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诗歌(9篇)

冰心的诗歌 第1篇

清晨

晓光破了,

海关上光明了。

我的心思,小鸟般乘风高举。

飞遍了天边,到了海极,

天边,海极,都充满着你的爱。

上帝啊!你的爱随处接着我,

你的手引导我,

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我的心思,小鸟般乘风高举,

乘风高举,终离不了你无穷的慈爱,阿们。

冰心的诗歌 第2篇

黎明

严静的世界,灿烂的世界——

黎明的时候,谁感我醒了?

上帝啊,在你的严静光明里,

我心安定,我心安定。

我要讴歌。

心灵啊,应当醒了。

起来颂美_。

琴啊,瑟啊,应当醒了。

起来颂美_。

黎明的时候,

谁感我醒了,阿们。

冰心的诗歌 第3篇

关键词:泰戈尔;冰心;小诗;影响

上世纪20年代,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新诗迎来了一场“小诗运动”,沈尹默发表于1918年1月《新青年》上的《月夜》是中国小诗史的起点。此后几年中,不少诗人都先后尝试创作,至1922年1月冰心诗集《繁星》、《春水》出版,使得中国小诗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走向了成熟。冰心的小诗是清新、隽永的典范,这种风格主要是受泰戈尔的影响。

泰戈尔对冰心诗的影响主要有体式、内容和思想这三大块。她在1932年写的《全集・自序》中,曾有这么一段:

谈到零碎的思想,要联带说说《繁星》和《春水》……,《繁星》、《春水》不是诗,至少是那时的我,不在立意做诗。我对于新诗,还不了解,很怀疑,也不敢尝试。我以为诗的重心,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同时正如跋言所说,因看着泰戈尔的《飞鸟集》而仿用他的形式,来收集我零碎的思想……这是小杂感一类的东西……

冰心在接触泰戈尔之前,就已经断断续续地将“零碎的思想”纪录下来,只不过由于外界对这种创作是不是诗非议很大,使得冰心也不敢确认自己“零碎的思想”到底是不是诗。泰戈尔的《飞鸟集》给了她启示,使她恍然悟到原来自己写的也可称作诗。

一、体式上冰心对泰戈尔的继承与创新

泰戈尔的小诗简短而韵律和谐,往往三、五行既成一首,每首的音节也十分简短。如My thoughts, like sparks, ride on winged surprises, carrying a single laughter.《流萤集》(我的思绪宛如火花,带着单纯的笑容,骑在让人惊奇的翅膀上。)

在体式上,冰心继承了泰戈尔这种以三、五行为一首的即兴短诗的创作手法,同时又结合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某些表现手法,而形成了独特的“冰心体”。如她在《春水・一六六》这样写道:

遥指峰尖上,/孤松峙立,/怎得依着树根看落日?/已近黄昏,/算着路途罢!/衣薄风寒,/不如休去。

二、内容选择上的殊途同归

冰心对泰戈尔诗歌的继承不仅体现在形式上,就连内容选择上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泰戈尔受“泛神论”影响,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自然界。他歌颂自然,因此笔下才有了许多月、花、鸟、海洋……;泰戈尔吸收了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因而他时常用一颗童心去体味母爱。巧合的是,冰心《繁星》、《春水》所摄取的意象中,母爱与童心成为贯穿始终的两大主题。母亲与“我”(孩子)是冰心小诗中常有的意象组,《繁星》、《春水》中歌咏母亲的诗篇共有十处,她诗中的母亲是慈善、博爱而又坚强的,是冰心心情苦闷时的避风港: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一五九》)“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繁星・一二》)

童年、小孩子、小朋友是二人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意象族,共同体现了他们对童真的礼赞。《繁星》、《春水》中含有这样字眼的诗篇共十处。对母爱的深刻感受使他们都存留着那份童心,而对童年的回忆,对小孩子的喜爱则是外在表现。

三、思想上的传承与发展

谈及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二人在思想上也有共通之处。

在泰戈尔眼里,个体与宇宙的关系是和谐化一的,他从古印度的《奥义书》中找到灵感:他们从知识中获得至上灵魂,发现自己与灵魂结合在一起,与内心自我处于完美和谐之中;他们在心灵中实现了自我,摆脱了一切自私的欲望,经历过世上一切行动,从而获得了安宁。他们从各个方面达于至上的神,找到了永久的和平,与万物结合,进入宇宙的生命。这便是“梵我同一”论。

与泰戈尔同属于东方哲学圈的冰心接受泰戈尔“梵我同一”思想并不困难,因为她从小就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而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与“梵我同一”的思想如出一辙。只不过“梵我同一”强调的是神的作用,而“天人合一”却更重视人的主观努力。

冰心的诗歌 第4篇

你读过这样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的'短诗吗?这种诗被称为“小诗”。****后,它曾盛行一时。在数量众多的“小诗”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的说来,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这位*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在《繁星》《春水》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冰心的诗歌 第5篇

我是第一次看关于诗歌的名着。诗歌,在我眼里就是一种很无聊的文学,看这个简直是浪费时间。可是,在这个寒假,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当我深入读进这本书时,最终看出所蕴含的哲理。

诗歌从古至今,是受人尊重的,因为诗歌是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沿袭下来的,我却是个例外,。我很讨厌诗歌,讨厌他的杂乱,讨厌它的深藏不漏。花时间去研究它的杂乱,还不如去坐着看一本刺激的小说。

不过,我要感谢冰心奶奶和学校的安排,是他们改变了我对诗歌的看法。我能从很多句子中感到冰心的诗歌的看法和吸引力:“青年人和!为这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你的图。”这是什么意思?这所蕴含的哲理是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这哲理是多么深刻呀。

我对此上了瘾,我开始研究他们,从中得出结论。每得出一个,我会兴奋好一阵子的。比如这首诗:镜子——对面照着,反而觉得不自然,不如反转过去。哲理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你使用他时弄不清楚的话,不如反过来想想。我越来越感到冰心的诗歌的哲理性,他是一个哲学家。

也许就是这本经典名着,改变了一个人的观点,也正是这本经典的诗歌名着,才可以列入世界少年文学经典名着。

冰心的诗歌 第6篇

傍晚

光明璀璨的乐园里:

花儿开着,

鸟儿唱着,

生命的泉水潺潺的流着,

太阳慢慢的落下去了,

映射着余辉——

是和万物握手吗?

是临别的歌唱么?

微微的凉风吹送着,

光影里,

宇宙的创造者,

他——他自己缓缓的在园中行走。

_啊!

你创造他们,是要他们赞美你么?

是的,要歌颂他,

要赞美他。

他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阿们。

冰心的诗歌 第7篇

主题;中心句;比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81—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一直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但由于现代诗歌内容及形式上的独特性,现代诗歌的教学一直比较令教师头疼,因为学生难以理解,体会不到诗歌表达的意境。那么,如何进行现代诗歌的教学,使学生体会现代诗歌描绘的情景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种子的梦》一诗是柯岩所作,整篇诗歌内容丰富,感情细腻。以下笔者结合《种子的梦》一文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让学生体会诗歌创作的意境和表达的主题。

一、要多读,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体会诗歌内容

二、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诗歌内容精简,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逐字逐句讲解,让学生加深理解。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才会体会到诗歌的精妙之处。本诗歌中种子从“潜身、憩睡、思念、迎接、开花、结果”到最后“融化”在泥土中,完成了它的使命,种子经历的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教师必须让学生加以把握,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理解。只有抓住关键词语,学生才会准确把握全文,才会理解种子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心态和成长经历,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三、要通过比较明白各种事物表达的不同寓意

诗歌往往通过不同的事物表达不同的寓意,通过各种事物的不同来表现不同的问题,比较这些事物,学生才会发现它们不同的寓意。诗歌在一开始写了“鱼儿”,通过鱼儿与种子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写出了种子的处境。诗歌中还写了许多其他的事物,如春风、冰雪、花朵、蜜蜂、风等,通过给它们各自赋予的不同寓意,表现了种子不同的成长经历,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磨难,让学生体会到种子逐步成长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明白其中的寓意。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给每种事物所赋予的不同寓意,体会诗人创作诗歌的寓意,使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要抓住诗歌的中心句,即所谓诗歌的“龙眼”

诗歌的题目是“种子的梦”,因此就要在“梦”上下足工夫。诗歌从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颗怀揣梦想的种子,藏身在褐色的土地中,蛰伏待机,逐步成长,一点一滴积攒力气冲破泥土,到长出叶子、开花、结果,它都是冲着一个梦想而去,这个梦想就是诗歌的中心句“明年的春天更加美丽”。它希望带给世界一个美丽的春天,春暖花开,开花结果,给大自然增添一份景色,教师要让学生加以体会、理解,抓住中心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到种子的梦是什么,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冰心的诗歌 第8篇

摘要:王梵志和寒山作为唐代白话诗人的代表,二人都是唐代著名诗僧,深受佛道思想影响,王梵志开创了唐代白话诗派,寒山则是继王梵志之后的直接继承者,二者的诗在内容和风格上极具相似性,由于都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在其各自的创作中,于生死禅理(生死观)的作品占有很大比重,王、寒二者诗中表现的生死观具有很多相似性,但同时由于经历、思想等的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生死观也有一定的区别。

关键词:王梵志诗;寒山诗;生死观;异同

王梵志、寒山虽作为唐代白话诗派的代表人物,但由于是游离于主流诗风的通俗诗派,关于他们的记载不见于正史,因此对他们其人及生平等很模糊,带有了传奇色彩。因为他们足够通俗,抓住了民众的心意和情绪来写,写出了真正的通俗诗,为普通民众所熟悉和享用的通俗诗。

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我国,到隋唐由于统治者的引导,佛教已逐渐成为统治者辅助统治的工具,在这样的佛教背景下,诞生了白话诗僧--王梵志,随后继之的便是学习和模仿他的白话诗代表寒山。生死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生死观也贯穿于饱经社会风霜和作为僧人创作的王梵志和寒山的诗作中。同为僧人同受佛道思想影响的二者诗歌中的生死观有很多的共性,同时因二人的经历、思想不同而使其有同有异。

从二者诗歌中生死观的共性方面来看有三点:

1.二人都有大量诗歌言及到生死。

在封建制度下,由于统治者的贪欲,社会动荡、战乱等造成的等级社会中下层百姓的生活状况凄惨,社会伦理道德的缺失而导致的世态炎凉等问题使作为下层百姓的王梵志、寒山等人都有直接感触,同时作为诗僧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自然在王梵志和寒山的诗作中亦缕有表露其感触,纵观二人的诗作,其作品中言及生死的诗歌不在少数。王梵志认为死亡是人生的根本归宿,无人能逃。据统计在王梵志诗中“死”字就出现了143次之多,可见数量之多。例如王梵志诗《你道生时乐》、《生时不须歌》、《有生必有死》等。像王梵志诗中有很多关于生死话题的诗歌并表达生不如死的生死观一样寒山也作了很多类似的诗篇。例如:“快哉混沌身,不饭复不尿,遭得谁钻凿,因兹立九窍。 朝朝为衣食,岁岁愁租调,千个争一钱,聚头亡命叫。”“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椁。吾归此有时,唯须一番箔。死将喂青蝇,吊不劳白鹤。饿著首阳山,生廉死亦乐。”等等还有很多相关主题的诗篇。

2.王梵志、寒山二人对生命的短促都有清醒的认识。诗人在这类诗歌中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变迁,生命的虚幻无实,流露出深切的对生命流逝难以把握的悲苦情绪。在这类诗歌中诗人较多涉及的是韶华易逝、青春难再、死亡必然的主题。例如王梵志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这首诗的内容肯定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以冷嘲热讽的口吻,讽刺贪恋永生的想法,肯定生命的短暂,死亡在所难免。还有类似的《人生能几时》。在寒山的诗作中对于生命短暂亦有清醒的认识。例如:“我见世间人,生而还复死。昨朝犹二八,壮气胸襟士。如今七十过,力困形憔悴。恰似春日花,朝开夜落尔。”《我见》),还有(《少年》、《君看》、《花上》等这些诗中无论是以青春喻花还是花喻青春,最终免不了走向没落、衰亡。二者认为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般短促,难以把握。

3.二人的生死观里都受因果报应的思想的影响,作恶之人死后必然入地狱。

佛教讲“因果轮回”宣扬造业者自作自受,因而劝解人多为善业。王梵志在其诗中说:“前果作因缘,今生都不记。今也受苦恼,未来当富贵。不是后生奴,来生作事地。”(091)又如《劝君莫杀命》:“白画屏风,客来即与读。空饭手捻盐,亦胜设酒肉。劝君莫杀命,背面被生嗔。吃他他吃汝,轮环作主人。”寒山诗如《猪吃死人肉》:“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返道猪香.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以上几首诗都体现了诗人的因果报应思想,提出修身,多行善事多造福。少为恶。用诗歌宣扬轮回因果报应,地狱煎熬等佛家思想。

从二者诗歌中生死观的相异方面来看:

1.生不如死、无奈的生死观与淡薄、旷达的生死观。

佛教的厌生情绪,底层的社会窘境,老庄思想、道教思想以及前代诗歌对生死问题的认识促成了王梵志和寒山二人生死观的形成,王梵志诗中田舍汉、工匠、府兵等的境遇是凄惨的,既有着生不如死的愤激,也有着对死亡的忧伤,以及对人世的眷恋。是人间的剥削和压榨造成了王梵志诗厌生乐死的反常心理,其表现的生死观,多为衣食之忧而嗟悼,为赋税兵役而叹息,现实的凄惨,使之求生不能,便演绎出生不如死的死亡之诗。但同时又有着对死亡淡淡的忧伤和感慨,如《悲喜相缠绕》、《我身虽孤独》等。世俗的一切扔牵挂着诗人,生促仍令人痛惜。与王梵志那种对生的否定,寒山还没有那么彻底和决然,寒山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豁然、超脱,笑对生死。例如;“庄子说送终,天地为棺椁。吾归此有时,唯须一番箔。死将喂青蝇,吊不劳白鹤。饿著首阳山,生廉死亦乐”(8),“ 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100)。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淡薄、旷达的生死观。

2.雅俗之别。

冰心的诗歌 第9篇

(一)

我这时是在什么世界呢?

上帝呵!

我这微小的人儿,

要如何的赞美你。

在这严静的深夜,

赐与我感谢的心情,

恬默的心灵,

来歌唱天婴降生。

(二)

我这时是在什么世界呢?

看呵!

繁星在天,

夜色深深——

在万千天使的歌声里,

和平圣洁的宇宙中,

有天婴降生。

(三)

马槽里可能睡眠?

静听着牧者宣报天音,

他是王子,

他是劳生;

他要奋斗,

他要牺牲。

(四)

马槽里可能睡眠?

凝注天空——

这激扬的歌声,

珍重的诏语,

催他思索;

想只有:

泪珠盈眼热血盈腔!

(五)

奔赴看十字架,

奔赴看荆棘冠,

想一生何曾安顿?

繁星在天,

夜色深深——

开始的负上罪担千钧。

(六)

是他的受命日,

也是他的致命时?

想赞美又何忍来赞美?

赞美是:

你的无边痛苦,

无限忧思;

使我漂过泪泉,

泛经血海;

来享受这天恩无量!

(七)

我这时是在什么世界呢?

上帝呵!

是繁星在天,

夜色深深——

我这微小的人儿,

只有:

感谢的心情,

恬默的心灵,

来歌唱天婴降生。

最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