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李商隐唐诗鉴赏(推荐4篇)

《隋宫》李商隐唐诗鉴赏 第1篇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①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②半作帆。

【注释】

①九重:指皇帝所居。

②障泥:马鞯。

【简析】

这首七绝讽刺了隋炀帝的奢侈昏淫。诗选取典型题材,揭露炀帝纵欲拒谏,不顾国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丑恶本质,暗示隋朝灭亡的难免。开头两句点出南游的一意孤行,绘出_民贼的嘴脸。三、四句借制锦帆点化耗尽民力之罪。语简意赅,贬刺颇深。

《隋宫》李商隐唐诗鉴赏 第2篇

李商隐诗词《隋宫》的诗意赏析

《隋宫》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隋炀帝杨广的荒淫亡国。此诗写隋炀帝为了寻欢作乐,无休止地出外巡游,奢侈昏庸,开凿运河,建造行宫,劳民伤财,终于为自己制造了亡国的条件,成了和陈后主一样的亡国之君。讽古是为喻今,诗人把隋炀帝当作历史上以荒淫奢华著称的暴君的典型,来告诫晚唐的那些荒淫腐朽、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音节铿锵。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释】:

隋宫:指隋炀帝杨广为游乐而修建的江都宫等,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此外尚有隋苑。

九重:指皇帝所居。

障泥:马鞯。

【赏析】:

这首七绝讽刺了隋炀帝的奢侈昏淫,诗写炀帝的昏庸游乐,并没有直抒历史的感慨,而讽喻之意含在其中。诗选取典型题材,揭露炀帝纵欲拒谏,不顾国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丑恶本质,暗示隋朝灭亡的难免。开头两句点出南游的一意孤行,绘出_民贼的嘴脸。三、四句借制锦帆点化耗尽民力之罪。语简意赅,贬刺颇深。

《隋宫》李商隐唐诗鉴赏 第3篇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作品注释:

紫泉:即紫渊。唐人避唐高祖李渊讳改紫泉。这里以紫泉宫殿指长安隋宫。

2、锁烟霞:喻冷落。

3、芜城:指隋时的江都,旧名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市。刘宋时鲍照见该城荒芜,曾作《芜城赋》,后遂有此称。

4、玉玺:皇帝的玉印。

5、缘:因。

6、日角:旧说以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如日(也指突入左边发际),附会为帝王之相。

7、锦帆:指炀帝的龙舟,其帆皆锦制,所过之处,香闻十里。

8、天涯:这里指天下。

9、地下两句:陈后主(陈叔宝)为陈朝国君,为隋所灭。据《隋遗录》,炀帝在扬州时,恍惚间曾遇陈后主与其宠妃张丽华。后主即以酒相进,炀帝因请张丽华舞《玉树后庭花》,后主便乘此讥讽炀帝贪图享乐安逸。《玉树后庭花》,乐府《吴声歌曲》名,陈后主所作新歌,后人看作亡国之音。

作品译文:

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

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

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

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

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

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

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

作品赏析: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音节铿锵。

《隋宫》李商隐唐诗鉴赏 第4篇

李商隐隋宫唐诗三百首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解】:

1、紫泉:即紫渊。唐人避唐高祖李渊讳改紫泉。这里以紫泉宫殿指长安隋宫。

2、锁烟霞:喻冷落。

3、芜城:指隋时的江都,旧名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市。刘宋时鲍照见该城荒芜,曾作《芜城赋》,后遂有此称。

4、玉玺:皇帝的玉印。

5、缘:因。

6、日角:旧说以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如日(也指突入左边发际),附会为帝王之相。

7、锦帆:指炀帝的龙舟,其帆皆锦制,所过之处,香闻十里。

8、天涯:这里指天下。

9、地下两句:陈后主(陈叔宝)为陈朝国君,为隋所灭。据《隋遗录》,炀帝在扬州时,恍惚间曾遇陈后主与其宠妃张丽华。后主即以酒相进,炀帝因请张丽华舞《玉树后庭花》,后主便乘此讥讽炀帝贪图享乐安逸。《玉树后庭花》,乐府《吴声歌曲》名,陈后主所作新歌,后人看作亡国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