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赏析(汇总3篇)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赏析 第1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_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_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你是人间四月天》诗文及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诗文及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赏析 第2篇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时期诗人林徽因于1934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首先是写出“四月天”这一意象,以春风轻灵、春光明媚、春色多变等四月天的季候特征;第二节至第四节则分别以四月天中各种不同的具象来比喻生活中的各种画面;最后诗人直抒情意,概言“你”就是“爱”,就是“暖”,就是“希望”。全诗以诸多意象为喻,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同时其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结合,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歌赏析 第3篇

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

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

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

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人间四月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春天到了最鼎盛的时刻,所有的春花都姹紫嫣红地开放了,山明水秀,鸟语花香。

这也是古代诗人们最喜欢的季节,最诗兴大发的时节。

比如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就这样写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样的春光,春色怎么不让我们的诗人放声歌唱呢?

于是,在一个明媚的春天,林徽因写下了这首《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诗。

这首诗什么时候写的,不知道,但发表时间却是1934年,此时,离诗人徐志摩空难时间仅三年。

林徽因与徐志摩曾经有一段美好的感情,然而,最终,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因为志同道合,都是建筑学家。

和徐志摩就不是志同道合吗?他们都是文青啊!可是,林徽因是一个有个性的女孩,是一个16岁就立志做建筑学家的女子。文学只是她的情感表达。

如果选择了徐志摩,显然,她只能做诗人的夫人,做不了建筑学家,更不用说去考察古建筑了。

聪明的她早就看出,徐志摩爱她,但却不断地将她理想化,爱的是理想化后的她。因此,才选择梁思成这个理科生作为她的终身伴侣。

那么,她在写这首诗时,想到什么,我们不清楚,而这个你,是谁,却有许多联想。

最多的联想就是写给徐志摩的,因为他们相爱过,因为他们后来还有很深的友谊。他们共同合作泰戈尔的诗句,连外人都看出他们的情不自禁。

当然,还有,徐志摩飞机失事后,她还叫梁思成捡回一块飞机残片,挂在床头。

是不是这样,不清楚,然而就算有,也没有什么,毕竟两人曾经相爱过,难道不成恋人就得成仇人。

可是,因为这些原因,就非得把这首诗说成是给徐志摩的,只能说,你们不懂诗。

如果这首诗写于徐志摩还活着,表达她对徐志摩的不了情,那么绝对不会那么明媚与喜悦。

如果写在徐志摩飞机失事后,那就像《芳华》中文工团的分队长说那帮女孩儿,一曲《绣金匾》越唱越欢快,明明是怀念的,(当年郭兰英唱到第三段几乎泣不成声)却变成快乐的。

别说因为春天来了,林徽因心情高兴,所以怀念都那么舒畅。对于诗人来说,如果心情忧伤,那么再美的景色都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痛。

所以,在徐志摩去世仅仅三年,林徽因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来怀念友人。她写过悼念徐志摩的文章,里边的哀痛很深。

那么,什么样的春天能够让她的心情明媚起来呢?

因为,她做母亲了,儿子的降生让她沉浸在春的喜悦中。在她看来,爱子就是人间四月天。

这首诗很美。一开始就一句“你是人间四月天”表达她对新生命的喜悦与爱。接着一个“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能够点亮四面风的笑多么动人,就像春天的鸟鸣。花朵的怒放,但那笑却是轻灵的,更像鸟一样灵动了。

这灵动的笑在春天的四月间是淡淡的云烟,是黄昏的风,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是细雨洒在花前,是鲜妍的花,是戴着百花冠的花王。

接着,诗人用夜晚的月光,雪化后的鹅黄,新鲜的初放芽的绿,盛开的白莲,来形容你,最后用爱,暖和希望来形容这个来到人间的天使,这个你。

读到最后,你还认为是写给徐志摩的吗?如果爱与暖可以用在爱情诗里,那么,希望能用来指恋人吗?别的诗人可以,因为他们的天空只有爱情,可是林徽因的天空更加广大。

一个充满爱心的诗人肯定爱自己的孩子的,就像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里边充满对孩子的爱。

当然,诗歌的解读不是政论文,不一定那么实在,她就是写春天,就是写世界,人间四月天的世界带着点点的笑意,那轻柔的风声是它的倾诉、它的神韵。它是轻灵的,舞动着光艳的春天,千姿百态。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浮动着氤氲的气息。

在迷茫的天地间,云烟是复苏的景象。黄昏来临后,温凉的夜趁着这样的时机展示自己的妩媚。三两点星光有意无意地闪着,和花园里微微舞动的花朵对语,一如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圆月升起,天真而庄重地说着“你”的郑重和纯净。

如此美好的诗歌是林徽因献给春天的诗,这也是让她拥有金岳霖给她的对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在一个春天离开了她所爱的世界,却留给我们一个永恒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