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热门6篇)

“气蒸云梦泽,波撼xxx。”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第1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xxx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解】:

1、xxx句:xxx两地在我国东南;坼:**。

2、乾坤:指日、月。

3、戎马:指战争。

4、关山北:北方边境。

5、凭轩:靠着窗户。

【韵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xxx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评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xxx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生活坎坷,漂泊天涯,xxx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气蒸云梦泽,波撼xxx。”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第2篇

八年级下语文单元六综合练习答案

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篁竹(huáng)泉而茗者(míng)飞沙走砾(lì)布衾(qīn)伛偻提携(yǔlǔ)髻huán(鬟) ......

饮少zh?(辄)醉 横无际yá(涯) gōng筹(觥) tuí然 ( 颓)yì(弈)者胜

忧chán(谗)畏讥 xxx尤美(壑) 山肴野sù(蔌) 毛羽鳞lia(鬣)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C)

A.水尤清冽(lia) 往来翕忽(xī)觥筹交错(gōng) 脱笼之鹄(hú) ....

B.为坻为屿(chí) 悄怆幽邃(cuàng)淫雨霏霏(fēi)以游堕事(du?) .....

C.xxx不动(yí) 浩浩汤汤(tāng) xxx尤美(ha) xxx之鳞(jiā) .....

D.xxx逝(shù) 薄暮冥冥(míng) 飞沙走砾(lì) 瀚海阑干(hán) .....

3.指出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C)

A.政通人和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峰回路转 B.觥筹交错 脱笼之鹄 横无际涯 浩浩汤汤

C.与民同乐 朝辉夕阴 忧馋畏饥 气象万千 D.长烟一空 伛偻提携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4.下列加点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B)

A、①xxx不动 ②满目xxx B 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

C、①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①游人去而禽鸟乐②去国怀乡 ....

5.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①走送之 xxx作文以记之 B、①全石以为底 ②以其境过清 ....

C、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xxx之乍出于匣也D、①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②感极而悲者矣 ....

6.根据提示默写下列诗文句子。

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⑶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⑷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⑸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⑹气蒸云梦泽,波撼xxx。

⑺《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游鱼自由空灵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写水声富有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如鸣佩环。

⑻《岳阳楼记》中概括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xxx,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⑼《醉翁亭记》中写山间四季之景的句子是:xxx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⑽《醉翁亭记》中写太守与民同乐时醉态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⑾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

⑿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xxx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⒀《满井游记》中比喻春水清澈晶莹,水波闪烁发光的句子是: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⒁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写雪景的名句,句中却没有雪字,试写出这样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请写出《岳阳楼记》文句概括出的成语三则:心旷神怡,气象万千,一碧万顷,百废俱兴,政通人和;请写出《醉翁亭记》文句概括出的成语三则: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水落石出。

小石潭记

“气蒸云梦泽,波撼xxx。”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第3篇

A.杜牧

B.温庭筠

C.韦应物

D.韦庄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2.第2题

请填写空白处文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

A.渔舟唱晚,响穷xxx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3.第3题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与一般游记的不同之点在于

A.文章很短

B.不如其它的文章写得好

C.文章比较晦涩难懂

D.在比较平淡的游历中深入挖掘生活的哲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4.第4题

名句“五岳归来不看山,xxx来不看岳”出于

A.郦道元

B.徐弘祖

C.高启

D.袁枚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5.第5题

汪莘《沁园春》“xxx峰,xxx溪,长锁清秋”描写了哪一座山的景色

B.华山

C.黄山

D.九华山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6.第6题

张继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xxx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

A.杭州

B.苏州

C.扬州

D.江州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7.第7题

恽敬《游庐山后记》的重点在于描写庐山的

A.山景

B.水景

C.云景

D.石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8.第8题

成语“识荆”一词出自于:

A.xxx

B.xxx

C.韩愈

D.柳宗元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9.第9题

名句“xxx散成绮,xxx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出自

A.阮籍

B.嵇康

D.谢脁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10.第10题

“老骥伏枥,志在xxx;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诗句出自

A.曹操

B.陶渊明

C.谢脁

D.谢灵运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11.第11题

xxx《赠汪伦》一诗中提到一种的古代民俗是

A.傩舞

B.春祭

C.祓禊

D.踏歌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12.第12题

“气蒸云梦泽,波撼xxx。”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第4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xxx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文解释: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水势浩大,今天终于登**这座闻名遐迩的xxx楼。洞庭湖如此广阔,东南面的吴地和楚地,似乎被割成两国。洞庭湖的水势浩瀚,整个***就如日日夜夜在波涛上漂浮。望着这浩瀚的景象,想到我的亲友连一点消息也没有,而今年迈多病,栖息在这只孤零零的小舟上。在关山以北依然战火不断,凭轩远眺,默思着**家愁,我终于涕泪交流。

译文2: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xxx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词语解释:

岳阳楼:在xxx岳阳境内洞庭湖岸。

xxx:吴地和楚地。

乾坤:天地。

字:指书信。

戎马:军事。

凭:倚。

轩:楼窗。

涕泪:眼泪。

诗文简析:

大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xxx携眷夔州出峡,漂泊在江湘一带。暮冬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有此作。「xxx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实为千古名句。前人称此二句「尤为雄伟,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以豁达。」(xxx黄鹤《少陵年谱》)。全诗将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色与诗人个人的身世悲凉之感及对国事边事的忧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具有极为深广的内涵。表现上擒纵自如,卷舒随意,折转巧妙,充分表现了沉郁顿挫的xxx本色。

诗的前半赞叹洞庭湖的宏伟壮阔,是古往今来写洞庭湖的名句,与xxx《临洞庭湖赠xxx相》中的名句同为人们传诵。后半抒情。全诗意境浑厚,气势磅礴,虽悲伤却无颓废之感。《唐子西文录》:_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xxx尔,气象宏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湖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_《xxx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云:_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xxx未若xxx'气蒸云梦泽,波撼xxx',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xxx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_

鉴赏:

此诗是xxx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xxx、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生活坎坷,漂泊天涯,xxx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xxx、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xxx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xxx《xxx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xxx未若xxx‘气蒸云梦泽,波撼xxx’,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xxx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

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气蒸云梦泽,波撼xxx。”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第5篇

唐诗名句赏析之一二一:气蒸云梦泽,波撼xxx。

“气蒸云梦泽,波撼xxx”是xxx《望洞庭湖赠xxx相》中的句子。全诗如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xxx。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湖,古代云梦泽分为xxx和梦泽,据说xxx在江北,梦泽在江南。现在已经冲淤成平地。xxx,在洞庭湖的东北岸,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岳阳市。xxx相即xxx。

这是一首干谒诗。xxx开元二十一年(733年),xxx西游长安,目的是希图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在当时的条件下需要有人引荐。当时的xxx官至中书令,也就是丞相,为人正直。xxx慨然之下写了这首诗赠给xxx,希冀得到他的赏识和举荐。但这首诗诗人写得并不卑下,称颂上很有分寸、未失身份,措施上不卑不亢,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气蒸云梦泽,波撼xxx”两句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与xxx的“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放眼望去,在浩瀚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汽蒸腾,涛声轰鸣,使坐落在湖滨的xxx都受到了震撼。寥寥数语,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

“气蒸云梦泽,波撼xxx。”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第6篇

【年代】:唐

【内容】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xxx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xxx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注释】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xxx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xxx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xxx: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xxx、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xxx说建,xxx京修。以xxx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坼(chè):**,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xxx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④乾坤(qián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⑤无一字:杳无音讯。字:这里指书信。

⑥老病:年老多病。xxx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xxx生活的实况。

⑦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xxx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xxx,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⑧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是十分宽阔宏伟的。

诗的颔联“xxx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

xxx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飘流!从这里就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

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昔闻’、‘今上’,喜初登也。”(《xxx详注》)但仅这样理解,就把xxx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的叙述中,寄寓着漂泊天涯,xxx不遇,xxx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xxx年真个就**这岳阳楼?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xxx在当时的**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因此在这一首诗的结句才写出:“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眼望着xxx关山,天下到处还动荡在兵荒马乱里,诗人倚定了阑干,北望长安,不禁涕泗滂沱,声泪俱下了。

这首诗,以其意境的开阔宏丽为人称道,而这意境是从诗人的抱负中来,是从诗人的生活思想中来,也有时代背景的作用。清初xxx对这一首诗有一段议论,大意说: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写得那么宽阔广大,五、六两句叙述自己的身世,又是写得这么凄凉落寞,诗的意境由广阔到狭窄,忽然来了一个极大的转变;这样,七、八两句就很难安排了。哪想到诗人忽然把笔力一转,写出“戎马关山北”五个字,这样的胸襟,和上面“xxx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起来,斤两相称。这样创造的天才,当然就压倒了后人,谁也不敢再写岳阳楼的诗了。

xxx这一段话是从作诗的方法去论xxx的,把xxx的意境说成是诗笔一纵一收的产物,说意境的结构是从创作手法的变换中来。这不是探本求源的说法。我们说,诗的意境是诗人的生活思想从各方面凝结而成的,至于创作方法和艺术加工,炼字炼句等等,只能更准确地把意境表达出来,并不能以这些形式上的条件为基础从而酝酿成诗词的意境。昔人探讨创作问题,偏偏不从生活实践这方面去考虑,当然就不免倒果为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