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研总结 第1篇
骨是最基本的,也是你比较熟悉的。你如果够瘦,自己可以摸着自己的骨头来学。名词虽然多,但不算难记,很多你都是知道的东西。而且名称也是根据它的位置、形状等等命名的。多看看图谱见多几次能记住。像一些大转子、小转子、粗隆的命名也是有相应的规律的。比如肌肉附着并导致摩擦的地方叫粗隆。(具体书上有解释,方便理解记忆)
关节和肌肉是基于骨的。它的命名也是由骨而生。像什么肱二头肌,一听就知道在肱骨,而且有两个头,说明有两个起点。关节和肌肉要记的其实不多,老师都会给你画重点,知道它在哪,然后知道起止点和作用基本就行了。
医学考研总结 第2篇
xxx:
回忆一路走来的考研之路,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说起,总觉得这一路是艰辛的,却也是幸福的。写这么一篇文章,是想给自己留下一些回忆,也想给后来者一些借鉴,有很多地方各位一笑置之即可。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场付出可能没有回报的博弈,然而,仍会有无数心怀梦想的飞蛾在扑火,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只,在此,我记录下我这一年多的心路历程,献给我曾经真的付出过的一年。
(一)抉择篇
最早决定考研并且开始准备是在2016年的6月份,那时候一开始就决心想xxx科技大学,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离家近,二是因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公共卫生学院很不错,但是,当时对华中科技大学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仅仅是其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是全国首屈一指的专业,很庆幸,我当时想报考的是流统专业,然而,流统貌似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专业,但是出于这所学校的名气和地理位置对我的吸引,我毅然决然决定了自己的报考方向。此后,便在微信上关注了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的微信公众号,每天看看研小招推送的关于1037号森林的信息,看看xxx志的喻园人物,深深被他们精彩的生活和出色的人生感动和激励,大神的世界原来是那样简单而又精彩,让我也想成为一名HUSTer。然而,一开始对考研的概念就是考英语、政治、专业课,英语怎么准备,政治怎么准备,一头雾水,而且因为卫生综合是自命题,不同学校考的也不一样,像一团乱麻无从下手。之后的日子里在公卫人和贴吧上看了许多的经验贴,在无数的经验贴中找到了那个阶段我认为可以下手的第一个方向:英语。同时,通过公卫人从一个素未谋面的师姐(考了华科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那里花200大洋买下了专业课历年真题和华科的本科专业课课件(说实话课件并没什么用,我也没怎么看,深深为我的200大洋感到不值啊)。
英语的学习于我而言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的英语成绩向来普普通通,泛善可陈。背单词这个事情对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经常背一半就背不下去了,四六级单词从来没有背完过,说起来有些汗颜!正因为如此,我决定从背单词开始,先攻克单词这个难题,我找出了自己大二就已经买好但一页未动的“新东方的绿皮单词书”,我坚持每天一个单元同时重复前两个单元的,就这样xxx天坚持下来,刚开始每天要将2个小时花在单词上,再加上有期末要复习,着实着急和焦虑,但幸好是坚持下来了。第一遍我花了大约40多天背完,当初以为背完第一遍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可是第一遍以后就再也不想背第二遍了,但是想xxx师姐说单词一直要坚持背到考研前xxx,就逼着自己坚持下来了。。。第三遍的时候发现背单词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之后就是重复重复重复,直到考研前xxx。阅读,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热情满满的,xxx即真题解析,05年至16年的12年题,做一套,之后每天精读1-2篇,每个词都搞懂,甚至曾经想过背下整片阅读,也尝试背了一遍,但是感觉并没有什么用,可能是背的不够熟,背的次数不够多吧(曾经听一个英语80多分的师姐介绍经验时说她把所有的考研英语阅读背诵加默写了三遍)。大概一年的题目花一个星期的样子去消化,因为我那个时候担心真题做太快就没有了,导致到最后剩下15和16年的真题却没时间分析,只是简单模拟了一遍。对于作文和翻译也是认认真真背了xxx的作文,看了xxx的翻译,虽然最后英语考得不高,但是我只想说我尽力了……..6月份开始就边实习边复习专业课,我当时除了实习的时间都去自习室,但是说实话那时的效率真是相当的低啊,因为实习xxx,中午没法午睡(我是那种不午睡,下午晚上就特别没精神那种)晚上就特别困,当时我最先开始复习统计,基本就是一晚上看一章,效果还不好,看完之后什么也记不住,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对于政治,六月份到九月份就偶尔去上高联的课,从九月份开始才自己慢慢开始复习。
(二)彷徨篇
其实我选择报xxx科技大学,还是很有压力的,毕竟2007级以后,青医就没有报考华科的师哥师姐了,我也因此没有师哥师姐可以咨询,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查资料,自己摸索,再加上华科的名校光环,近些年保研的人越来越多,报考的人越来越多,英语的分数线越来越高,2015年的英语复试线高至68分,想想都觉得害怕。其次,就我个人而言,我没有任何科研经历,夏令营的申请也没有通过,更加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有所怀疑,但我还是想做一只心怀梦想的飞蛾去扑火,去走自己想走的路。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初衷,每天认认真真复习,早上政治,下午英语,晚上专业课,一直进入到了冲刺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说一下我自己的失误,我把太多时间放在政治上了,1000题、xxx,xxx我想都刷掉,但发现实在是高估了自己,后来也没有做完,风中劲草只重点做了历年真题的部分,xxx果断放弃了,1000题二刷也只刷了一半。在这个阶段,英语按照精读的原则推进到了14年,单词一直继续背。于是,专业课时间不够了,期末考试也算是预演了一遍三大卫生,但是,真题我还没有开始做,于是做不完了,大概也就做了一遍真题吧就要考试了。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只能继续坚持下去,最后几天几乎每天上午出去背政治,下午练习写作翻译,晚上专业课,就这样坚持到了考试前xxx晚上。
(三)考试篇
考前xxx晚上我睡了不到5小时,一直到最后才算把政治xxx,xxx选择题刷完一遍,大题还是没来得及看,最后考完政治后听大家说都是xxx大题原题,我当时懵了,而且感觉政治考的极其差,但是没办法,还是要好好准备下午的英语考试。
英语考试刚开始写作文就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失误,小作文的称呼写的不对,但是为了保持卷面整洁,我尽量少的改动,估计最后失分原因也是在作文上,所幸最后一门的专业课考试,我算是尽力全力吧,自我感觉卷面非常的整洁,字迹清晰,可惜的是最后一题分析题因为时间的原因写的太少,不然应该会多得几分吧……..
于考研而言,于自己而言,我只想说我尽力了,我不后悔~
医学考研总结 第3篇
这是所有人觉得最难的地方,但是要记的也是最少的。只是因为你感受不到神经在你体内的分布,以及一些名称你很陌生(这只能靠多念叨去记住)。
脑的部分主要是名词的记忆。而后神经的部分主要是它的走向。从哪出来,经过哪里,到哪里去,支配什么。先中枢后周围。然后支配的这条神经要是损伤了,会出现什么症状?学到后面的时候,你就发现,其实神经系统的东西一直在重复。最开始老师可能只是拿出一个脊髓给你讲,然后有拿出一个脑跟你讲。讲到最后你发现他们能被串起来。
神经系统以名词记忆为主,然后多理解它的走向,最后再把整个通路画图、背下来。基本就结束了。(一定,一定,要画通路图,如图)
其实第九版蓝色生死恋是有本绿油油的习题册的。但是,我买来,没怎么做。因为时间都花在了笔记上,真的是,一笔一画画完了所有的图。但画完整个人觉得很明白。
画图的笔记看个人,但思维导图真的推荐,可以把整个人体串起来。
另外买本图谱(反正学解剖还是要有本图谱),背的时候看着图谱来背,比较形象。我上课的时候是抛开课本的,就是端着图谱,老师讲到哪我看到图谱的哪,因为如果你看不到实物或者模具的时候,图谱的角度其实是比较全面的。
手机的软件我没推荐的,因为我没找到我觉得比较好的,可能那种高价付费的还不错(但我没买过,我觉得那个价格够买本图谱),因为像3D body,我觉得它的细节是不够到位的,你要记的大转子、小转子,我觉得它就,不够明显,可能适用于大体上的一些东西,比如帮你记住某个东西在哪个地方。
总之,最后背完一定要做得到,闭上眼睛,一个活生生的人能出现在你的脑海,而且你能透视每根神经、血管、内脏。习题册的题其实偏难、便细。如果你背完了书,有时间,可以做做题。先背书!!!
很抱歉弧了那么久才更。这一块来聊一聊笔记。
医学考研总结 第4篇
很多人觉得我画的很棒,但我也不太推荐大家也像这样做笔记,因为效率低。画一个图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且你还要写其他的知识点。另外,你画到期中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想放弃,觉得好像没有意义,坚持到期末也是要很大的勇气。所以关于图这一块,我有同学是裁书上的图(因为解剖是基础课,你真的学好学扎实了,后面重新翻书的机会也不多,或者吧,有的人买两本课本。)、然后有的同学是裁图谱……、然后还有的吧,是把要的图片打印复印。(仅供参考)
个人观点就是:可以不画图,之后复习对着图谱或者书上的看,但是一些名词还有作用还是要记在笔记上。例如骨学。
有些科目偏向于记忆,有些偏向于理解。像解剖就是记忆类的,显然你的笔记可以以结论性为主,说白了就是可以只写单个单个的知识点。不需要对一个结论解释为什么。
这个涉及到每个人的学习方式,有些人对图片敏感,看着图会记的快,有些人对结构敏感,对着思维导图记忆更快,有些人看着表格更容易记忆,也有一些是对长篇文字敏感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我个人的话,在不同的知识点会用不同的方式,有些节章可能是思维导图,有些节章我会画表格,当然也看知识点的类型。
说实话还是建议大家学习的时候,花个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整理点知识,自己画画思维导图或者表格总结。别人画的那是别人按着自己的思维画的,为什么叫思维导图,本质还是可以看出一个人思维的发散程度还有那个人的脑回路。你可以自己画完和别人对比,但真的不建议拿着别人的直接抄或者直接用。
这是我多年做笔记的一个经验。
笔记本别怕浪费纸啊位置啊什么的!字可以大一点!间距可以开一点!一页纸可以写少一点!
密密麻麻地到了期末背书的时候看得和课本一样,那你辛辛苦苦做的笔记也没什么意思,也背不下去。一定要保证做完的笔记之后自己愿意看。(虽然我到现在每一科的前面一两章还是会有点密密麻麻。)
我目前只想到这些,后续看看小伙伴们还有什么小问题我再补充一下。。。
其实还是有学得很好的大佬躲在角落里给我点赞。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可能只是那种花大量时间慢慢啃知识的人,学习效率也不太高,自己也在尝试着找着更好更适合我的方法。所以,如果真的有大佬看到这,也请大佬私聊些学习方法给我。我也想学习学习。⁄(⁄ ⁄ ⁄ω⁄ ⁄ ⁄)⁄
肌学总结
血管总结
神经传导通路总结
脑神经核团总结
医学考研总结 第5篇
内脏是分系统讲的。最开始学的时候你可以先按系统记。比如,消化系统xxx什么,具体每个器官的位置(有些要会叙述位置、有些只需要自己知道在哪)、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然后有什么特点、特点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临床意义。比如食管的三处狭窄就是一个特点,那就有它的生理意义和临床意义。
内脏学很适合画思维导图。虽然我没画,但我建议你画画。期末的时候就要把一些器官杂糅在一起,比如说上腹部有什么器官?而不是单纯一个一个系统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