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饱饱总结(共5篇)

xxx总结 第1篇

2018年8月,xxx正式入驻天猫。

一年后的双十一,xxx一小时的销量额就突破1000万元,成为品类销量TOP1,与xxx、xxx等国际大牌同场竞技。除了在天猫等电商平台发力,xxx也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多渠道进行铺设,xxx、xxx等大牌明星的代言让xxx的名气直线升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xxx对平台势能的运用,本质上就是对KOL的打造与运用。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流量愈发分散,媒介也呈现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明星代言等头部KOL的推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流量下沉的新媒体营销特点,和花西子一样,xxx打一开始就瞄准了位于金字塔中层的腰部KOL。

腰部KOL打造品牌知名度的速度,虽不如头部KOL,但是用户粘性更强,品牌推广与获客的成本也相对更低。用高频打低频,xxx成立了专门的运营团队来负责KOL的筛选与运作,从推广内容的生产到与用户关系的维护等多维度进行考量。

品牌与用户关系的建构,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81%的消费者要求品牌加快业务响应速度,76%的消费者希望品牌能够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68%的消费者期待品牌能提供始终如一的消费体验,实现这一良性的互动关系需要长期渐进的过程,而腰部KOL的存在实际加速了品牌触达用户的速度与用户选择品牌的确定速度。

从内容生产的角度看,xxx在腰部KOL投放的内容,大多基于对品牌的真实消费感受,懂得何种内容能更好体现产品的卖点,又不会使硬广气氛过强,这在拉近与用户距离的同时提高了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

xxx总结 第2篇

痛点1:麦片行业技术壁垒低,xxx难以呈现产品差异化优势。目前,它的大块果干烘焙麦片正被竞争对手模仿,产品面临同质化冲击。

痛点2:价格与性价比无显著优势,如在淘宝旗舰店中,水果麦片凑满减后一份30元/350g,而好麦多单价只有25元/400g。

痛点4:缺乏食品行业经验和供应链基础。产品生产采用OEM代工,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xxx总结 第3篇

由xxx所运营的KOL在进行产品推广时,往往侧重于产品视觉上的吸引力与食用口感的体验上,与传统果干搭配方式不同的是,xxx麦片添加了大块的冻干草莓、蔓越莓干、椰子片、芒果干等,搭配高颜值的外包装,俘获了一众年轻人。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在眼球经济时代,产品的高颜值属性往往更能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力,这也是不少品牌进行差异化竞争的第一步。xxx所处的食品行业已经进入红海时代,并且随着Z世代消费主力军的崛起,如何在高颜值的基础上打造产品的独特优势,这是xxx需要思考的。

95后与00后的崛起,为原有消费群体注入新的不确定性。

他们购买力强,更钟情于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产品,而“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吃健胃消食片”的朋克式养生法也成为这一群体新的代名词,这也意味着市场风向已然发生转变,最明显的表现是,年轻人的新消费理念带火了代餐行业。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主食消费占比为,2016年降至,代主食和零食占比由10年前和分别上升至和。

代餐市场的火热代表着主食消费占比的降低,对代餐食品以及零食等休闲产品的消费诉求在不断攀升。在这方面,xxx采用的主料是富含膳食纤维的燕麦,并且创新性添加了低聚果糖。低聚果糖是水溶性膳食纤维,与麦片混合并采用低温烘焙技术,烤出来的麦片口感会比裸燕麦口感更脆。

考虑到消费场景与用户口味各异,xxx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收集反馈,经过反复多样的研发测试,才会最终确定配方、进行量产。除此之外,通过不同包装以及不同口味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了便于人们携带,xxx曾在五一假期时推出小包装产品。

保持每两个月推出新品的高创新频次,是xxx的另一秘诀。截至目前,xxx已拥有干吃麦片、冲泡麦片等不同特点的麦片,以及紫薯芋泥、大麦若叶冻等各种衍生品类。在xxx董事、源码资本投资人xxx看来,xxx正是通过在产品与营销等多层次、重新定义了消费者对麦片的认知和想象。

xxx总结 第4篇

为了更好地解决四大痛点,本文通过PEST和3C模型对企业发展大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解决对策与可行措施。

首先是PEST模型:

P政策

①食品安全得到重视:刑法修正案(八)中新规定为:“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和民生健康问题逐步重视,xxx企业只有严格把握品控才能避免前功尽弃。

②国家政策扶持食品行业:对年纳税首次突破5000万元、1个亿的食品企业,市政府分别给予100万元、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年纳税500万元以上,且同比增长20%以上的食品企业,由受益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国家支持食品企业科技创新。采取贷款贴息、资金补助等方式,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E经济

疫情减弱,促进消费。我国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xxx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2022年我国将通过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新型消费发展、促进城市消费升级、补xxx消费短板和办好消费促进活动的五大举措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升级,有利于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总体而言有助于促进xxx企业发展与产品出售;

S社会

①养生观念逐渐普及。根据第一财经的《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以85、90后为代表的核心消费群体在挑选零食时对“健康”“养生”等关键词的关注度在近3年以超11%的速度增长。中国正在经历着由热量大国、口味大国,向营养大国、功效大国的时代转向。

②疫情期间人们对速食食品的需求增加。不少的学生与员工常常因封控居家隔离或外出隔离,因此人们对于速食食品的需求逐步上升。就线上而言,2月以来天猫方便速食的整体销量同比增长接近700%1。疫情的特殊场景放大了需求,加速了方便速食品类产品的崛起。

T技术

xxx总结 第5篇

从时间维度上看,xxx从崭露头角到风靡年轻人不过数月。

纵观国内的燕麦市场,以xxx和xxx等为代表的几家头部企业呈现寡头竞争形势,近两年来,早餐燕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下降,如下图所示,头部三家的市场份额占比仅为,xxx的总市场份额尚未超过几家巨头。

桎梏于本身即食的消费特征,让广泛布局线上销售的xxx在线下布局上略显乏力。相比于xxx、xxx等老牌,xxx的线下运营经验以及品牌知名度尚不足以与之匹敌,线上销售能够及时获取消费者的反馈,良性互动的同时能够根据消费者诉求快速改进产品,而线下销售的沟通效率不如线上,xxx在品牌运营上的优势也就有所限制。

另外,以低成本的腰部KOL赢得流量固然是好,但正如《增长思维,如何成为增长高手》一书中所言,“我们对流量的评估有多个维度,赢得流量固然好,成本也低,但是它有明显的调节,不确定性也高,没有人敢承诺某次裂变活动或者某次产品修改一定能带来用户增长”,xxx目前在线上销售所获得的流量确实存在明显的边界,线上销售的火爆并不能够保证线下销售渠道的拓宽畅通无阻,也不能够保证线上流量的持久性。

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xxx正在重点探索与知名品牌的IP联名。比如,xxx与安佳奶粉以“颜值爆表元气餐,营养美味少负担”为口号,联合推出“4果3蔬”养生小绿条,在品牌调性契合的基础上进行热度整合的借势营销。

IP联名仍属于流量竞争的一种手段,xxx孵化子品牌与多品类互补等未来打法的成效有待考量。曾依靠营销手段以及用户本位为原则的xxx,创造了令人咂舌的销售成绩,但是它的思维与策略并非是不可复制的,要想延长品牌的生命周期并不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xxx需要谋求新的出口。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