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学弈》选自(《xxx·告子》),xxx是(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鲁)国人。《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xxx名(丘)字(xxx),(春秋末期)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是世界最的文化名人,xxx又称“文圣”。
2、(《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xxx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xxx)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xxx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学弈》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善于观察,探求真理),xxx(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8、文中提到的重要日子有哪七个(腊八,过小年,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正月十九)。
9、《藏戏》开头运用了(三个反问句)它的作用是(强调说明了藏戏的特点)。藏戏被称为藏文化(“活化石”)。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2篇
复习要点:
①落实近义词的区别,积累常见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②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判断方法。
复习措施:
①加强练习,能每天在课堂上完成一套基础知识小练习。做好错题小结,进行练习反思。
②运用联想的方法,在比较中记忆、积累,将无序的字词有序化。
③熟悉病句的六种类型。收集各种典型病句。
④借助错题小结,反复训练常错的病句类型。
1、词语题(包括成语和熟语)
词语辨析:
①有相同和不同语素的,重点分析不同语素。
②没有相同语素的,重点分析具体语境。
熟语:注意感情色彩、使用范围、使用对象。
2、病句辨析题
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方法:①检查句子主干,看是否成分残缺。
②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不当。
③心里默读,看是否有句式混用或语序不当。
④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高考语文必看知识点篇二
语言运用题的考试内容有语段压缩、语句扩展、句子仿写、句式转换、图文转换、病句修改、句子排序、修辞手法等等。做题的技巧是审好题干,照章办事。
复习要点:
①复习语用的各种基本题型及解题要领。
②收集近年来出现的语用新题型,预测题型变化的趋势。
复习措施:
①精选语用典型题目,在练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要领。
②加大“压缩语段”“句式变换”“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易错考点的练习力度,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
③多积累优美词句,以应对仿写、修辞等题型的考查。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xxx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xxxxxx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xxx的信陵君
4.初唐xxx:xxxxxxxxx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xxxxxxxxxxxx
6.元曲四大家:xxxxxx白朴xxx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xxx祝枝山文徵明xxx
8.北宋四大书法家:xxxxxx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xxxxxxxxx欧阳洵元-xxx頫
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xxx斯》
13.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14.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15.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16.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17.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18.春秋五霸指:xxx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19.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20.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1.第一位开拓_童话园地_的作家是:xxx
22.第一位女诗人是:xxx(文姬)
2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_人民艺术家_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2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_一代词宗_:xxx
2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xxx
27.文章西汉两司马:xxx.xxx如
28.乐府双璧:木兰词xxx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2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3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xxx,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望文生义。如果你不了解成语的意思,仅从字面意思来推测,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句一: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解析:_叹为观止_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不是感叹的意思。
例句二:教师要改变那种耳提面命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多与学生沟通,做到平等、民主。
解析:耳提面命:对着耳朵告诉,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恳切地教导。这与句子中的_简单粗暴_是相矛盾的。
再比如:差强人意、如坐春风、首当其冲、明日黄花、不刊之论、文不加点、万人空巷、味同嚼蜡、短小精悍等_高危成语_也需要多多留意。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4篇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 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4、前后矛盾;
5、语序不当;
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xxx、对比、借代、反语、双关
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一般—个别2现象—本质3原因—结果4概括—具体5部分—整体6主要—次要
二十二、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结构形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
三十二、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三、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2表讽刺或否定3表特定称谓4表强调或着重指出5特殊含义
三十四、破折号用法:1表注释2表插说3表声音中断、延续4表话题转换5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表内容省略2表语言断续3表话未说完4表心情矛盾5表思维跳跃6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六、其他:
(一)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5篇
《夜雨寄北》
xxx
君问归期未有期,xxx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xxx雨时。
【译文】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
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日xxx雨的情景呢?
【注释】
1)选自《xxx山诗集》。xxx(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xxx。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寄给妻子(或友人)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或友人)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2)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3)却:再。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6篇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2]望极春愁,xxx天际。[3]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4]对酒当歌,[5]强乐还无味。[6]衣带渐宽终不悔,[7]为xxx人憔悴。
作品赏析
【注释】
[1]此词原为xxx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xxx天际”。“春愁”,即xxx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xxx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xxx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xxx人憔悴”。这大概正是xxx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7篇
第一,词语
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中考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又包含了词的意思、用法和构成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
第二,阅读
第三,作文
作文是重要的语文考察形式,而且其分值较高,同学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其中,基本的作文结构、写作技巧和常见问题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第四,文言文
第五,修辞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8篇
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xxx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xxx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 、xxx君子乎。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xxx乐乎?”
3、xxx的《次北固山下》中采用对偶,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句子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 xxx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xxx雨时。
7.xxx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xxx直到夜郎西。 8.xxx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钱塘湖春行》中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1.《过故人庄》中描绘xxx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xxx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2.《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xxx啾啾;《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14.xxx的《望岳》: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xxx的《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与“鸟鸣山更幽,xxx逾静”有着异曲同工的是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xxx蝉.
16.《滁州西涧》中描绘春深树茂的幽静画面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023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9篇
1、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xxx
2、第一位女诗人是:xxx(文姬)
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4、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5、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xxx
6、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xxx
7、文章西汉两司马:xxx、xxx如
8、乐府双璧:木兰词xxx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xxx,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xxx,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1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xxx,xxx为代表,后者以xxx,xxx,xxx为代表。
1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