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辞玉文言文翻译(合集3篇)

子罕辞玉文言文翻译 第1篇

原文:

宋人或①得玉,献诸②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③示玉人④,玉人以为宝也,故敢⑤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⑥,尔⑦以玉为宝;若以与我⑧,皆丧宝⑨也,不若人⑩有其宝。”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子罕,xxx相。

【注释】

①或:有人。②诸:“之于”的合音。“献诸子罕”即“献之于子罕”,意为向子罕献上玉。③以:即“以之”,把它……。④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⑤敢:表敬词。⑥宝:指珍贵的东西。xxx:你。⑧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⑨皆丧宝也:意为两个人都失去珍贵的东西。指献玉者失去玉,子罕因被贿而失去廉洁的品质。⑩人:各人。指献玉者和子罕两人。

【译文】

xxx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把它给雕琢玉器的工匠看过了,玉匠认为是一块宝玉,所以敢把它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石作为珍宝;如果把玉石给我,那么两人都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不如我们各人都固守自己的珍贵的东西。”

【文言知识】

1.者。“者”在古文中有两个基本用法。一是作代词用,可代人、代物、代事。如上文“献五者”,即献玉的人。二是作助词用,表停顿或语气。如“天者,气也”,意为天空是一股气。

2.曰。“曰”相当于“说”、“道”。上文“子罕曰”、“献玉者曰”,即是子罕说、献玉的人道。与“曰”xxx的还有“云”。

【文化常识】

古人把五看得跟金子一样珍贵,所以对富贵人家常用“金玉满堂”来形容。成语有“金玉良言”,意为像金玉一样有价值的话。古代帝王的*是用玉雕刻的,称xxx印。有地位的人常把玉器挂在腰带上,一则显示其有身份,二则走起路来玉器互相撞击,发出叮咚悦耳的声音。至于玉作为首饰更是普遍的现象。

子罕辞玉文言文翻译 第2篇

1、得:得到。

2、示:给……看。

3、以为:认为。

4、或:有人。

5、诸:“之于”的合音。“献诸子罕”即“献之于子罕”,意为向子罕献上玉。

6、弗:不肯。

7、尔:你。

8、故:所以。

9、若:假如。

10、与:给。

11、人有其宝:各人保持有自己的宝物。

12、以……为:把……看作。

13、皆:都。

14、丧:失去。

15、献:进献,进贡。

16、玉人:从事玉石加工、雕琢的匠人。

17、怀:藏。

18、稽首而告:献玉人跪拜着所述。稽首,跪拜。

19、请死:请求免于死难。

20置诸其里:把献玉人安置在自己的住所。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住的地区。

21、为之攻之:替献玉人雕琢好那块玉。

22、受:接受。

子罕辞玉文言文翻译 第3篇

原文:

宋人或①得玉,献诸②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③示玉人④,玉人以为宝也,故敢⑤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⑥,尔⑦以玉为宝;若以与我⑧,皆丧宝⑨也,不若人⑩有其宝。”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子罕,xxx相。

【注释】

①或:有人。②诸:“之于”的合音。“献诸子罕”即“献之于子罕”,意为向子罕献上玉。③以:即“以之”,把它……。④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⑤敢:表敬词。⑥宝:指珍贵的东西。xxx:你。⑧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⑨皆丧宝也:意为两个人都失去珍贵的东西。指献玉者失去玉,子罕因受贿而失去廉洁的品质。⑩人:各人。指献玉者和子罕两人。

【译文】

xxx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把它给雕琢玉器的工匠看过了,玉匠认为是一块宝玉,所以敢把它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石作为珍宝;如果把玉石给我,那么两人都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不如我们各人都固守自己的珍贵的东西。”

【文言知识】

1.者。“者”在古文中有两个基本用法。一是作代词用,可代人、代物、代事。如上文“献五者”,即献玉的人。二是作助词用,表停顿或语气。如“天者,气也”,意为天空是一股气。

2.曰。“曰”相当于“说”、“道”。上文“子罕曰”、“献玉者曰”,即是子罕说、献玉的人道。与“曰”xxx的还有“云”。

【文化常识】

古人把五看得跟金子一样珍贵,所以对富贵人家常用“金玉满堂”来形容。成语有“金玉良言”,意为像金玉一样有价值的话。古代帝王的*是用玉雕刻的,称xxx印。有地位的人常把玉器挂在腰带上,一则显示其有身份,二则走起路来玉器互相撞击,发出叮咚悦耳的声音。至于玉作为首饰更是普遍的现象。

【启发与借鉴】

人各有其宝。xxx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不贪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清明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