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xxx》的赏析 第1篇
宋代:xxx
清颍东流,愁目断,xxx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赏析】
词的上片即景抒情,抒发了对兄弟之间长期不得相见的深深感慨和对弟弟的深切怀念,下片追忆从前,希望能有机会到京城与弟弟见上一面,并想象兄弟相会汴京的欢悦情景。
第一句就说“清颍东流”,很符合他这种“、喜临水”的爱好。当时京师与颍州之间的交通,大都靠走水道。xxx在京师任职,如果来颍州,无疑也将是泛颍水,所以说“愁目断,xxx明灭”。“xxx明灭”极见盼望之切。由盼望兄弟远来相聚,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宦游无根,相隔千山万水,写得非常平实。
“孤负当年林下语,对床夜雨听萧瑟。”xxx与xxx从小一同读书,形影不离。成年之后,不得已而分手仕宦四方,分手前,曾有感于韦应物的“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_诗句,相约以后早退,共享闲居之乐。xxx任凤翔幕府时,临别赠xxx诗曰:“夜雨何时听萧瑟。这两句充满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兄弟的思念之情,意境清幽而浪漫,从中可见词人内心深处的高情雅致。另外,这两句是一贯而下的,“孤负”二字一直贯到底,也照顾了上文。正因为自己宦游天涯,相隔着万重千叠的白水青山,望断xxx明灭也终于不能相见,才辜负了当年林下归隐之约,不能对床同眠,共听xxx雨。所以上片结尾便归结为聚少离多之恨,由长恨而不觉满头白发了。
这首词上片正面写系念之情,没有具体的细节描写,全是写实。而下片的“尊酒”晤谈,把臂“相看”,以至同“觅残春”,则全由具体细节编织而成,却又全是写的梦境。一半抒情,一半写实,抒情全是实情,写实却是梦境,构成了这首词的特别章法。古典诗词中写梦境的名篇很多,但大都有入梦出梦的描写,交代得很清楚,如xxx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甚至标题中都标明是梦。但这首词写梦境,却始终未加点破。换头以后,突兀而来,仿佛xxx真的来到了黄河之侧,怀酒清话,无限缠绵。表面上看起来不知所云,但往细处看,原来这是在写梦。
梦中兄弟相见,共饮于黄河之侧,畅谈往事,互看容颜,大有xxx《羌村三首》“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意。但xxx是把实境写得如梦,而东坡这里,却是把梦写得如同实境。“衣上”两句,上句是未见时相思之深,下句是写既见时衷心之喜。“添黄色”出于《玉管照神书》,这是一部谈命相术数的书,而xxx晚年多读道书,诗词中也往往掺杂道家辞语,这里的“眉间喜气”云云即为一例。这两句一写衣上,一写眉间,充分写出了亲人相见之喜。而衣上的“旧痕”正反衬出眉间“喜气”之重,是写得浓墨重彩,非常感动人的。
这首词的下片写梦境,入梦时既未说破,到结尾也不写出梦,更不点明。只由梦中相见的喜气重重而回顾上片的辜负林下,“便”字轻轻一逗,用得很好。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辜负了当年的林下之约,现在居然在不自觉其为梦的梦境中相见了,当然要领略林下之约的情趣。于是便相携游赏,在故园的池台之上寻觅尚可追踪的“残春”。“春”而曰“残”,也很切合东坡暮年的心境。“便”,还有即便之意,在一气重更之中仍透露出一丝凄凉的况味。池上的残春已近尾声,片片飞花如雪,即便相见相携相赏,也终究是相顾两衰翁了,词境颇为萧瑟。不过,“花如雪”到底是很美的,无多的晚境更值得珍重,萧瑟而并不衰飒。
《满xxx》的赏析 第2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xxx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xxx耻,xxx;臣子恨,xxx。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品评】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绍兴十年(1140),xxx 挥师北伐,大破xxx于偃城。 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后, 他对 部下说:“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这是以 恢复为己任的xxx的素志。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 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
但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 xxx此词,激励着**民族的爱国心。_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xxx“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xxx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xxx坤,俯仰**,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xxx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xxx,英雄忠愤气慨,凛凛犹若神明。xxx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凶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xxx有复沓之感者,以***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xxx慷慨寄敬xxx的xxx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xxx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xxx,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xxx用“贺兰山”和“凶奴”,是无可非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xxx头未及白,xxx自陷困境,由于奸计,xxx自弃战败。“莫须有”xxx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xxx。
——xxx满xxx全文教案合集三篇
《满xxx》的赏析 第3篇
(一)初读词作,读准字音
发、冠、车、缺、血、朝、阙
(二)再读词作,知人论世,读出节奏
xxx:字鹏举,北宋相州汤阴县人。从小天资聪悟,爱读《xxx春秋》,《孙吴兵法》。臂力超人,十一岁随刀枪手xxx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后拜xxx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二十岁,首次从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清水亭一仗杀得xxx横尸十五里,斩获xxx大小军将首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xxx,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xxx威名大振,人民感恩xxx,为他建了生祠祭祀。绍兴三年春,xxx已达一万八千人。同年九月九日,xxx在临安召见xxx父子,并赐“精忠xxx”锦旗,授江州建置制置使司等官职。xxx在江州写下了振铄千古的《满xxx》词。绍兴五年(1135年)xxx奉命平定了洞庭xxx,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xxx,扩充了抗金力量。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xxx难!”
正当xxx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xxx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xxx班师。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诬篾一贯主战的xxx“谋反”,收买xxx假证,将xxx父子和部将xxx关进杭州大理寺。后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xxx父子和xxx诬害。xxx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驰骋在抗金战场上的主帅xxx,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
(三)三读词作,了解诗意,读出感情
学生讨论,PPT展示
1、怒发冲冠
胸中的怒火好似火山一样爆发,词人独自凭栏眺望,想到中原,山河破碎,xxx被掳,生灵涂炭。于是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回顾过去
“三十功名尘与土”,回首往昔,当下的功名事业如同尘土,微不足道
展望前程
“八千里路云和月”,展望抗金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xxx》的赏析 第4篇
xxx将军诗词留传极少,但是这首满xxx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xxx将军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
这一段表现了xxx将军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下片,“xxx耻……朝天阙。”xxx二年的**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肚子饿了,我要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敌人的.血。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等待收复了山河的时候,再向朝庭**报功吧!
这一段表现了xxx将军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下片一开始就是,“xxx耻,xxx;臣子恨,xxx?”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xxx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的忠诚。xxx将军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满xxx》的赏析 第5篇
满xxx·和xxx之韵送xxx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xxx一曲玉箫声,凄金石。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
古诗简介
翻译/译文
变幻莫测无常雨,南北东西不定风。风风雨雨留不住,江畔行客色匆匆。劳烦你捎个口信,捎给那鸿雁般xxx的志士;劳烦你转达问候,问候那海滨钓鳌的诗翁。千百年后,人们会传诵我辈今朝的话语;xxx数人,维系着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听见xxx这一曲动人的箫声,连无情的金石也凄然变容。
在我披散头发,沐浴阳光之处,秀丽的怡山耸着几道青峰,在我垂下钓丝,享受宁静之时,无边的沧海白雾蒙蒙。别笑话我今日仕途坎坷,也许后世能洞察我抗直的初衷。但愿xxx常相见,但愿xxx人长久。轻易屈服不应当,平生紧要是操守。胸中愤懑起狂涛,一吐为快雷霆吼。隔墙有耳且莫谈,为求免祸休开口。
注释
①满xxx: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系唐教坊曲。双调九十三字,仄韵。一般多用入声韵,为苏、辛派词人所爱用,南宋后始有平韵体。
xxx:高飞的鸿雁,形容才士高绝尘俗。
③钓鳌(áo)词客:化用《列子·汤问》典故,喻指志士仁人的豪放胸襟和惊天动地的壮举。
④晞(xī)发:洗净晒干头发。出自屈原《九歌·少司命》“晞女发兮阳之阿”,形容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
⑤沧溟:大海。
⑥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左传》昭公十四年:“仲尼日:叔向,古之遗直也。”注:“xxx向之直,有古人遗风。”
创作背景
《满xxx》的赏析 第6篇
【教学目标】
2、从历史背景中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感受词作悲壮豪迈的风格。
3、体会xxx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思想,培养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从历史背景理解体会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以读促学,赏析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课题叫什么?(xxx课题)
1、介绍满将红
《满xxx》为词牌名,风格古朴、激昂、大气。这首词是谁写的呢?
2、介绍xxx
PPT展示xxx图片 :xxx,抗金名将,精忠报国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xxx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词作,读准字音
发、冠、车、缺、血、朝、阙
(二)再读词作,知人论世,读出节奏
《满xxx》的赏析 第7篇
原文:
xxx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xxx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xxx祖俱飘忽。愿xxx、还赋谪仙诗,追xxx。
赏析:
上片由景及情。开篇大笔勾勒,突兀而起,描绘出大江千回万转、浩浩荡荡、直指东海的雄伟气势。江汉,即长江、汉水。长江、汉水自西方奔流直下,汇合于武汉,著名的xxx楼在武昌xxx岿然屹立,俯瞰浩瀚的大江。此二句以高远的气势,抓住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胜景伟观,写出了鄂州的地理特点。“葡萄深碧”,化用xxx的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形容流经xxx楼前的长江呈现出一派葡萄美酒般的深碧之色。以下“犹自带”三字振起,继续以彩笔为江水染色。xxx又有“江带峨眉雪”之句(《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xxx《登楼》诗云:“锦水江春然来天地”。xxx在此不仅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自然精妙,而且用“葡萄”、“雪浪”、“锦江”、“春色”等富有色彩感的词语,来形容“深碧”的江流,笔饱墨浓,引人入胜。词人将灵和楼前深碧与锦江春色联系起来,不但极富文采飞扬之美,而且透露了他对花团锦族、充满春意的锦城的无限追恋向往之情,从而为下文“思归”伏脉。以下由景到人,既上接岷江锦水,引动思归之情;又将xxx楼与赤壁矶一线相连,触发怀友之思。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xxx说”,既总束上片,又领起下片,由风景人物引发思归怀古之情。换头两句,劝友人休读三国江左史乘《江表传》。该书多记三国吴事迹,原书今已不传,散见于xxx之《三国志》注中。以愤激语调唤起,恰说明感触很深,话题正要转向三国人物。“狂处士”四句,紧承上文,对恃才傲物、招致杀身之祸的祢衡,表示悼惜。祢衡因忠于汉室,曾不受折辱,大骂xxx,xxx不愿承担杀人之名,故意把他遣送给荆州刺史刘表,刘表又把他转送到江夏太守黄祖手下,后被黄祖所杀,葬于汉阳西南沙洲上,因为祢衡曾撰《鹦鹉赋》,有声名,故后人称此洲为xxx。
这首词由景及情,思乡怀古,由豪入旷,超旷中不失赋诗追xxx的豪情壮采,不失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词的上片,由xxx来、楼前深碧联想到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引出思归之情,又由“葡萄深碧”之江色连接着xxx楼和赤壁矶,从而自然地触发怀友之思;下片由思乡转入怀古,就祢衡被害事发抒议论与感慨,最后又归到xxx与xxx。全词形散而神不散,大开大合,境界豪放,议论纵横,显示出豪迈雄放的风格和严密的章法结构的统一。一则,它即景怀古,借当地的历史遗迹来评人述事,能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相互契合;再则,它选用内涵丰富、饶有意趣的历史掌故来写怀,藏情于事,耐人寻味;三则,笔端饱和感情,有一种苍凉悲慨、郁愤不平的激情,在字里行间涌流。
《满xxx》的赏析 第8篇
宋代:xxx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xxx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xxx耻,xxx。臣子恨,xxx。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赏析】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xxx耻”四句突出全词中心,由于没有雪“xxx”之耻,xxx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大无畏的乐观精神。
“壮志”二句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待从头”二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xxx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一腔忠愤,碧血丹心,肺腑倾出,以此收拾全篇,神完气足,无复毫发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