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1篇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 ) (2)急湍甚箭( )
(3)猛浪若奔( ) (4)横柯上蔽( )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 ②期: ③劳: 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2篇
吴均〔南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3篇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言文阅读(共15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划线的词(每词1分,共4分)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百叫无绝( ) 望峰息心( )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四时俱备 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 锦鳞游泳C.有时见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横柯上蔽 负势竞上【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6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4篇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负担。) B. 蝉则千转不穷(不断。)
C.古来共谈(皆,共同,一起。) D.晓雾将歇(休息。这里指散尽。)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猿则百叫无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择其善者而从之
C.实是欲界之仙都。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以其境过清。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4.两篇选文都写到了山峰,【乙】文中写到“高峰入云”,请写出【甲】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动态的句子。(2分)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5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3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还觅薛萝:意是正准备隐居。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素重:向往。⑥竹实: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疏条交映( )蝉吟鹤唳( )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分)
(2)仁智之乐,岂徒语哉!(2分)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6篇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wǎng)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bò)③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 ②轻鯈:即白,鱼名。 ③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鸢飞戾天者 戾: ▲
(2)与山僧饭讫而去 饭: ▲
21.下列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D.然/是中/有深趣矣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23.两文描写景物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甲】文中一 “ ▲”字最能概括景物的妙处;[乙]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7篇
《与朱元思书》阅读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阅读译文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阅读题目
1.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水皆缥碧()②互相轩邈()
③好鸟相鸣()④经纶世务者()
4.简答。
①描写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
②用夸张手法写水的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③用比喻的手法写水的动态美的句子是: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8篇
没有一丝风,烟雾也都消散干净,天空和群山是一样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上,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木,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山间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猿不停地啼叫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9篇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自:从。至:到。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独,只。绝,绝妙。皆:全,都。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超过。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若:好像。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激:冲击,拍打。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息,使……平息,使动用法。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反,通“返”,返回。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蔽,遮蔽。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昼,白天。犹,好像。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见:看见。日:太阳,阳光。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10篇
通假字
风“转”通“啭”,鸟鸣,这里指(鸣。(原句:(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风(则风“反”通“返”,返回。(原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风
古今异则
(1)风东西:古则:向东向西。例句:任意东西。今则:指物品。
(2)则风许:古则: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今则:或许,应允,赞许等。
(3)风奔:古则:本文是动词作名词,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今则:奔跑。
(4)风穷:古则:不停地,穷尽。例句:(则千转不穷。今则:贫穷。
(5)风戾:古则:至,到达。例句:鸢飞戾天者。今则:罪过,乖张。
(6)风经纶:古则:筹划、治理。例句:经纶世务者。今则: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才能。
(7)风窥:古则:看,观察,侦查。例句:窥谷忘反。今则: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一词多则
(1)风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妙,极风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止风
(2)则风上:负势竞上(向上风横柯上蔽(在上面风
(3)风无:直视无碍(没有风猿则百叫无绝(不风
(4)风百:一百徐里(数词,实指,一百风猿则百叫无绝(数词,虚指,极言其多风
(5)风直:直视无碍(直接风争高直指(笔直风
(6)风负:负势竞上(凭借风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着风--《愚公移山》
(7)风穷:(则千转不穷(穷尽风穷冬烈风(深风--《送东阳马生序》穷则独善其身(不得志,不显贵风--《孟子·尽心上》
(8)风见:有时见日(见到风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风--《马说》
(9)风若:猛浪若奔(好像风未若柳絮因风起(如风
词类活用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动词作状语,争着;名词作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底
望峰息心:使动用法,使……停止
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皆生寒树:使人感到有寒意
诗歌鉴赏之《与朱元思书》练习及答案 第11篇
《与朱元思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鸢飞戾天( ) 窥谷忘反( ) 负势竞上( ) 经纶世务(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题3】本文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小题5】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