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卷阿》全诗及译文(6篇)

《诗经·大雅·卷阿》全诗及译文 第1篇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

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

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

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

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

以引以翼。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令闻令望。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亦集爰止。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

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

亦傅于天。

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

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々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

君子之马,既闲且驰。

矢不多,维以遂歌。

注释:

1、卷:通“婘”。《诗-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这里用为美好的样子之意。

2、阿:《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诗-大雅-皇矣》:“我陵我阿,无饮我泉。”《诗-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赞》:“保阿傅土,后家世及。”《玉篇-阜部》:“阿,倚也。”这里用为依靠之意。

3、飘:《诗-小雅-何人斯》:“其为飘风。”《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诗-小雅-四月》:“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老子》:“飘风不终朝。”《尔雅》:“回风为飘。”《说文》:“飘,回风也。…盘旋而起。”《汉书-蒯通传》:“飘至风起。”这里用为旋风之意。

4、岂:同“恺”。《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岂弟。”《诗-小雅-鱼藻》:“王在在镐,岂乐饮酒。”《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诗-大雅-卷阿》:“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诗-大雅-泂酌》:“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庄子-天道》:“中心物恺。”《说文》:“恺,乐也。”这里用为欢乐、和乐之意。

5、弟:通“悌”。《诗-齐风-载驱》:“鲁道有荡,齐子岂弟。”《诗-小雅-青蝇》:“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干禄岂弟。”《诗-大雅-卷阿》:“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诗-大雅-泂酌》:“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礼记-曲礼上》:“僚友称其弟也。”《荀子-王制》:“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商君书-去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这里用为敬爱兄长之意。

6、矢:《易-解-九二》:“田获,三狐,得金,矢,贞,吉。”《易-噬嗑-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书-大禹谟》:“皋陶矢厥谟。”孔传:“矢,陈也。”孔颖达疏:“皋陶为帝,舜陈其谋。”《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诗-卫风-考盘》:“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诗-大雅-大明》:“矢于牧野,维予侯兴。”《论语-雍也》:“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尔雅-释诂上》:“矢,陈也。”这里用为陈述之意。

7、奂:(换)《韩诗外传-卷三》:“君臣上下之际,奂然有离德者也。”《文选-嵇康<琴赋>》:“业集累积,奂衍于其侧。”这里用为悠闲的,涣散的之意。后作“涣”。

8、休:《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易-复-六二》:“休复,吉。”《书-洪范》:“休徵。”《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诗-豳风-斧》:“亦孔之休。”《尔雅-释诂》:“休,美也。”《后汉书-班固传》注:“休徵叙美行之验。”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9、俾:(比)《诗-邶风-日月》:“俾也可忘。”《诗-小雅-节南山》:“天子是毗,俾民不迷。”《诗-小雅-天保》:“俾尔单厚。”《诗-小雅-正月》:“父母生我,胡俾我瘉。”《诗-小雅-何人斯》:“壹者之来,俾我祗也。”《诗-小雅-雨无正》:“巧言如流,俾躬处休。”《诗-大雅-緜》:“俾立室家,其绳则直。”这里用为“使”之意。

10、弥:《老子-四十七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荀子-不苟》:“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小尔雅-广诂》:“弥,益也。”《广韵-支韵》:“弥,益也。”这里用为表示程度加深,更加、越发之意。

11、酋:(囚)假借为“猷”。《汉书-叙传上》:“《说难》既酋,其身乃囚。”王念孙杂志:“酋读为就。就,成也。言《说难》之书既成,而其身乃囚也。”王先谦《汉书补注》引朱一新云:“酋,本有就意,不烦改读。”这里用为功业之意。

12、宇:《左传-昭公四年》:“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庄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孟子-梁惠王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荀子-非十二子》:“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荀子-礼论》:“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吕氏春秋-下贤》:“神覆宇宙。”《三苍》:“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里用为上下四方,天地之间的空间之意。

13、昄:(板)《龙龛手监-目部》:“眅,大也。”这里用为大之意。

14、章:通“彰”。《易-丰-六五》:“来章,有庆誉,吉。”《书-尧典》:“平章百姓。”《诗-小雅-裳裳者华》:“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诗-小雅-大东》:“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易-噬嗑-彖》:“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礼记-中庸》:“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孟子-尽心上》:“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荀子-正名》:“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吕氏春秋-知度》:“而尧舜之所以章也。”《淮南子》:“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这里用为彰明、明显、显着之意。

15、孔:《诗-周南-汝坟》:“父母孔迩。”《诗-秦风-驷驖》:“驷驖孔阜,六辔在手。”《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诗-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将。”《诗-小雅-棠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诗-小雅-巧言》:“盗言孔甘,乱是用餤。”《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老子-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玉篇-乙部》:“孔,嘉也。”这里用为美好之意。

16、茀:(复)《诗-卫风-硕人》:“朱幩镳镳,翟茀以朝。”《诗-大雅-皇矣》:“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诗-大雅-生民》:“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国语-周语》:“道茀不可行。”《说文》:“茀,草多也。从艹,弗声。字亦作芾。”本意为野草塞路之意。这里用为杂乱之意。

17、禄:《周礼-天官下-职币》:“皆辨其物而奠其禄。”《论语-季氏》:“禄之去公室,五世矣。”《说文-示部》:“禄,福也。”段玉裁注:“《诗》言福、禄多不别。《商颂》五篇,两言福,三言禄,大指不殊。《释诂》、毛《诗》传皆曰:‘禄,福也。’此古义也。”本义是指福、财富,但可理解为贡赋税收之意。

18、康:《诗-唐风-蟋蟀》:“无己大康,职思其居。”《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礼记-乐记》:“民康乐。”《楚辞-离骚》:“日康娱以自忘兮。”《汉书-宣帝纪》:“上下和洽,海内康平。”这里用为安乐、安定之意。

19、纯:《论语-八佾》:“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礼记-郊特牲》:“贵纯之道也。”《方言-十三》:“纯,文也。纯,好也。”这里用为美、善之意。

20、嘏:(古)《诗-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子孙甚湛。”《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这里用为祝福之意。

21、冯:(平)《易-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中行。”《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大雅-緜》:“筑之登登,削屡冯冯。”《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史记-伯夷列传》:“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司马贞索隐:“冯者,恃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马部》:“冯,或假借为凭字,凡经传云‘冯依’,其字皆当作‘凭’。”这里用为凭借之意。

22、翼:《诗-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诗-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黍稷彧彧。”《诗-大雅-緜》:“缩版以载,作庙翼翼。”《诗-大雅-生民》:“鸟覆翼之。”《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这里用为遮护之意。

23、孝:《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诗-小雅-天保》:“吉蠲为饎,是用孝享。”《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礼记-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礼记-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里用为能继先人之志之意。

24、德:《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易-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成玄英疏:“玄古圣君无为而治天下,自然之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新书-道德说》:“六德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25、则:《书-禹贡》:“咸则三壤,成赋中邦。”孔传:“皆法壤田上、中、下三品,成九州之赋。”《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诗-小雅-鹿鸣》:“视民不佻,君子是则是效。”毛传:“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闲之为则。”《诗-大雅-皇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老子-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礼记-中庸》:“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史记-夏本纪》:“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这里用为仿效,效法之意。

26、颙:(庸)《诗-小雅-六月》:“四牡修广,其大有颙。”《淮南子-俶真训》:“是故圣人呼吸阴阳之气,而群生莫不颙颙然仰其德以和顺。”这里用为温和肃敬的样子之意。

27、卬:(仰)《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荀子-议兵》:“上足卬则下可用也。贾谊《过秦论》:“卬关而攻秦。”《说文》:“卬,望欲有所庶及也。从匕,从卩,会意。这里用为仰仗,依赖之意。

28、圭:(规)同“珪”。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周礼-大宗伯》:“以青圭礼东方。”《左传-哀公十四年》:“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庄子-马蹄》:“孰为珪璋。”《白虎通》:“瑞贽珪者兑上。”《汉书-郊祀志上》:“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这里用为玉器之意。

29、璋:古玉器名,形状象半个圭。《书-顾命》:“秉璋以酢。”《诗-大雅-棫朴》:“奉璋峩峩,髦士攸宜。”《礼记-祭统》:“大宗执璋。”《周礼-大宗伯》:“以赤璋礼南方。”《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说文》:“璋,剡上为圭,半圭为璋。”这里用为玉器之意。

30、翙:(汇)《说文-羽部》:“翙,飞声也。”《玉篇-羽部》:“翙,翙翙,羽声众貌。”

31、爰:(元)《书-盘庚上》:“既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诗-邶风-击鼓》:“爰居爰处?爰丧其马?”《诗-鄘风-桑中》:“爰采唐矣?沫之乡矣。”《诗-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小雅-皇皇者华》:“载驰载驱,周爰咨谋。”《诗-小雅-斯干》:“爰居爰处,爰笑爰语。”《诗-小雅-四月》:“乱离瘼矣,爰其适归。”《诗-大雅-緜》:“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诗-大雅-皇矣》:“维彼四国,爰究爰度。”《诗-大雅-公刘》:“干戈戚扬,爰方启行。”《孟子-梁惠王下》:“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这里用为改易、更换之意。

32、蔼:(矮)《尔雅》:“蔼蔼、济济,止也。”《楚辞-逢纷》:“才夫蔼蔼而曼着兮。”左思《咏史》:“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扬雄《河东赋》:“郁萧条其幽蔼。”这里用为盛多的.样子之意。

33、媚:《诗-大雅-思齐》:“思媚周姜。”《诗-大雅-下武》:“媚兹一人。”《诗-大雅-假乐》:“百辟卿士,媚于天子。”《国语-周语》:“若是乃能媚于神。”《说文》:“媚,说也。”这里用为喜欢之意。

34、傅:《诗-小雅-菀柳》:“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荀子-成相》:“禹傅土,平天下。”《韩非子》:“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这里用为依附、依凭之意。

35、菶:(甭)《说文》:“菶,草盛。”这里用为草盛的样子之意。

36、萋:《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说文》:“萋,草盛也。”《汉书-外戚传》:“中庭萋兮鲜草生。”这里用为茂盛之意。

37、雝:(雍)同“雍”。《诗-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雝?王姬之车。”《诗-小雅-蓼萧》:“和鸾雝雝,万福攸同。”《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王闿运《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宜人之令问雝穆一门,喈喈远闻矣。”这里用为和谐之意。

38、喈:(阶)《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诗-郑风-风雨》:“鸡鸣喈喈。”《诗-小雅-出车》:“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小雅-鼓钟》:“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楚辞-悼乱》:“鶬鶊兮喈喈。”《说文》:“喈,鸟鸣声也。”这里用为声音之意。

39、不:同“丕”。《诗-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诗-大雅-生民》:“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诗-周颂-清庙》:“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丕:《书-大诰》:“弼我丕丕基。”《左传-昭公三年》:“昧旦丕显。”《说文》:“丕,大也。”《汉书-匡衡传》:“未丕扬先帝之盛功。”《后汉书-耿秉传》:“太医令吉丕。”这里用为“大”之意。

译文:

有美好依靠的人兮,乘着飘风自南方。

欢乐友爱的君子,也来畅游也来歌,

陈述出他的声音。

伴你悠闲散漫游,休游自得亦美好。

欢乐友爱的君子,使你更加舒情性,

就象先公建功业。

尔土空间彰明显,亦是美好且深厚。

欢乐友爱的君子,使你更加舒情性,

百神为你作主张。

你受天命长久兮,杂禄于你亦康兮。

欢乐友爱的君子,使你更加舒情性,

美好祝福常常兮。

有凭借兮有遮护,有继承兮有规律。

以引导兮以遮护。欢乐友爱的君子,

四方以你来效法。

温和恭顺人仰仗,有如玉圭如玉璋,

令人喜闻令人望。

欢乐友爱的君子,四方用以为纪纲。

凤凰高空来飞翔,张开羽翅汇汇响,

欲集聚兮改逗留。众多王朝多贤士,

只供君子来驱使,共同欢喜天之子。

凤凰高空来飞翔,张开羽翅汇汇响,

高空飞翔依凭天。众多王朝多贤士,

只听君子来命令,共同欢喜老百姓。

凤凰引颈把歌唱,声音响彻高岗上,

梧桐挺拔来生长。全身沐浴向朝阳,

枝儿繁兮叶儿畅,和谐之音声悠扬。

君子有那华丽车,既是众兮又是多。

君子有那美骏马,娴熟善奔好乘坐。

陈述之诗大又多,首首都是好颂歌。

赏析:

这亦是一首在家族内部大型宴会上唱的歌,疑似与前一首《泂酌》一样同是在一个宴会上,人们对公刘的颂歌。公刘迁豳对周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公刘》采用了直接呼名而歌颂的手法,本歌虽然没有直接呼名,但歌颂公刘之意仍跃然纸上。公刘率族人迁居,在族人看来,并不是一次辛苦的迁徙,而似一次悠闲的漫游,人们跟随着公刘迁徙,过上了更为美好的生活。确实,与游牧生活相比较,农耕定居生活显得更为悠闲,虽然在春耕秋收时人们劳动量有所增加,但农作物能使人们有更多果腹的资源,也正是农作物的增多,才能使人口增加,使得一个民族能更加强大。

《诗经·大雅·卷阿》全诗及译文 第2篇

诗经《大雅·卷阿》原文赏析

《卷阿》,《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的一篇。《民生之什》共十篇,《卷阿》是其中的第八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十章,前六章,每章五句,后四章,每章六句。原诗有诗序: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言求贤用吉士也。当年周王出游卷阿,诗人写下这首诗歌。主要是歌颂并劝勉周成王要礼贤下士。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々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曲折丘陵风光好,旋风南来声怒号。和气近人的君子,到此遨游歌载道,大家献诗兴致高。

江山如画任你游,悠闲自得且暂休。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何所求,继承祖业功千秋。

你的版图和封疆,一望无际遍海内。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有作为,主祭百神最相配。

你受天命长又久,福禄安康样样有。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百年寿,天赐洪福永享受。

贤才良士辅佐你,品德崇高有权威,匡扶相济功绩伟。和气近人的君子,垂范天下万民随。

贤臣肃敬志高昂,品德纯洁如圭璋,名声威望传四方。和气近人的君子,天下诸侯好榜样。

高高青天凤凰飞,百鸟展翅紧相随,凤停树上百鸟陪。周王身边贤士萃,任您驱使献智慧,爱戴天子不敢违。

青天高高凤凰飞,百鸟纷纷紧相随,直上晴空迎朝晖。周王身边贤士萃,听您命令不辞累,爱护人民行无亏。

凤凰鸣叫示吉祥,停在那边高山冈。高冈上面生梧桐,面向东方迎朝阳。枝叶茂盛郁苍苍,凤凰和鸣声悠扬。

迎送贤臣马车备,车子既多又华美。迎送贤臣有好马,奔腾熟练快如飞。贤臣献诗真不少,为答周王唱歌会。

(1)有卷(quán):卷卷。卷,卷曲。阿:大丘陵。

(2)飘风:旋风。

(3)岂弟(kǎi tì):即“恺悌”,和乐平易。

(4)矢:陈,此指发出。

(5)伴奂:据郑玄笺:“伴奂,自纵弛之意也。”则“伴奂”当即“泮涣”,无拘无束之貌。或谓读为“盘桓”,非。

(6)优游:从容自得之貌。

(7)俾:使。尔:指周天子。弥:终,尽。性:同“生”,生命。

(8)似:同“嗣”,继承。酋:同“猷”,谋划。

(9)昄(bǎn)章:版图。

(10)孔:很。

(11)主:主祭。

(12)茀:通“福”。

(13)纯嘏(gǔ):大福。

(14)冯(píng):辅。翼:助。

(15)引:牵挽。

(16)则:标准。

(17)颙(yōng)颙:庄重恭敬。昂(áng)昂:气概轩昂。

(18)圭:古代玉制礼器,长条形,上端尖。璋:也是古代玉制礼器,长条形,上端作斜锐角。

(19)令:美好。闻:声誉。

(20)翙(huì)翙:鸟展翅振动之声。

(21)爰:而。

(22)蔼蔼:众多貌。吉士:贤良之士。

(23)媚:爱戴。

(24)傅:至。

(25)朝阳:指山的东面,因其早上为太阳所照,故称。

(26)菶(běng)菶:草木茂盛貌。

(27)雝(yōng)雝喈(jiē)喈:鸟鸣声。

(28)庶:众。

(29)闲:娴熟。

(30)不多:很多。不,读为“丕”,大。

(31)遂:对。

《毛诗序》说,此诗为“召康公戒成王也”。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召康)公从成王游歌于卷阿之上,因王之歌而作此以为戒”。其说似可从。

第一章发端总叙,以领起全诗。《汲冢纪年》:“成王三十三年,游于卷阿,召康公从。”此诗所记,当即为此次出游。“有卷者阿”言出游之地,“飘风自南”言出游之时,“岂弟君子”言出游之人,“来游来歌,以矢其音”二句则并游、歌而叙之。这段记叙简约而又全面,所以前人称其“是一段卷阿游宴小记”(方玉润《诗经原始》)。

第二、三、四章,称颂周室版图广大,疆域辽阔,周王恩泽,遍于海内,周王膺受天命,既长且久,福禄安康,样样齐备,因而能够尽情娱游,闲暇自得。这些称颂归结到一点,便是那重复了三次的'“俾尔弥尔性”,即祝周王长命百岁,以便继承祖宗功业,成为百神的祭主,永远享受天赐洪福。

第五、六章,称颂周王有贤才良士尽心辅佐,因而能够威望卓著,声名远扬,成为天下四方的准则与楷模。这两章是承第二、三、四章而来。第二、三、四章主要说的是周王德性的内在作用,五、六两章主要说的是周王德性的外在影响,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七、八、九章,以凤凰比周王,以百鸟比贤臣。诗人以凤凰展翅高飞,百鸟紧紧相随,比喻贤臣对周王的拥戴,即所谓“媚于天子”。(所谓“媚于庶人”,不过是一种陪衬。)然后又以高冈梧桐郁郁苍苍,朝阳鸣凤宛转悠扬,渲染出一种君臣相得的和谐气氛。方玉润评得好:“盖自凤鸣于岐,而周才日盛。即此一游,一时扈从贤臣,无非才德具备,与吉光瑞羽,互相辉映,故物瑞人材,双美并咏,君顾之而君乐,民望之而民喜,有不期然而然者。故又曰‘媚于天子’、‘媚于庶人’也。然犹未足以形容其盛也。九章复即凤凰之集于梧桐,向朝阳而鸣高者虚写一番。则‘菶菶萋萋’、‘雝雝喈喈’之象,自足以想见其‘跄跄济济’之盛焉。”(《诗经原始》)

第十章回过头来,描写出游时车马,仍扣紧君臣相得之意。末二句写群臣献诗,盛况空前,与首章之“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呼应作结。

此篇是对周王歌功颂德的诗篇,思想上带有局限性。但称颂中带有劝戒之意,所以仍有可取之处。从艺术上来说,全篇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赋笔之外,兼用比兴,如以“如圭如璋”比贤臣之“顒顒昂昂”,以凤凰百鸟比喻“王多吉士”、“王多吉人”,都很贴切自然,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诗经·大雅·卷阿》全诗及译文 第3篇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1.止:语气词。

2.汔(qì):庶几。康:安康,安居。

3.惠:爱。中国: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也就是“王畿”,相对于四方诸侯国而言。

4.绥(suí):安。

5.纵:放纵。诡随:诡诈欺骗。

6.谨:指谨慎提防。

7.式:发语词。寇虐:残害掠夺。

8.憯(cǎn):曾,乃。

9.柔:爱抚。能:亲善。

10.逑(qiú):聚合。

11.惛(hūn)怓(náo):喧嚷争吵。

12.俾(bǐ):使。

13.尔:指在位者。劳:劳绩,功劳。

14.休:美,此指利益。

15.罔(wǎng)极:没有准则,没有法纪。

16.慝(tè):恶。

17.愒(qì):休息。

18.丑厉:恶人。

19.正:通“政”。

20.戎:你,指在位者。小子:年轻人。

21.式:作用。

22.缱(qiǎn)绻(quǎn):固结不解,指统治者内部纠纷。

23.正反:政治颠倒。

24.玉女(rǔ):爱汝。玉,此作动词,像爱玉那样地宝爱;女,汝。

25.是用:是以,因此。

参考译文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爱护京师老百姓,国家安定无残酷。诡诈欺骗莫纵任,小人巴结别疏忽。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_遭颠覆。衷心爱戴您君王,大力劝谏为帮助。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小人行不良。掠夺暴行应制止,不怕坏人手段强。远近人民都爱护,安我国家保我王。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休息。爱护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一起。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歹人起奸计。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人民添忧戚。不弃前功更努力,为使君王得福气。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喘口气。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天下四方地。诡诈欺骗莫纵容,反覆小人须警惕。掠夺暴行应制止,莫让邪恶得兴起。仪容举止要谨慎,亲近贤德正自己。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歇一歇。爱护京师老百姓,人民忧愁得发泄。诡诈欺骗莫纵任,警惕丑恶防奸邪。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国_恶劣。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

《大雅·民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相传为周朝大臣召伯虎(召穆公)所作。

《诗经·大雅·卷阿》全诗及译文 第4篇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卷阿

原文: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注释:

1、卷(泉quán):曲。阿(厄ē):大丘。《郑笺》:“大陵曰阿,有大陵卷然而曲。”

2、飘风:《毛传》:“飘风,回风也。”

3、矢:陈。《毛传》:“矢,陈也。”

4、伴(盼pàn)奂:闲游。《郑笺》:“伴奂,自纵驰之意也。”

5、性:命。《后笺》:“弥者,尽也。弥其性,即尽其性也。”

6、酋:终。《毛传》:“似,嗣也。酋,终也。” 《郑笺》:“嗣先君之功而终成之。”

7、昄(板bǎn):大。章:明。《传疏》:“土宇,犹言封畿也。” 《集传》:“昄,当作版,版章犹封疆也。”

8、茀:通“福”。《郑笺》:“茀,福也。”

9、嘏(古gǔ):《郑笺》:“纯,大也。予福曰嘏。”

10、冯(评píng):凭依。《郑笺》:“翼,助也。” 《通释》:“有冯有翼,犹云有辅有翼也。”

11、引、翼:《集传》:“引,导其前也。翼,相其左右也。”

12、颙颙(喁yóng):温和恭敬貌。卬卬(昂áng):气宇轩昂貌。

13、如圭如璋:《集传》:“如圭如璋,纯洁也。”

14、纲:《郑笺》:“纲者能张众目。”

15、翙翙(惠huì):众多貌。《郑笺》:“翙翙,羽声也。”

16、蔼蔼(矮ǎi):《毛传》:“蔼蔼,犹济济也。”

17、媚:《集传》:“媚,顺爱也。”

18、朝阳:《毛传》:“山东曰朝阳。”

19、菶菶(绷běng):草木盛貌。《集传》:“菶菶萋萋,梧桐生之盛也。雍雍喈喈,凤凰鸣之和也。”

20、多:俞樾《群经平议》:“多当读侈。……庶以车之数言,侈以车之制言。《考工记·舆人》曰:‘饰车欲侈。’《晏子春秋·外篇》曰:‘公乘侈。’是其证也。”

21、不:语助词。《郑笺》:“矢,陈也。我陈此诗不复多也。”

22、遂:已成。

译文:

曲折丘陵风光好,旋风南来声怒号。和气近人的君子,到此遨游歌载道,大家献诗兴致高。

江山如画任你游,悠闲自得且暂休。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何所求,继承祖业功千秋。

你的版图和封疆,一望无际遍海内。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有作为,主祭百神最相配。

你受天命长又久,福禄安康样样有。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百年寿,天赐洪福永享受。

贤才良士辅佐你,品德崇高有权威,匡扶相济功绩伟。和气近人的君子,垂范天下万民随。

贤臣肃敬志高昂,品德纯洁如圭璋,名声威望传四方。和气近人的君子,天下诸侯好榜样。

高高青天凤凰飞,百鸟展翅紧相随,凤停树上百鸟陪。周王身边贤士萃,任您驱使献智慧,爱戴天子不敢违。

青天高高凤凰飞,百鸟纷纷紧相随,直上晴空迎朝晖。周王身边贤士萃,听您命令不辞累,爱护人民行无亏。

凤凰鸣叫示吉祥,停在那边高山冈。高冈上面生梧桐,面向东方迎朝阳。枝叶茂盛郁苍苍,凤凰和鸣声悠扬。

迎送贤臣马车备,车子既多又华美。迎送贤臣有好马,奔腾熟练快如飞。贤臣献诗真不少,为答周王唱歌会。

鉴赏:

这首是周王出游卷阿,诗人所陈赞美之歌。《毛诗序》说,此诗为“召康公戒成王也”。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召康)公从成王游歌于卷阿之上,因王之歌而作此以为戒”。其说似可从。

第一章发端总叙,以领起全诗。《汲冢纪年》:“成王三十三年,游于卷阿,召康公从。”此诗所记,当即为此次出游。“有卷者阿”言出游之地,“飘风自南”言出游之时,“岂弟君子”言出游之人,“来游来歌,以矢其音”二句则并游、歌而叙之。这段记叙简约而又全面,所以前人称其“是一段卷阿游宴小记”(方玉润《诗经原始》)。

第二、三、四章,称颂周室版图广大,疆域辽阔,周王恩泽,遍于海内,周王膺受天命,既长且久,福禄安康,样样齐备,因而能够尽情娱游,闲暇自得。这些称颂归结到一点,便是那重复了三次的“俾尔弥尔性”,即祝周王长命百岁,以便继承祖宗功业,成为百神的祭主,永远享受天赐洪福。

第五、六章,称颂周王有贤才良士尽心辅佐,因而能够威望卓著,声名远扬,成为天下四方的`准则与楷模。这两章是承第二、三、四章而来。第二、三、四章主要说的是周王德性的内在作用,五、六两章主要说的是周王德性的外在影响,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七、八、九章,以凤凰比周王,以百鸟比贤臣。诗人以凤凰展翅高飞,百鸟紧紧相随,比喻贤臣对周王的拥戴,即所谓“媚于天子”。(所谓“媚于庶人”,不过是一种陪衬。)然后又以高冈梧桐郁郁苍苍,朝阳鸣凤宛转悠扬,渲染出一种君臣相得的和谐气氛。方玉润评得好:“盖自凤鸣于岐,而周才日盛。即此一游,一时扈从贤臣,无非才德具备,与吉光瑞羽,互相辉映,故物瑞人材,双美并咏,君顾之而君乐,民望之而民喜,有不期然而然者。故又曰‘媚于天子’、‘媚于庶人’也。然犹未足以形容其盛也。九章复即凤凰之集于梧桐,向朝阳而鸣高者虚写一番。则‘菶菶萋萋’、‘雝雝喈喈’之象,自足以想见其‘跄跄济济’之盛焉。”(《诗经原始》)

第十章回过头来,描写出游时车马,仍扣紧君臣相得之意。末二句写群臣献诗,盛况空前,与首章之“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呼应作结。

此篇是对周王歌功颂德的诗篇,思想上带有局限性。但称颂中带有劝戒之意,所以仍有可取之处。从艺术上来说,全篇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赋笔之外,兼用比兴,如以“如圭如璋”比贤臣之“顒顒昂昂”,以凤凰百鸟比喻“王多吉士”、“王多吉人”,都很贴切自然,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诗经·大雅·卷阿》全诗及译文 第5篇

《诗经·大雅·大明》原文及译文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皇天伟大光辉照人间,光采卓异显现于上天。天命无常难测又难信,一个国王做好也很难。天命嫡子帝辛居王位,终又让他失国丧威严。

太任是挚国任家姑娘,也可以算是来自殷商。她远嫁来到我们周原,在京都做了王季新娘。就是太任和王季一起,推行德政有着好主张。

太任怀孕将要生儿郎,生下这位就是周文王。这位伟大英明的君主,小心翼翼恭敬而谦让。勤勉努力侍奉那上帝,带给我们无数的福祥。他的'德行光明又磊落,因此承受祖业做国王。

上帝在天明察人世间,文王身上天命集中现。就在他还年轻的时候,皇天给他缔结好姻缘。文王迎亲到洽水北面,就在那儿渭水河岸边。

文王筹备婚礼喜洋洋,殷商有位美丽的姑娘。殷商这位美丽的姑娘,长得就像那天仙一样。卜辞表明婚姻很吉祥,文王亲迎来到渭水旁。造船相连作桥渡河去,婚礼隆重显得很荣光。

上帝有命正从天而降,天命降给这位周文王。在周原之地京都之中,又娶来莘国姒家姑娘。长子虽然早早已离世,幸还生有伟大的武王。皇天保佑命令周武王,前去袭击讨伐那殷商。

殷商调来大批的兵将,军旗就像那树林一样。我主武王誓师在牧野,他说:“只有我们最兴旺。上帝监视你们众将士,不要有什么二心妄想!”

牧野地势广阔无边垠,檀木战车光彩又鲜明,驾车驷马健壮真雄骏。还有太师尚父姜太公,就好像是展翅飞雄鹰。他辅佐着伟大的武王,袭击殷商讨伐那帝辛,一到黎明就天下清平。

《诗经·大雅·卷阿》全诗及译文 第6篇

《诗经·大雅·卷阿》原文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诗经·大雅·卷阿》译文

山坡弯曲蜿蜒长,旋风吹来自南方。君子和乐又平易,前来游玩把歌唱,陈献诗歌兴致昂。

风流潇洒你游历,悠闲自在你休息。君子和乐又平易,让你一生多尽力,祖先功业要承继。

你的土地和封疆,无边无际最宽广。君子和乐又平易,让你一生寿命长,天下百神你主张。

你受天命最久长,赐你福禄多安康。君子和乐又平易,让你一生百事昌,大福大禄你长享。

你有助手有贤相,孝敬祖先有德望,前头导引左右帮。君子快乐又平易,你是天下好榜样。

态度温和志气昂,好比玉圭和玉璋,名声美好传四方。君子快乐又平易,你是四方好榜样。

雄凤雌凰在飞翔,百鸟相随嗖嗖响,一起落在好地方。贤士济济聚一堂,衷心听从君使唤,爱戴天子不敢忘。

雄凤雌凰展翅翔,双双落在高山顶。梧桐树儿冉冉生,东山坡上迎日影。枝叶苍苍多茂盛,雍雍喈喈真好听。

君子有车可以坐,装饰华美数量多。君子有马可以驾,技艺娴熟能奔波。献的诗辞虽然少,为谢君王唱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