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 第1篇
xxx教子的影响颇为深远,早在西汉时期xxx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xxx的故事来解释诗义,xxx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xxx”这个专用名词。东汉女史学家xxx作《xxx颂》,西晋女文学家xxx也作《xxx赞》。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xxx,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xxx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xxx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xxx。古今以来,一人而已。”随着xxx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xxx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xxx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后世评价
汉·xxx《xxx颂》:“xxx之母,教化别分。处子择义,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晋·左贵嫔《xxx赞》:“邹母善导,三徙成教。邻止庠序,佾豆是教。断机激子,广以坟奥。聪达知礼,敷述圣道。”
明·刘浚《三迁教子》诗:“xxx三迁宅已荒,至今犹说断机堂。丝成交匹勤方得,身入芝兰久自香。俎豆容仪非贾衔,经纶事业岂寻常。母贤子圣谁能似,故里千秋尚有光。”
明·xxx《三迁教子》诗:“今古谁知xxx贤,xxx教子地三迁。养蒙肯使为屠贩,学礼宁教戏豆笾。一旦功夫私有淑,万年道统果能传。看来作圣皆由此,尽说天生未必然。”
明·xxx《谒亚圣庙》诗:“新庙岩岩碧汉边,一龛香火散轻烟。七篇仁义扶名教,万古斯文得正传。心在辟邪兼翼正,气惟善养更知言。抠衣此日趋庭拜,重叹三迁母氏贤。”
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 第2篇
xxx之少也,既学而归,xxx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xxx曰:“自若也。”xxx以刀断其织。xxx惧而问其故。xxx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xxx于织绩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xxx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xxx知为人母之道矣。——选自《列女传》
注释:
既:已经。
2、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3、自若: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4、以:用。
5、子:古代指你。
6、斯:这。
7、知:同“智”。
8、故:原因
9、是以:即“以是”,因此。
10则:就。
11、是:此,这。
12、斯役:指服贱役的人。
13、何以:即“以何”,凭什么,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14、中道:半道。
15、宁:难道。
16、衣:穿衣,名词作动词。
17、夫子:丈夫和孩子。
18、堕:通惰,放松。
19、虏:**。
20、旦:早晨。
21、夕:泛指晚上。
22、遂:于是
23道:法则、方法。
通假字:
1、而:通尔,你。
2、知:通智,智慧。
3、堕:通惰,放松。
xxx断织文言文翻译:
xxx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丝,(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xxx(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xxx(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xxx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xxx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丝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凭什么跟织布为生不一样?(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小偷就只能做**劳役了!”
xxx吓了一跳,自此,xxx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有德行的人认为xxx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启示:
xxx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xxx并没有因此而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抓紧对儿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xxx对学习漫不经心,xxx采取“断织”的措施,使xxx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积习。xxx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邹孟轲母原文及翻译 第3篇
xxx少时,诵,其母方织。xxx辍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_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xxx不复喧矣。
4、有所失:忘记,记不得。
5、诵:背诵。
6、促然:突然。
7、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8、自是:从此以后。
9、喧:遗忘。
10、有顷:过了一会。
11、何为:应按“为何”解释,意为”为什么“。
12、方:在。
13、少:小时候。
xxx断织文言文翻译
xxx年少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xxx(受了其中的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吟诵。他的母亲知道他因分心而遗忘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xxx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xxx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次接上去吗?”从此之后,xxx读书专心,不再忘记了。
启示:
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否则将半途而废;父母教育孩子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言传身教事半功倍。不可用粗鲁的打和骂。
文学常识:
xxx,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被尊称为“亚圣”。有关xxx教子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xxx三迁”。在xxx的身上集中展现了*妇女的克勤克俭,坚守志节的高尚情操,以及在教育孩子中注重“言教”和“身教”的智慧。同时也告诉我们学习不应当因环境嘈杂而分散***。
邹孟轲母文言文翻译(扩展2)
——xxx戒子文言文翻译
xxx戒子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