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总结翻译 第1篇
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摘要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有助于建立文献数据库。近年来,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日益增多,一份完整准确,有逻辑的论文摘要能为学术文献增色不少。那么,究竟该如何高效地对论文摘要进行准确的翻译呢?
第一、要保证摘要的完整性。学术论文摘要本就是对论文整体的描述,在翻译时,如若对论文摘要进行省略,就会影响对论文主题的传达,从而对整篇论文的阅读造成困难。摘要 翻译的目的是让目标语言读者能够通过摘要对论文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因此,译者在翻译之时,一定要确保摘要的完整,若非必要情况,不得对摘要内容进行增减。
第二、注重逻辑性。如上所说,论文摘要是对论文整体内容主题的概括性叙述,通常句子紧凑,逻辑性强。因此,在翻译摘要时,应先整体通读,抓住句子主干,找出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逻辑顺序,再进行翻译。
文章总结翻译 第2篇
论文标题主要包括论文题目、副题以及各层级标题。标题看似简单,实则很有讲究。论文标题是对论文主题最简明扼要的概括,标题译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读者是否能接着阅读全文,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论文的发表。那么标题翻译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第一、标题的翻译,汉语的标题通常是中心词在后,前面加上修饰语。而英文的标题,通常是修饰语在后,也就是说,再进行论文标题翻译时,应先抓住标题中心词,再进行翻译。
第二、论文标题翻译应简明扼要,高度概括,词汇的选择一定是力求准确,表意上不应存在任何偏差。
第三、论文的各层标题的格式和要求各不相同,论文写作中应该注意这些细节。同时大小写的使用方法,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刊物有不同的要求,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情况是,除冠词、连词和介词外,其余实词的头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文章总结翻译 第3篇
从业以来,仅就笔译而言,做得还算进退自如。当初兴趣使然,毅然决然半路出家做了翻译,现在想来,有些冲动和冒险,但应该说这是一次正确的选择。走到今天,除了机遇外,应该还有其必然性。我拟从一个非语言专业译者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翻译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一、 选准方向,打好基础
有些人认为,只有外语专业的才能做好翻译,翻译就是翻译文学作品。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从翻译需求来看,主要还是实用类翻译,如科技、财经、法律等。具体到某一翻译类别,如果没有深厚的经验积累或者相应的专业知识,想胜任愉快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建议翻译新手在从业伊始就应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专业背景等,选择一个翻译主攻方向。经营某类翻译久了,不仅质量有保障,速度也能上得去,从成本效益角度来看,是相当划算的。
以我相对熟悉的法律翻译为例,我中英文法律文本的阅读量至少达到百万字的数量级。阅读可以帮助我了解法律概念、原理,不同法律文本的风格,甚至对法律推理也有所了解。有了阅读积累,应对实际工作的时候,就能比较轻松自如。对我来说,翻译工作最难的部分不在实际做翻译,而在做知识储备。一方面,我想加强对某一法律领域(如仲裁/诉讼)的了解,做到翻译时心中有数,不会稀里糊涂;另一方面,我要根据公司业务的发展,阅读相关材料。这种准备工作量之大,有时令人心生畏惧。
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翻译人才模式是 专业知识+语言能力,我甚至觉得现在的翻译硕士教育也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说,如果培养方向以财经为主,则可以考虑开设基本的财经、金融双语课程。
二、学会研究,体现专业
有时听人感慨说,翻译到了一定阶段,就会遭遇瓶颈。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学习和研究。举例来说,如果时事新闻汉译英的时候遇到困难,我们可以阅
读国内外的多种相关报刊杂志,一定可以找到多种可供借鉴的译法,并通过比较,判断出最优译法。
三、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翻译工作最终体现为译入语的字字句句,甚至标点符点上。在细节方面(特别是标点符号和空格),本地化翻译做得非常好,我觉得可以向全行业推广。
同一原文,xxx文,如何分出译文的优劣高下?假设两个译者的水平非常接近,有时候,一两个关键词的处理,就能看出译者下了多大功夫。比如,approval作为可数名词,在一定语境下是表示“批准件”的,甚至可以结合具体交易细化为“批件”、“批文”或“批函”。又如review,律师review一个文件,可以说是“审阅”;审计师review一个账目,实际上是在“复核”;上司对下属做performance review,实际是对下属的工作表现做“评价”。再如,一定语境下,issue到底是“签发”还是“颁发”?approve到底是“批准”还是“核准”?考虑到动作主体、搭配习惯等,应该还是存在最优译法的。
四、题外话
常听见同行抱怨,说翻译不被理解,不受重视。我以为解决之道在于,一方面,翻译从业者要主动向业外人士解释说明翻译工作的难处,为自己、为行业争取理解、赢得尊重;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让人知道,专业翻译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专业,成为一个专业翻译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
文章总结翻译 第4篇
在结构式摘要中用得最广泛,撰写论文时,研究工作业已结束,研究过程已成为过去,因此,在方法与结果这两项内容中一般均采用过去时来表达,而且对研究对程中所进行的活动进行描述时也用一般过去时。
例:分析了89例早期肝癌的治疗结果。
译: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early liver cancer were analyzed in 89 patients.
不过,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用现在时还是用过去时,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若讨论的是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具体情况则用过去时;若讨论的是一个实事则用现在时。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具有普遍性则用现在时;不具有普遍性则用过去时。
文章总结翻译 第5篇
在本次翻译实习中,我所要进行英汉翻译的材料是关于招投标的相关材料,而要进行汉译英的则是与施工过程相关的材料。总的来说,翻译这样专业性很强的材料在我自己看来无异于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大学整整四年不正是为了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吗?而能力的提高肯定少xxx必要的锻炼啊。所以,也就鼓起勇气,尝试着迎着困难前行。通过一个月左右的翻译实习,我自己也从中获得了不少的感悟及体会。整理起来有一下几点:
首先,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一定要动手实践。不过实践也要分为两类,即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直接实践就是我们自己要动手翻译,一回生,二回熟,日积月累,第一手经验多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翻译能力有所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而间接实践就是我们从研究别人翻译的东西。虽说这两种实践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翻译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但是个人认为,直接实践更具重要性。就如同本次翻译实习,在实习的最初,我对文章里的各种专业术语感到无比的头疼,甚至有抓狂的冲动。原因很简单,它们对我来说完全陌生,这就让我基本读不懂原文,这样怎能做翻译呢?所以,在我一再坚持查阅词典及其他相关资料后,我渐渐地记住了xxx语的意思,也慢慢了解了它们的用法,于是我的翻译速度也就从最开始蜗牛爬的速度变得更加娴熟,译文也不再那么干涩生硬了。这不得不让人感慨,熟能生巧啊。学翻译犹如学游泳。只在岸边看别人游,或只听教练讲解,是学不会的。所以,自己亲身的锻炼是绝对必不可少的。
其次,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翻译材料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在这次翻译实习中,我所翻译的材料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材料,而它的翻译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我也采用了相应的方法。对此类专业资料的翻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原文意思的准确性及精确性。因此,在翻译时,选词是很重要的一步。正确选择词义是xxx文质量的中心问题。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英语词义比较灵活多变,词的含义范围比较宽,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而汉语词语的意思则更为严谨,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然后在译文语中选择正确的词语进行翻译。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从而做到翻译的第一条标准“信”。
再次,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存在着的差异,一种语言中有的表达方式在另一种语言中很难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时,必要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如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的省译法,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的增译法,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的转译法等等。这些翻译方法及技巧的运用,将对我们在翻译中遇到的难点的翻译有相应的帮助,同时也能使译文更通顺易于理解,更符合阅读习惯。
最后,翻译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方能坚持下去。在这些天做翻译的过程中,我天天都坐在电脑面前,敲着键盘,移动着鼠标。一天下来,总是腰酸背痛,眼睛也胀痛,脖子僵硬。这份辛苦也算的上对翻译工作深切的体会。虽说也明白,各项工作必有它的难处,但亲身体验一下还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明白了有些东西,我们仅仅懂得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身体力行并能坚持到底。说到勇气和坚持,这不仅仅是做翻译才需要的品质,今后的工作中,人生道路上都是需要它们的。人生就像马拉松,获胜的关键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多坚持一分钟,这一分钟不放弃,下一分钟就会有希望。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一分钟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再苦再累,只要坚持走下去,属于你的风景终会出现。这次英汉加起来一共翻译了四万字,对我这个翻译菜鸟级别的人来说,也算的上浩大的工程了。但是,一步一步走下来,也就做完了。坚持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时时刻刻记着它,我们当我们受到挫折遇到困难的时候,它就会鼓励我们不断向前,最终让我们获得成功。人做一件事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坚持下去,很多人就会半途而废,这样做到一半了就放弃,最后会一事无成。很多人都渴望成功,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成功,我认为如果要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有些人能够成功,是他们坚持、努力,最后干出了大事情。所以,这样的翻译实习也就锻炼了以后极需的品质,这对我来说也算是额外的一大收获。
文章总结翻译 第6篇
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比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ssue culture of poplar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语感要强。必要时,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都可以去掉,而直接以Introduces开头。
文章总结翻译 第7篇
自20XX年7月6日入职军工事业部以来,不知不觉已有一年,时光如梭,回首这一年,有工作时的忙碌,也有与同事合作时的愉快,更有来自领导的谆谆教诲与关怀。在这一年里,我不仅在公司里学到了全新的东西,也从同事及领导身上学到了珍贵的做事态度与作人原则。这一年对我来说不仅仅意味着时间流逝,更意味着我职场生涯的开端,在这几个月里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渐渐转变为职场的一员。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主要总结如下:
一、参加培训及学习规章体系
进入公司以后,参加了多种培训,包括安全培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等,同时参加了3次关于核安全文化的考试以及1次关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考试。经过相关培训以及相应的考试,我很快融入到了公司的大环境中,让我明白除了干好翻译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将安全问题以及相关体系重视起来。尤其是安全培训,让我深深感受到安全对于每一个人,对于一个项目,甚至对于整个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所以,对于任何人,无论身在何处,“安全第一”的概念始终需要放在第一位。
二、翻译工作
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日常翻译工作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是与国外公司来往的邮件。
其二是机器使用说明及相关内容。
其三是协助各部门进行翻译工作。
三、扩大学习范围
通过切身的经验,我深知作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才,单单提升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专业学习外,在作人做事方面,我也加强了学习。来到核电军工事业部后,我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司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在工作当中向同事虚心请教,大到为人做事严谨的态度,小到办公设备的使用,这几个月我从未放弃学习的任一时机。唯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精于专业但又不局限于专业。到现在为止,我已熟悉了本部门的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对待不足之处
入一行,爱一行。这是我当前最深刻的体会。进入机械行业、掌握职场技能对于我来说是一条漫长而又充满吸引力的道路。我深知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让我警醒,但是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以及领导同事的帮助引导下,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为公司所用的人才。
最后,感谢公司为我提供这个平台,同时感谢军工事业部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栽培和帮助,让我不断成熟与进步。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这个平台上尽我所能,为公司的更加辉煌尽一份力量!
文章总结翻译 第8篇
原文一共给出了四类与引用图表引用相关的句型。
1 Table 1 or Figure 1 shows (compares, presents,provides)
an overview of ….
the experimental data on X.
the summary statistics for ….
the breakdown of X according to ….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X.
the intercorrelations among the nine measures of X.
2 The table below illustrates or The piechart above shows
some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
the breakdown of ….
3 As shown in Figure 1 ( As can be seen from Table 1,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data in Table 1 that, From the graph above we can see that), the X group reported significantly more Y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4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X (The results of the correlational analysis, The themes identified in these responses)
are shown
can be compared
are presented
are set out
are summarized
in Table 1 (in Figure 1).
3 突出说明图表中的重要数据
文章总结翻译 第9篇
1. 用词错误
如:细胞的融合度达到80%时,胰酶消化
我们有见到过这样的译句:When the fusion of cells reached 80%, cells were digested by pancreatin/pancreatic juice.很明显,这个句子中fusion和pancreatin都用词不当。
修正后:Upon reaching 80% confluency, cells were digested/trypsinized with trypsin.
2. 成分残缺
The insulin levels increased. Whereas the glucagon levels decreased.
或:The insulin levels increased. And the glucagon levels decreased.
在这两个句子中,每个分句都有一个主语和一个谓语。然而,这两个句子的第一句都是一个完整思想,而第二个句子则以从属或并列连词开头,并不完整。
我们可以通过添加逗号来合并这两个句子:
如:The insulin levels increased,whereas the glucagon levels decreased.
也可以添加过渡词(非连词)
如:The insulin levels increased. In contrast, the glucagon levels decreased.
3. 错误地使用修饰成分
(1)Appropriate statistical test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ariables, including Student’s t-tests,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s, and Pearson’s correlations.
Including后面接的,实际上是统计方法。就上句所示,列在句子末尾的方法等同于变量(variables)。
修正后:Appropriate statistical tests, including Student’s t-tests,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s, and Pearson’s correlation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ariables.
(2)The patient experienced severe pain in his right arm when lifting objects for three months.
文章总结翻译 第10篇
用于说明论题的发展背景,表示持续到撰写论文时的行为或状态,或表示动作已完成。
例:从发病时起,对病人随访了三年。
译:The patients have been followed for 3 year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ir disease.
三、摘要语态
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一篇摘要很短,尽量不要随便混用,更不要在一个句子里混用。
文章总结翻译 第11篇
第一、格式。对于学术论文来说,标准的格式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译者容易忽略的地方。一篇学术论文的译稿,若是连论文格式都变了,那是注定不能被接受的。同时,正确的格式,亦是反映译员专业性最直观的部分。
第二、注重论文相关内容的专业性。专业性的翻译以及观点的专业才是高水准翻译的关键。因此必须要保障其中的专业词汇的精准翻译,这是专业性翻译的根本。不仅如此,对于论文翻译来说,是决定了客户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
第三、选词要严谨。学术论文一般都是非常严谨的,在用词方面都是经过不断思考的,所以译者在论文摘要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语言润色,尽量做到准确、简洁、明晰、通俗易懂。
医学论文属于较为正规的文体,所以用词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虽然几乎所有撰写医学论文的人,都可以借助词典进行阅读,但能顺利准确地进行英文论文写作的人却为数不多,这主要体现在对医学专用词汇的认知水平上。下边列举一些常见的错误。用汉英词典逐词翻译中文名词,而不是参考国际通用译名和医学英语专业词典的译法。例如;“病灶”不是译为ill kitchen,正确的译法是lesions;“解剖部位”不是译为district,正确的译法是region;“心脏杂音”不使用audible noise而使用murmur;“膏药”的译法不是medical cream,而是dog—skin plaster;再者,还有一些词汇直接使用汉语拼音,如“脾虚”国际通用译成pixu等等。单复数的误用。例如“使肠通便”英语表达应为move bowels,bowel习惯上应为复数形式;“damage”表示“损伤”含义时,应为单数。而不是damages(为法律用语,赔赏金)。
主谓语不一致的错误。例如,腮腺炎mumps形式上是复数,实际上该词是一个单数名词;常见的此类名词还有:龋齿caries、xxxarthritics、糖尿病diabetes、软骨病rickets、麻疹measles、带状疱疹shingles、癔病hysterics等。修饰用词错误。例如,“疗效”不用treatment effects表达,而可用curative effects / effectiveness等词来表达;“全血”是指未经分离的血液,英语应为whole blood,而不是complete blood;“未怀孕的”应为un-pregnant,而不是un—conceivable等等。要写好SCI论文,除了多使用专业英语词典外,平时应多读专业英语文献,增大日常积累,避免在写作的时候生搬硬套。多读多练,在医学论文摘要写作中的错误必将大大减少。
文章总结翻译 第12篇
1.延伸工作
In a follow-up experiment, we will study the role of...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will be the object of future research...
要注意的是一个句子用过去时和用现在时的区别。“The temperature increased linearly over time”表示一个特定的实验结果,而“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linearly over time”此句总结了一个实验发现,意味着温度一直在直线上升。在重句中,有时候需要将两种不同的时态结合起来,例如“In 1905, Albert Einstein postulated that the speed of light is constant... ”在这个句子中,postulated是发生在过去的(1905年)因此要用过去时,但是后面一个普遍真理因此用现在时。
文章总结翻译 第13篇
原文一共给出了6个与 相关的句型。 以下是这些基本句型:
If we now turn to ….
A comparison of the two results reveals ….
Turning now to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Comparing the two results, it can be seen that ….
The next section of the survey was concerned with ….
In the final part of the survey, respondents were asked ….
11 总结和过渡
文章总结翻译 第14篇
在对外经贸经济活动中,企事业单位对于各层次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为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应用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各类应用文体的实用翻译课程已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职学生构建开放的整体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获得良好的语言翻译能力。
一、从科目要求出发,浅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亟待完善,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开设较晚,为便于学生参加相关的商务英语等级证书的考试,课程一般设在二年级的下学期,课堂授课课时较少(一般为60学时或80学时),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掌握仅为皮毛;另外,在学习翻译课之前,尽管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及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但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学校未曾开设英汉对比、修辞、词汇学等相关课程,因此,翻译课教师的授课难度较大。
2、教材内容过时、教学模式陈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材虽然注重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但所选用的实例不够新颖,内容仍保留一些传统教学色彩,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的重视也不够;教材虽然注重实践与形式多样化的结合,但教师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够,课堂教学依旧以传统的授课方法为主,容易导致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行业的需求。
3、考试为指挥棒,课堂教学与职业教育相脱节。目前,各种形式的外语测试直接充当着指挥棒的角色,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同样沿袭着这样的趋势:即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测试哪方面的能力,学生就集中学习哪方面的内容。
4、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翻译课教学的要求高、难度大,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懂得语言学、教学法、翻译理论、商务贸易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有口译、笔译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翻译课程的备课量大、作业批改难度大、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根据目前现状,浅议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重点
1、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确实是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针对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教学实践:
1.以理论研究作为教学实践重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中职学校翻译教学的整体语言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翻译教材和教法。
2、以师资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支能实施翻译教学与整体语言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
3、以学生培养为重点:实现由传统单一“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整体语言教学的方式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帮助中职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应更好地使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过程,从而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独立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三、结合专业性质,试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的合理规划针对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性质、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学科探索与规划。首先,进行系统的课程设置。翻译教学要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其特有的教育思路,课程设置必须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多样性,即课程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才能使各门相关学科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衔接。在低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语言基本功、普及人文社科等基本知识,为高年级各种应用文体的翻译打好扎实的.同时,针对商务、文秘、旅游、国商等不同专业方向,组织编写富有时效性和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注重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的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完善新的教学理念。要使翻译教学从传统的弊端中走出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应包括:科学的教学方法、新型的师生关系、多样的教学模式、优化的语言输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综合的测试手段。翻译教学要从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改变成为精讲多练的师生互动型课堂;在语言实践教学环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需求、目的、意志及学习策略等个人因素,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xxx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可以采取模拟现尝演示报告、翻译评论、项目协作等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活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情景翻译练习;教师利用教学课件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翻译项目,指导学生上机练习;或者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一些翻译项目……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既能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整体语言环境中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鼓励,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评测。
最后,建立强大的师资阵容。学校必须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满足当前中职学校外语教学实践发展和翻译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借鉴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在教师翻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翻译理论研究;注重师资的培训与交流,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内外翻译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合作,邀请翻译人员来校授课,派教师到校外、国外学习进修等方式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作为教师本人还要自觉加强自身业务修养与理论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使自己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取得相关证书和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也理应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必需。
总之,随着社会对高技能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向,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不断开拓出符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文章总结翻译 第15篇
A. What is surprising is that the caspase pathway takes place in the interior of a cell. (Cell 1997, 91, 443-446)
B. Furthermore, we have noticed, most surprisingly, that the optical rotation of several modified dendrimers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is vanishingly small. (Science 1994, 266,1226-1229)
C. One unanticipated finding was that antibody screening experiments of this type can be useful for revealing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and thus can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biology. (Nature Biotechnology 2003, 21, 1509–1512)
D. This finding was unexpected and suggests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mostatic function and obesity involves additional factor(s) besides thos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agulation or fibrinolytic systems. (J Clin Invest. 2001,108(10): 1533–1540.)
F. This is a somewhat surprising result, since one would expect at first view that, as the side-chain length increases, the overall contribution of the strong, associating electrostatic (and hydrogen-bond) terms to the interactions diminishes, while the contribution of weaker, nonassociating dispersion forces increases. (J. Phys. Chem. B, 2006, 110 (7), 3330–3335)
G.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some of the new devices have strikingly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ies, which compete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devices. (Nature 2001, 414: 338-344)
文章总结翻译 第16篇
步入大三下学期以来,课程减少了许多,与前几学期那繁重的课业负担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许多同学仍然是选择玩游戏来度过这“宝贵”的大学时光,而我却另有想法—一方面学好本专业,另一方面这首为考研作准备,再者努力寻求工作的机会。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我曾找了一份作英语科技文翻译的工作,下面我谈谈有关情况和我的一些体会。
这份工作的老板是我以前的一位老师,由于有一定的人际关系,他承担了_关于专利摘要汉译英的工作。他在校外专门租了一个屋子,配了几台电脑,然后招了一些大四快毕业的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他做全职翻译,也就是按照正常工作时间,一天干八小时。为了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他在校内的广告栏里贴出了海报,招半专职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为晚上6:30开始,下班时间要看完成的速度和数量。我就是在看了海报后与其他三十多个同学一起去应聘的。选拔很简单,先填一下个人的简单情况,然后由老师给我们应聘者每人发一封邮件,邮件内容为二篇翻译原文,要我们利用现有知识翻译过来,完成后给他发回去,根据我们回复情况确定最终人选。
得到邮件后,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之翻译完成,在晚上便给老师回复了。很幸运,我在周六的时候接到了老师的电话,成了最初13名被录取者中的一员!当天下午,我们即与老师一起到了工作地点,然后他对我们进行了相关培训,就像我们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一样。慢慢地,等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过后,他便给我们发活儿,正式开始工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作开始过后,陆续有同学退出,从最初的13人减少到了半个月后的8人。考虑到本专业有许多东西要学,而且自己也不太适应那里的工作环境,因此我也在四月底离开了,自己的正式工作时间为3月8日到4月30日。
工作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每天晚上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有当天要完成的工作保存在各自的工作文件夹里,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数量相同,这样便于修改。接着我们便动手翻译,一般持续时间为3个小时左右,期间可以讨论。然后大家都完成之后,小组的成员便开始相互修改。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短,难免会有问题,而且一定会有问题,相互修改可以减少错误。即使是修改之后,抽查人员还是会发现问题。我们一般是工作到10:30左右,每晚都由其中一人最后锁门并保存好钥匙。
虽然我在那里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每次去都很用心,所以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下面说一下我的几点认识:
第一,学习力是最重要的。虽然我已经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了,而且也过了四、六级,但要完成此份翻译工作,还得重头学起。我们根本不用抱怨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什么知识,也不用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要是不学的话,任何人都会落后的。
第二,态度决定一切。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好的态度。就像在做翻译的过程中,有时自己一走神或是在想其他的东西,就很容易犯那种非常低级的错误。把态度端正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要时时为他人着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团队是一个核心,任何人在团队中只是充当一个配角。千万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时刻准备为团队的共同目标服务。就像你一个人把翻译做完了,而其他的人还在继续,那么你就必须等,大家共同完成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必须要学会忍受。在团队工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难免会有摩擦,那么如何不伤了大家之间的和气,就要看个人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了。一切都必须从长远考虑,千万不能鼠目寸光,“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五,还必须接受现实的`不公。这个我觉得自己的感受还是比较深的。因为后来8个人中,就我一个男生,所以就意味着有许多体力活,如买蚊香(因为到了晚上那里的蚊子就很多)、扫地等就得有我来代劳。甚至,连分配翻译任务时,我的文章也明显地比她们的要难。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存在,只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就可以了。
在大学里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但不是每一样都对自己有帮助,如果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学到更多的知识便是我们来此的目的。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学到了许多学习、生活方面的“小常识”,那是整天关在教室里学习所得不到的。相信此次工作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偶尔回忆起来,仍觉得受益匪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使前进道路上有千难万险,我仍会积极地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