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课总结(合集3篇)

交换课总结 第1篇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OA Network―Using a Certain OA System Construction Procedure for Example

KUANG Pi-dong

(Anhui Provi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Information Center, Hefei 230061,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certain OA system construction is used f to explain the system designing, inner&outer network designing,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designing,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interchange facilities and server, as well as the operation system.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given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Both the theory knowledge and the practice are used to bring distinct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network construction; design; compensative wiring; office automation

1 需求分析

2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

交换课总结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小组教学法;实训教学

0 引言

1 《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结构设计上,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也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即将课程简单地分为理论课程和上机实践课程两部分。这样设置课程体系结构的直接结果是:因为该课程实践性强,在理论课程中,学生对理论掌握得一知半解,无法将学到的理论及时应用于实践,掌握得不牢固;在上机实践课中,由于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不透彻,对于实训内容无从下手,学生只是简单地照着课本进行配置命令的敲打,无法达到掌握实践的技能水平。

针对《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课程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将对《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

2 《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完成每堂课的教学过程

我们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是讲授法进行教学,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时间一长,自然会造成学生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无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是多么的认真、投入,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充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由老师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布置下去的任务,并由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任务完成时的发言.然后比较各小组完成的情况,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如静态路由的配置、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等等。

交换课总结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说明了各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的硬件具有相同的典型结构,讨论了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操作回路等各部分培训的内容、作用和培训方法,并具体介绍了测控装置。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教学中,学员要熟悉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等设备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及各种自动控制装置。若在每个具体装置中都全面介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但重复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容易全面深人地介绍清楚,且不利于学员理解掌握。因此在培训中,都要对各种装置的共性部分进行统一介绍,即介绍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接线。下面就装置部分教学培训工作进行IV_结,与大家分享。

一、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

装置部分教学培训中,首先要把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弄清楚。成套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置都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它们的硬件结构都是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软件及硬件模块化的组合与数量不同。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子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人/输出回路、开关量输人/输出回路、微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如图1所示。

装置采用统一硬件平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采用整体面板、国际标准机箱。装置强弱电彻底分离,CPU板采用印刷板、表面装贴技术,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可自检和互检,同时减少各部分的关联性。通信接口方式选择灵活,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合,可实现远方定值修改和切换、事件记录及录波数据上传、压板遥控投退和遥测、遥信、遥控跳合闸。可通过变电站监控系统对保护装置所具有的功能实施全遥控操作。装置采用统一软件平台,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延长了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从“作坊生产阶段”进人到“大规模生产阶段”。装置采用统一数据库处理,在设计装置功能模块时提炼不同功能应用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功能数据机构模块,包含每种功能所需的一切信息,形成功能程序的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功能模块程序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功能模块程序的可靠性。

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

1.模拟量的输入电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一次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是属于模拟量,由于微机只能识别数字量,故模拟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人到微机中进行处理。典型的模拟量输人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电压形成电路、低通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多路转换开关及A/D变换芯片五部执电压形成电路除了起电量变换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将一次设备的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的二次回路与微机A/D转换系统完全隔离,提高抗干扰能力。通过低通滤波器与采样定理、采样保持器、模拟量多路转换开关、模/数变换(A/D)的详细讲解,使学员熟悉模拟量输人电路如何隔离、规范输入电压及完成模/数变换、与CPU接口,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为了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讲变换器时向学员展示变换器插件实物,讲清楚变换器的输人信号和输出信号。讲解低通滤波时也将实物插件展示给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可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2模拟量输出电路

培训中简要说明模拟量输出电路的组成、数/模(D/A)转换器工作原理。模拟量输出电路的作用是把微型机系统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输出,该任务主要由数/模(D/A)变换器来完成。由于D/A转换器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在转换期间,输人待转换的数字量应该保持不变,而微型机系统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