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宋词赏析(精选4篇)

xxx《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宋词赏析 第1篇

绣面芙蓉一笑开②,斜飞宝鸭衬香腮③。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④,半笺娇恨寄幽怀⑤。月移花影约重来⑥。

词句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本为xxx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

②绣面:形容面容姣美。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

xxx:《历代诗余》作“偎”。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香腮:xxx庭筠有“鬓云欲度香腮雪。”

④一面:整个脸上。风情:男女爱慕之情。韵:味道。标致。

⑤笺:纸,指信笺、诗笺。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

⑥月移花影:唐代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此词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上半阕主要是对女主角的外在描写,下半阕则对女主角的行为、心理活动进行深入剖析。在人物的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的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从该词最后一句来看,全词又是元稹所著《莺莺传》情景再现描述。

【赏析一】

此词是易安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人物的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的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

xxx《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宋词赏析 第2篇

,这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xxx所创作的一首词,风格为婉约叙事类。

原文: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xxx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字词解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本为xxx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

②绣面:形容面容姣美。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

xxx:《历代诗余》作“偎”。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香腮:xxx庭筠有“鬓云欲度香腮雪。”

④一面:整个脸上。风情:男女爱慕之情。韵:味道。

⑤笺:纸,指信笺、诗笺。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

⑥月移花影:唐代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xxx《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宋词赏析 第3篇

“绣面芙蓉”与下面的“斜飞宝鸭”对举,应也指装饰物。当时的妇女多有向脸上贴绣画的习惯,其内容以花鸟为多,此处即是说面上绘有芙蓉。芙蓉一笑而开,xxx为动,看似颇为无理,实则更显有情。本来芙蓉帖饰是静止的,但因为少女一笑,红颜晕开,落到人眼里仿佛连芙蓉花也迎风而绽,倍添精神。这种打破因果界限、蓄意悖理的手法,在xxx里最有体现,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等。发展到xxx手里,添上一层女性的柔美,就更多了一种似真实幻、难以言说的美妙意境。再则,“绣面”“芙蓉”“笑”“开”两两相对,又暗含比喻意味,借芙蓉之开极有力地衬托出了少女之笑。此外“开”之一字,既指芙蓉花开,少女颜开,又可暗指少女的情xxx,为全词统帅。

“斜飞宝鸭衬香腮”,承接上句,继续写少女的美貌。她又贴花饰,又xxx,正是一个着意打扮的初恋少女。“眼波才动被人猜。”少女巧xxx兮,美目盼兮,在想心上人。她偷偷喜欢上了一个人,可能有时想起,越想越高兴,表情不对,被人注意到了。这种手法也见于唐诗,皇甫松《采莲子》中就有“遥被人知半日羞”。其实,别人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更不可能知道她心中所想,不过在她看来,这却很可能,特别是很难为情,这种狐疑更给少女添了一分天真羞怯,也更显生动。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把上下两阕的因果衔接和少女此时的心理展示了出来。前半句自然是承接上文,其中“一面”二字虽作定语,但关联词的意味还保留着,给人以一种“虽然一面……,但是半笺……”的感觉,这不得不说又是女性思维之巧。笺即是书信,显然是久不见面,才以书信传达爱意,娇恨自然也就是青春少女的一种小情愫,小埋怨……连起来是说,虽然我这么喜欢你,但你总也不来看我,只好以书寄怀。信上写的是“月移花影约重来”。明月上移,花影摇动,到那时我们来幽会。花前月下,正是少男少女相会的宝地,女主人公此语表现了其对未来的期待。

综合全词来看,词人出色地发挥了女性思维的长处,在氛围、比拟、画面以及细节的捕捉上,都表现出了出色的艺术天分。词中的女主人公,由于身处青春爱情之中,情绪难免波动,其性格也颇富变化。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凝视花月,苦苦思恋;写信抒怀,大胆追求。这些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动时复杂的心理。在封建家长制婚姻的背景下,女主人公的追求是大胆的,也是美好的。这正寄寓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个人资料:

xxx(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xxx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xxx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xxx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xxx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xxx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xxx集校注》。

xxx《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宋词赏析 第4篇

试题:

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开”的妙处。(5分)

2.联系整首词的内容,请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得形象。(6分)

答案:

1.“开”字既指芙蓉花开,又表示词中女主人公情xxx。以花喻人,相得益彰,形象生动。

2.全词描绘了一位美丽多情,对爱情大胆追求的少女形象。词的上片以“绣面芙蓉”“斜飞宝鸭”刻画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外表,以“眼波才动”写出了少女美目流盼、情xxx的神态;下片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少女的思念、幽怨与主动写信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