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创业课复盘总结 第1篇
第一个案例是20年初,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与少年得到xxx老师合作推出的阅读训练营。
用户招募期间选择了常规的裂变玩法进行xxx,邀请1人可免费解锁课程,辅以用户邀请排行榜和其他激励机制,同时招募了KOC用户来宣传。
项目最终的数据表现上,启动量:裂变xxx量:打卡xxx量是1:3:的比例,7天打卡制,每天打卡还有50%用户回流,群内付费转化率15%。当时高价课的转化品是365元的会员卡、作文课,最后项目实现了150万营收。
该项目层面在活动主流程上,没有脱离教育行业的常规套路,那么15%的转化率是如何做到的?后续项目复盘阶段,我们认为是社群运营期间,我们额外做了一个“家长课堂”:每天安排的课程学完后,我们会让家长和孩子互动、一同完成作业。
社群运营的后半段,我们频繁看见大量的家长在群内排队感谢xxx老师,诸如“谢谢xxx老师”、“感谢你给了我新的认知,改变了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等真诚的祝福话语。
当时这一幕让我们对后期转化率有了信心。社群内的水军可以通过剧本撬动活跃度,但是真诚、具备感染力的氛围无法人为地去创造或是复制。
做群转,把社群氛围做好,增强运营细节的交付,算是前置基础。核心本质仍然是运营用户的心理预期,社群运营得好不好,取决于用户是否接受了你的“暗示”。很多时候结果是必然、可预测的,过程反而是最重要、可把控的。
而从这个案例,可以引出我们团队做群转时非常注重的“心法”,也就是社群运营时如何把握底层的“暗线”。
群转的心法层面,我们会借用“组织管理杨三角”来解释整个定义。
举例说明,激励一名员工完成事情,核心是解决三个问题:愿不愿意?能不能?许不许?
愿不愿意,泛指做这件事的意愿、动机。意愿的本质是信任,除了少数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绝大多数人是“我看见了才相信”。这里的“看见”形式非常多种,可以是群里老学员的案例分享、用户的现身说法、持续对外分享,目的都是为了让用户相信:这件事很好、这个课程很有用;
能不能,指用户做这件事需付出的代价,物理层面如金钱,其余层面如时间投入、精力投入。与之对应,我们会针对用户的困惑、疑虑、畏难的地方给出具体匹配的解决方案;
许不许,指用户做这件事后可得到的好处,这里的做到泛指用户为高价课程完成了付费。我们会描绘出具体、可感的场景,使其相信付费并学习后,对其各个层面会带来的转变。类比到打游戏,花30天的努力可以获取装备,装备可以让你的游戏体验更佳,这里的场景及其对应的收益,就是明确可感知的。
这个思维路径,在我们与风变科技的运营团队交流时,也发现对方社群动作之外的“认知九步曲”:
1、提出问题,戳用户痛点
2、提出问题的本质原因,给用户信心,告诉他你很容易就能改
3、给用户方案,按照方案去做,马上就可以得到改善
4、让他决策,让他一定要坚持下去
5、提醒媒体都有很多人会中途放弃,你必须给用户更多鼓励
6、学习
7、自我怀疑,让他怀疑自己是错的,现在是对的,怀疑的过程就是_的过程
8、收获感,用户发现从新方法/方案中得到了一些好处,强化了用户认知
9、再来一次
与之相对的便是群转的“明线”:社群的运营节奏。
为了确保细节执行都可以完成100%落地,把社群运营的节奏拉得很精细,按照节点执行到位,我们会在各个项目都沉淀可复用的SOP,大体上是共通的,可以粗略划分:早分享、晚总结、中间作业表扬榜。在模式上与阿里铁军的销售模式非常相似,即:早启动、晚分享,中间加陪访。
在暗线有了认知的基础上,明线通常目的明确: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背后逻辑都是把过程做好,让结果自然显现。
私域创业课复盘总结 第2篇
在距离第一家店开业4个月之后,我们在当地完成了几个第一:第一家主打AI测肤的美容院,第一家线上线下互通的美业新零售,以及第一家完全零推销的美容院。 是时候攻城拔寨了。
于是我们在这个阶段定下了核心目标:降本增效、提高客单价、算法驱动
在21年1月五店联开之前,我们做了以下的重点布局:
经历2个月紧锣密鼓的装修、设备进场、人员培训后,在2021年1月24日,我们五店联开了。
在开业当天,我们交出了线上成交9000+,总GMV破400万的答卷,我们用实际行动向市场说了一句:我们来了!
关于这场五店联开全城分销裂变活动,其实也可以单独拉出来做一个专题,这里就简单说几个关键点吧:
就这样,我们从项目初创到第一个门店落地,到五店联开,到用户过万,总计13个月时间。
截至到目前,该项目已经复制到多个城市,本地的用户也已过2万,2021年整体GMV破千万,我虽然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了,但是还是希望她们能走得更远,最后附上一个我还没有实现的系统架构吧:)
私域创业课复盘总结 第3篇
这是整个私域运营中的核心一环,我个人把私域运营归纳为三个核心环节:流量 + 转化 + 交付,在这里我们设计了一套个人号私域转化模型,通过赋能销售员线上成交转化,并将跟客户的弱关系变为强关系,再通过精细化运营持续复购转化,提高每个用户的GMV。
该转化模型的关键因子就是用户标签体系及精细化运营,保障体系则由人设剧本、朋友圈剧本、销售SOP、内容运营策略、选品策略共同支撑,不再赘述,这里重点讲一下转化步骤,通过一个表格来展示:
同样的,我们也设计了一套用于线下导流转化的SOP
私域创业课复盘总结 第4篇
颜值持续升级是我们为终身会员提供价值的核心环节之一,基于会员的颜值评估报告,采取对颜值提升方案所匹配的商品使用周期的督导、服务项目的追踪发聩,定期发放的会员福利等,引入私域流量运营的方式大大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从而打造终身会员。
我们来还原一下实际业务场景,便于理解整套系统对于业务的作用及逻辑:
顾客xxx在2020年10月1日进店,做完AI测肤之后,检测出的主要问题是痤疮II级,需要采取的治疗方案是脸部清洁+补水+祛痘精华,xxx对解决方案十分满意,于是当场购买套餐并进行面部深层清洁(小气泡)+ 补水精华导入 (玻尿酸精华),购买的寡肽祛痘精华则回家使用。回家后,小程序系统及时推送当日的数字版测肤报告,并且提示她寡肽精华的用法、用量以及到期补货提醒,同时推送下一次服务预约。
第二天,xxx收到客服回访电话,咨询她对于第一天皮肤检测报告是否有疑问,服务是否满意以及产品是否已经开始使用,一周后客服再次回访使用效果,并且推送相关知识及服务预约,一个月后xxx使用完产品在此来到店里做皮肤检测,系统直接给出两次测肤结果的对比,告诉她皮肤改善的原因,随后在做服务的时候,操作技师在预约之前已经看到xxx之前的皮肤情况,这次针对性做了服务与精华的配比,xxx感到十分舒适,随即复购了产品和服务,同时也邀请自己闺蜜前来体验。
这样,在一个皮肤更新周期(28天)之后,我们将一个新客变成了老客,同时也帮我们做了xxx,这就是这套系统对于我们终端门店的赋能,让我们的第一家形象店完成了业务的标准化与自动化,这为我们后期市场攻城拔寨凑齐了最后一块拼图。
在这个阶段,我们总部建立起了私域内容活动中心,持续输出并复用到各个流量池;同时我们的销售全员也建立起了私域运营能力,开始搭建各渠道私域流量池;这时候我们已经在大部分场景摆脱了人力的束缚实现了工具化、自动化;围绕着私域打法和我们的系统,超过30%的用户实现了多品类购买,超过50%的用户实现了单品复购,也就是说,我们具备模式化的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