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歌诗歌(通用4篇)

醒世歌诗歌 第1篇

《醒世恒言》,白话短篇笔记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渲染。

《醒世恒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笔记集。该书收录了宋、元以来话本、拟话本40篇,风格各异,这些故事,有来源于史传的,也有出于历代笔记、小说的,而最多最根本的源头,则直接来自民间传说的故事,来自社会的实际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的愿望。其内容丰富,有反映爱情婚姻的;有抑扬封建官吏,暴露吏治黑暗的;有讴歌行侠仗义,谴责忘恩负义的。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充满情趣。

该书40篇故事中,宋、元旧作比前“二言”少,约占六分之一左右,确认为宋元旧作的有《小水湾天狐贻书》、《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金海陵纵欲亡身》、《郑节使立功神臂弓》、《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篇。其中《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这两篇作品在整个宋元话本中都是上乘之作。其余绝大部分是明人话本和拟话本。

《醒世恒言》是明代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笔记集“三言”之一,它的刊行略后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所收集的宋元白话短篇小说较《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两书为少,大部分作品是明代的,部分是冯梦龙拟作的 ,如《徐老仆义愤成家》、《施润泽滩阙遇友》《白玉娘忍苦成夫》、《灌园叟晚逢仙女》等。

整体上说,《醒世恒言》作品在结构的完整、情节的生动、形象的鲜明、描写的细腻、语言的流畅、词汇的丰富等方面都超过了宋元旧作。但是在矛盾斗争的尖锐性与人物性格的充满锋芒、语言描写的具有浓烈生活气息等方面,它们又不及宋元旧作,而且往往插入过多的抽象说教、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过多的因果报应和渲染,一定程度上有损于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冯梦龙 《醒世恒言》

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冯梦龙 《醒世恒言》[爱心]

醒世歌诗歌 第2篇

拜读冯梦龙著古典短篇小说集《醒世恒言》,读完,想写一点书评,以表自己对这本书的欢喜: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冯梦龙 《醒世恒言》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冯梦龙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在“三言”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它在内容题材上都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艺术上则更加成熟。《醒世恒言》中,表现明代中后期城乡工商业繁荣的《施润泽滩阙遇友》是最著名的一篇;在婚姻爱情题材方面,最精彩的当推《卖油郎独占花魁》,表现市民爱情观念,反映了市民在两性关系上不同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态度,成就最为杰出。其他有反映封建社会司法制度黑暗的《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生动地反映了明后期城市手工业者的生活与思想状况的《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等。又如《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苏小妹三难新郎》都塑造了具有新思想新道德的新人物,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冯梦龙,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耳犹,别号龙子犹、顾曲散人、茂苑野史、无碍居士、墨憨斋主人等。长洲(今苏州)人,少为诸生,晚年以贡生历官丹徒县训导、寿宁知县。倡导言情文学,抨击伪道学。冯梦龙虽工诗文,但主要致力小说、戏曲及其他通俗文学的研究、整理与创作。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冯梦龙 《醒世恒言》

醒世歌诗歌 第3篇

醒世恒言读后感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卓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

这里描写的过善,虽然没有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经典和可笑,不过也足够刻薄的了!你想啊,现在的人,除非没有钱,愿意去过苦日子,要是有了钱,谁不知道享受啊!可是这却是个土财主,吃嘛,不饿就可以,穿嘛,冻不着就行,没有一点享受,不旅游,不社交,只活在一个小小的躯壳里,只知道积攒钱财。难道这些钱财是可以带走的!

其实万物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无论你怎么样节约积攒,你是不可能永远都拥有这些钱财的!你自己不花,会有人帮你花掉,或者就会有一些破财的.事情发生,

感觉这是一只无形的手在调控呢。就象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发展由萌芽到发展到颠峰然后到衰落(经济危机),然后从头再来,周而复始。

人的钱财也一样,你见过谁家是永远都富裕,都繁荣的,中国有句传统说法:富不过三代。这也可说是那只无形的手在调控吧。比如过善,看他那么勤俭,却养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其实这也因为他周围的那帮朋友,都看老头子手里有钱,帮他花花而已,只不过是用儿子的名义来的。儿子手里没有钱,他们就借给他,当然是用田产做抵押的!

看来过善再省也无济于事,不到两年,儿子已经帮他花掉了3-4千两银子,家产已经去了一大半了!

这也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个朋友生意做了很多年,却还开着一个很破的车,这个车外形牌子都不好,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性能已经大成问题,经常有把人仍在半路的危险。

所以我就鼓动他买车,

醒世歌诗歌 第4篇

人皆醉唯我独醒,沉醉千年不变的旧梦,无论是游街乞丐,还是盖世英雄,到头来无非是一场空。

疯狂的时代,很多人拥挤在大城市里,拼命做着发财的美梦,有流血又有牺牲,所谓的朋友无举足轻重。

放眼看世界,世界乱如蜂,从来没有停止过战争。

回头找恋人,恋人分不清,昨日的欢笑今夜已随风。

人皆醉唯我独醒,谁能伴我同行,天地日月间,真心不变动。

爱的说

很多年前 我相信

爱对了人 就会天长地久

很多年后 我明白

有些事有些人 仅能成为纪念

爱在现实面前最终选择的是沉默

当一个痴心的人

把生命中最灿烂最耀眼的光阴付出给等待时

才会彻底明白

有些人注定只是相遇相恋

而相守却是可望而不可及

有一种爱 明明是深爱却说不出来

有一种爱 明明想放弃却无法放弃

有一种爱 明知是煎熬却又躲不开

有一种爱 明知无前路心却早已收不回来

--前记

在你的世界里

谁早已 沦为烟花三月里的过客

马蹄声依旧传来

你的窗扉 却不是为客而开

在我的世界里

冰天雪地已是给你的唯一对白

过期的誓言 已烟消云散了沧海

暮色残阳 血染祭奠的悲哀

屋檐下 悦耳的风铃

动听了东风 吹落了那仅温存的无奈

现实的画板 涂鸦着一片空白

公园里依存的枫树

红叶刻满回忆 缠绵着等待

飘落的季节 还忘不了最美的华尔兹

漆白的长椅 尘埃是幸福的依赖

抹不去 被见证的两颗心的存在

把流浪的白云 谱成歌的天

把眨眼的星星 填成词的海

向全世界宣告

风筝断了线 却断不了对天空的.爱

化身菩提下一只黑鸦 不尽寒枝终不栖

桥头桥尾 回眸聚首 五百年难堪重来

悲伤的战火燃烧着

这座你我的城市 被寂寞的废墟掩埋

无名的小花 笑着绽开

黑白 荒芜不了永恒的色彩

哪怕朝生暮死换不来 一世的难捱

烟雨楼台中

是谁 还在絮叨着那个美丽的错误的传说

哪里 又在翻唱者难过的“离河”

列车停不下的站台

揭不开那神秘的阴霾

雨天的小巷中

还彳亍着那个撑伞的女孩…

那一天 诗歌打发着寂寞

那一夜 深巷难奈听雨了

在一回首间 才忽然惊讶

原来 为了博得那自诩的“爱果”

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了 爱情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走到最后 才忽然发现

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 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在天涯 为爱埋下一粒果

在海角 为爱葬下一首歌

就让那条记忆的长河 冲刷着石上的镌刻

--后记

中年依然恋母亲

春天来了。

很频繁地梦见母亲。

好友也频繁地发帖说,她梦见母亲,与母亲脸贴着脸,很嗲的样子。

每到此时,我忍不住就想:她又想念母亲了。

可是我们却永远再不可能与我们的母亲相见,只有在梦里!

前段时间,对爱人稍有抱怨。晚上做梦就梦见了原来的同学,同学对我很照顾,事事好像顺着我的样子,我很感动。母亲穿着黑底的棉袄,系着围裙,边做事边娓娓劝说着,说爱人如何如何心疼我,出一会门也打个电话,生怕我在家担心。不信,你试试看这个同学会不会主动联系你呢?果然,这个同学多日没有打电话过来。

很伤心时,醒来了。把自己吓了一跳,怎么竟然有这么荒唐的梦境!但母亲给我的教诲却听得清清楚楚!

决定三月二十九日回老家去祭祀母亲!于是,又做了个梦。

梦里的我想着,母亲又要双抢又要带孩子,很辛苦的。有了假期当然要回去帮衬一下,甚至我还看到了襁褓里的婴儿!(家里现在没有婴儿)

母亲在时,没有享受过一天,连梦里都是忙得很的!

年轻时没有这么强烈的思念过母亲,但恋母情结也是不轻啊!

在我工作的城市,只有唯一一家亲戚,那是爱人的舅妈一家!每隔个把月舅妈就会接我们去吃一餐饭,并反复跟我们说:“你们近处也没有亲人,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吧!”

这样子也有二十多年,舅妈看着我们结婚生子,从不懂事的孩子慢慢变成中年人!

思念母亲的心一刻也没有停歇,自己有时会对自己说:“妈,我想您!”

过几天到你面前我一定会亲口告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