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锦瑟》全诗赏析 第1篇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xxx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xxx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xxx,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xxx: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4)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xxx为蝴蝶,xxx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xxx。”商隐此引庄xxx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望帝春心托xxx:《华阳国志·蜀志》:“xxx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xxx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xxx,又名子规。
(6)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7)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xxx《锦瑟》全诗赏析 第2篇
关于《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写给xxx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xxx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有人认为是爱国之篇,有影射政治之意;有人认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还有人认为是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xxx,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xxx并称“小李杜”。有《xxx山诗集》。
xxx《锦瑟》全诗赏析 第3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指装饰精美、绘有锦绣般美丽花纹的瑟。诗人以“锦”形容,可能和诗家惯用“瑶琴”来指琴一样,是取其字面的华丽。“无端”,也就是没来由,无缘无故。“五十弦”,《史记·封禅书》有“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的记载。后世的瑟以二十五弦为普遍。在xxx的诗中,“五十弦”是写瑟常用的泛语,如“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雨打湘灵五十弦”等等。“五十”是用古制,或暗含多之意xxx本来就有那么多弦,但诗人却要埋怨它:锦瑟啊,你平白无故为何有这么多弦!这是诗人的“痴语”,看起来不讲道理,表达的是一种未曾明言的情绪。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美好的年华。
瑟的尾部,每一根弦都有一个柱状的物体支撑,可以移动用来调整弦音的高低,称为“柱”。“一弦一柱”,意即一音一节,指每一声瑟音。几十根弦的瑟,弹奏起来必定声音繁复,而这样的旋律总是容易令听者动情。诗人不由感叹道: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美好的年华。也许正因为这瑟音让诗人思绪万千,不能自持,所以他才会去埋怨它的弦太多了吧。从这里我们看出,诗人是借瑟弦之多写自己的情之多。不管是逝去的美好年华,还是一生悲欢离合、失意蹉跎,诗人的感慨实在太多太深,音乐不过是诱因而已。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xxx
这两句是说诗人心像庄子,为xxx梦而迷惘;又像望帝化xxx,寄托春心哀怨。
此联前句用了《庄子·齐物论》中的典故。庄子曾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逍遥自在地飞舞,醒来后自问道,不知是我xxx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xxx?“晓梦”,清晨的梦,表示梦境短暂。后一句的典故出自《蜀记》,说xxx国王xxx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作xxx,因为怀念故国,每到暮春时节就苦苦哀鸣,以至口中啼血。“望帝”,即xxx。“春心”,是指因春色而引起的伤感之情。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古代认为海里的蚌珠随月亮盈亏而有圆缺变化,故将“月明”和“珠”联系起来;又传说珍珠是由海里鲛人(神话中的人鱼)的眼泪变成的,于是将“珠”和“泪”又联系起来;另有“沧海遗珠”的成语比喻埋没人才。
后一句的用典有不同的说法。一说“蓝田”是指蓝田山,又叫玉山,在今陕西蓝田县,是著名的玉产地。古人认为宝玉埋藏之地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气”。此山为暖日照耀,蕴藏其中的玉气xxx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这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理想之景,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接近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出自魏晋小说《录异传》,讲的是一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xxx夫差的小女儿名叫玉,与一个名叫xxx的青年相恋,但是xxx发怒不许,小玉郁郁而死。有一天,忽然有人看见小玉在镜前梳妆,夫差上前去抱她,小玉却像烟一样消失了。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向我们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我们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这也是《锦瑟》诗中最难解的四句。诗人把四个看起来并不相关的典故用一种奇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笔触轻灵,以虚驭实,没有把用典的深意泄露出一丝一毫。中唐诗人xxx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形容诗歌意境的优美而又不可捉摸。这首诗也正是如此。正因为不可捉摸,所以历来企图用具体的事实坐实诗人用典寓意的努力最终都没有成功。不论是“悼亡说”、“音乐说”还是其他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言不尽意的感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两句与起首的两句呼应并结束全诗,意思是说这些情事在发生的当时就已经叫人不胜怅惘,哪能等到今天再来作回忆呢。亲历时就觉得人生如梦,追忆时更觉梦如人生,这双重的虚幻感,无比深切地传达了诗人的怅惘和感伤之情。只能像望帝托身xxx那样,化作无尽的哀鸣。“可”,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