)和动力系统(四大动力)。
经济动力(基本动力):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政治动力(直接动力):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革命和改革);
文化动力: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
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3篇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割裂运动和静止两者之间的关系,容易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错误倾向。绝对主义认为静止就是绝对地不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相对主义强调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诡辩论和不可知论。
(四)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1、本质(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基本特点: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①
注① 实践除了以上三种基本形式,还有教育实践、医疗实践、艺术实践等多种非基本形式。
4、实践的作用:
(1)导致自然界的二重化:自在自然——人化自然
(2)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4篇
(2)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
(3)应用:反对过分强调突出形式的形式主义和完全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5、本质和现象
(1)定义: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
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2)关系:对立统一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真相正面表现本质,假象反面表现本质。
(3)方法论要求: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5篇
(1)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第一,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
第二,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垄断阶段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目的、手段、激烈程度及后果、范围
第一,垄断时期竞争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第二,垄断时期竞争的手段日益多样化;
第三,垄断时期竞争的激烈程度及破坏性远远大于自由竞争时期;
第四,垄断阶段竞争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范围。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6篇
2、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
(1)以xxx主义为指导;(2)从本国国情出发;(3)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1、曲折前进的原因
(1)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2)社会主义依然存在矛盾;(3)世界形势错综复杂。
2、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发展的基本经验
(1)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2)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
(3)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7篇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国体+政体)——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1、国体:资产阶级专政
2、政体:
(1)君主立宪制:议会君主制(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
二元君主制(沙特、约旦)
(2)民主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内阁制(印度、德国、意大利)
总统共和制(美国、俄罗斯、巴西)
半总统制(法国)
委员会制(瑞士)
(3)专制独裁制:_制
(二)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1、_制(部分发展中国家)
2、两党制(美国、英国)
3、多党制(法国、意大利)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8篇
(1)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实践关系是主客体之间首要的基本关系。
(2)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一方面主体把客体转化为思想观念,使客体主体化;另一方面,主体又把实践中得来的关于客体的思想观念通过实践转化为新的客体,使主体客体化。
4、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③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9篇
1、议会行驶立法权。议会有两院制和一院制之分,其主要职权一般包括立法权、财_和监督权。
2、政府行驶行_。其职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a对内:专政人民+管理社会;b对外:保卫本国安全+开展对外交往。
3、法院检察院行驶司法权。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0篇
产业资本的循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1、购买阶段,资本采取了货币资本的职能形式,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G—W(G代表货币资本,W代表生产资本)
2、生产阶段,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本的职能形式,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
W—W′(W′代表商品资本)
3、售卖阶段,资本采取了商品资本的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W′—G ′(G ′>G)
二、资本周转
1、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两个关键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生产资本的构成
(2)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特点:多次转移、多次收回)
流动资本:劳动对象(各种原材料)、劳动力(特点:一次投入、一次收回)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1篇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_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2篇
注① 这里的原子是虚构的,是设想中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原子是建立在科学发现基础之上的。
②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四大局限:机械性(用力学解释一切)、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看问题)、直观性(脱离实践)、不彻底性(历史观上唯心)。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3)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将世界本源归结为物质具体形态的局限性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3篇
4、社会主义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区别
(1)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主动的、自觉地,阶级社会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
(2)立场:社会主义改革为人民,阶级社会改革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3)结果:社会主义改革可以在制度范围内解决自身矛盾 ,阶级社会改革只能缓和矛盾,无法在制度范围内解决矛盾
五、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广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精神文化
2、根本特性:创造性、自由性、兼容性
(二)文化的社会功能:信息,塑造人,促进社会发展,认识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4篇
(1)五分法(根据生产关系的性质划分):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2)三分法:
A、根据人的发展状况: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B、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形式划分: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3)五分法和三分法的关系:
人的依赖性社会=自然经济社会=原始+奴隶+封建;
物的依赖性社会=商品经济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产品经济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5篇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由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①、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①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大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顾客用十元钱购买了五斤苹果,表明货币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保存起来。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只能是真 金白银。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世界货币: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世界货币一般为贵金 属(金银),少数信誉好的纸币如美元、英磅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黄金储备为基础的。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6篇
在组织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第十四期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自学方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学习了xxxxxx主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认识到xxxxxx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xxxxxx主义学说经历了xxx主义和xxx主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xxx主义是xxx和_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阐述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一、xxxxxx主义的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
xxx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1848年《_宣言》的发表,表明xxx主义的公开问世。xxx和_的科学著作,是xxx主义的集中概括和阐述,xxx主义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其理论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xxx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xxx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xxx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
3、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及阶级斗争学说、国家学说和党的建设学说等。xxx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折。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xxx主义是xxx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xxx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xxx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普遍开展起来,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日益高涨,俄国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xxx把xxx主义运动用xxxxxx主义于俄国和世界革命的具体实践,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xxx主义学说。
1、xxx发展了xxx主义哲学;
2、xxx分折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本质和经济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xxx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3、xxx依据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xxx或少数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xxx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无产阶级建党的学说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理论,都有新的重大建树,发展了xxx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学习和研究xxx主义,就要在实践中用发展了的xxx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工作
用发展了的xxx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当今社会的进步,用xxx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xxxxxx主义的目的。xxx在自然唯物主义和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以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根本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这都是xxx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
xxx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及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核(根本原则),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而对于xxx的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应当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条件及社会状况,去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切不能搬用其僵死的教条。
扩展资料:
关于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学习方法
一、概念要准确,切忌含混不清
学习xxx主义原理,首先要准确地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切忌在概念上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界限不明。例如,我们把哲学定义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而不是定义为世界观。因为人人都有世界观,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识到了,但并非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形成了理论体系,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只有形成了理论体系的世界观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并非一切世界观都是哲学。在掌握哲学这个概念时,既要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又要注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不要把哲学与世界观相混淆。
再如,我们把经济基础定义为“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而不是定义为“生产关系的总和”。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与“生产关系的总和”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都不只存在一种生产关系,而是既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又有各种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如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等。“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了所有这些生产关系,内容十分宽泛,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仅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的总和。在掌握经济基础这个概念时,切不可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与“生产关系的总和”相混淆。
二、观点要全面,切忌片面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事物的各个方面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方面相依赖、相联系的。xxx主义每一个基本原理,都全面地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一定要全面理解xxx主义的基本原理,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
例如,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对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次要方面的支配作用,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作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上,既要肯定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既要肯定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又要充分重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二者相互排斥的一面,又要看到二者相统一的一面;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性质的认识上,既要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又要掌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在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客观过程的问题上,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等。简言之,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片面地看问题。
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学习xxx主义也和学习其他科学一样,要记住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记住基本概念的定义,要记住基本原理包括的要点。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思考问题。如果脑子里是一片空白,没有记住任何概念和原理,怎么能够思考问题呢?这与没有记住数学的公理、公式无法解数学试题试题一样。所以要学好xxx主义不是要不要记忆的问题,而是如何记忆的问题。我们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一是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二是记不准,易混淆,张冠李戴,错记漏记,把概念或原理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三是记不牢,容易忘,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没有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四、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理论脱离实际
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本课程课程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教材的“绪论”中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我们想提醒自学考试应考者注意的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或联系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以弄清理论为前提,不要离开理论罗列一大堆实际问题。学习理论,把它束之高阁,不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再好的理论也是无用的;但是离开理论,只罗列实际问题,就事论事,不作理论分析,也不算是理论联系实际。只讲理论,不讲实际,是理论脱离实际的一种表现;只讲实际,不讲理论,则是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种表现。这两种倾向我们都要防止和反对。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7篇
(1)石器时代=渔猎社会 (2)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农业社会
(3)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工业社会 (4)电子时代=信息社会
(二)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任何人都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各种历史合力的结果,这种合力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包括社会形态在内的社会意识的发展也必然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8篇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曾经发挥过积极的进步作用,xxx认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国家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制度越来越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xxx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19篇
1、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形成的条件: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2、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的表现
(1)商品不符合社会需求,无法销售,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
(2)商品部分符合社会需求,或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私人劳动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生产者的命运,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xxx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第20篇
(2)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商品的自然属性)
(3)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社会属性)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1)构成:生产资料的价值+新创造的价值
(2)物化劳动=具体劳动:以生产品形式存在的已经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
(3)活劳动=抽象劳动: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新消耗的抽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