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1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可以是爬山,可是做饭,还可以是游泳,而我第一次却是不及格。
那天早上,我的心情格外的好,看看天,是多么的晴朗;看看树,是多么的粗壮;再看看同学,是多么友好和蔼。
外出活动完以后,回到教室,发现老师站在桌子前,一声不吭,桌上摆着两摞试卷。我想:老师一定是为了我们这次考得非常好而一声不吭的吧?可我这种想法显然是错的。
老师拉着脸,开始一个一个地把各位同学的成绩读了出来:“小豪,98分;xxx,89分;小叶,94分……”听到这里,我的`心美滋滋的,因为80到90分都没有念到我的名字,那我必定是得到了100分。“及格以上的,读完。”说完,老师望了我一眼说:“最让我失望的是小杜同学,连及格都不到,59分!”什么?怎么可能!59分!
我的脸红得像个苹果,那温度就像能把鸡蛋烤熟。我的眼神不敢和同学们、老师相撞,羞愧地趴在了桌子上。
回家后,我不敢把成绩表给爸爸妈妈看。独自坐在房间里,开始进行漫长的沉思:考试的前一天,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着,而我却独自一个人跑出去玩,一个字都没有复习过。晚上,爸爸妈妈千方百计地想让我复习,可我什么都听不进去,什么也不愿意去做,一头扎进床里,美滋滋地睡了起来。
就是因为这样的懒惰,导致了我这次考试的不及格。如果老师可以删掉成绩,让我重新开始考,我一定不会懒惰,会加强复习,考个好成绩。可惜这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这次的不及格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懒惰使人落后,勤奋使人进步!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2篇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基础部, 辽宁 大连 116018)
摘 要:针对目前公共计算机课程成绩考核与评价方法中存在的弊端,把公共计算机课程成绩评价与标准分制度有机结合,应用数理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深入探讨计算标准分时应该考虑的各种因素及具体实施措施,提出适合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标准化成绩评价算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尽量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形成客观公平的考核评价模式。
关键词 :平时成绩;标准分;评价方法;算法
0 引 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高等院校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便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素质。在教育改革中,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考核,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高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属于多专业、多班次、分散师资的通识基础教育,现行成绩评价方法与新的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何既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又能统一标准,实现对学生成绩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课程成绩评价策略现状分析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定性与定量的结合。目前,世界通用的两种考核评分制度一是原始分制度,二是标准分制度。标准分制度是世界公认的、各国广泛采用的比较科学的考试成绩评价方式,其主要着眼于团体中考生个体成绩的区分,目的在于将个人考试的成绩与他人作比较,明确个体在团体中的位置,以便对考生进行层次划分、排序[1-2]。
目前流行的标准分算法大多直接建立在单次考试原始分基础之上,对于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比较大的情况,如果平时成绩的评价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大,作为基础的原始分不够公平和客观,则这种标准分方法的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
任课教师的个性化差异会影响平时成绩评定
公共计算机课程覆盖面广,开课专业和授课教师多,学生基础各异,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同一门课,不同的教师在平时成绩的评判标准上会有个性化差异,有的教师标准严格,有的则相对宽松,这种人为因素的存在使得平时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在统一考核标准下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
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会影响平时成绩评定
期中考试和阶段测验时,监考的标准通常可能比期末考试宽松,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诚信度、考试成绩的真实性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也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平。
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太小
现行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中,平时成绩大多只占总成绩的20%以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以上,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太小,对实施标准化评价不利。
成绩分布的不合理性对成绩评价的影响
通常,平时成绩普遍偏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给定学生平时成绩时,没有科学划定学生成绩分布,合理的成绩分析曲线应该是符合正态分布的。如果使单个班次内的单科成绩分析曲线达到正态分布标准,则要求任课教师在给定学生平时成绩时把握一定的宏观性。
2 基于标准分的平时成绩评价方案
为了解决平时成绩客观性、公平性的问题,笔者所在团队进行了多年探索,通过相关任课教师在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找到了一种适合公共计算机课程的成绩评价办法,这种方法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先分离再统筹的方式。平时成绩可以监控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效果,应该在总成绩中占有更大的比重,与此对应,更重要的是要推进平时成绩评定的标准化,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平时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公平性。期末考试在相同时间,全院集中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这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成绩取得的客观、公平,对考试成绩一般只需做分数的正态化修正,但由于单次考试的成绩存在偶然性,不足以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必须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进行有机结合以修正这些误差。
平时成绩的标准化修正依据经正态化修正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曲线完成,尽量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误差率降至最低。经过实践验证,本方法基本达到既定要求,较公正、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公共计算机课程学业水平。
期末总成绩评定标准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3篇
昨天,上最后一堂课时,xxx老师准备公布上午考试的成绩。组长手上的作业本都发完,还没有发到我的。我心里一颤:xxx这次我考砸了……“张……xxx方……到讲台上来。
我心惊胆战走上了讲台,拿起作业本一看:唉!怎么错了这么多!有一大题因为题目没看仔细,而导致都错了,扣了十几分,再加上做错了的零零散散的小题目,算起来就只有八十分。xxx老师严厉的批评了我们,还叫我们放学后,到他的办公室里去。
开学以来,第一次为订正作业而进办公室,滋味真不好受。我的脸颊顿时变的通红的,滚烫滚烫的。我订正完作业,老师便让我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越想越后悔自己太粗心,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放声大哭起来。爸爸回家后知道了,我本以为他会大发雷霆,谁知道爸爸却一点儿都不生气,反而安慰我说:“不要灰心,继续努力,你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是有许多波波折折的`困难,不是你想象的那要简单,那样平坦,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就越要坚强,不能向困难低头。”
爸爸的话深深的印在我脑海里。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4篇
缓慢地将目光移到卷子中上方,两个突兀数字赫然出现在视野里,心,不由得一沉。耳边传来某些同学分数。一阵无力感顿时涌上心头,本因气血不足我忽然感到一阵眩晕,忙用手支撑住那往下掉头,眼前一片模糊不清,而大脑一阵空白。回想起自己这些天来努力,如此分数怎么向自己交代,怎么向老师交代,又怎么向家长交代。
而后一连串试卷也陆续发了下来。只是分数在如何不济,也没有了那一次无助。可能,人被打趴下过一次,就不会那么容易再倒下吧。心里不由得一阵苦笑。
想到老师对我失望眼神,家人恨铁不成钢,以及周围人略带不屑神情,心底就不禁一痛。
自己懒惰得毛病没有彻底改掉。俗话说“勤能补拙”。若自己能在考前每天背一些历史和政治,分数也不会如此糟糕;如果自己在考试时不急躁,也就不会丢掉那么多分数……可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假设?
只有把握好现在,才是提升自己好时机。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5篇
关键词SPSS软件学业成绩高职学生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必要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其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结合高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估工作,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学业成绩总体情况,得到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等,还有学业成绩的差异性与相关性,使教师、高职学生得到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反馈,在某种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取某高职院校学生100名,其中,男生73名,女生27名。试卷来源GXGZY高职学生电工应用技术考试。数据管理与分析采用SPSS软件。通过软件测量得出学业成绩的一般信息,进一步对试题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等进行分析,对不同班级、性别、民族等的考生成绩进行差异性检验。
2 研究结果
考试题目的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试题共四大题。第一大题为判断题,共10小题,共20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第三大题是选择题,共四小题,共12分。第四大题是计算题,共3小题,共38分。
学业成绩描述统计
学业成绩的基本描述统计量包括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峰度等。均值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离散程度可用标准差描述,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间的差异越大。偏度和峰度用来描述数据分布是否对称,偏斜程度如何,分布陡缓程度等。①
在SPSS中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分析描述统计描述总体考试成绩选择到变量框中单击选项选择描述统计量确定。统计结果输出,统计量100,极小值19,极大值97,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同时可以输出频数分布图,看看成绩分布情况。操作步骤:分析描述统计频率成绩选择到变量框中单击图表选择直方图,带正态曲线继续确定。从偏度、峰度以及频数分布图可得,总体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说明这份试卷达到了检测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考题的难度
难度是指全体被测对象对该题目的失分率。计算公式:难度系数P=1-(考生在该题目所得分数的平均值/该题目满分值)。样本总体平均值,各大题难度系数分别为:、、、;标准差分别为:、、、。一般认为难度范围应在之间比较恰当,仅有第一题难度小于,为判断题,题目都比较简单,只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仔细判断就可以得高分。计算题最难,排在最后合适。选择题难度排第二,应该排第二,让试卷题目的难度成递增趋势较好。从试卷总体来看,总分难度系数为,难度略偏容易。
考题的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考题对考生实际水平的鉴别能力,是把考生区别开来的统计量。在SPSS中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分析相关双变量把学生某题成绩与总分选择入变量框中选择相关系数Pearson确定。得到各大题的区分度分别为:、、、。一般来说,难度大的题目,区分度较高;难度低的题目,很多学生做对,区分度必然低。从以上可以看出。
每大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较高,在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从上述数据分析可见,试题的区分度比较理想,且主观题的区分度优于客观题,这与主观题灵活的评分方式有关。
3 研究讨论与发现
考试的效度
效度是指考试的有效程度。把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效度分析的效标,利用积差相关法求效标效度(Pearson法)。在SPSS中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分析相关双变量把学生平时成绩与考试总分选择入变量框中选择相关系数Pearson确定。得到本次考试总分与平时成绩的相关系数为。说明平时成绩好的学生这次考试也好,平时成绩差的学生这次考试成绩也差,因此本次考试反映了学生的真实能力,符合要求。这与考题的区分度较高的测量结果一致,表明试题的质量较好。
考试的信度
信度是衡量一次考试的可靠性、稳定性的统计指标。在SPSS中可以进行以下操作:分析度量可靠性分析把分析量选入框中统计量选择同类相关系数确定。结果本次考试的信度为:。一般来说,学校教师自编试卷的信度要求以上,则本次考试卷子符合要求。这与考题的区分度较高的测量结果一致,表明试题的质量较高。但是信度没有达到,影响信度的因素可能和评分、题量等有关。
从试卷的题型和分值比例可见,客观题分值不到主观题的一半,可能影响试卷的信度。从以上统计结果表明,主观题的区分度比客观题的高,证明高职电工应用技术考试中主观题的命题效果较好。另外,这次题目量较少,不少考生提前交卷,这也是影响信度的原因。再有,题目的知识覆盖面不够宽,这也是影响信度的原因。
班级差异性
在不很了解两个样本总体分布的情况下,一般用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样本数大于30为大样本,用Kolmogorov-Smirnov 检验。用SPSS进行1班、2班学业成绩间均值的差异性检验。基本步骤:分析非参数检验两独立样本总分选择到检验变量列表中班级选择到分组变量框中定义组输入1与2继续选择检验类型确定。分析结果,1班46人,2班54人;K-S xxx,相伴概率为<%Z=,可以认为应该拒绝零假设H0,认为1班与2班学生的学业成绩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在描述统计表明,1班的均值明显比2班高,差异显著,有高度的统计价值。
文理科学生成绩差异性
用以上方法可得到,高考文科考生与理科考生的差异性。分析结果:理科63人,文科37人;K-S xxx,相伴概率为<%Z=,认为高考理科与文科学生的学业成绩均值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在描述统计表明,理科的均值明显比文科的高,差异显著,有较高的统计价值。
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成绩差异性
用Kolmogorov-Smirnov 检验,基本步骤同上。分析结果:汉族60人,少数民族40人;最大绝对值差为,最大正差为,最大负差为,得到的K-S xxx,相伴概率为>%Z=,则不能拒绝零假设H0,认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均值无显著差异。
男女差异性检验
样本数小于30为小样本,用Mann-Whitney 检验。②分析结果:男生73人,女生27人;xxx,相伴概率为>%Z=,则不能拒绝零假设H0,认为男女学生的学业成绩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
4 结束语
试题方面
试卷的区分度、效度、信度较高,成绩频数基本趋于正态分布。题型多样,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基本合理;题量还可以加大一些,特别是加大主观题的量;知识覆盖面还可以加宽一些;今后按照题目的难度逐渐递增排列,以增加试卷的科学性;大多数学生两个小时完成为合适,重点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差异性检验
由班级差异性检验,推论1班、2班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产生原因可能与学习风气、试题难易等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由高考文理科学生成绩差异性检验,推论文科生与理科生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产生原因可能与学生的数理基础有关。由不同民族学生成绩差异性检验无差异性,说明考试成绩与民族无关。由男女学生差异性检验无差异性,说明学生考试成绩与性别无关。
相关性分析
通过效度分析发现,学生学业成绩与平时成绩正相关。说明平时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可能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与其它因素有关,如学习策略、生源地、家庭情况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6篇
考试,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但是这一次非同寻常的考试,让我感触万分。
老师拿着一摞卷子,缓缓朝我们走过来,上个作文课还要考试?但是,试卷发下来,我震撼了——孝道考卷。
我像往常一样作答这张试卷,每答一道题,我的心里就酸酸的,原来,我对母亲做出的太少了,而母亲却无私的给我们付出了许多。
等我做答到最后两题,我更加愧疚了——顶没顶撞母亲?抱没抱怨自己的母亲?我的眼睛湿润了,脑海里满是妈妈为我做的事,给我做好吃的,给我买好吃的,而我曾经对妈妈抱怨过,顶撞过。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就这样回报的`她,作为儿女我对得起她吗?妈妈的腰围、体重,这些都是最最平常不过的事了,我却不知道,我对得起妈妈吗?
我的脑海里还在不断浮现着妈妈对我的好,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从现在开始孝敬父母还不晚,我要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将好的成绩给父母。这虽然是小事,但是这一点一滴的小事,都能体现出对父母的爱呀!
将微笑的一面朝着父母,而不是将不孝的一面面向他们。现在,为时不晚。这就是这次母亲节我最大的感触,现在我想大声说:“爸爸,妈妈,我爱你!”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7篇
我是个名副其实的数学学霸,可以想象第一次数学考试不及格,对我这样一个数学学霸来说,该是个多么痛苦的打击。
“下周就要考试了,我数学那么好就懒的复习了。”我这么想,于是打开电脑,调出游戏,开始进入游戏的世界,什么数学考试都丢在一旁,回到学校后,满脑子也都是想着玩游戏。
考试开始了,我自信满满准备夺冠。试卷一发下来,我提起笔就开始做题。一开始,选择题完全没问题,填空题还可以对付,到计算题感觉有些吃力,到了应用题时就有些不会做,到了思考题时,完全不会做。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我握紧笔,左思右想,绞尽脑汁,心想:“这次考试题目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难!照我的数学功底,应该很容易才对啊!怎么办……”
最后,考试结束的'钟声响了,我还有很多题没有做,只好把试卷交上去,心里在暗暗祈祷:老师能给一个看得入眼的分数吧!同时在祈祷,千万不要给爸妈骂吧!
几天之后,试卷发了下来,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红叉,伴随着一个惨不忍睹的分数——58分,这对于一个数学总是在95分以上的学霸来说,该是多么的不堪入目,难以忍受呢!
第一次数学考试不及格,让我丢人丢到了家,我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不能再这样了,不能再沉迷于游戏了我一定要夺回我的王座,我是数学学霸!吼!吼!”
后来的日子里,我不断把错题进行纠正,上课时老师说的每一个知识点,我都用心用笔记了下来,对自己玩电脑的时间也严格控制,把手机里的游戏全部删除。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下次的数学考试中,我考了108分,又一次成为全班第一名!
第一次数学考试不及格,不禁让我很丢人,更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在学习上,不能够偷懒,所以从此以后,我在学习上再也不偷懒了!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8篇
小学一、二年级,我从来都是与玩为伴,活得潇潇洒洒。可一上三年级,形势陡变……
下节课要考试了!“喂,昨天你复习了吗?”一个同学正进行“考前调查”。被调查者“训练有素”,先谦虚地来了个“美丽的谎言”——“没有!”然后又贬贬自己,说:“我懒得复习呢!”接着来一个寒暄:“那你呢?”“我随随便便地复习了一下,就已经到九点了。”“哦,是吗?”“对呀!‘荷花出水有高低,十个指头有长短’,我有自知之明,反正复习也好,不复习也好,到头来同样是个不及格的下场,何必多此一举呢?”
“xxx……”上课铃响了。“啊!”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惊呼,为什么这么快就上课了?语文老师已经夹着一摞厚厚的、可怕的试卷跨进了教室。
“天哪……”教室里,同学们千姿百态:有的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有的口里念念有词:“观音菩萨、圣母娘娘、上帝、真主,请救救我!”大概是希望这种中西结合的祷告能起双倍作用吧!唉,叫谁都没用了,赶快做题吧!
下课铃响了!几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有的说:“学校的电铃怎么搞的,老是没到时间就响,这算什么事啊!”“停笔,收卷!”老师一声令下,几十张试卷眨眼间便回到了老师的手中。
下课后,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议论起来:“这道题是这样做的`吧?”对完答案,有人喊:“完了,彻底地完了,我老妈的一顿‘藤条炒肉’看来是躲不过了!”“我比你更惨!”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9篇
孝是接受母亲一句温暖的叮嘱,孝是送给母亲一个温暖的拥抱,孝是我为母亲泡脚时的开心心情……
老师说:“错了扣六分,空着的扣六分。”我一听要扣这么多,心情渐渐低沉了下来,忍不住吃惊的“啊”了一声。“怎么扣这么多?”同学们也吃惊的看看自己的卷子,低声议论。渐渐的`教室里从热闹变为低沉了,同学们的脸色没有那么高兴了。都怪老师,一道题扣了那么多分。可转念一想,哎,不能怪老师,要怪也得怪自己,怪自己没能了解母亲太多,没有好好孝敬母亲。
“减八分,减四分,减六分……”我一道道题算着,啊,怎么扣这么多分?我的心情非常不好,都快哭了。“就是,错了四道题就扣这么多分,也太不公平了吧!”同学们每个都拉大了脸,感受着心中的后悔,自责,责怪自己没有一个有孝心的孩子。我也是,我原本以为自己了解母亲太多了,现在才知道,自己了解母亲太少了,甚至可以说几乎不了解母亲,我对自己感到自责。
算完之后,我竟然考了80分。我呆呆地看着我考的试卷,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我没有做到一个有孝心的孩子,我禁不住流下泪水。妈妈为我付出太多太多,我要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你,你辛苦了!”
在母亲节这一天,我考了一份不及格的考卷,我希望我以后多为母亲做家务,为母亲洗脚。我希望下一次的考试,我能得满分!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10篇
记得第一次英语考试,我得了我不应该得的分数:56,看把同学吓的,那是瞪着眼睛张大嘴巴,我自己更是差点休克了,每次语文数学考试都在95分以上的我,英语竟考了个不及格,谁都不相信这是个事实。
回到家里,我颤抖的双手把考卷交给老爸。果然,老爸看了以后眉头紧锁,然后就是对我的.狂轰乱炸:“你怎么搞搞的啊,叫你读英语读英语,你当耳边风了啊,你,你给我进去好好反省反省,下次再考个这样的分数,你就别回家!”我哭了,一头钻进我的房间,看着红红的分数。不知怎么着呆了,我妈妈走了进来,她看了看我的考卷,然后对我说:“一次错了就不要再错,这次考不及格我也有错,没帮你抓好英语。”我更激动了,趴在妈妈的怀里......
经过这次教训后,我变得努力了,上英语课不再“身体在课堂魂飞了”,认真听老师讲课,回家再温习几便,我本来还要为自己加作业,可妈妈说这样就差不多了,不要累坏了自己。
第二次考试卷发下来了,嘿,神了!我的英语成绩上了20分!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开端,我要这样继续努力!
现在我的成绩和我的语文数学并排了!现在英语是轻松加简单,他已经不再是我的“克星”!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11篇
数学是97分,我觉得数学考得还不错,因为我数学经常考96、97分,可是我觉得我还是没有尽到我大的努力,如果我在近一点努力的话我就会多挣一分呢,有一道题真不该错,都怨我没好好读题,才丢掉了xxx的一分。
语文是91分,xxx一向学的都没数学好,有时偶尔会超过数学,就像去年期中考试比数学多一分,可是次数很少。语文有很多题都是因为我没好好思考才失分的,如果我在好好地思考一下,起码也会多挣两分,就会考到班里的前三名。
英语是88分,这次英语考得真是太糟了,从来没有考过这么低得分。我英语一向学的都是不好的,除了一、二年级的时候。一、二年级的时候每次英语考试都是100分,从来没有低于过100分的。二年级的时候教师还送给我了一本故事书。一到三年级我的英语就不好了,英语题我是真的不会,并不是因为马虎。
总体说我这次考试真的不好,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差的成绩,我下一次必须考好!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12篇
我实在是太粗心了!什么标点符号漏写啦,写错别字啦,题目不看清楚啦等等低级错误-都来了,这么多的错误关键都是因为平时家庭作业不认真做、字写得很潦草才导致我考试把家里的坏毛病“粗心”给带来了,唉!要是我能够不粗心那该多好啊!首先我要把家庭作业不认真做,字写得很潦草的毛病改掉,争取把粗心的小尾巴完完全全甩掉,养成做后检查的良好的习惯,告诉你吧,每次考试错的题目不是我不会做,而是这个粗心的小尾巴惹得祸。
还有,我有许多题目不会做,当然是我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并且效率不高,导致了我的休息时间和课外阅读忽略。所以,我以后要做到作业速度加快,效率提高,并且能做一些课外作业,而且能阅读一些有帮助的课外书,并且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让自己的睡眠更充足,上课更有精神。
我以后要按照上面写的去做,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少先队员!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13篇
关键词 作答时长 难度 高考 理科综合 生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1 引言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试题难度是考生、家长、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命题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难度”是考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教育测量概念,是试题分析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含义指考生或被试者完成试题或任务时的困难程度。定量刻画试题难度的量数,称为难度系数或难度值,经典测量理论框架下在数值上等于代表性考生群体在试题上的通过率。
难度主要受考生对试题内容的熟悉程度、考查行为目标的层次、情景材料的信息量、试题的形式和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时间在此指给定考试时长或考生作答时长。一般情况下,在给定考试时长内,试题包含的信息量和考生思维量将对考生的作答表现产生影响;反之,在试题包含的信息量和考生思维量一定的情况下,作答时长也会对考生作答表现产生影响。此外,给定时长与考生自主分配的作答时长并不总是一致。同一试题可能由于分配时间的不同,导致通过率发生变化。在理想状态下,试题包含的信息量和考生思维量应与给定考试时长相匹配,现实考试情境下的给定时长是否恰当亟待研究,考生作答时长的分配对其作答表现的影响也值得深入探讨。
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理综)总分为300分,考试时长为150 min,试卷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试题,其中物理占12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80分。考试时长为三科共用,考生可以自由分配150 min的时间。150 min在三个科目间的分配应与科目总分值成正比,即物理60 min、化学50 min、生物40 min。考生按照上述分配作答时长是否恰当,适当延长或缩短某一学科的作答时长对其表现有何影响。本研究以生物学科为例,研究作答时长对考生作答表现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测试对象
测试对象为已学完全部高中生物课程的高三理科学生,共452人。样本选自北京地区的两所中学,X校学生平均成绩好于全市平均成绩,279人;Y校学生平均成绩与全市平均成绩相当,173人。
测试方法
测试材料
以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全部试题作为测试卷,满分80分,其中客观题共30分,包含5道选择题,每题6分;主观题50分,包含3道非选择题,分值分别为18分、16分和16分。
实验设计
本研究为3×2两因素准实验设计,因素一为作答时长,三个水平:基本时长、不足时长和充足时长。因素二为学校,两个水平:学校X和学校Y。
预试
为确定标准作答时长,在Y校(成绩相当于全市平均水平)选取一个普通班(40名学生)进行预试,记录从答题开始到90%考生正常完成全部试题所用时长。测得标准作答时长为40 min。
正式测试
按班级期末生物平均成绩,将两所学校的考生分为A、B、C三组,三组考生的总体水平大致相当。A组:要求该组考生在基本作答时长条件下,即40分钟内作答试卷。B组:要求该组考生在70%的基本时长,即28分钟内作答试卷,时间结束立刻回收答题卡,即B组在不足作答时长下完成测试。测试C组:要求该组考生作答试卷至90%考生正常答完,考试结束,回收全部答题卡并记录时间,即C组考生在充足作答时长下完成测试。
阅卷
对所有测试组进行统一阅卷。阅卷前对所有阅卷员进行正式培训,统一阅卷标准,阅卷结束后得到考生各题得分。
数据分析
用SPSS 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答题用时
在测试中测得X校C组作答用时约48分钟,Y校C组作答用时为50分钟,此即为考生回答试题所需要的充足作答时长。在高考中,按照分值比例,考生在生物试题上分配的作答时长应为40分钟,试卷的思维量应与40分钟的时长相匹配。但出于保密的需要,高考试题在考前无法进行预试,试卷的思维量是由命题者估算出的。本研究经测试得到的标准作答时长约为40分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总思维量与等分值比例的作答时长是基本匹配的。
全卷得分结果与分析
各组考生全卷得分情况详见表1。由表1可知,两所学校测试B组(不足时长)的得分在三组间均为最低,测试C组(充足时长)的得分均为最高。以全卷总分为因变量,组别和学校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组别的主效应是显著的(F(2,446)=,p=),学校的主效应也是显著的(F(1,446)=,p=)。组别和学校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即不同学校间,不同时长条件下差异趋势是一致的,差异趋势详见图1。
因为本研究主要探讨时长的效应,也因为组别和学校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为了简化结果的解释,故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只保留组别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别的效应显著(F(2,449)=,p=),即在不同作答时长条件下,考生全卷总得分差异显著。对三组数据做进一步的对比分析,以A组为参照组,进行有计划的比较。结果显示,A组和B组差异显著(t=,df=449,p=);A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这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全卷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全卷得分无显著提高。这进一步说明,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试题总思维量与40分钟的作答时长是较为匹配的。
客观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客观题得分为因变量,组别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与对全卷得分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以客观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间差异显著(F(2,449)=,p=),即在不同作答时长条件下,考生客观题得分差异显著。对三组数据做进一步的对比分析,以A组为参照组,进行有计划的比较,结果显示,A组和B组差异显著(t=,df=449,p=),A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客观题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客观题得分无显著提高。
主观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主观题得分为因变量,组别和学校为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与对全卷得分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以主观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的效应显著(F(2,449)=,p=)。以组别A为对照组,进行有计划比较,结果与以全卷得分为因变量的结果也完全一致,即A组和B组差异显著(t=,df=449,p=),A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p=)。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主观题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主观题得分无显著提高。
主观题各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第6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第6题(高考试卷中第29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的效应边缘显著(F(2,449)=,p=)。以组别A为对照组,进行有计划的比较,结果发现:A组和B组得分差异显著(t=,df=449,p=),A组和C组得分差异不显著(p=)。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该题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该题得分无显著提高。
第7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第7题(高考试卷中第30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的效应显著(F(2,449)=,p=)。以组别A为对照组,进行有计划的比较,结果发现:A组和B组得分差异显著(t=,df=449,p=),A组和C组得分差异不显著(p=)。说明,当考生作答时长由不足时长变为基本时长时,此题得分有显著提高,但由基本时长变为充足时长时,得分无显著提高。
第8题得分结果与分析
以第8题(高考试卷中第31题)得分为因变量,分析组别的影响,发现组别的效应不显著(p=)。这一结果说明增加或缩短答题时长对该题得分的影响并不显著。
第8题的分析结果与第6、7题的分析结果不同,得到这一结果应与试题的难度有关,第8题难度系数为,属于中等偏易试题,试题相对比较容易,答题思维量与信息量相对较少,考生用于思考的时间相对较短,作答时间对考生得分的影响较小。第7题的难度系数为,属于较难的试题,试题的信息量和答题思维量均相对较大,考生必须仔细阅读试题内容并将文字转换成模型进行思考,在解答试题时,由于本题的解题思维链也相对较长,考生用于思考的时间也较长,所以考生得分受作答时间的影响较大。第6题难度系数为,难度适中,试题思维量和信息量不是很大,所以考生得分受作答时间的影响为边缘显著。
在对本测试的预期中,作答时长对考生表现的影响,除了与试题难度有关外,还应与试题的位置有关。通常情况下,对于试卷中按照有序排列的一系列试题,考生应该按照由前到后的顺序作答。这样,如果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相较于位置靠后的试题,位置靠前的试题分配到的时间应该更为充足,而位置靠后的试题在时间从不足变为适当或充足时,考生表现应该获得明显的增益。本研究的结果并未显示出如上的规律,原因可能有三,本测试共有8道试题,有限的试题数使得这种位置效应并未显示;位置效应的影响要弱于试题难度的影响,考生对较难试题的深入思考导致表现的增益掩盖了试题的位置效应;分配给考生的作答时间,无论是不足、标准还是充分,实际上都满足了考生基本完成试题的时间,也说明试题总的思维量和给定时长是较为匹配的。
在作答时长变长后,考生在较难试题上的表现获得了明显的增益,而不是在位置靠后的试题上。这也提示我们,考生在回答试题的时候是运用了一定的答题策略的。因为该测试卷中试题的难度并不是按照试题顺序单调递增,即位置最靠后的试题并不是最难的。考生能够在接触试题时就鉴别出试题的大致难易程度,并合理的调配时间作答,而不是一直按照试题顺序作答,毫无变通。
4 结论与建议
2011年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总体思维量的设置较为合理。考生用约40分钟的时长进行答题的得分效果最佳,若缩短作答时长至28分钟,考生得分将明显降低,若延长作答时长至48分钟以上,考生的得分并无明显提高。在高考时,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答题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制定好自己的答题策略,以便更好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xxx,xxx.高考试题难度的预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3-5.
[2] xxx.高考命题中试题难度预测方法探索[J].教育科学,2008,24(6):22-26.
考试不及格总结 第14篇
平时考试我从来没有一次是考试不及格的,其他的科目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一次却让我意外,我的数学居然没有考及格。当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特别的惊讶,又很后悔。因为那个时候,我怎样考都会及格,所以在学习上都觉得很无所谓,无所事事。那会我特别骄傲,在学习上对自己也放纵起来,没有以前那样认真,因此得到这样的成绩,我是非常后悔的。
在考试之前,其他同学都在努力看书,努力复习。正在背那些没有背会的知识和重点,还有的同学互相抽背,练习题目。单独就我一个人在那里坐着玩其他的东西。我的同桌看着我这样,顿时对我说:“天天你怎么还不复习啊?都快要考试了!”我听的同桌说的话,但是开怀大笑,解释道:“怕什么,反正我不怎么努力都能及格,用得着这么努力复习吗?”
“天天什么意外都有可能,还是老老实实的背书比较好,毕竟不是什么时候都那么幸运的!”听了同桌的话,我并不理会,就继续玩我的东西,我的同桌很无奈。当考试的时候,试卷放在我的桌子上,我自信的拿起笔,开始要作答,却惊奇地发现试卷上的题目我一点也不懂,那个时候,我突然好后悔,于是闷闷不乐地开始写答案。
直到考完的时候,我有些不安,但是还是安慰我自己,我想,应该能及格吧!当明天到来,试卷发在我的手上时,我看着试卷上的那个醒目又鲜红的五十九分时,我感觉那分数好像是在嘲笑我,让我一下子窒息起来。我居然差一分就及格了,而且,这也是我第一次考试不及格,想着,我有气又恼,为什么当初就不好好认真复习呢?
现在考试没考及格,我要怎么回去向爸爸和妈妈交代?正当我为这分数苦恼的时候,老师去把我叫进了办公室里。我感觉到很不安,但还是走进了办公室。一进办公室,老师便对我说:“天天这次考试,你是考的'最差的一个,全班就你一个人没及格。老师见你平常上课都很用心。以前也没有考成这样的分数,这次你怎么会考那么差。”
我听到老师的话,又羞愧又悔恨,我想,下一次我绝对不会那么骄傲自信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会永远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只要不断的努力,认真复习,成绩也就会慢慢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