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诗集 第1篇
关键词:李清照 席慕蓉 抒情女主人公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根深蒂固。故古代的女性文学长期都无法企及男性文学,但李清照却以横空出世的姿态登上词坛。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诗词中关于女性形象的题材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席慕蓉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诗歌题材多以感情诗为主,具有女性独特的视角。二人是女性诗词作家的代表,研究其诗词对深入了解女性的心理有一定价值,笔者拟就二人诗中抒情女主人公的比较做简单研究。
一、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的相同之处
李清照(1081-1140?),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在诗歌、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骄人成绩。席慕蓉(1943-),原名穆伦・席连勃,笔名萧瑞、漠蓉,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李清照与席慕蓉的诗词中多写女性,其形象也较为鲜明。因此诗词中女性的形象具有一定的相同点。
(一)热爱家国,怀念故土
(二)活泼天真,情窦初开
李清照幼时生活较为安适,富足的家庭给予了她一个较好的文化环境,从而造就了其活泼率真的性格,所以她早期诗中多为欢快无忧的内容。例如《点绛唇》一词,“见客人来,袜i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中没有描写大家闺秀,而是刻画了一个含情脉脉却又顽皮的少女形象。她在院中荡着秋千,累出细汗,见有陌生人到来,慌忙逃回闺阁,羞涩却又忍不住好奇,探出头来窥探到访之人。《浣溪沙》描写了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对爱情充满幻想的情状。上片写了少女如同荷花般清纯美丽,眼睛灵动,面容姣好。下片把她怀春却又怕人识破的娇羞刻画得生动传神。词中的语言尽显自然本色,但并不平淡乏味,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直率真诚,敢于示爱
李清照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两人志同道合,诗词酬唱,如同神仙眷侣。但婚后不久两人分离,离别总带着惆怅与伤感。于是她将对夫君的爱意融于词中,通过词作来大胆表现对夫君的思念。如《醉花阴》全词写夫妻离别相思,妻子独守空房时难以摆脱的思念之情。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仅写出重阳佳节,深秋凄清寂寥的气氛,同时也以花喻人,因思念而消瘦,大胆倾诉、尽情宣泄对心爱男子的思念。此句向为人所赞赏,清沈祥龙《论词随笔》称之为“言情之善者也”。
席慕蓉诗中的抒情女主人公形象通常柔情似水、温柔美好,对爱情也始终如一。《一棵开花的树》是席慕蓉的代表作,“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用“五百年”新颖而又独特地夸张了女子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及坚贞;用简单纯净的语言张扬了女性对浪漫爱情的狂想,表现出女子的率真勇敢。
二、抒情女主人公形象的不同之点
李清照与席慕蓉的女性特点多种多样,两人都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抒情女主人公各具特色,因此诗词中抒情女主人公也存在着不同点。
(一)李清照的词作
李清照词中的抒情女主人公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沉郁忧愁,追求独立平等。
1.抒发忧愁之情,表达黍离之悲
席慕容的诗集 第2篇
储藏室的角落,安静地立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玻璃罐,里面盛着石榴红的液体。隔着厚重的玻璃,那些液体没有香味,亦没有光泽,日夜呈现一种沉默的姿势。没有人知道,罐中藏的,其实是一段暗恋情怀。
那年,我发疯般爱上了桀骜的他,但他的心却另有所属,我把自己归结到他的暗恋者行列,希冀着有朝一日他和她分道扬镳,我好上位为他的女友。
葡萄酒酿造专业的我,每个晨昏,在葡萄叶、葡萄果实、酒精、丹宁和葡萄酒中辗转度过。春夏秋冬,心事如细碎的阳光,在每一季的葡萄藤中缠绵悱恻地穿过,而葡萄藤却丝毫不解风情。
最后一次酿造课,我终于和他排在一组,心刹那间仿若受惊的兔子似的,在胸腔里左奔右突,脑海间,突然涌上了席慕容的诗:《酒的解释》。
我欢天喜地地忙前忙后,但他不屑,不就是一罐实验用的酒吗?干吗那么认真?
我擦擦额头的汗说,用心了,葡萄汁才能酿成酒,否则,氧化过了头就会变成醋。
见我顽固不化,他自去找女友嬉笑,在实验室的一隅,我极其认真地将葡萄一颗一颗除梗,仔细清洗,用力破碎,再过滤好,当深宝石红色的葡萄汁流淌进玻璃罐内,加入二氧化硫后,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拿橡木塞封住瓶口。
时光翩跹远逝,我的寂寥的青春被那个橡木塞一尘封就是三年。毕业时,我向导师讨了那罐未曾开封的酒。情商太低的我,虔心笃定地相信,爱情迟早会来。却没料到,他的眼神始终淡漠而疏离。
因为得不到,我便嗜酒如命。却不知,爱会过期,不爱无罪。
暗恋的男子终于携妻走进婚姻,那天,我独自喝光了一瓶红酒,酒醒后,带着那罐自酿酒决意辗转到陌生城市,午夜梦回时,轻抚玻璃罐上历尽沧桑的标签,眼泪便肆无忌惮。
今夜,翻开席慕容的诗集,再读到“在酿造的过程里,其实,没有什么是我自己可以把握的,包括温度与湿度,包括幸福”时,我恍然。
光脚跳下床,跑到储藏室里,三两下打开尘封数年的酒,一股酸且浊的酒气扑面而来,原来,自己久不能释怀的,不过是一罐失败了的酒酿。
席慕容的诗集 第3篇
梧桐树上凋零的枯叶飘落在木桌上,桌上的那本古书,它泛黄的纸页上,那点点墨迹,似乎在向人诉说里面的一切,书中的墨香,萦绕在鼻尖难以忘怀。书,和人一样。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意境。《当我读史记》时,我仿佛看见司马迁宁可受牢狱之罪也坚持完成史记时的精神,文人从来都被戏称为软弱的代表,而书的力量支撑着他,使他比武士还要勇敢。他的名字也留于青史。
当我轻轻地翻开《童年》时,我仿佛看见阿廖沙被苦难所折磨,但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一直坚持着对生活的自信。当我看席慕容的《乡愁》时,我内心不知不觉的升起了一股对家乡的依恋。当我读到泰戈尔的《飞鸟集》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世人所看不透的人生哲理,短小而又蕴含深意。每一本书所包涵的意义都不一样,在所有书里,还有一本要我们读到青丝成雪的书----人生之书,这本书,需要慢慢品,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它的真谛。
六年级:蒲公英飞翔
席慕容的诗集 第4篇
人若真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的爱,我们前世曾经是什么。
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朵。
你,若曾是逃学的顽童,我,必是从你袋中掉下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在路旁的草丛中,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
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柱香,焚烧著,陪伴过你一段静默的时光。
因此,今生相逢,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却又很恍忽,无法仔细地去分辨,无法一一地向你说出。
席慕容的诗集 第5篇
1、如果雨之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仍是忧伤,情让我从容面对这别离之后的别离,微笑地继续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2、少年的时候,我疯狂的喜欢,带你走这三个字。现在,你再也不会率性的让任何人带你走。由于我与你学会了,自己走。
3、邂逅的瞬间,我站在你的面前,只是个陌生人。是浮华的化妆舞会,散场以后,一个落寞而黯淡的我,是烟花一样虚空的美丽。
4、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5、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6、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时光的涵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7、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我们有爱,孩子们就会有笑脸。
8、你会不会突然的泛起,在街角的咖啡店,我会带着笑容,和你寒暄,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9、我们以为一切的欢愉和欣喜都是应该的,以为山的蓝和水的绿都不足为奇,以为,如果是肯真心相爱,就永远不会分离。
10、青春,如同一场盛大而华丽的戏,我们有着不同的假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悲哀。
11、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气愤但愿。
12、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光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13、茉莉好像,没有什么季节,在日里在夜里,时时开着小朵的,清香的蓓蕾想你,好像也没有什么分别,在日里在夜里,在每一个恍惚的刹那间。
14、当一个人沉醉在一个幻想之中,他就会把这幻想成模糊的情味,当作真实的酒。你喝酒为的是求醉;我喝酒为的是要从别种的醉酒中清醒过来。
15、一个人的漠然加上另一个人的苦衷,一个人的忠诚加上另一个人的欺骗,一个人的付出加上另一个人的攫取,一个人的笃信加上另一个人的敷衍。
16、请你原谅我啊,请你原谅我。亲爱的朋友,你给了我你流浪的一生,我却只能给你,一本,薄薄的诗集。日已夕暮,我的泪滴在沙上,写出了最后的一句,若真有来生,请你留意寻找,一个在沙上写诗的妇人。
17、结婚与恋爱一无关系,许多人老以为恋爱成熟后便自然而然的结婚,却不知结婚只是一种生活体式格局,每人可以结婚,简略患上很。爱情,完全是另一回事。
18、谁都以为自己会是例外,在后悔之外谁都以为拥有的感情也是例外,在变淡之外谁都以为恋爱的对象刚巧也是例外,在改变之外然而最终发现除了变化,无一例外。
19、几年后,发现无数的感情不撕自碎,原本都不完整,就不需要撕碎。现在,我开始怀念,那个撕碎你信和照片的雨夜。我羡慕那时的自己,还有完整的幸福可以撕碎。
20、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21、原来不管我怎样热爱我的生活,不管我怎样惋惜与你的错过,不管我怎样努力地要重寻那些成长的痕迹;所有的时刻仍然都要过去。在一切的痛苦与欢乐之下,生命仍然要静静地流逝,永不再重回。
席慕容的诗集 第6篇
花雨纷飞,我不知道这是什么花,如风絮般张着翅膀,雪白的,没有一点杂色。所有的花,都是心花;所有的花,也是非花。往事随风,漫如花雨。
路还是平常的路,只是不常走,青苔布满了石头小径。从未来到过去,只有一念的时间,但刹那就是永恒,我却要用一生来遗忘。在散落一地的花瓣中,伸手拈起一个极小的骨朵,多么清新娇媚,可惜就落了。我那迷蒙在烟雨红尘中的爱,早已是漫天飞花了。
雨,在空中迷濛。我知道,天空并没有雨,落的只是心雨。
常常在一棵开花的树前驻足,感叹它的繁华,也感叹那些花朵拼却一生,前赴后继的精神。通常一朵未谢,另一朵也已经开了。花骨朵青涩,初绽的羞怯,盛开的热烈,半老的带着风韵的温婉,萎谢的或义无反顾,或凄凄惨惨。落的充满落寞,开的充满希望,这多么像人生——为情而生,为爱而来,今生就是为了赶着一场情爱的盛宴,拼尽所有的力量开得热烈,开得曼妙,不求惊天动地,只求展现自己最真的美。
路边石缝里的小花,举着白、兰、粉、红各色笑脸,虽然弱小,但不卑微,她们是那么自信,那么从容。原来生命,就是用来绽放的;原来青春,就是用来盛开的。
打开岁月的扉页,席慕容的诗珠圆玉润般从发黄的薄页里滑落,这些曾陪伴我整个青春的文字,美丽了我年少的梦境。梦想写出跟她一样唯美的诗句,梦想拥有诗中那样浪漫纯净的爱情。我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随,去梦想,去品味。其实这都是她美丽的心,梦一样迷人的心,我是迷在她的心里了。
抱着她的诗集,度过了我的青春。诗是什么?是心境,是梦境,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混沌。诗与禅相通,都是一种只可悟、不可言的微妙与幽玄。
品味旧时光,留连在青春的小城,那辆飞驰的自行车,载着浪漫与欢笑,行走在过去的光影里。忧伤缓缓流淌,时光温柔透明的十指,轻轻把我抚摸,漫长的街道,落寞的青春拉着长长的身影,冷酷而孤独。
芬芳从诗集里飘出来,那是十六岁那年从蘋洲采摘的几缕黄色花蕊的桂花,当时还是湿的。随手夹在泰戈尔的的诗集《寂园心曲》里。没想到,隔着几十年的烟尘,依然芳香如故。
若你忽然问我/为什么要写诗/为什么/ 不去做些/别的有用的事/那么/ 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我如金匠 /日夜捶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不知道这样努力地/
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光泽细柔的词句/是不是 /也有一种/美丽的价值
重读席慕容这首《诗的价值》,我也从中找到了美丽人生的答案:花开就是禅,多情即佛心。
对生命的感悟,往往是“悲欣交集”。喜欢在那极致的温柔里寂然欢喜,潸然泪下,最令我们感动的,常常是心底的那份柔软。只有柔软的心,才是真我的佛性。那朵心中绽放的莲花,就是尘世的万紫千红。
在有人无人处,傻傻微笑。在有雨无雨时,对花絮语。若问禅在何处
席慕容的诗集 第7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某种程度上讲,诗歌教学凝聚了所有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内容,集形式之美、内涵之美、语言之美等众多美育因素于一体;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语文诗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让学生领会这种诗歌之美,并将这种诗歌之美运用到自己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当中。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教师要积极提升自己的诗歌素养,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理念,让学生喜爱诗歌,主动探究诗歌特征,在学生自己的不断探索中追寻诗歌学习的最高境界。
一、吟咏诗歌是开启理解诗歌大门的金钥匙
四、弄懂诗歌中意象的意义
五、透过字句,领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性
席慕容的诗集 第8篇
衔一口在薄暮里化开的雨色,你自北方归来,归来在贵如油的春雨里,归来在轻轻的薄暮里。
长天一声低唤,惊动恹然春困的群山,呵,你怎么就孑然一身了?怎么就孑然一身地归来了?
天穹茫茫,印你细弱的身影如里的孤舟;天风浩荡,鼓你欲举的双翼如山崖间的落叶;整个天都是你的,你背负长天飘然万里;一路东风也是你的,你就乘那东风飞越关山。
一茎苇叶下渡宿,异乡的梦里可有亲朋的呼唤?想云路遥遥,山河冷落,怎认归程?也曾伤心过,在那无望的奔波寻觅里。远天一线云影,仓皇间误作那年北上的行列,多少欢声笑语,都逝去了,像一个凄怆的故事。
怎么就失群了?怎么失群了还要寻觅,还要归来,还要指认万里云天外那有路标的故乡?
风雨雷电,一程程孤寂,一程程疲累;千呼万唤,一声声焦灼,一声声哀吟。然而终究还是孑然一身,还是孑然一身地归来了。
哪怕只有一丝胆怯、一分犹豫,哪怕只要贪恋一点湖光山色、绿林野趣,也许你就歇下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营一个陌生的巢;也许你就在远方一个屋檐下,求一点庇护,乞一点恩赐了。
一路饥餐渴饮,追星伴月,一路咯了血在翼下,点染初春的绿原。生命瑟缩在朝霞晚照里,几乎力不从心、半途而废,但也就那样不舍昼夜――孑然一身、孑然一身地归来了。
如果能一手抹去那聒噪的蛙鸣,抹去流寇一样扰人静思的水蚤,只留下朦胧的月色,和像月色一般朦胧的梦;
如果远天的密云不携来风暴,塘里的游鱼不扇起浮泥,只有疏星明灭的夜空,和像夜空一般明灭着疏星的池水;
举起半个夏天苦守的掌心,捧几点喜泪一样温人的水滴,那时有清丽的乐音自水中袅袅升起。白衣仙子裙裾曳着荧火,在绿色的圆舞池里,跳一阙荷花的梦和梦里的荷花。
在那个梦里荷花开了,开向梦一般的淡月疏星,向珍珠一般颤动的水滴,向那醇酒般浓郁、清风般飘举的乐音。
轻香袭人,新鲜圆润。粉红的容颜里,舒开一丝幽闭多时的吟笑。浅浅的吟笑,浅浅的惊喜交集的目光,望尽了旋舞的荧光,望不尽月色里微波上梦一般游来的诗行。
所有美丽的东西都是短暂的,荷花想。有一天我将老去,红颜枯憔,身子折倒在水里。我的粉红和翠绿将化为黑污的腐泥,可是让这一刻留着吧,让这梦活在诗里,让这诗也活在我梦里。
被花香诱来的风吹着,被松针筛过的月色照着,小草的梦,是在空寂的幽谷里拔足而行。
仿佛与大地一般苍老了,从立锥般局迫的泥土里挣出细弱的身子来。挨过几度枯黄,几度返青,一寸寸欲滴的苍翠,都是生命的汁液苦苦凝成。
然而还是长不高,还是被蔽日的老榕,被丛生的荆棘,被无数开花的和不开花的、温和的和狞恶的、垂死的和新生的,重重包围起来,无以逃生。
山那边是什么世界?――落日染红的崖壁,琴韵琮琮的流泉。山那边有朝雾夕岚,有丝丝撩人春困的细雨,有半坡如火如荼的秋枫。黎明前一场大雪,轻柔如洁白的绒毡。一冬苦寒里,殷殷孵起绿色的梦想。便是烈日疾风无情鞭挞,也自有淋漓快意,胜过寂寞生寂寞死,一厢心事委泥尘。
高的是参天巨木,美的是姹紫嫣红。小草不惮卑微寒怆,倔强地撑起纤细的生命。东风化雨,小草只取小瓢饮;阳光煦和,小草枯守一片荫。永远的低贱,永远的渴求,永远生的执着与认真。
我愿长成一棵细弱的小草,在自己脚下的土里。
赏析:
席慕容既是一位著名作家,又是一位著名画家,因此她的文字有两大特色:一是对景物尤其是对花卉的描绘非常细腻动人;二是颜色词汇的使用信手拈来又自然无比。各式各样的花都能入她的文,其中又以荷花与她关系最为密切。花对于席慕容而言,不单单只是花而已,而是已经被人格化后的一个个鲜活生命,当席慕容画它、写它时,它像是她的知心好友,让她从它身上得到万般回应。“看花不是花”,这是席慕容的特色。此外,她写爱情、人生、青春、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既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又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她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