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汇总5篇)

《西江月·夜行xxx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第1篇

[宋]xxx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xxx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xxx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1】西江月:xxx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取自xxx《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xxx施的故事。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2】xxx:指的是从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3】“明月”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醒了睡在树枝上的喜鹊。语出xxx《次韵xxx》诗:“明月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又xxx《杭州牡丹开时仆犹在常润周令作诗见寄次其韵》诗:“天静伤鸿犹戢翼,月明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

【4】七八个星二句:xxx《鉴诫录》卷五“容易格”条:“xxxxxx延让吟诗,多着寻常容易言语。有松门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5】鸣蝉:蝉叫声。

【6】旧时:往日。

【7】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8】xxx: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xxx。

【9】忽见:忽然出现。见,同“现”,显现,出现。

《西江月·夜行xxx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第2篇

xxx初来到南方时,对南xxx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xxxxxx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xxx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xxx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xxx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现实对xxx是残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另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阻拦了他仕途的发展。使他的官职最高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淳熙七年(1180年),41岁的xxx再次xxx(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的庄园,安置家人定居。淳熙八年(1181年)春,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他根据带湖四周的地形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xxx”,并以此自号“xxx居士”。并且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果然,同年十一月,由于受_,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xxx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其友xxx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拜访xxx,两人于铅山(yán shān)长歌互答,称第二次鹅湖之会——xxx晤;鹅湖之会后又陆续出山两次做官。

《西江月·夜行xxx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第3篇

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xxx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xxx精神为xxx。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第二年,他晋见xxx,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xxx“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xxx任镇江知府时,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xxx怀着满腔忧愤回瓢泉。

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xxx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xxx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xxx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xxx南府志·人物志》)。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命其以守龙图阁待制致仕,特赠四官。绍定六年(1233年),xxx禄大夫。德祐元年(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xxx追赠xxx为少师,谥号“忠敏”。

【注释】

②“明月”两句:月光惊飞枝上乌鹊,清风送来夜半蝉声。按:xxx《短歌行》:“月明星稀,xxx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xxx《次周令韵送赴xxx:“月明惊鹊未安枝。”xxx《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辛词“明月别枝惊鹊”句与以上诗句景象仿佛。别枝:远枝。方干《寓民郝氏亭》:“蝉曳残声过别枝。”或作“离别树枝”讲,意亦通,但与下文“半夜”失偶。

③“稻花”两句: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似在歌唱丰年。或谓“说丰年”者,守夜农人。似太实,且欠韵味。

④“七八个星”两句:天外星稀,山前欲雨。xxx让《松寺》:“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以数词对偶,xxx中屡见,如庾信《小园赋》:“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⑤“旧时”两句:转过溪桥,忽见记忆中的茅店就在眼前。两句用倒装句法。

《西江月·夜行xxx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第4篇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xxx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xxx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xxx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xxx在前线为部下所杀,xxx向北撤退时,xxx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xxx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xxx被叛徒xxx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xxx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

《西江月·夜行xxx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第5篇

xxx——《西江月夜行xxx中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xxx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茆店xxx边,路转溪桥忽见。

②《西江月》:xxx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④别枝:旁枝。

⑤旧时茆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

⑥社:土地庙。xxx:土地庙周围的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