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的诗句 第1篇
① 温州:在今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在浙江省温州市东北。乐清县西部与永嘉县东部交界处的一座绵延几百里的大山脉,最高峰海拔1057米。
② 图牒:图书文件。牒,公文,文件。
③ 未尝有言者:不曾有记载它的。尝,曾经。有言者,是“有言之者”的省略。
④ 祥符中:祥符年间。祥符,“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赵恒)的**之一(公元1008-1016年)。
⑤ 玉清宫:宋真宗改建昭应宫为玉清昭应宫。
⑥ 方:才,副词。
⑦ 尚未有名: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名称。
⑧ 西域书:指佛经。西域,汉代敦煌以西诸地的总称。
⑨ 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圣者诺矩罗居住在*东南方靠海的雁荡山芙蓉峰的龙湫。阿罗汉,也称罗汉,梵语音译,是佛家对“圣者”的尊称。诺矩罗,唐代的一个和尚,据《乐清县志》记载,原名罗尧运,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县)人。震旦,古时印度对*的称呼。震指东方,旦指日出,意即东方日出之地。芙蓉峰,在雁荡山南部,峰下有芙蓉驿(在今芙蓉镇)。龙湫,雁荡山的瀑布名,瀑布下有两个深潭,叫做大龙湫和小龙湫。湫,深水池。
⑩ 贯休:唐代著名的和尚(公元832—913年),原名姜德隐,善诗画,著有《禅月集》,今传二十五卷,内无《诺矩罗赞》。全唐诗编贯休诗五十二卷,第十二卷中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两句。
⑾ 雁荡经行云漠漠:意思是说从雁荡山经过时看见白云漠漠。这是形容雁荡山极高,与云天相接。漠漠,密布的样子。
⑿ 龙湫宴坐雨蒙蒙:意思是说,在龙湫附近*观赏风景时对着细雨蒙蒙。宴坐,闲居*。雨蒙蒙,这里形容龙湫瀑布飞溅之水沫如细雨迷蒙。元朝李孝光《大龙湫记》说:“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东崖址有诺矩罗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摇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之,余沫迸入屋,犹如暴雨至”,可作参考。
⒀ 驿:古代传送公文的人休息和换马的地方。
⒁ 瞰:俯视。
⒂ 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但是(人们)还不知道雁荡、龙湫在什么 方。
⒃ 雁荡:又名雁湖,在芙蓉峰顶。明代陈仁锡《潜确居类书》:“雁荡山在乐清县,山顶有一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春雁归时都宿此,故名。”
⒄ 名之:给它命名。名,命名,动词。之 ,代词,代“经行峡、宴坐峰”。
⒅ 谢灵运:南朝刘宋时代人,诗人,曾任永嘉太守。永嘉:即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地区。守:太守,郡的最高行政官。
⒆ 殆:几乎。
⒇ 盖:连词,承接上文,推测原因,可译为“原来是”。
雁荡山的诗句 第2篇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温州68公里。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
雁荡山的诗句 第3篇
1、北上太行东禹穴,雁荡山中最奇绝。——楼钥《大龙湫》
2、白云黄叶浑相似,雁荡山前思远楼。——林弼《海山秋思图为乐清邬知县赋》
3、谁知归雁亭中客,鼓翼来游雁荡山。——_《题雁荡图寄二兄》
上一篇:燕子哺雏的诗句,关于乳燕的诗句(18句)
下一篇:有咽的诗句,关于咽喉的诗句(3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