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居士诗词 第1篇
dōng pō bā shǒu东坡八首
liáng nóng xī dì lì, xìng cǐ shí nián huāng.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sāng zhè wèi jí chéng, yī mài shù kě wàng.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tóu zhǒng wèi yú yuè, fù kuài yǐ cāng cāng.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nóng fù gào wǒ yán, wù shǐ miáo yè chāng.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jūn yù fù bǐng ěr, yào xū zòng niú yáng.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zài bài xiè kǔ yán, dé bǎo bù gǎn wàng.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东坡居士诗词 第2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樽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道,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蒹葭,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东坡居士诗词 第3篇
《东坡八首》是苏轼的作品之一,表达了对农民的赞颂和对农业劳动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东坡八首》良农惜地力,幸此十年荒。桑柘未及成,一麦庶可望。投种未逾月,覆块已苍苍。农父告我言,勿使苗叶昌。君欲富饼饵,要须纵牛羊。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中文译文:优秀的农民珍惜土地的力量,庆幸这十年的荒年。桑和柘树还没有长成,一片麦田却给人以希望。刚投下种子还不到一个月,土块已经苍苍。农父告诉我,不要让幼苗太过茂盛。如果你想要丰富的饭食,就必须养牛羊。再次向农父鞠躬道谢,因为我得到了饱食,不敢忘记这份苦言。诗意和赏析:这首诗以农民和农业为主题,表现了苏轼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颂和对农业生产的思考。诗中,苏轼称赞优秀的农民珍惜土地的力量,庆幸过去十年的荒年,这表明农民对土地的珍视和耕作的努力。他提到桑和柘树还未成熟,但是一片麦田已经给人希望,暗示未来收获的丰盈。接着,苏轼描述了投种不久,土块已经苍苍的景象,这体现了农田的浩渺和种子的生机。农父告诉苏轼不要让苗叶过于茂盛,这是对农业生产的一种经验和教诲。在诗的最后两句,苏轼提到如果想要丰富的饭食,就需要养牛羊,这是对农业生产多样性和农民劳动的再次肯定。最后,苏轼再次向农父鞠躬致谢,因为他得到了饱食,不敢忘记农父的苦口婆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业生产的艰辛,表达了对农民的赞美和对农业的思考。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描写,诗中体现了农民勤劳、珍视土地和顺应自然的精神,展示了农业对社会稳定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性。这首诗词既是对农民的赞美,也是对农业生产的思考和反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