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控月活动总结(必备3篇)

感控月活动总结 第1篇

专家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疫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病例呈快速增加趋势。二是病例仍以输入性为主。

下一阶段,我国将以“减少二代病例,严防社区传播,加强重症救治,应对疫情变化”为重点,加强学校、社区等场所的防控工作,强化疫情监测、重症病例救治,科学合理使用防控资源,做好各项工作准备。

7月1日,应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科技组公布了我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产品统一测试结果,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的8种产品通过了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产品统一测试。

这8种试剂由7家单位研制。据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xxx绍,应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科技组向社会公开征集甲型H1N1流感快速检测试剂,共征集到93种。在此基础上,委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牵头,会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共同负责快速检测试剂的现场测试。经过初步筛选、调查核实、企业自测、现场统一复测等系列程序,在6月30日筛选出7家单位的8种核酸检测试剂。

7月2日,中国_长xxx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世界_长会议上说,中国将积极修订国家流感大流行预案,以应对下一阶段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形势。

xxx向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者介绍了_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措施,并分析了目前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点。

7月3日,xxx在参加世界_长会议期间表示,_针对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作好准备。

xxx说,_在此前就预料到甲型H1N1流感在继出现输入病例和二代感染病例后,将会出现少量社区、学校聚集性疫情。以往的季节性流感易感人群主要为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而甲型H1N1流感的易感人群恰好为青少年和年轻人,所以一些国家最早的集中暴发都在学校。他认为,从7月开始学校将进入假期,这有利于减少最易感人群聚集性的感染暴发。

xxx表示非常有信心应对下一阶段秋冬季可能暴发的流感疫情,中国的防控措施也一定能抢在时间的前面。

当天,_总理主持召开_常务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分析当前疫情特点和态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力做好下一步防控工作。

7月6日,xxx在_、教育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召开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新闻会上表示:我国内地将逐步调整和完善甲型H1N1流感各项防控措施,并把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常态化和程序化。

_北京7月7日讯,为确保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今年7月6日起,全面展开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药械的督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防控药械的违法行为。

根据安排,这次督查将集中力量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地区的防控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储备、使用环节进行核查。防控药品核查的重点是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使用、储备以及_推荐的药品等重点品种。防控医疗器械核查的重点是《关于加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通知》涉及的医疗器械等重点品种。

7月8日,_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调整完善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措施。_要求,对入境人员中有发热(≥℃)或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全部转交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排查和治疗,_门在接到口岸检验检疫部门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接运。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不再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由_门实施居家医学观察或随访。对无固定居所的人员,可在住地或指定的医学观察点进行医学观察。

调整完善诊断程序。_要求各省(区、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由_组织专家组开展诊断工作。对辖区内续发病例,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辖区疫情情况决定,由省级、地市级专家组或医疗机构,综合分析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作为病例确诊的依据。

实行分类收治的治疗措施,加强重症病例救治工作。_要求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应收治到定点医院治疗。对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的轻症病例也可考虑居家隔离治疗,具体情况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疫情防控形势和医疗资源分布情况自行确定。

_同时要求有病例发生的地区要重点做好重症病例集中收治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努力降低重症患者发生率和病死率。

_北京7月13日讯,在结合我国病例特点和治疗经验,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甲型H1N1流感最新防控经验的基础上,_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治疗管理方案(试行版)》并于当日印发。

管理方案指出,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是否采取居家隔离治疗,由定点医院经治医师按照有关规定,结合甲型H1N1流感相关诊疗方案和患者具体病情确定,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

_北京7月21日讯,近日,我国一些地区在学生暑期集中活动中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了防范甲型H1N1流感通过学生暑期夏令营、少年军校、集中考察、培训班等活动传播扩散,切实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_等要求,加强暑期学生集中活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暑期学生集中活动中一旦发现疫情,活动承办单位要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

7月1日至31日,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80例,至此,我国内地累计报告209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1912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香港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458例,至此,香港共确诊367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澳门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59例,至此,澳门甲型H1N1流感累计病例已有185例。

感控月活动总结 第2篇

【关键词】髋关节 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治疗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股骨头缺血坏死Ⅱ-Ⅲ期15例,股骨头缺血坏死Ⅳ期25例,股骨大转子骨折2例,髂骨骨裂2例,耻骨骨折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0例,带血管蒂的骨瓣移植术7例,多孔钽棒植入术3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1岁,平均48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Ⅳ期23例,股骨头缺血坏死Ⅱ-Ⅲ期7例;多空钽棒植入术4例,带血管蒂的骨瓣移植术3例。

功能训练 治疗组:取仰卧位进行患侧的PNF训练,分为两步:(1)给予患者10-15分钟的髋关节肌肉放松及髋关节松动术,尽最大可能增加髋关节的关节活动度;(2)采用PNF技术中的螺旋对角线运动模式,增加患者屈曲-内旋运动模式的肌肉力量及神经控制能力;增加患者伸展-内旋运动模式的肌肉力量及神经控制能力;增加患者后伸-外展运动模式的肌肉力量及神经控制能力。对照组:不进行PNF功能训练,其他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2 结果

45例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功能评定,采用harris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患髋的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范围3项进行评定,并得出总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1中疗效优良和很好者,治疗组占91%,对照组占72%。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表1 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的比较

治疗组

对照组

例数 总分

504

288

150

3 讨论

髋关节手术后,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关节功能康复的开始。由于术前的疼痛和术后的卧床,牵引制动,而引起的髋关节的伸屈、内收、外展、和旋转活动度受限及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废用性萎缩。 转贴于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通过刺激人体本体感受器,来激活和募集最大数量运动肌纤维参与活动,促进瘫痪肌肉收缩,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缓解肌肉痉挛[1]。增加主动关节活动度(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ROM),通过反射性方放松缓解疼痛。利用PNF技术中的等xxx、拮抗肌的反转、保持-放松、收缩-放松等技术,训练主动肌等长、等张收缩;利用自生抑制机制放松了主动肌和拮抗肌;利用交互抑制机制,肌肉收缩的同时伴随着对拮抗肌的抑制,进一步放松拮抗肌。因此临床上常常将主动肌兴奋性降低而获得放松,来解释所观察到的PNF训练后关节活动度增加的现象[2]。

4 结论

PNF技术具有很好的兴奋扩散作用,增加主动肌的兴奋性和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关节主动和被动的活动度,提高髋关节术后的运动控制能力,促进下肢的运动功能恢复[3]。此外,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关于髋关节术后应用PNF技术进行康复训练的临床机制研究和PNF技术长期疗效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Adler SS, Dominiek B,Mah B. PNF in Pracice[M]. 3rd Ed. Springer Merdizin Verlag,2008.

感控月活动总结 第3篇

关键词:糖尿病;细菌性肝脓肿;诊治方法;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加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患者也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胰岛素的不足往往会产生抵抗,并进一步引起患者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发生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血糖代谢能力降低,使的血糖含量升高。糖尿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控制,一旦病情发作就可能引起多系统的损害,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细菌性肝脓肿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由于血行感染和胆道感染引起[1],发生率较低,但如今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该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临床研究表明,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式。为了进一步分析糖尿病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和临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8月收治的95例糖尿病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8月收治的95例糖尿病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均与WHO于1999年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排除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及继发高血糖疾病者。本组患者中有53例为男性,42例为女性,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岁,其中有58例患者为右叶肝脓肿,包括15例多发脓肿和43例单发脓肿;25例为左叶肝脓肿,包括6例多发和19例单发;另外12例为双叶脓肿。经实验室检查,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均>×109/L。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腹部B超及肝脏CT检查明确脓肿的部位及病情状况,然后给予常规食疗和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同时监测血糖情况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将血糖控制在~ mmol/L,并给予抗感染治疗,主要药物为替硝哇或者甲硝哇联合三代头孢菌素,药物剂量和用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和体质状况调整;如果患者的病情非常严重,则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或者亚胺培南。在患者入院之后便开始使用抗生素,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 素[2]。本组患者中有25例单纯保守治疗,52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抽脓并置细管引流,并定期采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的混合液进行清洗,另外18例患者通过外科手术引流。

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脓肿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脓肿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无效:患者的脓肿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变或者加剧[3]。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P

2结果

本组经胰岛素注射、抗生素以及习惯引流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35例,占总数的,有效58例,占总数的,无效2例,占总数的,总有效率为,见表1。对患者实施为期3个月的随访发现,患者疾病控制情况良好,治疗前患者的空腹血糖为(±)mmol/L,餐后2h血糖量为(±)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随访期间患者的空腹血糖为(±)%,餐后2 h血糖量为(±)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mmol/L。治疗前后数据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正是这个原因,公众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转变,加之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显著增加了糖尿病患病率,对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糖尿病最大的危害之一便是容易诱发感染,这也是所有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式,比如常见的胰岛腺泵便是一种新型的控制血糖方式,它通过模拟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持续微量注射胰岛素,以达到对血糖控制的目的。采用胰岛腺泵可以使机体稳定吸收胰岛素,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从而有效的抑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糖尿病患者数量众多,加上各种疾病的分类多种多样,糖尿病合并感染依然高居糖尿病致死原因中的第2位,常见的感染主要是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肝脓肿属于深部感染,发病率比较低,但这种感染由于早期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最终导致病情延误而引起脑脓肿或者肺脓肿。

对于糖尿病并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方式便是外科手术引流,常见的比如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抽吸和(或)置管。但手术引流具有其适应症,其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是经过多次穿刺治疗后病情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②是患者的脓肿发生了破裂;③是患者合并有胆管病变而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最后是患者的发病部位在SI、Ⅷ段或者病灶靠近肝脏表面、穿刺后脓肿易于破溃以及靠近膈顶穿刺有困难。因此,在治疗方式上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和身体状况而定,术后要做好抗感染处理。

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8月收治的95例糖尿病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容易引发并发症,尤其是感染,及时采取胰岛素注射、抗生素以及吸管引流和外科手术引流等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身的饮食护理,通过对众多的糖尿病患者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由于饮食不合理、缺乏锻炼而引起,并且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类型,治疗及康复所需时间较长,因此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主动的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最重要的就是饮食控制。只有通过药物治疗,并结合着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预防病情。

参考文献:

[1]xxx,xxx,xxx,等.细菌性肝脓肿合并糖尿病与非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性[J].护理杂志,2013,10:13-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