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10篇)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1篇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

【注】 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 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 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⑥戒:鉴戒。

阅读题: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饮酣 酣: (2)释之 释:

2. 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3. 同为劝谏君王,师旷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2分)(1)酣:尽兴(畅快)地喝酒。 (2) 释:放。

2.(2分)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或:答“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得1分。)

3.(4分)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自身为例,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2分)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2分)(意对即可)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2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孰与昧行③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吾年七十欲学( )

②盲臣安敢戏其君( )

2.选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罢选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想,想要 ②戏弄

2.一个人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3.学无止境。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活到老,学到老。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3篇

先秦:韩非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译文及注释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兴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谁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 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

选自《韩非子》。

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

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

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

师旷侍坐于前——师旷陪坐在前面

援——执持,拿。

衽——衣襟、长袍。

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

言于侧——于侧言。

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除——清除,去掉。除之:除掉他

故——所以

被——通“披”,披着。

师旷——盲人乐师。

是非君人者——这不是国君

谁撞——撞谁

释——放

酣——(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喟然————叹息的样子

倒装句

太师谁撞:应为“太师撞谁”

惟其言而莫之违:应为“惟其言而莫违之”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4篇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兴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5篇

师旷撞晋平公文言文阅读题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⑥。”

【注】 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 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 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清除。⑥戒:鉴戒。

【试题】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饮酣酣: (2)释之 释:

2. 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3. 同为劝谏君王,师旷与邹忌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酣:尽兴(畅快)地喝酒。 (2) 释:放。

2.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

3.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自身为例,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师旷先借撞“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直言以出,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6篇

师旷撞晋平公的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短文《师旷撞晋平公》,完成17~19题。(共6分)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①惟其言而莫之违②。师旷③侍坐于前,援④琴撞之。公披衽⑤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⑥!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

注:①莫乐为人君: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②莫之违:没有谁敢违背他。③师旷:春秋时晋国宫廷一个叫旷的.盲乐师。④援:执持,拿。⑤衽:衣襟。⑥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释之,以为寡人戒。

18.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9.简要分析师旷的性格特征。(2分)

参考答案:

17.放了他,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2分)

18.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2分)

19.他敢于犯君,说明他正直、忠诚、刚烈,敢作敢为、不畏权势。因自己是盲人,用小人言于侧的方式表明他还是讲究辞令、有智慧、有谋略的人。(2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7篇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喝的正高兴时,他就得意地说:“没有谁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乐师, 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呀。”师旷说:“哎!这不是为人君主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

选自《韩非子》。

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

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

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

师旷侍坐于前——师旷陪坐在前面

援——执持,拿。

衽——衣襟、长袍。

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

言于侧——于侧言。

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除——清除,去掉。除之:除掉他

故——所以

被——通“披”,披着。

师旷——盲人乐师。

是非君人者——这不是国君

谁撞——撞谁

释——放

酣——(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喟然————叹息的样子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8篇

1、翻译是: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孔子用手扶著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听您的哭声,真像轼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2、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

燧人钻木取火文言文翻译

1、翻译:太古之初,人们吸吮露珠的精华,以草木为食,居住在山野,则以鸟兽为食,以兽皮为衣,居于近水之处,则以鱼鳖蚌蛤为食物,这些水生之物未经火烤,多腥臊,对肠胃有害。于是有圣人出现,他因为会使用火有德行而称王,创造并作出钻燧来引出火苗,教人制作熟食,铸造冶炼金属来做兵器刀刃,人民因此十分高兴,称他为燧人。

2、原文: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9篇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 )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虚词是( )

A.遂 而 则B.乃 而 故

C.乃 以 则 D.遂 以 故

解析:选B。乃:竟然;而:连词,表承接关系;故:所以。

(2)下列四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惟其言而莫之违 ②援琴撞之

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④左右请除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①②④都是代词,其中莫之违是宾语前置句,莫违之。句③是助词的。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两个莫字意义不相同。

B.师旷侍坐于前琴坏于壁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中三个于字意思相同。

C.寡人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中两个也字作用相同。

D.释之以为寡人戒的以为与《出师表》中愚以为宫中之事的以为意思相同。

解析:选D。A.前莫是没有什么事之意;后莫是没有谁之意。B.三个于均为介词在之意。C.两个也均为句末语气助词,可不译。D.释之以为寡人戒中的以为是以(之)为,两个词,把它作为;愚以为是我认为。

参考译文:

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收起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晋平公说:是我说的。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者应说的话。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警告。

文言文《师旷撞晋平公》原文及翻译 第10篇

阅读文言短文《师旷撞晋平公》,完成17~19题。(共6分)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①惟其言而莫之违②。师旷③侍坐于前,援④琴撞之。公披衽⑤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⑥!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

注:①莫乐为人君: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了!②莫之违:没有谁敢违背他。③师旷:春秋时晋国宫廷一个叫旷的盲乐师。④援:执持,拿。⑤衽:衣襟。⑥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释之,以为寡人戒。

18、师旷撞晋平公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9、简要分析师旷的性格特征。(2分)

参考答案:

17、放了他,我要把这件事(或师旷讲的话)当作一个警告。(2分)

18、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2分)

19、他敢于犯君,说明他正直、忠诚、刚烈,敢作敢为、不畏权势。因自己是盲人,用小人言于侧的方式表明他还是讲究辞令、有智慧、有谋略的人。(2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