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宴山亭 第1篇
1、《踏歌词》
桃蹊柳陌好经过,
镫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
至今犹自细腰多。
2、《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
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xxx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3、《杂曲歌辞·踏歌行》
古诗宴山亭 第2篇
定格对照例词:【北宋】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上片)
中仄平平,xxx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xxx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仄仄平平,仄平仄、xxx平仄(韵)。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下片)
平仄平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平xxx,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仄仄平平,中中仄、xxx平仄(韵)。
怎不思量,除xxx、有时曾去。
平仄(韵),
无据,
xxx、平xxx(韵)。
和梦也,新来不做。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xxx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古诗宴山亭 第3篇
宴山亭
宋代 赵佶
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xxx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翻译:那杏花仿佛是能工巧匠的杰作,用洁白透明的素丝裁剪而成。那轻盈的重重叠叠的花瓣,好像均匀地涂抹着淡淡的胭脂。新的式样,美的妆束,艳色灼灼,香气融融。即使是蕊珠宫中的仙女,见到她也会羞愧得无地自容。但是xxx的花朵最容易凋落飘零,何况还有那么多凄风苦雨,无意也无情。这情景真是令人愁苦!不知经过几番暮春,院落中只剩下一片凄清。我被拘押着向北行进,凭谁来寄托这重重离恨?这双飞的燕子,又怎能够理解人的言语和心情?天遥地远,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又怎么知道故宫此时的情形?怎能不思念它呢?但也只有在xxx才能相逢。可又不知是什么原因,最近几天,竟连做梦也无法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