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屈原列传》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xxx既绌(通黜)
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6、见:靡不xxx(通现)
7、内:亡走xxx,xxx不内(通纳)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二、一词xxx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2xxx: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xxx,其行廉(名词,品行)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
3、直:①xxx正道直行,xxx尽志,以事其君(名词,正直)
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与横相对)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通值,价值)
④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对的)
4、疏:①王怒而疏xxx(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xxx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三、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xxx国事(动作状,对内)
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
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
4、听:xxx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
方正:xxx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xxx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四、xxx义的词
1、颜色:xxx:脸色,气色(颜色憔悴)
今义:色彩
2、形容:xxx:形体,容颜(形容枯槁)
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3、从容:xxx: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4、反复:xxx:反,覆转;复,恢复
今义:颠来倒去
5、诡辩:xxx:谎言,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
五、句式归纳
1、屈原者,xxx,楚之同姓也。(判断句)
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4、楚诚能绝(于)齐。(省略句、状语后置)
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判断句)
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xxx以自佐。(宾语前置)
7、故内惑于xxx,外欺于xxx。(被动句)
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
10、此不知人之祸也。(判断句)
六、难句翻译
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译:(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对治理国家的道理很精通,对外交辞令非常熟悉。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译:他爱护国君、xxx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出来。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译:(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已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名词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驻军)
xxx王之子孙侯者(封侯)
质于齐(做人质)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填然鼓之(击鼓,敲起鼓)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东面而视(面对)
履而制六合(登上)
子xxx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然陈涉瓮牖绳xxx子(以瓮作;以绳系)
序八州而朝同列(安排次序)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以目示意)
道芷阳间行(取道)
刑人如恐不胜(处罚)
(2)名词用作状语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晚上)
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
秋水时至(按季节,随着时令)
顺流而东行(向东)
席卷天下,xxx内,囊括四海(像席子一样;像包裹
一样;像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天下云集响应(像浮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儿xxx膀一样)
头发上指(向上).
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常)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3篇
《诗经两首》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离骚》
偭秦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
何方圜之能xxx。(圜,通“圆”)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xxx南飞(并序)》
终老不复取 娶,迎接女子过门成亲。
箱帘六七十 奁,梳妆匣子。
虽与府吏要 邀,邀请。
蒲苇纫如丝 韧,柔软而结实。
摧藏xxx 脏,脏腑。
府吏见xxx 叮咛。
《兰亭集序》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同“趋”,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同“犹”)
《赤壁赋》
浩浩乎如xxx风(“xxx通“凭”,乘)
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山川相缪,xxx苍苍(缪通“缭”:连结,盘绕。)
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杯盘狼籍(“籍”通“藉”。)
《游褒禅山记》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4篇
一、通假字。
1、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有:同“又”。暴:同“曝”,晒干。)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3、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伶俐。)
5、正人生非异也。xxx:同“性”,先天,天资。)
6、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xxx风。(xxx同“凭”。)
8、自余为戮人。(戮:同“戮”,刑辱。)
9、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10、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
11、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其下贤人也亦远矣。(低于)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故为xxx以志。(写文章)
5、外与天涯。(交会)
6、顺流而东。(东进)
7、卧而梦。(做梦)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一、文学常识填空
xxx,字蔚宗,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述了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间共195年的`史事。“二十四史”之一。
二、注音
西鄂(è)属(zhǔ)文辟(bì)公府逾侈(chǐ)
xxx骘(zhì)累(lěi)召不xxx(xuán)机浑(hún)天仪
算罔(wǎng)论篆(zhuàn)文都(dū)柱伺(sì)者
合契(qì)陇(lǒng)西帷幄(wéi)(wò)阉(yān)竖
倚(yǐ)伏骸(hái)骨
三、通假字
1、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通“樽”
2、阴知奸xxx姓,一时收禽:通“擒”
3、员径八尺:通“圆”
四、xxx义词
1、举孝廉不行:古:不去(应荐);今:不可以。
2、覆盖xxx际: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
3、寻其方面:古:方向;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4、衡下车,治威严: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
五、重点词语
1、衡少善属文:连缀,写
2、连辟公府不就:(被)征召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4、累召不应:多次
5、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都
6、举孝廉不行:(被)推举
六、一词xxx
1、因:因入京师:因而
因以讽谏:就
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
因宾客至xxx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2、观:观太学:观摩学习
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启窗而观:看
3、卒:卒廷见相如,xxx而归之:终于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去世
七、词类活用
1、xxxxxx骘奇其才:意动,以……为奇
2、妙尽璇机之正:作动词,研究透了;作名词,道理
3、皆共目之:名作动,递眼色
4、又多豪右:形作动,有很多
5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意动,认为……怪
八、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
1、xxx平子,xxx鄂人也:判断句
2、游于三辅:介后
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4、权移于下:介后
5、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后
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后
7、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介后
8、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9、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于”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6篇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xxx,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 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xxx灭亡, 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xxx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xxx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xxx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xxx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xxx,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xxx(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逃跑的军队 )
吞二周而亡诸侯 ( 使动,使…灭亡 )
14.区区
①然秦以区区之地( 小小的 )
②何乃太区区( 见识浅薄 )
③感君区区怀 ( 诚恳 )
指出句式特征
(1)然陈涉瓮牖绳xxx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判断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判断
(3)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
(4)威振(于)四海——省略
(5)而倔起(于)阡——省略
(6)铸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省略
(7)身死(于)人手——省略
(8)委命(于)下吏——省略
(9)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介后
(10)铸以为金人十二——介后
(11)非抗于xxx之师也——介后
(12)信臣精卒xxx而谁何——宾前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7篇
一、一词xxx
1、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见面,动词)
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副词)
③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我,代词)
2、相:①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命相,名词)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宰相,名词)
③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复指你,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④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辅助,动词)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互相,副词)
⑦朱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xxx食粟(辅助,动词)
⑧胜不敢复相士(观察,审察,动词)
⑨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她,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⑩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我,表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3、迎:①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②人.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迎娶,动词)
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迎娶,动词)
④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迎接,动词)
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投降,动词)
⑥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迎接,动词)
⑦xxx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迎接,动词)
二、xxx义的词
1、下床:媒人下床去,xxx尔尔。
①xxx:从座位上起来。
②今义:离开床
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①xxx:多多劝告。
②今义:谢谢。
3、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①xxx:交错相通。
②今义:交通运输。
4、可怜:可怜体无比,xxx为你求。
①xxx:可爱。
②今义:让人同情。
1、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①xxx:自作主张。
②今义: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一、虚词
1. 而
(1)浩浩乎如xxx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xxx,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2. 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xxx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
(5)苟xxx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3. 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3)徘徊于斗牛之间( 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 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
4. 乎
(1)浩浩乎如xxx风( 形容词词尾)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xxx苍苍( 形容词词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二、实词
1. 通假字
(1)浩浩乎如xxx风(通凭,乘 )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
2. xxx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xxx: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xxx
xxx: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xxx:浩荡渺远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xxx: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
xxx:循,依。
3. 一词xxx
(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xxx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5)歌 a扣舷而歌之 ( 动词,唱)
b歌曰 (名词 歌词)
c倚歌而和之 (名词 曲调)
(6)长 a抱明月而长终 ( 永远)
b而卒莫消长也 (增长)
4.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xxx,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
(7)月明星稀,xxx飞( 名词用作状语,xxx )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
四、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
5.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6.谓语前置
渺渺兮予怀
7.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宾语前置
何为xxx也?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五、重点语句翻译
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3. 浩浩乎如xxx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 xxx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五、重点语句默写
1.清风xxx,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2.白露xxx,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xxx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xxx,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xxx之一粟。xxx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9篇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xxx)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
居: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xxx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具:1、同_俱_,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
决:1、判断(xxx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
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
开:1、散开(日出而xxx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苦:1、苦于(苦xxx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xxx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xxx之攻xxx与此同类)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xxx)4、物资(利xxx)
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令:1、命令。(乃令xxx人xxx)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xxx令皆不在)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