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诗歌(精选13篇)

告别诗歌 第1篇

告别昨天

从我的眼前悄悄走过

很快地藏在了岁月中

没人再能找到昨天

没人再能找到昨天

昨天永远是昨天

当昨天的阴霾还在密布时

我们可以痛快地说

过去了过去了

再痛苦地也只能残存在

高高的记忆堆里了

化作了文字或影子

乃至碎片

直到忘却

当昨天的喜悦还在不断膨胀时

我们可以严肃地说

过去了过去了

那算个啥

永远只能留在厚厚的记事本里

成了符号或图片

挂在了墙上躺在了书里

时而在怀旧的嘴角流泻

昨天永远是昨天

当我们白发耄耋的时候

我们可以深情地说

过去了过去了

虽然那些飘渺地影像还在脑海里

不断浮现

那些陈旧的悲伤却再也不能

侵扰我了

当我们面对膝下儿孙时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过去了过去了

曾经的光和影曾经的言和语

让我激昂

让我奋起

鲜艳而又夺目的光彩

照耀着走过的每一个印迹

昨天永远是昨天

告别了昨天告别了悲哀

告别了昨天告别了精彩

永别了昨天

告别诗歌 第2篇

告别故乡

告别故乡的沼泽

告别故乡的芦沼泽

还有那片疯长的芦苇

就在收获命运的时候

我曾几度跋涉在沼泽里

追赶南去的雁影

寻觅仿佛丢失了的灵魂

我坚信那满塘漂浮的芦叶

并非每一片都会随波逐流

总会有一叶小舟似候鸟告别深秋

果然今天与你告别

可复杂的心绪哽咽了喉

多想聆听芦苇言辞的沼泽

多想承受沼泽目光的荆棘

哪怕前方的路

即便是不去占卜

答案一定是崎岖

可沼泽知道

候鸟的迁徙并非季节的错

当然我更理解

沼泽也有沼泽自己的情意

切莫说我是在沼泽里长高

又在芦苇的簇拥下长出了胡须

是外面多彩的世界让我选择了迁徙

告别了故乡的沼泽

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

如今在我的心里

你已不再是沼泽的沼泽

那片壮观的芦花

也不认为是恼人的杨絮

我将用故乡的芦根盘粗我的年轮

还要让故乡的沼泽保管我的灵魂

告别诗歌 第3篇

告别晚霞诗歌

喧哗的都市静了下来

告别西天的云

降落的太阳绕过西边的山岗

忙忙碌碌的身躯隐在地平线上

一抹浮云衬托着晚霞

多彩的天空披着红妆

像新娘

羞红了脸

美的晚霞,懂你

我以蕴意汇聚成优美的文字

宛若与夕阳畅谈

谱写晚霞的壮丽

这夜幕下

我落笔情愫

告别西天的云彩

晚霞的落幕

把温暖送走的那一刻

把短暂的美丽全都留下

我想晚霞会温柔的燃红了大海

给大海一片的晚霞

给人心灵留下一道难以抹去的风景

浮云悠悠的告别夕阳的余晖

散在大地的'那一片片的金黄

升华绚丽的晚霞

告别快黑的夜的最后时刻

就像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美

真的美丽至极了

告别诗歌 第4篇

告别诗歌

我觉得我需要一次告别。

首先,让我告别我那孤寂的童年,

我那倔强的嘴角,

还有那灵动不安的大眼睛,

全部收进记忆的宝盒,

或永远沉睡,

或大放异彩,

在于我自己的双手。

其次,我要告别我那无悔的青春,

放走那些流过了多年的青葱岁月,

给那已经斑驳的青春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青春没有输赢,

只留下一颗闪动不已的'心。

最后,我要告别余温残留的昨天,

时间在顽皮地跳动,

不会理会任何人的心境,

喜怒哀乐都会利用时间,

在抓住你的心之后潇洒地离开,

是啊,一切都是时间的问题,

但是,时间是时间,

与我何干?

因为我只能活在今天,

然而,我也正在告别今天,

我每时每刻都在与当下告别,

这不免让我有点忧伤。

能干脆放手的最好方法是从不牵手,

所以,时间再来时,

我打算不再理会它,

看着它毫无阻力的从我的指缝飞走,

它再也无法看清我,

而我也不再在乎它。

童年是我的根,

青春是我的枝,

昨天是我的叶,

今天是我的果,

我不需要明天,

因为就连当下,

我都无法掌握。

所以,我并不是不需要告别,

而是,我非常非常害怕告别,

因为有一种告别叫不告而别。

告别诗歌 第5篇

一、诗歌在广告词创作中的运用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说“广告是词语的生涯”,广告效果的50%―75%来自广告的语言文字部分。几乎每件成功的广告作品,都离不开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广告词。事实证明,能经受市场检验的广告词不应是纯粹技术性和说明性的文字,它还应该具备文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因此,最擅长语言美和意境美的诗歌,凭借其巨大的创作空间,高效的传播效果,在广告词中频频亮相,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

(一)借用诗歌的语言美

(二)营造诗歌的意境美

二、诗歌在广告词创作中的功用

诗歌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人类情感,表达人生哲思,它是给人类的艺术宝库添上了浓抹重彩的笔。诗歌走入广告词中,也给广告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诗歌能加深消费者对广告的印象

“酸,才下眉头,甜,却上心头……

当我只能用相思守侯着你

品尝味王柠檬茶

正可将相聚的甜,小别的酸,

好好温习……”

恰当得运用古诗词并加以巧妙修改,使得该广告语新颖别致,清新而又富有情趣。听众既享受了美感,又加深了对于信息的印象。

(二)诗歌能唤起消费者的情感

诗是最擅长表现情感的,这是中外历代论诗者普遍信奉的共同信条。《虞书》说:“诗言志,歌永言。”《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语:“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所谓“志”与“意”就含有现代语所谓的“情感”。而把该见解发挥得最透辟的是《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现代广告创意非常注重情感原理的运用,尤其对于那些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广告主题,更是着力在创意表现中渲染感彩。因为只有感情上打动人心的广告创意,才能具有超常的吸引力。诗歌最易体现广告词的艺术性与亲和性,能令人触景生情,加深与广告主体的沟通交流。例如,戴比尔斯钻戒的经典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用一句凝练的诗将钻石坚韧的物理特性、珍贵的经济价值与忠贞不渝的爱情联系在起,唤起了消费者对真爱的无比向往,从而也激发了消费者购买钻石见证爱情的欲望。

(三)诗歌能引发消费者的联想

诗歌善于营造意境,而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诗化广告词营造出的诗情画意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心境,它能让心灵

自由地、快乐地驰骋,给人无限的美好遐想,让人感到生活的无比美好。借助丰富想象,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广告主题进行生动形象的理解和表现。如台湾左岸咖啡馆的一则广告的广告词:“我喜欢雨天,雨天没有人,整个巴黎都是我的,这是五月的下雨天,我在左岸咖啡馆。”在巴黎的左岸咖啡馆,咖啡不仅仅是黑色香醇的液体,而是一个深沉的文化积淀,是一份浓烈的浪漫气质。其幽幽的广告词,有种空灵的感应,就像弥漫着忧郁气质的浪漫诗歌:淡淡的阴郁,淡淡的优雅,淡淡的色彩,淡淡的心情。这则广告给了消费者无限的浪漫联想:在咖啡馆里,你也许面对自己,享受孤独带来的清明,你也许邂逅次短暂的爱情,同时你也阅读艺术和生活。别具一格的散文诗成功将左岸咖啡塑造成为个有着艺术情结和忧郁气质的品牌。

(四)诗歌能增强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优秀的诗歌必诞生于人的情愫最饱满之时,必来自于灵光闪现的神来之笔,所以它最能触动人心、震撼人心、慰藉人心。广告词的诗歌化,也易让广告得到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广告词借助诗歌不仅能传达企业形象和商品特征,还能侧面传播时代价值理念,传递人间情感,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人们的自我价值,因此它让广告超越了商品本身,能够让消费者在精神文化与情感个性上找到共鸣。

比如三九胃泰的广告语“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九胃泰的承诺”,直接套用了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名句,不仅声明了把三九胃泰对患者的“承诺”,也突出了伟大的亲情,体现了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更容易得到消费者在情感与文化上的认可。

再比如立群集团的广告词:“人生就像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让心灵去旅行……”散文诗般的广告词蕴藏着深刻的生活感恬和深邃的人生哲理,让人感觉如遇知音,自然不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喜爱。

三、广告词诗歌化的冷思考

诗歌丰富了广告的色彩,但“诗歌化”只是广告创作的一种形式,一种方法,“诗歌化,并不是广告词创作的灵丹妙药,拙劣的诗歌不仅不能给广告添彩,而且还会使广告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诗歌在广告词在运用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真善美的统一

广告作为种经济和文化活动,应该追求真善美的统,“真、善在向美的转化过程中,互为中介,即真转化为美,必须以善为中介,善转化为美,必须以真为中介。从而形成真善统一,协调一致的美”。只有在真与善的基础上,诗歌化的广告词才能给消费者以美感。换言之,在广告中,诗歌传达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健康的、文明的,这样的广告才具有长久的号召力。有的用诗歌瞎编滥造、夸大其词,蒙蔽消费者;有的篡改经典,让经典庸俗化,比如家在建商场在广告宣传中,用国歌歌词谐音做广告词――“钱近,钱进,钱进进”,这些哗众取宠的方式都违背了真、违背了善,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二)科学与艺术的统

优美的诗歌能增加广告作品的艺术性,但商业广告不仅仅是艺术,它也是门科学的商业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广告产品的确立、广告定位的确定,广告策略的制定、广告对象的选择、广告投放的施行等系列环节无不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诗歌不是广告词创作的杀手锏,只有在科学分析与决策的前提下,诗歌的艺术气息才能给广告作品画龙点睛,离开了科学的定位与诉求,艺术也暗淡无光,再美的诗歌也于事无补。

(三)艺术美与实用美的统

在广告词创作的诗歌化浪潮风起云涌之际,有的广告作品摆弄漂亮的文字,营造朦胧的意象,为了诗化而诗化,商品和企业信息却不明确甚至为零。这样的广告也许会让消费者耳目一新,但诗情画意中却没有体现出广告的意图,让消费者不知所云。广告应该是艺术美与实用美的结合,广告设计作品的美,绝不是为美而美,而是要“得宜其中”,这样的作品才能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共赢。

告别诗歌 第6篇

一、 以色彩心理学来分析诗歌情感, 帮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

从高中语文教师用书来看, “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在心头” 已经成为了 《再别康桥》 的情感基调与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诗歌中的色彩词汇特别多, 透过这些词汇的分析来体验诗歌情感, 从而帮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 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诗歌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再别康桥》 中具有的色彩情感的词汇有 “金柳”“新娘” “艳影” “青荇” “天上虹” “浮藻” “彩虹” “青草”“星辉” “云彩” 等, 从表面上的色彩区分来看, 都是以亮色系为主的。从正常的色彩心理学角度来看, 这完全符合这首歌飘逸、 洒脱的告别情感, 惆怅伤感只是弥漫其间。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抛开诗的开头与结尾,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在诗的第二节起首句中, 就用了极为矛盾色彩词汇: 把夕阳下金色的柳树比喻为即将告别的新娘, 这是一种何等深沉的离别之难、离别之苦与离别之痛, 与金柳、 新娘的艳丽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诗歌情感, 我们不难发现, 诗人通过亮色系的色彩来压抑、 反衬内心中的沉重感, 这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惆怅伤感, 而是一种孤独的告别痛哭。只有这样, 才能解释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大音稀声般的告别形式。由此可见, 色彩心理学的介入, 可以快速引导学生体验诗人再别康桥时那种不得不压抑的深深眷恋之情。

二、 以色彩心理学来引导学生勾勒诗歌意境, 引发学生思考

《再别康桥》 作为徐志摩苦心经营的代表作, 其意境美的勾勒也体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一方面诗歌通过首节 “轻轻的” 与尾节 “悄悄的” 刻意营造一种洒脱的告别之境。虽然从色彩心理学来看, 首尾两节没有任何色彩词汇, 但不管是轻轻还是悄悄, 其本质都是带来一种淡淡告别哀伤, 从而使其与其他几节的色彩形成对比。另一方面从色彩的表现来看, 通过亮色系色彩的压抑情感, 把离别之苦写得如此淡然既是反衬与烘托的写法表现, 又是色彩心理学上反其道行之的典型表现。

色彩心理学认为颜色既可以直接表现人的情绪也可以反面表现, 在 《再别康桥》 的意境勾勒上, 通过色彩心理学分析来揭示诗歌并非哀而不伤, 而是浓郁、 强烈的告别情绪, 就要从这种反面表现来入手。无论是比作与新娘告别式的 “新婚别” , 还是寻梦式星辉斑斓的沉默告别, 都要勾勒出传统诗学告别的最深仪式 —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江淹 《别赋》 ) ” 。这种意境的表现直追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意境的浑厚, 甚至可以借用 “独沧然而涕下” 来描绘徐志摩 “但我不能放歌”的悲怆离别。如此一来, 学生就会调动传统诗学积累对现代诗学意境进行思考, 并自主探究诗歌更深层的意蕴。

三、 以色彩心理学来介入诗歌节奏变化, 引导学生体味诗歌韵味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体会是否深刻, 可以通过一个显著的特点来掌握, 即学生对诗歌节奏的把握。通俗来说, 就是通过学生朗诵诗歌来观察学生对诗歌整体的把握与体会。而在 《再别康桥》 中通过色彩的变化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也是可以很好地体味诗歌韵味的。

从 《再别康桥》 第三节和第四节来看, 两节的色彩是有很大变化的。第三节主要体现在 “青荇” 上, 色彩心理学的暗示上往往会显得轻松柔和, 因此在节奏把握上则会明显放慢。这种放慢既是为了让读者有时间去思考第二节的色彩变化, 也是为了让读者酝酿情绪更好地进入第四节的色彩心理暗示中。第四节从表面的节奏来看, 也是轻快缓和, 但与第三节在色彩心理上有了明显变化, 即色彩词汇变多了, 这意味着诗人的情绪更复杂细微。只有通过色彩心理学的分析并介入到节奏变化中, 才可以引导学生体味 《再别康桥》 的音乐美, 从而更全面掌握并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告别诗歌 第7篇

告别交响曲双语诗歌欣赏

The Farewell Symphony

The autumn sky is blue and clear,

Out in wild fields reeds stretch.

Birdcalls fade in thin branches,

Rivers silently gather fallen leaves.

Shadows grow taller;

Hills mute in their shattered hues.

Winds spiral in deep valleys,

whose home , candles still beckon?

Soon snow will blank et everything below;

wild geese glance back and take off.

Their raucous echoes fall,

then drown and drown

pale in ebbs.

告别交响曲

——听海顿故事和他的同名交响曲有感

秋季的天空明朗浅蓝

高高的'芦苇野旷里挺立

鸟声渐弱, 树枝稀疏,

河流沉默地承接着叶落

远处的影子更长了

山川在散碎的色调中无声

深谷里风不断盘旋

谁家的烛光还在召唤?

不久雪会披盖地面的一切

大雁回望中飞起

它们嘈杂的叫声落下

淹没, 淹没

退潮中一片苍白

告别诗歌 第8篇

告别七月

告别七月,告别空难、车难,水祸、战祸,心酸酸的。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重读这句话,我感受颇深。人如芦苇草,渺小而脆弱;而那思想的灵魂,又给短暂而脆弱的人生增添了数不尽尽的苦楚和无奈。

不是吗?火红的七月,江水依旧澎湃,山岳照样高耸,明月还挂在天边,居家边的榆树上,不时传来久违的蝉鸣。自然的生命,新陈代谢,时时勃发,自然的社会,生命轮回,处处和谐。

那,又是什么让你变得如此的浮躁,温暖的阳光也不能抚慰你不安的心?那,又是什么让这世界变得如此的纷乱,平静的生活中总会有飞来的横祸?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是吗?

圣经说: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

闫旭的歌声里唱着:人生是个谜,恩恩怨怨,没有是与非。

我想:思想的灵魂,能否穿越这充满是与非,恩和怨的炼狱?

如果,人生,有爱,

思想何须拷问: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如果人知感恩,

灵魂就能通达

基督的复活原本是神的救赎计划。

敬畏生命,不只是因为生命短暂、脆弱;好好生活,也不是为了尽情追求快乐而自我的生活。在这四季更替,生命轮回的世界里,你和我只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告别七月,告别人心邪想之念,告别宗_系的冲突,告别人恶搞自然的灾难。发现,七月的天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炎热。

告别诗歌 第9篇

文/张照准(临商银行)

你离开 请不要告别也不要假意地说一些无关痛痒 抱歉的话语此刻 我的心已无法承受那深深无情的 伤害

你离开 请不要告别请带好你的行李 静静地悄悄地离开带走你在这里的所有 连同你的气息请什么 也不要留下

你离开,请不要告别我的心已经不起 再次的伤痛 那种抽离绝望的感觉 今生,有过一次 就已足够

你离开,请不要告别在你离开时 请不要频频的顾盼 频频的回首那么 就如一阵风吹过吧我那 曾经留恋的生活今后 我的世界 将从此 不再有你

告别昨天

文/龙

告别昨天擦干痛苦悲伤的泪眼哪怕头破血流哪怕背折肢残只要站起的勇气尚存就能继续向前告别昨天等待受伤的羽翼丰满哪怕长空茫茫哪怕迷雾漫漫只要飞翔的梦还在就能笑傲云天告别昨天抹去一路跋涉的辛酸哪怕怪石嶙峋哪怕峰回路转只要向上的目标竖起就能不断登攀告别昨天架起破旧搁浅的航船哪怕狂风暴雨哪怕白浪滔天只要信念的帆不倒就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告别诗歌 第10篇

微笑着告别冷秋诗歌欣赏

微笑着告别冷秋

天空飘着雨丝,一点一点淋在心上

有一丝微风,轻轻地掠过眼角眉梢

不留一丝痕迹,有一种感伤涌上心头

泪和着雨水,淹没了最初的善良和心动

那一枚枯叶,承载不了思念的厚重

那一点点微笑,在雨声里渐渐凝固

行走在冷秋,风带走所有的无悔和执着

究竟在等待什么,只有面对无灯的孤夜

我是不是很傻,为何一个人失魂落魄

如果天空不再下雨,你还在风中微笑

有一种疼痛,瞬间洞穿所有的坚強

有一种折磨,总是让思维无处躲藏

背影渐渐的模糊,是什么让你如此决绝

天空一片空白,所有的记忆集体逃离

我想疯狂的呐喊,撕毁所有的痴迷

可还是有一种背叛,那是你无情的刀剑

究竟是谁的错误,只是一切己无可挽回

埋葬所有冷漠,我可以一个人度过寒冷

微笑着告别冷秋,把一个秘密带进冬天

所有的忧伤,一场雪将一切掩埋封冻

那些曾经的美丽,或许还在等待春风生

可是有些故事,注定会永远的`成为回忆

那些断章残句,终将在风中一片片凋零

我们的明天,阳光永远的不会照亮前程

只是偶然想起,乌云密布的天空没有微笑

偶尔有一丝风,轻轻的吹皱眼角的笑纹

我始终站在原地,等侯一个故人归来

你可知道我的心,己经不再属于我

让额头长满白丝,在岁月里坚守枯寂

所有的欢乐,总是在心间默然绽放

走不出你的四季,我依然可以微笑如初

告别诗歌 第11篇

告别美文欣赏

在日历上没有注明的日期,我终于决定要远行,没有对任何人说再见,我走了。

在这个清冷的季节里,我知道我无法面对友人的挥手告别,一直以来,我都在想,如果我走,我都要悄悄地走,不带走任何一句祝福,不带走任何一滴眼泪,甚至不带走任何的牵挂和思念,所以,我没有说再见,没有说出我的行期,在心里默默同朋友告别,默默地转身离去,不带走感伤和惆怅。

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告别,说声再见,是我多年以来面对分手而选择的理想方式,今天,我想:我圆了一个我自己关于离别、关于分手的一个梦。

其实,在这样告别时,我请求朋友原谅:原谅我这么多年来被深深的思念和挂牵以后悄无声息地走,原谅我在承受了那么多的真情以后却毫无表示地离开,原谅我在踏上旅程的那一刻,却没有面对你们说珍重,原谅我在没有人送行的人群中因没有同你们挥手而深深的内疚。

是的,原谅我,以真诚的心祈求一份宽宏和了解。在注定远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心将漂流四方,我不能许诺,何时归来,何时返航,但我想:终有一天,我会重新出现,重新站在友人的面前,那时尘土满面,疲惫沧桑,但愿:又是我一个流浪之后,漂泊之后归来时的一个梦想。

青春的匆匆岁月里,也许我的远行只是逃避,我不否认我的脆弱,就象我不否认我心事疲惫一样,好多的时光里,面对月夜,面对星光,面对尘世,面对以往,我以不变的面容,掩饰我内心的凄凉。

但我终于决定走了,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我知道,也许此生的自己再无遗憾,也再无负担了。面对陌生,也许我依然会怀念过去的时光,面对异域的风霜,也许我将流泪千行,但如果不流浪一回,那更是我心底最大的伤。

所以,我走了,带走的只有自己及手中的行囊,留下的是我没有情节的故事,也留下了我那么多曾经的美丽和忧伤。

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但愿有人能懂,并深深地珍藏。

告别诗歌 第12篇

告别六月

请允许我告别六月

这里四海芳菲群鸟停驻

阳光琐碎生长

露水蜿蜒潜行

在幼稚的声音里

且将云染成暗灰

那时你羞怯不语

那时你隐匿视听

六月是三月的叠加

整齐摆放无缝无根

从温和到热烈

从吸吮到喘息

从无穷到更远的无穷无尽

我们信守这些承诺

交织双手护佑颤抖的神灵

径自安谧

如果你允许

请让我如此告别六月

将花粉散在你的前额

我会保留一切小心和希冀

或者这样

将叶子在轻水里濯洗

直到某种透明

透明得如同三月里的眼睛

如此我才肯睡去

一觉便可抵达天明

不见雀来七彩成虹

告别诗歌 第13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说。这首诗饱含的浓浓友情,纵使万水千山也不能阻隔。试想:大地初醒,淡紫色的天空中还有朦胧的星月,长亭送别的友人互相勉励,微笑作别。这是多么动人的场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是一个紫色的梦——告别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感情的放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东坡言。江水洗刷,赤壁依旧。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苏轼在怅然之后重新振作。黄色的傍晚,苍海平静。诗人不再哀叹,继而用伟大的抱负告别不幸,抒写自己的鸿图大志。这是一个伟人金黄色的梦——告别是一种觉醒与重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道。也许他没有鲁迅震响世界文坛的犀利,也没有博大精深的文才,但他——牛玉儒,却以令人肃然起敬的告别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背着草原人的幸福,他选择了告别家乡,没有哗众取宠的豪言壮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茫茫草原上,这是一个绿地蓝天编织的梦。——告别是一种责任与理想。

“背起橙色的行囊,向着梦想——远飞”

我坦然道。青春,是一个漏底的容器,捞不回如水的时光,只留下青涩甜蜜的梦想。三年同窗,即将告别。面对贤人志士们的告别之情,我不再伤感,曾经的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告别带上淡淡的诗意,青色的风铃,必定会向着旭日扬帆远航。在那橙色的天空——寻一轮火红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