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描写手法 第1篇
诗歌鉴赏之炼句学案
一、导入新课
二、考点解析
古诗词讲究炼字炼句,尺幅之内,含不尽之意。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而言在外。诗句在文中有文本义、语境义、引申义、言外义、艺术义、情感义。
以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为例: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花谢花落的时节,说明了相逢的季节,;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又暗喻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局面。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以景衬情,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鉴赏诗歌语句,必须联系上下文,知人论世,整体观照,从而赏析出诗句的义、理。
三、提问方式
(一)XX句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二)结合全诗,赏析XX句的妙处
(三)XX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能否把XX句换成XX句?你认为哪句更好?为什么?
四、课堂示例
1、江阴浮远堂 宋·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1戴复古为南宋后期诗人。 2江阴:今属江苏。 3浮远堂: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浮天意。
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做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之描写手法 第2篇
七、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八、考点解析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各种手法。表达技巧是广义综合概念,它有时与艺术特色表达特色艺术技巧(手法)等概念是同义词。一般来说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艺术构思)。
九、自主学习
1、表达技巧分类:
1、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以小见大,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如:烽火连三月的烽火代指战争,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帆代船。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长恨歌》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文:诗句精炼,意蕴仍在。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2、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十、提问方式
1、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3、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4、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之描写手法 第3篇
小学诗词鉴赏之木瓜
朝代:先秦
原文: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由带给大家的小学语文诗词鉴赏之诗经木瓜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学好自己的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