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第2篇
实验式(最简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整数比的式子。
1.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1)利用有机物中所含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推算出实验式,再结合求算出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来确定分子式。
(2)利用各类有机物的分子通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3)利用有机物燃烧生成 和 的质量,来计算有机物中 和 元素的物质的量。再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从而确定分子式。
(4)利用有机物[主要是烃 及烃的衍生物 ]的相对分子质量,采用“商余法”确定分子式。
(5)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直接求有机物的分子式。
密度比=摩尔质量之比 M=ρ PV=nRT PM=ρRT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2、无机物:
⑴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⑵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
无机物:
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⑷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 双氧水(H2O2)
2.质谱法
质谱法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快速、微量、精确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测定方法——找最大质荷比,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以乙醇为例,质谱图最右边的分子xxx表示的就是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3 红外光谱(IR)
推知有机物含有哪些化学键、官能团。
4 核磁共振氢谱(NMR)
①xxx数目=氢原子类型
②不同xxx的面积之比(强度之比)=不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烷烃习惯命名法
1)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从一至十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xxx表示;
2)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就用数字来表示,如十五烷;
3)当碳原子数相同时,在某烷前面加“正”“异”“新”等,但这只能用于简单的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书写命名格式:
(2)系统命名法(“选主链-编号定位-定名称”)
烷烃:(没有官能团)选支链多、碳原子数最多的为主链;
选更多的支链靠近端点编号,命名,相同取代基合并写,先简单后复杂,数字与数字用“,”数字与 汉字用“-”
烯烃、炔烃、卤素、醇、醛、酸:(有官能团)选包括官能团在内最长的为主链
选官能团靠近端点的开始编号,先写取代基,最后用数字标出官能团的位置
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⑴ 定母体: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确定母体。如: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以烯为母体,化合物的最后名称为“某烯”;含醇羟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别以醇、醛、酸为母体;苯的同系物以苯为母体命名。
⑵ 定主链:以含有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⑶ 命名:官能团编号最小化。其他规则与烷烃相似。如:
(3)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①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是以苯作母体,苯环上的烃基为侧链进行命名。先读侧链,后读苯环。
②苯环取代基用邻、间、对表示或用数字表示位置。
③当苯环上连有不饱和基团或虽为饱和基团但体积较大时,可将苯作为取代基。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第4篇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4H4(乙烯基乙炔)、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烯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第5篇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第6篇
(1)单糖
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
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
C) 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xxx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2)二糖
A) 代表物:蔗糖、麦芽糖(C12H22O11)
B) 结构特点:蔗糖含有一个葡萄糖单元和一个果糖单元,没有醛基;麦芽糖含有两个葡萄糖单元,有醛基。
①蔗糖没有还原性;麦芽糖有还原性。
② 水解反应
(3)多糖
A) 代表物:淀粉、纤维素 [ (C6H10O5)n ]
B) 结构特点:由多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所含的葡萄糖单元比纤维素的少。
①淀粉遇碘变蓝。
②水解反应(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蛋白质
A) 结构特点:由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中含有羧基和氨基。
B) 化学性质:
①两性: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所以具有两性。
②盐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加入铵盐或轻金属盐浓溶液能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采用多次盐析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胶体的性质)
③变性: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紫外线等作用下会发生性质改变而凝结,称为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高温消毒、灭菌、重金属盐中毒都属变性。
④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呈黄色。
⑤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⑥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多种α—氨基酸。
(5)油脂
A)组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统称油脂。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 化学性质:
①氢化:油脂分子中不饱和烃基上加氢。如油酸甘油酯氢化可得到硬脂酸甘油酯。
②水解:类似酯类水解。酸性水解可用于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水解又叫作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皂化后通过盐析(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上层)。
5、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第7篇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3)炔烃:
A) 官能团:—C≡C— ;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
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
A) 通式:CnH2n—6(n≥6);代表物:
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3、H2SO4等)
(5)醇类:
A) 官能团:—OH(醇羟基); 代表物:CH3CH2OH、HOCH2CH2OH
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β碳原子,依次类推。与α碳原子、β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α氢原子、β氢原子、……)
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
(6)醛酮
B) 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7)羧酸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异戊*和新戊*。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醇与2—*醇、邻二*苯与间二*苯及对二*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烯与环**、乙醇与*醚、*醛与**、乙*与***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⑴*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的书写规律: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⑵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烯烃、炔烃、醇、*等,它们具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书写按顺序考虑。一般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⑶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三种。
3、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
⑴记忆法:
①碳原子数目1~5的*烃异构体数目:**、乙*和**均无异构体,xxx有两种异构体,戊*有三种异构体。
②碳原子数目1~4的一价*基:*基一种(—ch3),乙基一种(—ch2ch3),*基两种(—ch2ch2ch3、—ch(ch3)2),xxx四种(—ch2ch2ch2ch3、、—ch2ch(ch3)2、—c(ch3)3)
③一价苯基一种、二价苯基三种(邻、间、对三种)。
⑵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成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
如:xxx有四种,xxx(看作xxx与羟基连接而成)也有四种,戊醛、戊*(分别看作xxx跟醛基、羧基连接而成)也分别有四种。
⑶等同转换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等同转换。
如:乙*分子*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乙*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乙*有多少种?假设把五*乙*分子中的cl原子转换为h原子,而h原子转换为cl原子,其情况跟一*乙*完全相同,故五*乙*也有一种结构。同样,二*乙*有两种结构,四*乙*也有两种结构。
⑷等效*法:等效*指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相同位置的*原子。等效*任一原子若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产物都属于同一物质。其判断方法有:
①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等效。
②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ch3中*原子等效。如:新戊*中的四个*基连接于同一个碳原子上,故新戊*分子中的12个*原子等效。
③同一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或轴对称)位置的*原子等效。如:分子中的18个*原子等效。
一、有机物的物理*质
1、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烯、炔烃、*醛、一***、新戊*;
液态:
2、气味:
无味:**、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
特殊气味:*醛、乙醛、**和乙*;
香味:乙醇、低级酯
3、xxx:
白*:葡萄糖、多糖
黑*或深棕*: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三醇、ccl4。
5、挥发*:
乙醇、乙醛、乙*。
6、水溶*:
不溶:高级脂肪*、酯、溴苯、**、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醛、乙*、乙二醇;
与水混溶:乙醇、乙醛、**、*三醇。
二、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盆烯)、c8h8(立方*、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烃;
3、ch2o:*醛、乙*、***酯、葡萄糖;
4、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或酯;如乙醛(c2h4o)与xxx及异构体(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如:*炔(c3h4)与*苯(c9h12)
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1)xxx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xxx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xxx反应组成的总反应。总反应中用xxx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3)不同反应的反应历程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应历程的差别又造成了反应速率的不同。
2、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表示。
(2)表达式:
(3)特点
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
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xxx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xxx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xxx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
xxx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xxx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xxx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xxx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经验公式
阿伦尼xxx总结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
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2)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
2.高中化学选修5重要的知识点
3.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4.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分类总结
5.高中有机化学必备的知识点
6.高中有机化学知识要点整理
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第9篇
⑴ 定母体: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确定母体。如: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以烯为母体,化合物的最后名称为“某烯”;含醇羟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别以醇、醛、酸为母体; 苯的同系物 以苯为母体命名。
⑵ 定主链:以含有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⑶ 命名:官能团编号最小化。其他规则与烷烃相似。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