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鉴赏 第1篇
【宋】xxx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xxx当年,xxx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xxx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xxx《xxx渔隐丛话》: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
怀古诗鉴赏 第2篇
宋·xxx
飘然xxx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xxx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xxx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xxx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四、【答案】(1)土涤净
怀古诗鉴赏 第3篇
【唐】xxx
xxx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是唐代诗人xxx创作的一首xxx朝古迹的咏史怀古诗。此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江南春景反衬古城已经荒凉破败的现实,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落寞气氛。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次句写六朝往事如梦,繁华的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表现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诗人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在草木无情的感慨中流露了浓重的感伤情绪。全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两种手法,语言含蓄,感慨深沉,空灵蕴藉,神完气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清代xxx云《五朝诗善鸣集》:多少台城凭吊诗,总被“六朝如梦”四字说尽。
怀古诗鉴赏 第4篇
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xxx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微,**者——荒*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 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4)语言: 含蓄蕴藉。
(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xxx,**花。
(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xxx不遇。
(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怀古诗鉴赏 第5篇
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xxx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作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了诗人感想的媒介了。xxx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xxx、xxx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xxx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xxx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怀古诗鉴赏 第6篇
【唐】皮日休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馆娃宫怀古》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透过吴国馆娃宫如今的破败景象,极写当年的奢华生活,寄寓奢靡必亡之理,抒发了怀古之幽情及对世事之慨叹。全诗寓情xxx,托古讽今。
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xxx曰:一起劈云:“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读之真可为英雄下泪也。
怀古诗鉴赏 第7篇
【唐】xxx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xxx。
《xxx主庙》是唐代诗人xxx的作品。此诗意在赞美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xxx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无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xxx的英雄业绩,颈联为xxx功业xxx、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措词凝炼,对仗工整,风格沉郁,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此垂戒当世。
刘克庄《后村诗话》:xxx五言如《xxx主庙》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七言如)《哭吕温公》云:“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金陵怀古》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雄浑老苍,沉着痛快,小家数不能及也。
怀古诗鉴赏 第8篇
【唐】xxx
丞相祠堂xxx?xxx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xxx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唐代大诗人xxx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xxx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xxx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xxx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唐诗快》:呜呼!诗之感人至此,益信圣人“兴、观,群、怨”之言不妄。
怀古诗鉴赏 第9篇
【唐】xxx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xxx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夜泊牛渚怀古》是唐代大诗人xxx的诗作。此诗叙写诗人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慨;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全诗结构层次分明,波澜起伏,意象瑰丽,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意境高远,风格宏伟。
《带经堂诗话》:或问“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答曰:太白诗“牛渚西江夜……”,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怀古诗鉴赏 第10篇
【唐】xxx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月夜金陵怀古》是唐代大诗人xxx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来到金陵,想到金陵是东晋、东吴、宋、齐、梁、xxx的故都,曾有过繁荣的景象。而今,六代豪华,空留xxx,诗人到此抒发思古之幽情,于是写下了此诗。月光照着南京,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星星还是那几颗星星,而金陵的王气却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路之尽头是浩淼的湖水,古墓上的苍松翠柏老态龙钟;昔日那么繁华的鳷鹊观、凤凰楼、清暑殿和乐游苑,也都荒废残破,少有人来。萧瑟的秋风中,还可以听到xxx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
繁华不再,霸业东流,岂不痛哉!
怀古诗鉴赏 第11篇
【唐】皮日休
万艘xxx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描述了xxx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xxx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xxx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xxx古诗中的佳品。
xxx编《诗式》:“首句言因凿此河,发丁滋怨,亦隋之足以取亡,翻起。次句言有此河水利可通,今日赖之,正承。三句开一笔,其意全在四句发之。”
怀古诗鉴赏 第12篇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xxx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xxx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宋代杨湜《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词于《桂枝香》凡十三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
怀古诗鉴赏 第13篇
【唐】xxx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xxx,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xxx,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登xxx》是唐代诗人xxx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先写乘船赴xxx沿途所见,再写登山后遥想xxx当年的行踪,缅怀他的高风亮节,表现了诗人早年对故乡前辈隐士高人的钦羡之情。全篇从清晨写到日暮,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游程的转换而变化。诗人运笔洒脱自然,或骈或散,状山水景色生动逼真,传达出一种宁静xxx的韵致。
明·xxx:“思致郁密。”
怀古诗鉴赏 第14篇
【元】xxx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
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xxx创作的组曲,共二首。这两首曲子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之感叹,对劳苦大众的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两曲都采用对比手法,前曲以凄清景象和繁华盛事对比,后曲以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对比。语言凝炼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发无限感慨于不发感慨中。前曲典雅工巧,代表了xxx散曲的特色;后曲不避口语,畅达泼辣,几近俚语,脱口而出,妙语天成,体现了“曲野”的本色精神。
邓元煊《元曲》:(前首)此曲着重揭露历代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依次点到三个古迹,列举三个历史人物,予以针砭,秉笔直书。“不堪回首”四字寓慨,末以景语终篇,意味深长。(后首)此曲揭露历代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对统治者发动战争表示强烈愤慨,对百姓遭受战祸痛苦寄予深切同情。联类取譬,概括性强,末句别具深意。
怀古诗鉴赏 第15篇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是唐代诗人xxx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
xxx曾以史学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xxx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但xxx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xxx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怀古诗鉴赏 第16篇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xxx《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xxx《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xxx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怀古诗鉴赏 第17篇
【唐】xxx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xxx,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xxx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xxx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xxx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xxx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xxx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怀古诗鉴赏 第18篇
说起xxx,相信不管是正在读大学的`,还是正在读小学的,都是比较熟悉。我们曾经都是背着xxx的《咏柳》长大的,由此可见,这位诗人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xxx一生作诗无数,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词,为后人传颂。其实xxx不仅才华出众,风度翩翩,而且还独具慧眼,发现了许多对后世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其中xxx就是很好的例子。xxx通过科举考试,做了进士,后来又节节高升,官至秘书监。我们都知道,古人都喜欢以文会友,xxx也不例外。
据悉,xxx与xxx虚等人都是无话不谈,非常亲密的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诗论词,讨论国家**,自己的理想抱负。那xxx与xxx又是怎么结识的呢?据史料记载,xxx因为机缘巧合,曾经将自己写的诗词给xxx看,希望可以得到他的指点。xxx看完xxx的诗词,对其大加赞赏,称赞其日后必定大有作为。两人因诗结缘,成了好友。而两人都喜欢喝酒,经常在一起把酒言欢。像xxx这样既有才华,又独具慧眼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xxx的诗
xxx这个人是个人才,十项全能,全面发展,也同样是全面优异。其中,他的文采众人皆知,诗句广为流传。经历了千年的传颂,虽然有些已经遗失,但是保留下来的仍然是句句经典。
就拿xxx的句子较少的诗来说,比如采莲曲,就有着和“山寺桃花始盛开”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而且在意境上面还更胜一筹。再比如说《回乡偶书》,这其中的乡愁与无奈,就算是时隔千年,仍然被人们拿来引用,叙说着自己对家乡的那一份深沉的热爱。
因为xxx是修行的,所以他的禅诗也是很多的。在一本叫做《唐禅社首乐章》的书里面,就能够找到他的很多作品。其中的遣词造句,无不让人惊叹。也正因如此,所以才能让他获得“初唐四杰”这样的美誉吧。上亿的人口中有千万个诗人,千万个人中只有那四个人,才华横溢,各有各的特点,诗词歌赋皆是一绝。
xxx也是很关心****的,其中他也是写过军旅诗的,虽然不像是高适那样专门写这种类别的诗人写的那么的气势豪迈,却也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比如一首《送人之军》,是写给出征的将士们的,鼓励他们为了国家战斗,让国家没有忧虑。他们就像是长城一样,守卫着国家。
除了上述之外,xxx也写过很多别的题材的诗词,其中还有很多送友人的。
怀古诗鉴赏 第19篇
【宋】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是xxx人张昪的作品。此词上片描写金陵一带的山水景色,前两句写全景,后两句写到具体景观,为下文抒情埋下伏笔;下片一气贯下,由纯粹的景物描写转向带有人事活动的景物描写,抒发怀古幽情。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笔法冷峻,格调沉郁,豪气内藏,是宋词由婉约向豪放转变时期的过渡作品。
薛砺若:此词于冷隽中寓悲凉之感。阕中如“霁色冷光相射”,“寒日无言西下”句,xxx冷艳触人心目,而语意无穷。
怀古诗鉴赏 第20篇
从怀古形式的角度看,一般怀古诗都会选择“物是人非”或“物的盛衰变迁”这两种对比的模式。
从物是人非的角度看,诗人往往选取的是遗迹旁的景或物,将穿越时空依然存在的景或物和诗人当世已然不存或残存的遗迹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关照,抒发出时空更替的兴亡之感。
从物的盛衰变迁的角度看,诗人往往将着眼点关注在遗迹本身,由遗迹现实的衰败联想到遗迹当年的繁盛,两相对比,进而抒发时空沧桑之感。
怀古诗鉴赏 第21篇
【元】xxx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
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鲙银丝。
白家池馆,吴宫花草,可似当时。
最怜人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国庆波《古典诗词曲阅读与鉴赏》:“曲中所写人物虽多,但主次分明,感情丰富,又寓情xxx,是一首情景俱佳的曲作。”
怀古诗鉴赏 第22篇
【唐】xxx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大诗人xxx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诗。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言志抒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慨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xxx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归田诗话》:xxx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xxx诗在上头”之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xxx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
怀古诗鉴赏 第23篇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xxx愚而己。”
1、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花》、六朝、华清宫……
3、内容:国家-***微、**者-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xxx、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者的昏庸腐朽、奢侈*逸
6、语言:含蓄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怀古诗鉴赏 第24篇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丞相祠堂xxx,xxx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xxx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①诗的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 。xxx行间寄寓
的情怀。
②这首诗怀着对三国时xxx诸葛亮的深深敬意,缅怀他生前的显赫功勋,寄寓了无穷的感叹,也蕴藉着诗人 。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xxx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①本诗末句“问鬼神”是指 。
②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诗人借xxx的遭遇,抒写自己 的感慨。诗的艺术手法是 。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南乡子 xxx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xxx,生子当如孙仲谋。
①这是一首怀古诗,追怀的人物是 ,“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化用了唐代诗人 的《登高》中的
②“生子当如孙仲谋”是点睛之笔,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请根据xxx的时代和他的**主张,谈谈他的创作意图。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xxx]
xxx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怀古诗鉴赏 第25篇
【宋】xxx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xxx。
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人陈廷焯《云韶集》卷五:“气魄雄大,虎视千古。东坡词,极名士xxx,xxx慈,极英雄之气。千古并称,而稼轩更胜。”
怀古诗鉴赏 第26篇
【宋】xxx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xxx。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明代xxx《词品》:稼轩词中第一。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不解词味。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怀古诗鉴赏 第27篇
【唐】xxx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xxx荻秋。
《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xxx的作品,此诗怀古伤今。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展了诗的主题。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xxx评此诗:“余谓xxx与崔颢《黄鹤楼》诗,异曲同工。xxx从xxx人着想,前四句皆言仙人乘鹤事,一气贯注;xxx从西塞山铁锁横江着想,前四句皆言王濬平吴事,亦一气贯注,非但切定本题,且七律诗能前四句专咏一事,而劲气直达者,在盛唐时,沈佺期《龙池篇》、xxx《鹦鹉篇》外,罕有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