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的诗句 第1篇
雪里梅花诗
春近寒虽转。
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
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
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
向晚判胜朝。
赏析
自古诗人酷爱梅花,自然是为了其高风幽韵所沉醉。但更为诗人所倾倒的,则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洁品格。阴铿的这首诗,就歌咏了梅花迎寒风、傲飞雪的姿态。读后不禁和诗人一样为xxx的梅花所陶醉。
开头两句直接入题,描写出梅花凌霜傲雪的自然属性。“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春天虽将迫近,严冬的寒气尚存,雪花仍在飘舞,这时梅花早已盛开,可谓是“冰雪独相宜”。这里,诗人赞美了梅花不怕雪霜侵,“万花敢向xxx开”的无畏品格。可以想见,那一树树傲然开放的梅花,xxx或白,或粉或黄,在漫天飞雪的映衬下,色彩会是多么分明。这梅花,充满着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呀。望此景象,怎不令人顿生敬意。难怪历代诗人和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赞美它那“凌寒独自开”的大无畏的精神;或赞美它“畏落众花后”的积极进取精神;或赞美它那“凌厉冰霜节愈坚”的高洁品格。
三、四两句,诗人是在写雪,也是在写梅:“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春天风大,被刮落的梅花随着春雪在春风中飞舞,景象真是美妙极了。或是xxx,那飘落之花与雪花齐风飞舞,难以辨认,真是“开时似雪,xxx似雪”;或是红梅,xxx的花瓣与xxx的雪花交相飘洒,红白分明的色彩,奇妙变幻的景象,怎不令人陶醉。这与宋代诗人韩元吉所写的“不随群艳竞芬芳,独自施朱对雪霜”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天晴日朗,在瘦枝上的残雪融化了,而留在枝头上依然微笑的梅花显得更加清幽、雅逸,真是别有一番神韵。观赏此花,怎不心旷神怡。
五、六两句,则分别写梅之花、叶情状。“叶开随足影”xxx放叶的时间。梅先花后叶,当花儿凋谢之时,叶子才逐渐长出,这是仍是暮春之时,“随足影”用词极为巧妙,“花多助重条”一句,xxx开花之多。梅瘦枝疏斜,然而却繁花满缀。这一句写得极为逼真。
最后两句则xxx花多变,不断给人以新貌。“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一树树梅花,今天所见和昨天所见有异,早上与晚上有别,描写出梅花由花苞逐渐开到完全开放的不断变化。“向晚判胜朝”言其梅花越开越美,不断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腊梅的诗句 第2篇
据《宾朋宴语》记载,宋代诗人xxx的父亲有许多美丽的侍女,其中有一名叫素儿的,长得非常漂亮。有一天,诗人晁无咎到他家,xxx折了枝蜡梅赠给晁无咎,晁无咎赋诗以表谢意,诗曰:“去年不见蜡梅开,准拟新枝xxx。芳菲意浅姿容淡,忆得素儿xxx。”后被传为佳话,并引“素儿”为蜡梅别称。
腊梅其它别名的由来
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xxx。
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
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元末陶宗仪编《说郛》卷三十一《xxx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
唐代诗人xxx称蜡梅为寒梅,有诗句如下:
知访寒梅过野塘,久留金勒为回肠。
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
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腊梅的诗句 第3篇
1、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xxx。——《咏红梅花》
2、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梅花》
3、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雨中元墓》
4、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从张仲谋乞腊梅宋》
5、xxx上影,梅谢xxx枝。——《临江仙》
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晔》
7、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绝句》
8、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红梅》
9、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画梅》
10、xxx亭艳,非时裛裛香。——《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