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吧总结 第1篇
⑶分析某种元素的性质,要把以上两种因素要综合起来考虑。即:元素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则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因此,氧化性最强的元素是 氟F ;元素原子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则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还原性越强,因此,还原性最强的元素是铯Cs(排除放射性元素)。
⑷最外层电子数≥4,一般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难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3,一般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难得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8(只有二个电子层时=2),一般不易得失电子,性质不活泼。如He、Ne、Ar等稀有气体。
3.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电子层数等周期序数; (2)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3)根据元素原子序数判断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记住每个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2、8、8、18、18、32、32);用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去各周期的元素数目,得到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最后的差值(注意:如果越过了镧系或锕系,还要再减去14)就是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纵行序数(从左向右数)。记住每个纵行的族序数知道该元素所在的族及族序数。
4.元素周期表的用途
⑴预测元素的性质:根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表中位置的关系预测元素的性质;
①比较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碱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如:碱性:Ra(OH)2>Ba(OH)2;气态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 。
②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酸性:HClO4>H2SO4;稳定性:HCl>H2S。
③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性质时,要找出参照物。例如:比较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钾的碱性,可以把氢氧化钠作为参照物得出氢氧化钾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
④推断一些未学过的元素的某些性质。如:根据ⅡA族的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以推知Be(OH)2更难溶。
⑵启发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寻找某些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分区线附近,如:Si、Ge、Ga等。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等。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
例1: n?m?YX和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等于( ) ab
A.b-m-n B.b+m+n C.b-m+n D.m-n+b
例2: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对 对 对 对
例3 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次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Y>Z >X>Z >X>Y >Y>X
例4: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 )
A.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次外层电子数
例5: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 )
A.6 B.12 C.26 D.30
例6: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
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 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 m
例7:3月21日,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的中文名称。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是( )
A.钅仑 第七周期 B.镭 第七周期 C.铼 第六周期 D.氡 第六周期
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例1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意味着两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各层上的电子数也相同,因此核外电子总数必相同。b+n=a-m 选B。
例2:分析此题时首先要明确两元素不可能在同一周期,如在同一周期则是一种元素。即只能是一种元素在第一周期,另一元素在第二周期。所以两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2。第一周期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或2,则另一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4。选B
例3:已知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核电荷数大的则半径小,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递减。根据题意,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则X的原子序数小于Y的原子序数;Z和Y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且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则Z元素的原子序数大于Y元素。由此得出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为Z>Y>X答案:D。
例4:本题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6号元素电子数为16、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6、次外层电子数为8,4号元素电子数为4、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2、次外层电子数为2,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前者是后者的四倍。答案:AD
例5:根据周期表的结构可知:第1、2、3、4、5、6、7、……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数依次为2、8、8、18、18、32、32……,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等于2、8、8、18、18、32、32xxx一个数或相邻几个数之和。
A、B项不对,对C项:26=8+18;而D项中的30不能用2、8、8、18、18、32、32相邻几个数组成。答案:C 例6答案:A
例7:第六周期最后一种元素氡的原子序数是86,第七周期如果排满,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应该是118,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111号元素,Rg应位于第七周期、第IB族,而镭是第七周期、第IIA族元素。A
例8:A项,不同周期时可能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弱。答案:B。C项没有说明是否最高价氧化物D项同周期非金属阴离子半径比金属阳离子半径大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背书吧总结 第2篇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2、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 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xxx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背书吧总结 第3篇
1、空白背书的记名指示提单(TO ORDER OF …,不注明被背书人):托运人、收货人或进口方银行作为第一背书人将提单所有权转让给不定的其他人;
2、空白背书的不记名指示提单(TO ORDER,不注明被背书人):托运人作为第一背书人将提单所有权转让给不定的其他人;
3、记名背书的记名指示提单(TO ORDER OF …,注明被背书人):托运人、收货人或进口方银行作为第一背书人将提单所有权转让给特定的其他人。
背书吧总结 第4篇
我要分享的背书经验,在这里就告一段落了,相信这份背书的经验,会让你的背书有效率许多。
再为大家总结一下这份背书经验的核心内容吧:
记住,背书一定要理解着背,要学会把书上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背意思而不是背原话”;
同时,一定要把握住这本书的框架,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去背书,要把知识形成体系。
掌握了这两点,你背书的效率一定会高得多。
节省下背书的时间,能帮我们把时间用在更需要的那些地方上,无论是对我们考研,还是其它工作,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也可以来看看我其它的考研、学习经验:
跨专业考研410分高分上岸,共获得万关注,21万赞同,45万收藏,相信我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点非常重要的考研复习忠告,非常非常有用:
自己考研路上走过的一些弯路,帮你在复习时少走很多弯路,提升复习效率:
考研准备指南:
英语阅读理解满分经验:
政治复习经验:
记录自己考研时的努力,以及调整心态的方法:
希望能给研友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对你有帮助的话,记得点赞和关注一下我的知乎,支持一下我的创作噢!
主页里还有 减肥|运动|人生思考|成长 领域的高赞回答,欢迎来读一读:
背书吧总结 第5篇
首先是我自己在去年考试时常用的背书方法:关键词背书法。
顾名思义,也就是从一段话的几个句子中,每个句子提取出一至两个关键词,把一段话精缩为几个短语,再以这几个词语为基础与核心,通过领会这段话意思的方式,把这一段话背下来,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完全扩充开。
不要直接背诵书上的叙述性文字,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比如提取出最适合自己记忆的关键词,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这是我当时考试时背的书上,一段很长的话,背的是“精确新闻”的定义。图中是我自己选择的关键词,用这些关键词作为基础背这段话,背起来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这个方法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把要背的内容精简了许多,另一个就是让自己背书的时候保持着思考,提取关键词的过程就是理解思考的过程,“把书上的话变成自己的话”,结合上文所说,有了思考,我们背书就会专注许多,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怎么舒服怎么来,按照你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提取就好,只要你提取的关键词最方便你理解记忆,那就可以。
因为关键词就是自己对书上原话的理解,每个人的科目不一样,每个人对书上语句的理解方式也不一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同时,有一个叫“xxx斯记忆曲线”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在背书时加以利用。
做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我们的记忆有一个遗忘的周期,在我们背完新东西之后(背东西的这一天不算)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五天,是我们记忆消退最快的时间节点。
所以在这些容易遗忘的时间进行回忆巩固,能在最大程度上加深我们的记忆。
也就是说,你在这一天背诵完的内容,在之后的1、2、4、7、15天分别进行回顾,这样我们的东西会背得最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