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1篇
今天是中秋—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我孤身在外,不能与家人相见。不过今晚月色正好,趁此先饮它三百杯再说。来到院里的石桌旁坐下,我举杯开怀畅饮。不觉月已当空,我也有些微醉二抬头望天,圆月又大又亮,它的光辉驱走了人间的黑暗。
我不禁把酒对月,高声问道:“月啊,你什么时候就高悬夜空了呢?’’月儿静默着,一声不响。凝望着它,我仿佛看到那美伦美奥的月中宫殿和各式各样的珍奇·…,’此时,微风吹来,我的衣裙凌空飘舞,风儿似乎要带我飞向月宫。我迎着月的光华,仿佛真的腾空而起。飞着飞着,我感到一股凉意直人心脾,不禁又踌躇起来天上虽好,但毕竟是仙界,凡人本就不该进人。联想到起伏坎坷的仕途、勾心斗角的官场,真是“高处不胜寒,,!于是,月良前的仙宫又成为遥远的景致。顾月起舞,我为自己身在人间而欣慰。夜深酒罢,我走进屋子,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I湃·一月儿似乎总要跟着我,它转过朱红的阁子,低低地扫在雕花的窗户上,照得我更难以人眠。
月儿不该对我有什L怨恨吧,可为什么偏在我与家人分离时来刻意显示圆满呢‘回想当年一家人在一起时,骨肉相聚,手足情深,其乐融融:如今却天各一方,中秋佳节也不能团圆。是啊,人总有悲劝离合,就如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人生总是充满了波折,不亘能****,许多美好的愿望,也总是难以实现—这在话今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还是要豁达地面对失意,而不提陷人其中无法自拔。凝望着月亮,我不由得遐思绵绵,又想念起子由弟来了子由弟啊,你也一定正对月思兄吧。明月啊明月,请你遥瓷我的祝福:愿子由岁岁**,虽相隔千里,却能与我共享这崇好的月光。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2篇
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1056年—1063年)进士。曾**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3篇
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复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哎!其实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求全。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
水调歌头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4篇
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1056年—1063年)进士。曾**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
水调歌头苏轼原文
水调歌头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5篇
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1056年—1063年)进士。曾**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6)
——《大江歌罢掉头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江歌罢掉头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的原文注释及赏析 第6篇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⑵达旦:至早晨;到。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归去:回到天上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经受不住。胜(旧读shēng ):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⑽何似: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绮户:彩绘雕花的门户。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⒁但:只。
⒂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原文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何时有》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