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第1篇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鲜为人知。其实这两首诗是一个整体。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
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
若只看第二首,题中的“饮”字就没有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
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此诗第一首写诗人在晨曦中迎客,在晚雨时与客共饮,沉醉于西湖的雨景之中;第二首对西湖景色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描写概括品评,以西施之美比喻西湖之美。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尤其是其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第2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357篇诗文► 3130条名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版本一)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版本二)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版本一)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版本二)
来自: 审计资料准则 > 《苏轼》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水光潋滟晴方好——趣话摄影2
水光潋滟晴方好——趣话摄影2.请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晴方好,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522人评价) .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
苏轼最著名的一首诗,将西湖的阴晴美景写得淋漓尽致
苏轼最著名的一首诗,将西湖的阴晴美景写得淋漓尽致。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北宋著名大文豪苏轼,苏东坡的一首描写西湖最为著名的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赏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赏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赏析之【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善用比喻是苏轼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前人曾经这样评价苏轼,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施补华在...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实录
生:晴天的西湖很美,雨天的西湖也很美。师:西子,西湖,西湖,西子,你又读出什么了?师:不光是苏轼和西湖有缘份,我们的诗人白居易也和西湖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游了西湖后写下了“钱塘湖春行”,自...
慧眼看课 | 王翠翠:《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实录
生:西湖晴天和雨天的美景。师:西湖的景很美,但是它毕竟离我们比较遥远,我们生活在美丽的生态城,生态城是不是也和西湖一样,“晴方...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 [北宋]苏轼作品赏析之二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 [北宋]苏轼作品赏析之二.湖,指杭州西湖。_水光潋滟晴方好_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对这个比喻...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第3篇
其一
早晨迎客之时,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下了阵雨,客人不胜酒力渐入醉乡。
这种雨中之意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美丽的雨景应酌酒和“水仙王”一同欣赏。
其二
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第4篇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 、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