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古诗(热门6篇)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古诗 第1篇

烛影摇红·春小寒轻

张榘〔宋代〕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应把朱帘暮卷。更何须、金猊烟暖。千山月淡,万里尘清,酒樽经卷。楼上胡床,笑谈声里机谋远。甲兵百万出胸中,谁谓江流浅。憔悴狂胡计短。定相将、来朝悔晚。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

张榘简介

[约公元1208年前后在世]字方叔,号芸窗,南徐(一作润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淳佑间,任句容令。宝佑中,为江东制置使参议、机宜文字。榘著有《芸窗词稿》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古诗 第2篇

1、雪压青松枝玉翠,小寒北国透晶莹,北风怒吼卷残叶,冰针刺面冷容颜。

2、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蛾儿雪柳风光。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宦游异乡。对节物、只堪伤。冷落谯楼水淡月,燕寝馀香。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休更问、勋业行藏。

3、飘飘白雪满长空,野陌川原送冷风。峡谷山林飞鸟尽,梅枝腊月放花红。

4、独守荒村酒半壶,寒风凛冽对樽孤。邀来舞雪为良友,问盏寻词填鹧鸪。

5、西北风吹西北城,无边旷野鸟无声,不知冷落因何事,三九小寒弃远行。

6、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7、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8、闲翻月历小寒余,转眼光阴兔走徐。挠首迎来龙舞凤,愁眉抹去笔飞书。新朋弃我归乡里,老病缠身守岁初。无奈穷家炊米断,幸有邻人问暖嘘。

9、冰天雪地小寒加,岁末残云卷夕霞。道是年钟催子午,乡流九派漫关涯。

10、小寒时节,若絮云头眠细月。不醒昏昏,冷落窗前看月人。灯花一朵,独与更深相伴我。彼此怜怜,你我缘何两不言。

11、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12、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3、往事起独念,飘然自不胜。前滩急夜响,密雪映寒灯。的的三年梦,迢迢一线縆。明朝楚山上,莫上最高层。

14、众卉欣荣非及时,漳州冷艳客来贻。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

15、冰天雪地迎小寒,一冬最冷这几天。炉火生旺屋里暖,两杯小酒吟诗篇。

16、神仙一夜去逢来,冷在小寒玉叶裁,塞外不如燕赵地,问君今日可徘徊。

17、梅花初绽至小寒,遥盼飞雪漫香山。傲骨丹心与君同,雪映红梅天地间。

18、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19、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20、初寒无雪雨却绵,伞花又绽疑冬残;春风独领风骚日,鹊立枝头抱梅欢。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古诗 第3篇

望梅·小寒时节

柳永〔宋代〕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冽。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处,凌晨数枝争发。时有香来,望明艳、遥知非雪。想玲珑嫩蕊,弄粉素英,旖旎清绝。

仙姿更谁并列。有幽光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阕。桃李繁华,奈彼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待用,休把翠条漫折。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真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姬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古诗 第4篇

小寒日大雷雨

卢若腾〔明代〕

今日小寒节,雷雨互相奔;雷声如伐鼓,雨水若倾盆。

阴候合严凝,阳气反吹喷;造化节宣理,田家熟讨论:谓今大发泄,入春必膏屯。

惜此麰麦苗,芊芊满平原;秀实未可保,何以足饔飧。

吾家倍八口,闻之欲断魂。况乃时令忒,天心类晦昏;

生民乱未已,岂独忧田园!戚戚怀悲悯,孤情孰与言?

卢若腾简介

卢若腾,又字海运,号牧洲;文号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县金门贤厝人。1598年(明神宗万历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祯庚辰十三年)与潘湖黄锡衮同榜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道。驻宁波,兴利除弊,遣爱在民,有“卢菩萨”之称。他支持郑成功收复台湾并于1664年赴台投郑,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舆互考》、《岛噫诗》、《与耕堂随笔》、《岛居随录》等。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古诗 第5篇

咏廿四气诗 小寒十二月节

元稹〔唐代〕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柴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寒的古诗 第6篇

小寒节有感

黄佐〔明代〕

雨霁风恬始见花,野梅含笑正横斜。红芳此后周千里,绿树仍前荫万家。

寒日自能明蔀障,轻雷应为蛰龙蛇。老来衰惫偏多感,时有新诗纪物华。

黄佐简介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