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第1篇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xxx、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误用频率较高成语易记口诀
1,颐指气使态度傲
2,xxx缪先准备
3,改弦更张制度变
4,改弦易辙态度变
5,出奇制胜不带宾
6,评头品足挑毛病
7,不绝如缕声细长
8,文不加点一气成
9,敬谢不敏婉推辞
10,屡试不爽都不错
11,无可厚非本有错
12,耸人听闻多夸大
13,知微见著小见大
14,不刊之论删不得
15,釜底抽薪才彻底
16,扬汤止沸不彻底
17,明日黄花今日凋
18,汗xxx藏书多
19,罄竹难书罪恶多
20,无所不至坏事多
21,始作俑者是首恶
22,休戚与共同祸福
23,不负众望不辜负
24,不孚众望人失望
25,师心自用太自负
26,不瘟不火恰到好
27,不赞一词文章妙
28,狗尾续貂坏接好
29,不可理喻太蛮横
30,闪烁其词话含糊
31,左右逢源事圆滑
32,如沐春风受教化
33,良莠不齐藏好坏
34,不容置喙没机会
35,胸无城府无心机
36,拍案而起愤怒极
37,不绝如缕情势急
38,空穴来风有根据
39,首鼠两端迟不决
40,风声鹤唳太惊恐
41,xxx绝太刻苦
42,白驹过隙时间快
43,振振有词强夺理
44,庆父不死制**
45,xxx君子有礼貌
46,浅尝辄止重表面
47,倚马可待xxx
48,如丧考妣死父母
49,同舟共济共患难
50,万人空巷真热闹
51,穷形尽相文细腻
52,骇人听闻真正怕
53,首当其冲遭头炮
54,相敬xxx是夫妻
55,鳞次栉比屋xxx
56,不名一文是贫穷
57,弹冠相庆是小人
58,沆瀣一气是小人
59,以邻为壑嫁祸人
60,城下之盟受屈辱
61,粉墨登场坏人上
62,望其项背可赶上
63,耳提面命老教少
64,十室九空人口少
65,微言大义意义深
66,如履薄冰心谨慎
67,噤若寒蝉不敢声
68,炙手可热有权势
69,安步当车好闲适
70,目无全牛技艺熟
71,甘之如饴苦中甜
72,不以为然不赞同
73,天马行空诗书文
74,登堂入室讲学问
75,美轮美奂指房屋
76,执迷不悟不省悟
77,不翼而飞找东西
78,不胫而走是消息
79,殚精竭虑要学习
80,鸡肠小肚心胸狭
81,空谷足音难得讯
82,苦心孤诣勤钻研
83,饮鸩止渴喝毒药
84,瓜田李下受怀疑
85,处心积虑带贬义
86,石破天惊指文议
87,不以为意不在意
88,差强人意还满意
89,火中取栗被利用
90,师出有名有理由
91,安土重迁思故园
92,不足为训非准则
93,不知所云指说者
94,三人成虎谎变真
95,侃侃而谈理气直
96,危言危行话事直
97,罚不当罪处罚重
98,罪不容诛死有余
99,讳莫如深包不住
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第2篇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xxx、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第3篇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璧归xxx(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àn):间至xxx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xxx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xxx其破璧(使……破碎)
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
17、使:xxx使者告xxx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18、闻:以xxx于诸侯(使……听闻)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第4篇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一部分
1.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 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 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 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 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 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 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 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 将危险转化为平安。
10.放浪形骸 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 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 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 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 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 xxx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 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 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xxx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 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 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xxx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 殒:牺牲;恤:xxx。牺牲生命也不xxx。
28.步履稳健 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 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 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 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 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 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 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二部分
1.蓊蓊郁郁 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 迷糊xxx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 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 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xxx依 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 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xxx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xxx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1.卓尔不群 xxx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2.日月不淹 日月飞快地运转,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楚楚可怜 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坚如磐石 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15.去日苦多 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6.天下归心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17.少长咸集 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贤毕至 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
19.曲水流觞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随事迁 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21.游目骋怀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22.放浪形骸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23.感慨系之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4.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 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6.遗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27.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8. 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9.如泣如诉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0.余音袅袅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1.终南捷径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2xxx有底止 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责无旁贷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4.旁稽博采 两词意义相仿,连用表示从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长处之意
35.骇人听闻 指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36.义愤填膺 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37.安之若素 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xxx平素,泰然处之。
38.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内心焦急万分。
39.无济于事 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40.空头支票 无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
41.不言而喻 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43.休戚相关 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4.休戚与共 忧患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45.xxx开朗 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xxx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46.浅尝辄止 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坚韧不拔 xxx志坚强,有毅力,毫不动摇。
48.xxx成效 卓,特别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绩、效果。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三部分
1.谨小慎微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2.寄人篱下 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3.小家碧玉 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入不敷出 收入不够支出。
5.横七竖八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6.吞吞吐吐 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7.沸反盈天 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xxx一片。
8.为所欲为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9.遍体鳞伤 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10.皮开肉绽 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11.胆战心惊 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12.喜出望外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3.地崩山摧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14.xxx当关万夫莫开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15.磨牙吮血 磨利牙齿,吮吸鲜血。多形容像野兽一样嗜杀。
16.杀人如麻 杀死的人多得象乱麻。形容杀的人多得数xxx。
17.千呼万唤 指呼唤多次,再三催促,形容不轻易出面。
18.切切私语 指在暗中小声说话。
19.珠盘玉落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十分动听。
20.整衣敛容 现指整理衣服,收起笑容,脸色严肃起来。
21.秋月春风 比喻良辰佳景、美好岁月。
22.暮去朝来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23.门前冷落 形容来来往往的人极少。也作“门庭冷落”。
24.杜鹃啼血 本指杜鹃啼鸣,形容鸟类啼声的悲苦。
25.司马青衫 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26.弃甲曳兵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27.五十步笑百步 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28.祸起萧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9.锲而不舍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0.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31.包举宇内 并吞天下,占有一切。
32.囊括四海 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33.追亡逐北 追击败走的敌军。
34.因利乘便 凭藉有利的形势。
35.云集响应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36.斩木揭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37.深谋远虑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38.同年而语 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39.瓮牖绳枢 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40.畏葸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四部分
1. 开柙出虎 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2. 虎兕出柙 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 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 分崩离析 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5. 祸起萧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 五十步笑百步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 饿殍(piǎo)遍野 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 xxx开朗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 浅尝辄止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 xxx成效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1. 坚忍不拔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2. 永垂不朽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3.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 义愤填膺(yīnɡ) 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5. 安之若素 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16.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7. 息息相关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8. 无济于事 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9. 摇摇欲坠 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_。
20. 不言而喻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21. 大放厥(jué)词 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22. 语焉不详 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23. 一帆风顺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24. 不可思议 ①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②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25. 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26. 恫?(ɡuān)在抱 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27. 无忧无虑 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28. 遮天蔽日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29. xxx老 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30. 恻(cè)隐之心 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31. 忐忑(tǎn tè)不安 心神极为不安。
32. 兴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3. 慢条斯理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34.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35. 奋不顾身 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36. 物华天宝 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37. 人杰地灵 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38. 高朋满座 形容宾客很多。
39. 命途多舛(chuǎn) 形容在人生道路上历经坎坷,屡遭磨难。
40. xxx老 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xxx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
41. 画栋珠帘 形容房屋装备的华丽。
42. xxx难封 汉名将xxx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xxx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以“xxx未封”、“xxx不侯”、“xxx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43. 老当益壮 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44. 东隅已逝 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45. 各抒己见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46. 艰苦卓绝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47. 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48. xxx不理 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49. 虚无缥缈 形容空虚渺茫。
50. 袖手旁观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51. 自得其乐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52. 不屑一顾 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53. 扬眉吐气 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54. 迎刃而解 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55. 兢兢业业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56. 天伦之乐 泛指家庭的乐趣。
57. 耳熟能详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58. 庸人自扰 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59. 来龙去脉 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60. xxx钧 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第五部分
1.忍无可忍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3.垂头丧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4.没精打采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5.兴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6.平心静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7.理所当然 按道理应当这样。
8.正大光明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9.物华天宝 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10.人杰地灵 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11.胜友如云 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12.高朋满座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13.腾蛟起凤 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xxx巧优美,才华横溢。
14.钟鸣鼎食 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15.云销雨霁 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16.响xxx 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17.天高地迥 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8.兴尽悲来 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9.萍水相逢 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20.xxx老 比喻仕宦xxx。
21.老当益壮 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22.穷且益坚 也作“穷当益坚”。穷:xxx。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23.涸辙之鲋 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2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xxx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25.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26.投笔从戎 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xxx,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27.高山流水 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28.盛筵难再 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9.陆海xxx 陆、xxx晋朝的文学家陆机、xxx。本是称颂陆机和xxx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30.鹏程万里 xxx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31.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32.扶摇直上 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33.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34.茕茕孓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35.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36.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xxx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7.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38.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39.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40.结草衔环 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41.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42.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43.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44.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5.才高八斗 比喻人极有才华。
46.心有余悸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47.流毒无穷 比喻祸害非常严重的事物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补充部分
1.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2.咀嚼鉴赏 细细品味和欣赏。
3.张冠李戴 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4.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
5.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6.不即不离 不靠近也不分离。
7.锱铢必较 对极小的事都计较
8.得鱼忘筌 筌是用来捕鱼的,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9.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或窍门。
10.游刃有余 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xxx:十分之一。xxx: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xxx:不平常。xxx: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xxx: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xxx: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xxx: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xxx: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xxx:“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xxx: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xxx:周围;xxx: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xxx:到达,达到,动词;xxx: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高一年级语文文言文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xxx-明月停留xxx-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2.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xxx-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xxx-美貌的人)
3.凌万顷之茫然(凌:xxx-越过xxx-欺侮)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xxx-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xxx-儿子)
词类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词作状语)
2.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使动)
3.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使动)
4.正襟危坐(正:形容词使动)
5.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
6.西望夏口(西:名词作状语)
7.下江陵(下:名词作动词)
8.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
9.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名词意动)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第5篇
一、擦亮慧眼,从身边寻找作文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常常会在拿起笔写作文的时候,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孩子们经常会抱怨着:“我没有东西可以写”,“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在这时,老师的首要任务便是要帮学生找到习作的素材。针对不同的学龄水平,可以区别对待。例如教学中文教材第四册的班级中,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拿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猫,然后用已有的材料指导学生讲一段话,要求根据从头部到尾部的顺序讲清楚,让学生个个有话可说,让他们觉得作文原来并不难,只要把自己的看到的和感受写好就行了。此外在看图写话上,要求做到先来讲,后来写的过程。这样一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会话能力,一方面又帮助学生练笔。其实,文章的素材生活中处处都有,在高学年的班级里,就要求孩子自己去寻找作文的素材。如:郊外的旅行,学校举行运动会了,学校组织去工厂参观访问了……老师若能有意识地提前给学生辅导,学生当然能学会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去抓住生活中感人的镜头。因为这些材料来自大家熟悉的真人真事,同学们也自然而然地会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寻作文的源头。
二、利用xxx,让孩子学会模仿学会创作
有了材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写作文方法的指导是学生作文的拐杖。孩子们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词汇缺乏。比如在写作时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考虑到别的形容词。
2、句子不通顺。在学习中我们的孩子们虽然掌握了一定量的词语和句型,但是在碰到写作时,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先在脑海中构造一个日文的句式,然后把它翻译成中文。例如“书我读了”(正确是“我读了书”)、“我吃先”、“我走先”等(正确是“我先吃”、“我先走”)。
3、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在写人物作文时,对描写人物特点时,没有举例具体说明,缺少人物的心理活动。针对以上一些特征,如果选用一些同年龄孩子的佳作,印发给学生阅读,对文章中好的手法或好的构思作适当的评点。这么一来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给不会读书和写作的同学作一点指导。日积月累,他们自然会掌握不少新的形式。
三、多看、多读、多记,多积累
写作是一种创作。要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观察积累,记忆储存;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们多多阅读,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多收集模xxx章和剪报,抄写和背诵好词好句好段,让他们记熟和运用。熟能生巧,经过练习,笔头熟了,素材多了,写起文章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只要下定决心肯学,一定能学好。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第6篇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知识点归纳:
1、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知识点归纳:
1、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一章是写诗人对伊人的深深怀念。第二章是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强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挚情感。第三章是表达了对伊人的失望情感。可以把她看成爱情诗,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