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优选7篇)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1篇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暂时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2篇

○*声 ●仄声 ⊙可*可仄 △*韵 ▲仄韵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7)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及鉴赏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及鉴赏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又名《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下面是《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原文及鉴赏,欢迎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3篇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常,感情却深沉真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这首词的结尾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的爱恋,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友谊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4篇

Waters are Beauty’s glances—

Which, on the lucky ones, fall.

Mountains are Her painted brows,

Not looking painted at all.

If you ask a traveler,

Where he is going and why,

“To see mountains and waters;

To see Beauty’s brow and eye.”

Now, we’ve just seen Spring off.

To be sent off, ‘tis your turn.

If you catch Spring in Jiangnan,

To live with him, you must learn.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5篇

王观(公元1035—1100年) ,字通叟,出生在如皋集贤里(今冒家巷)一个书香门弟。他少负盛名,邻里称奇。公元1051年,与堂弟王觌到京师求学于胡瑗门下。公元1057年,他进士及第,初任单州团练推官,不久改任秘书省校书郎。公元1073年,他因进《扬州赋》,受到神宗帝的赏识,赐“绯衣银章”,跻身于文武百官之列;接着提拔他任大理寺丞,掌管刑狱。后因《清*乐》一词,家王观委婉劝喻神宗帝不要沉湎于歌舞,见罪于帝母宣仁太后,被贬为江都知县。从此自号“逐客”,游历名山大川,笔耕不辍,逝于任所。著作有《诗文集》50卷,《天鬻子》、《冠柳集》、《维扬芍药谱》各1卷。

王观在宋代坛的璀璨群星中,是引人注目的一颗,与高邮秦观齐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王观词作中有**性的一首。全文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前人吟咏别绪离愁的诗文多矣,大多离不开寓情于景,借物抒情,而王观则独辟蹊径,以拟人手法,将惜春伤别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堪称词林之上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6篇

I live by the Yangzi River near its source.

While you reside farthest down its course.

You and I drink water out of the same stream.

I haven’t seen you, though daily of you I dream.

When will this river water cease to run

When shall I not love you, the way I do

I only wish our two hearts would beat as one;

You wouldn’t disappoint me in my love for you.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第7篇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诗所见自然山水化成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攒的眉峰了。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两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春语意双关。

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这是一首送别词。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透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翻译及赏析(全诗原文及注释)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人,宋代词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科举及第,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由于王观中举时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为王安石门生,在王安石熙宁变法时,**保守派的高太后,借口王观奉诏所赋的《清*乐》词中,“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亵渎了宋神宗,于是将其罢职,从此王观自号“逐客”,结束仕途。

王观诗词属于婉约一派,其不少作品构思新颖,清丽婉转,尤其是这首《卜算子》,当是宋代婉约诗词中的佼佼者,用美人来形容江南的春天,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历来为人称道。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从题目可以看出是送别词,鲍浩然生卒不详,当为诗人朋友。浙东为浙江东路的简称,北宋熙宁七年设置,下辖温、处、婺、衢、明、台、越七州,当是诗人朋友前去浙东任职,临别赠词。

词的上阕,把江南美景和美人相互融合,构思巧妙,发想奇绝。“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江南的水犹如美人的眼眸,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江南的青山犹如美人的眉黛,淡若远山,若有若无。而“横”和“聚”,凝练隽永,十分传神,把江南的山水描绘的让人非常向往。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盈盈”常用来形容水的清澈和美人的仪态娇美,而这里诗人把二者糅合在一起,要问行人将去哪里?那可是清澈明媚的地方,也有江南山水造就的丽人无数。

下阕抒情,“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北方的春天匆匆而去,本来就有伤春惜春之情,没想到又遇上送朋友远去,自然难以割舍分离,殷殷之情可见一斑。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江南的春天,是那么的柔美和绵长,北方的春天虽然过去了,可是江南依然是明媚的春天,希望朋友能够赶着春天的脚步,追随者春天的美景,尽情享受江南的风光。

诗人本身就是如皋人,因而对江南充满了眷恋,江南的山水,江南的人物,无不令诗人魂牵梦绕,朋友前去浙江,和自己家乡不远,因而不由得引起诗人思乡之情,于是倾注满腔热情,讴歌江南的春天,同时对江南女子也不吝赞美之情,同时祝福友人,可以有着春天般的希冀和远大前程。

这首词,诗人运用移情手法,融情于景,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想象奇绝,措辞妥帖,含蓄隽永,意味悠长,感情真挚,发自肺腑,表达了对江南的无限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和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美好祝愿。堪称送别诗中的杰作!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扩展2)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