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总结(实用18篇)

电路分析总结 第1篇

节点就是电路中几条支路的汇合点。所谓支路节点法就是将各节点编号(约定;电源正极为第1节点,从电源正极到负极,按先后次序经过的节点分别为1、2、3……),从第1节点开始的支路,向电源负极画。可能有多条支路(规定:不同支路不能重复通过同一电阻)能达到电源负极,画的原则是先画节点数少的支路,再画节点数多的支路。然后照此原则,画出第2节点开始的支路。余次类推,最后将剩余的电阻按其两端的位置补画出来。

例5.画出图10所示的等效电路。

解:图10中有1、2、3、4、5五个节点,按照支路节点法原则,从电源正极(第1节点)出来,节点数少的支路有两条:R1、R2、R5支路和R1、R5、R4支路。取其中一条R1、R2、R5支路,画出如图11。

再由第2节点开始,有两条支路可达负极,一条是R5、R4,节点数是3,另一条是R5、R3、R5,节点数是4,且已有R6重复不可取。所以应再画出R5、R4支路,最后把剩余电阻R3画出,如图12所示。

电路分析总结 第2篇

1.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2.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3.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4.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

5.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6.雪线:雪线上升;雪线下降

7.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8.我国的降水:夏xxx影响,降水多;冬xxx影响,降水少

9.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

分春汛、xxx;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10.我国的季风: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11.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12.气象灾害: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

13.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多;较少

电路分析总结 第3篇

十一、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i=i1+i2;

(2)并联电路: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xxx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

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电路分析总结 第4篇

一次函数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当b=0时,一次函数y=kx,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y=kx+b,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

2、当b=0,k≠0时,y=kx仍是一次函数。

3、当k=0,b≠0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4、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

3、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的关系: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三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三、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二、三、四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口诀

一次函数是直线,图象经过三象限;

正比例函数更简单,经过原点一直线;

两个系数k与b,作用之大莫小看,

k是斜率定夹角,b与y轴来相见,

k为正来右上斜,x增减y增减;

k为负来左下展,变化规律正相反;

k的绝对值越大,线离横轴就越远。

拓展阅读: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

理解一次函数和其它知识的联系

一次函数和代数式以及方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仍然是函数,同时,等号的两边又都是代数式。需要注意的是,与一般代数式有很大区别。首先,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都只能存在两个变量,而代数式可以是多个变量;其次,一次函数中的变量指数只能是1,而代数式中变量指数还可以是1以外的数。另外,一次函数解析式也可以理解为二元一次方程。

掌握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特征

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kx+b是关于x的`一次二项式,其中xxx可以是任意实数,一次项系数k必须是非零数,k≠0,因为当k = 0时,y = b(b是常数),由于没有一次项,这样的函数不是一次函数;而当b = 0,k≠0,y = kx既是正比例函数,也是一次函数。

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1、分清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尤其要弄清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且其中一种量因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2、找出具有相关联的两种量的等量关系之后,明确哪种量是另一种量的函数;

3、在实际问题中,一般存在着三种量,如距离、时间、速度等等,在这三种量中,当且仅当其中一种量时间(或速度)不变时,距离与速度(或时间)才成正比例,也就是说,距离(s)是时间(t)或速度( )的正比例函数;

4、求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一般采取待定系数法。

数形结合

方程,不等式,不等式组,方程组我们都可以用一次函数的观点来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实际上就看两条直线上下方的关系,求出端点后可以很容易把握解集,至于一元一次方程可以把左右两边看为两条直线来认识,直线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的解,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对应2条直线,方程组的解就是直线的交点,结合图形可以认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把握交点个数。

如果一个交点时候两条直线的k不同,如果无穷个交点就是k,b都一样,如果平行无交点就是k相同,b不一样。至于函数平移的问题可以化归为对应点平移。k反正不变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得到平移后的方程。这就是化一般为特殊的解题方法。

电路分析总结 第5篇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 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七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地球上共有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七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洲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后两者是大陆和岛屿的分界线。

3.四大洋:地球上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等四大洋。其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大洋的边缘是海,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4.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⑴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⑵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表平坦广阔;⑶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⑷丘陵:海拔较低,地表起伏不大,坡度和缓;⑸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5.海底地形:大陆架分布在大陆边缘的浅海区(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大陆坡分布在大陆架的外缘;洋盆、海沟、海岭分布在大洋底。

电路分析总结 第6篇

在实验室接电路时常常可以这样操作,无阻导线可以延长或缩短,也可以翻过来转过去,或将一支路翻到别处,翻转时支路的两端保持不动;导线也可以从其所在节点上沿其它导线滑动,但不能越过元件。这样就提供了简化电路的一种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伸缩翻转法。

例2.画出图3的等效电路。

解:先将连接a、c节点的导线缩短,并把连接b、d节点的导线伸长翻转到R3—C—R4支路外边去,如图4。

再把连接a、C节点的导线缩成一点,把连接b、d节点的导线也缩成一点,并把R5连到节点d的导线伸长线上(图5)。由此可看出R2、R3与R4并联,再与R1和R5串联,接到电源上。

电路分析总结 第7篇

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知识点总结。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i=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工作总结《电路知识点总结》。

十一、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i=i1+i2;

(2)并联电路: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xxx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电路分析总结 第8篇

一、电路的定义与作用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知识点总结。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 导体

(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 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i=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

电路分析总结 第9篇

●我国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_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xxx。

●我国之最

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我国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北京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及八达岭。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开封铁塔和龙亭,相国寺钟观音听。

●中国铁矿

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国煤矿

中国煤矿有十一,开滦峰峰省份冀。辽宁煤矿是阜新,xxx西山在山西。安徽淮北xxx,黑龙抓住鹤和鸡,平顶山矿省份豫。

●有色金属矿

德兴铜矿在江西,湖南锡矿山产锑。贵州铜仁产汞矿,云南个旧出产锡。甘肃金昌矿产镍,钨矿产地赣大余。湖南水口山铅锌,广西平果出产铝。内蒙白云泥土稀,山东招远有金币。

●货运选择三原则

贵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选择是航空。易死变质鲜活货,短程可用公路送,远程而且数量大,铁路上有专车用。大宗笨重远距离,水运铁路二者中。

●中国十大旅游景点

北京故宫八达岭,避暑山庄河北行。陕西省内秦皇陵,长江三峡鄂渝境。安徽黄,xxx,浙江西湖苏园林,台湾岛上日月明。

●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

我国是个多民族,少数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壮族,四百万人满回土,苗维彝藏和蒙古。

●我国十四个陆上邻国

北面俄蒙古,朝鲜在东岸;西北哈吉塔,三个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国在西南;西边巴和基,还有阿富汗;南方三国家,老缅和越南。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xxx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xxx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黄土高原xxx,支离破碎多沟坎。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xxx、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xxx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xxx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xxx口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xxx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xxx山、祁连山一线。

●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2)水田区与旱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电路分析总结 第10篇

1、什么是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xxx夫定律(KCL、KVL)列方程组进行求解。

2、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2)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出回路循行方向;

(3)应用KCL对结点列出(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5)联立求解b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

3、支路电流法的适用范围

如果用手工进行计算时,一般适用于支路个数不大于3的情况下,用手工计算方程组比较方便,如果支路个数大于3的情况下用手工计算就比较麻烦了。支路个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用矩阵结合matlab进行计算。

电路分析总结 第11篇

同学们对物理中电能的知识点还熟悉吧,下面我们来做一定的讲解学习哦,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下面讲解的知识。

⒈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 xxx t秒 Q库 P瓦特

⒉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

公式:P=W/t P=UI (P=U2/R P=I2R) 单位:W焦 U伏特 xxx t秒 Q库 P瓦特

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106焦耳

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

解 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小时

上面对物理中电能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

初中物理电流的三种效应知识点总结

下面是老师对物理中电流的三种效应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要好好学习下面的知识哦。

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以上对物理中电流的三种效应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初中物理电流定律知识点总结

下面是老师对物理中电流定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要好好学习下面的知识哦。

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 Q=It

电流单位:安培(A) 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 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 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安。求:①R1阻值 ②电源电压 ③总电阻

已知:I=安 I1=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安安=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安×6欧=伏

又∵R1、R2并联 ∴U=U1=U2=伏

∴R1=U1/I1=伏/安=12欧  ∴R=U/I=伏/安=4欧 (或利用公式 计算总电阻) 答:(略)

以上对物理中电流定律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电路的形成

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电路分析总结 第12篇

关于物理中元电荷的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做下面的讲解,大家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哦。

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

e=×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相信通过上面对物理中元电荷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哦。

电路分析总结 第13篇

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用法

(1)“甲+be+(倍数)+形容词比较级+than+乙”表示“甲比乙…”或“甲比乙…几倍”。

Tom is taller than Kate.汤姆比凯特高。

This room is three times bigger than that>这个房间比那个大三倍。

(2)“甲+实意动词+(倍数)+副词比较级+than+乙”表示“甲比乙…”或“甲比乙…几倍”。

I got up earlier than my mother this morning.我今天早晨起床比我妈妈还早。

He runs three times faster than his brother.他跑的速度比他弟弟快三倍。

电路分析总结 第14篇

1、什么是叠加定理

当电路中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时,产生在各支路的电流,等于各个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的叠加。

2、叠加定理解题步骤

(1)在原电路中标出所求量(总量)的参考方向;

(2)画出各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并标明各分量的参考方向;

(3)分别计算各分量;

(4)将各分量叠加。若分量与总量方向一致取正,相反,则取负。

3、叠加定理的适用范围

(1)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所有独立电源共同作用产生的响应都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响应的叠加。

(2)在各个独立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对那些暂不起作用的独立电源都应视为零值,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而其它元件的联接方式都不应有变动。

(3)叠加定理只能用来计算线性电路的电压或电流,而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电路分析总结 第15篇

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知,在串联电路中,撤去任何一个电阻,其它电阻无电流通过,则这些电阻是串联连接;在并联电路中,撤去任何一个电阻,其它电阻仍有电流通过,则这些电阻是并联连接。

仍以图13为例,设电流由A端流入,B端流出,先撤去R2,由图16可知R1、R3有电流通过。再撤去电阻R1,由图17可知R2、R3仍有电流通过。同理撤去电阻R3时,R1、R2也有电流通过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R1、R2和R3并联,再与R4串联。

电路分析总结 第16篇

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穴的数量相等的。

2、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射极跟随器)。

3、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0,其共模抑制比为∞。

4、一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5、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上限幅、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主从JK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0、置1 。

7、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特性。

12、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14、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1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倍。

15、处于放大状态的NPN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xxxC>UB>UE,而PNP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xxxE>UE>UC。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16、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而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17、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反向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18、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增大。

19、晶体管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信号时,三极管应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20、一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大于锗管的死区电压。

21、当硅晶体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时,该晶体二极管相当于阻值很大的电阻。

22、电子秤中使用的半导体器件是利用了半导体的力敏性。

23、画交流放大器的直流通路时,电容器做开路处理;画交流通路时,电源和电容器应作短路处理。

24、PN结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5、工作在放大状态中三极管可视为放大器件,工作在截止饱和状态的三极管可视为开关器件。

26、差动放大器只对差模信号有电压放大作用,而对共模信号无电压放大作用。射极输出器的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1,且接近于1。所以对信号源影响小,带负载能力强。

27、晶体三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器件,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器件。

28、三极管属于双极型半导体器件,场效应管属于单极型半导体器件。

29、理想运放的两个重要结论是:一、是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等。二、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相等,并且等于零。

30、一个自激振荡器只有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和振幅平衡条件才能产生振荡。

31、计数器可分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两者中速度较快的是同步计数器。

32、触发器为时序逻辑电路基本单元,门电路为组合逻辑电路基本单元。两种电路主要区别在前者具有记忆功能,而后者不具有。

33、二极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超过死区电压才能导通。

34、为调整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使之上移,应该使Rb电阻值减少。

35、一个触发器可以存放1位二进制数。

36、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组合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共集电极、共基极、共发射极。

37、NPN型晶体三极管的发射区是N型半导体,集电区是N型半导体,基区是P型半导体。

38、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发射结的.导通压降Vbe则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39、具有记录输入脉冲个数的电路称为计数器,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触发器,是时序电路。

40、晶体管构成的三种放大电路中,没有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作用的是:共集电极接法(射极输出器)。

41、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调整管工作在放大区。

42、一个xxx制计器至少需要四个触发器构成

43、利用电阻R和电容C可以将脉冲波变换变为三角波和尖顶波。

44、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指的是在基极输入信号作用下,三极管具有的两个明显相反的状态即饱和和截止。

45、衡量运算放大电路抑制零漂能力的指针为:运模抑制比,对于运算放大器该参数等于∞。

46、负反馈电路可分为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47、将模拟信号转换到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A/D,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D/A。

48、集成触 发器按功能可分为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和T触发器。

49、射极输出器是一种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

50、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受外界条件(温度、光线等)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或受光照射均可使电阻率减小。

51、PN结是晶体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也是一般半导体器件的核心。

52、射极输出器没有电压放大能力,由于其输出电阻小,所以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

电路分析总结 第17篇

在较复杂的电路中往往能找到电势相等的点,把所有电势相等的点归结为一点,或画在一条线段上。当两等势点之间有非电源元件时,可将之去掉不考虑;xxx条支路既无电源又无电流时,可取消这一支路。我们将这种简比电路的方法称为等电势法。

例4.如图8所示,已知R1=R2=R3=R4=2Ω,求A、B两点间的总电阻。

解:设想把A、B两点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进行分析,A、D两点电势相等,B、C两点电势也相等,分别画成两条线段。电阻R1接在A、C两点,也即接在A、B两点;R2接在C、D两点,也即接在B、A两点;R3接在D、B两点,也即接在A、B两点,R4也接在A、B两点,可见四个电阻都接在A、B两点之间均为并联(图9)。所以,PAB=3Ω。

电路分析总结 第18篇

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规则

(1)单音节词和少数以-er,-ow结尾的双音节单词,比较级在后面加-er,最高级在后面加-est。

① 单音节单词:small→smaller→smallest short→shorter→shortest

tall→taller→tallest great→greater→greatest

② 少数以-er,-ow结尾的双音节单词:clever→cleverer→cleverest narrow→narrower→narrowest

(2)以不发音e结尾的单音节单词,比较级在原形后加-r,最高级在原级后加-st。

large→larger→largest nice→nicer→nicest able→abler→ablest

(3)以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闭音节(即:辅音+元音+辅音)单词中,先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比较级加-er,最高级加-est。

big→bigger→biggest hot→hotter→hottest fat→fatter→fattest

(4)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双音节词, 把y改为i,比较级加-er,最高级加-est。

easy→easier→easiest heavy→heavier→heaviest

busy→busier→busiest happy→happier→happiest

(5)其他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比较级在前面加more,最高级在前面加most。

beautiful→more beautiful→most beautiful

different→more different→most different

easily→more easily→most easily

(6)有少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是不规则的,必须熟记。

good→better→best well→better→best

bad→worse→worst ill→worse→worst

old→older/elder→oldest/eldest

many/much→more→most little→less→least

far →further/farther→ furthest/farth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