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篇
4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42、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临江仙·离果州作》
43、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春游》
4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45、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卜算子·咏梅》
4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47、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思》
48、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49、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临江仙·离果州作》
5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51、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52、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
53、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临江仙·离果州作》
5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55、闲愁如飞雪,入洒即消融。花好如故人,一笑杯自空。——陆游《对酒》
5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5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5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59、陆游:“《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60、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秋思》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2篇
白居易在读《出师表》后写道:“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李商隐《武侯庙古柏》:“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千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游诸葛武侯书台》:“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陆游《七十二岁吟》:“渭滨星陨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
陆游《感状》:“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出师表,鬼_壮烈。”
出师表
原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3篇
描写诸葛亮的诗词1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2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3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4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5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6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7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8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9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10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1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12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13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14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15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6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17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18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19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20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21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22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3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24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25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后赤壁赋 [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4篇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3]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xíng)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5篇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是*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故事家喻户晓,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为之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文字质朴,情感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慨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自主预习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其**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人物。
2.背景资料
公元221年,刘备**,诸葛亮为丞相。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将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诸葛亮在*息南方**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临行前,他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
3.知识链接
表是*古代下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李斯的《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表”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死罪”之类的话。著名的有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出师表》。
4.检查字词
(1)重难字
崩殂(cú)疲弊(bì)
恢弘(hóng)妄自菲薄(fěi bó)
以塞忠谏之路(sè)陟罚臧否(zhì pǐ)
郭攸之(yōu)费祎(yī)
以遗陛下(wèi)裨补阙漏(bì quē)
行阵(háng)倾颓(tuí)
桓(huán)猥自枉屈(wěi)
夙夜(sù)驽钝(nú dùn)
攘除(rǎng)斟酌(zhēn zhuó)
彰其咎(zhāng jiù)咨诹(zī zōu)
遗诏(zhào)涕零(tì)
(2)通假字
①必能裨补阙(quē)漏(“阙”同“缺”,缺失)
②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古今异义词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①深入不毛(名词作动词,长草)
②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展)
③亲贤臣,远小人(均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④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忠良诚实的人)
⑤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之人)
(6)文言虚词
(7)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也”,判断句标志。)
②省略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遗德。(省略主语“陛下”。)
③倒装句
a.苟全性命于乱世。(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乱世苟全性命”。)
b.临崩寄臣以大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临崩以大事寄臣”。)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秋:时候。
殊遇:厚遇。
恢弘:发扬,扩展。
陟:提拔、晋升。
臧否:赞扬和批评。
2.重点句子翻译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陛下您实在应该扩大自己听闻的范围,来发扬光大**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四、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试着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分析内外形势,对后主提出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第三部分(8):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对后主谆谆告诫,并在临别时抒发真挚情感。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是针对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进行讲授,圈注疑难点,适当点拨。弄清楚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
六、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抽查字词的意思,试背课文。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细心感受诸葛亮质朴的文笔与真挚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
(一)解读课文
1.“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追念**对他们的厚遇,想要报答在后主的身上。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
【合作探究】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佞。
3.如何评价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这三条建议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合作探究】这既是施政的措施,又是**的正理。其中广开言路是前提,赏罚严明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
4.刘备选***辅佐后主刘禅的文臣武将分别有哪些?这些人有什么优点?
【合作探究】文臣:郭攸之、费祎、董允。武将:向宠。优点:文臣善良诚实、忠诚无二;武将善良公正、精通军事。
5.文中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先汉兴隆、后汉倾颓所持的态度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亲小人,远贤臣。
态度:“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也就是非常痛心遗憾。
(二)赏析语言
1.“**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其中“卑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
【合作探究】意思是“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2.品析“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合作探究】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从中可看出诸葛亮其声呜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尽现,耿耿忠心尽袒。
(三)归纳主旨
说说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合作探究】本文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向后主提出三条建议,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定决心和忧国忧民、对蜀汉忠贞不贰的思想。
(四)探究写法
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品味本文语言描写的技巧。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6篇
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陆游
2、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3、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秋波媚》陆游
4、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6、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7、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9、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10、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11、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12、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1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1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5、水流云散各西东。《临江仙·离果州作》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17、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
18、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1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作文大全 )
20、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7篇
8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82、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8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
84、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8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6、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
87、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陆游
8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陆游
89、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春游》
90、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鹊桥仙·一竿风月》
9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2、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93、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钗头凤》
9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9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96、陆游:“《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
9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98、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99、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8篇
61、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
62、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63、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64、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6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66、陆游:“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
67、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秋波媚》
68、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69、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
70、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71、陆游:“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72、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庵中晚思》
7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4、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75、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76、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77、叹流年、又成虚度。《谢池春·壮岁从戎》
7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80、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9篇
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剑南诗稿》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8、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9、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陆游
10、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1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二首》
12、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3、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
14、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15、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16、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陆游《赠猫》
17、铁骑无声望似水。——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18、水驿江程去路长。——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19、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陆游《秋思》
20、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陆游《夜泊水村》
21、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其一》
22、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
2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24、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陆游
25、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
27、闲愁如飞雪,入洒即消融。花好如故人,一笑杯自空。——陆游《对酒》
2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9、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30、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陆游
31、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32、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陆游《夜泊水村》
3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34、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35、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36、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37、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榔栗。——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38、道义无今古,功名有是非。——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39、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40、叹流年、又成虚度。——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
——关于出师表的诗句
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薛逢《题筹笔驿》
或为出师表,鬼_壮烈。——文天祥《正气歌》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李商隐《武侯庙古柏》
那劳出师表,尽入大荒经。——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流芳斜谷出师表,遗臭樊城受禅碑。——刘克庄《芳臭》
尘埃出师表,草棘定军山。——陆游《感旧·凛凛隆中相》
得志未可测,谈笑济时艰,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陆游《感秋·秋色关河外》
奏罢出师表,翻然辞庙堂。——汪元量《贾魏公出师》
至今出师表,日月光炯炯。——洪咨夔《送兴元聂帅》
淋漓出师表,所举良且淑。——洪咨夔《寿崔西清二首·武侯王佐材》
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文天祥《怀孔明》
武侯岁晚出师表,贾谊*生流涕书。——孙应时《闻南轩张先生下世感忱有作·中原天意定何发》
出师表动英雄志,征伐书移慷慨心。——王冕《秋夜燕山旅舍偶成寄林致和》
出师表在今如昔,坠泪碑存旧似新。——虞刚简《游灵岩寺·摩挲石刻拜方兴》
出师表上风雷动,转饷筹空日月愁。——李盘《挽先兄维曼大司农》
愁读出师表,凄凄伤我魂。——胡明善《祁山堡》
贺兰鼠子不足*,底用西征出师表。——李伯玉《送萧晋卿西行》
出师表在今如始,堕泪碑存旧似新。——卢刚《灵岩感怀》
早年曾悟出师表,晓岁始参齐物篇。——释善珍《寄孚老》
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于石《梁父吟》
斯文出师表,奸贼安足戡。——龚璛《与照元晦月夜闻人读诸葛武侯传得南字》
再歌出师表,敛衽三叹息。——孙承恩《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其一·诸葛武侯》
千年忠义出师表,万里江山八阵图。——蓝智《赤壁》
艰危奉命际,流涕出师表。——赵秉文《涿郡**庙二首·其二》
拳拳出师表,读之涕盈襟。——李昱《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十三》
出师表简介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 之前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卷***。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洛阳) ;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文章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这篇文章入选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九年级下册教科书。
——《出师表》原文
《出师表》原文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0篇
白居易在读《出师表》后写道:“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李商隐《武侯庙古柏》:“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千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游诸葛武侯书台》:“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陆游《七十二岁吟》:“渭滨星陨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
陆游《感状》:“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出师表,鬼_壮烈.”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1篇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八声甘州王质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坠,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
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满江红吴潜岳后湘灵,曾孕个、擎天人物。临古岘、纶巾羽扇,笑驱胡羯。
护塞十年高叔子,出师一表侪诸葛。有孤忠、分付与佳儿,真衣钵。
刘家骥,驰空阔。薛家凤,飞横绝。
比君家兄弟,可能豪杰。草木声名如电扫,毡裘心胆闻风折。
待安排、江汉一篇诗,归来说。题筹笔驿薛逢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
身依豪杰倾心术,目对云山演阵图。赤伏运衰功莫就,皇纲力振命先徂。
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怀孔明文天祥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
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世以成败论,操懿真英雄。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2篇
文天祥:“或为《出师表》,鬼_壮烈。”
——《出师表》写得非常真挚,震撼人心,催人泪下。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表》的艺术成就无人能比。
陆游:“《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出师表》非常值得学习研究,汲取教训。
陆游:“《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 ——《出师表》的艺术成就无人能比。 陆游:“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出师表》的艺术成就无人能比。
陆游:“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 ——《出师表》字字珠玑,是篇不刊之论。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3篇
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出征。
师:**。
**:这里指刘备。
创:开创,创立。
业:**中原的大业。
而:表转折。
赏:受赏。
刑:受罚。
中道:中途。
崩殂(cú):死。崩,古代**王、皇后之死。殂,**。
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此:这。
诚:确实,实在。
之:结构助词,的。
秋:时候。
然:但是
侍:侍奉。
卫:守卫
懈:懈怠,放松。
于:在。
忠:忠诚。
内:朝廷上。
外:朝廷外,指战场上。
士:将士。
忘身:奋不顾身。
盖: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欲:想要。
报:报答。
之:代词。
于:向,对。
诚:实在,确实。
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圣:圣明
以:来。
光:发扬光大。
遗德:遗留的美德。
恢弘:这里是动词,形作动,意思是发扬扩大。也作“恢宏”。恢:大。弘:大、宽。
气:志气。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妄:随便,胡乱,轻率。菲薄:微薄。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引用、比喻。这里是说话的意思。义:适宜,恰当。
以:因而。
塞;阻塞。
忠:忠诚。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这里指进谏。
俱:全,都。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体:整体。
陟(zhì):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臧否:善恶。
异同:这里偏重在异。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作奸:为非作歹。
科:科条,法令。
及:和。
为:做。
付:交给。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凭定。
刑:罚。
以:来。
昭:彰显,显扬。
*:公*。
明:严明。
理:治。
偏私:偏袒私情,不公正。
内外异法: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内外:指宫内和朝廷。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法: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ī)、董允:郭攸之、费祎是侍中,董允是侍郎。侍中、侍郎,都是官名。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良实:善良诚实,这里形容词做名词,指善良诚实的人。
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纯: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简:挑选。拔:选拔。
遗(wèi):给予。
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之:指郭攸之等人。
必能裨补阙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bì):弥补,补救。阙,通“缺”,缺点。
有所广益:得到更多的好处。
广益:很多的益处。
益:好处、益处。
性行:性情品德。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正。
淑:善。
均:公*,*均。
晓畅:谙熟,精通。
试用:任用。
能:能干,有才能。
是以:因为这,因此。
众:大家。
举:推举。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营:军营、**。
行(háng)阵:指部队。
和睦:团结**。
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亲:亲近。
信:信任。
得所:得到恰当的位置。
先汉:西汉。兴隆:兴盛。
后汉:东汉。倾颓:衰败。
每:常常。
桓、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的腐坏。
叹息:感叹惋惜。
痛恨:感到痛心遗憾。
恨:遗憾,不满意。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悉:全、都。
贞:坚贞。
良:善良可靠。
死节:能够以死报国。死:为……而死。
隆:兴盛。
计日:计算着日子。
布衣:*民百姓。
躬:亲自,自身。
耕:耕种。
躬耕: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南阳:东汉郡名。即今河南省南阳市。
苟:苟且。
全:保全。
于:在。
求:谋求。
闻达:闻名显达。
以:认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与今义不同。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委屈。
顾:拜访,探望。
咨:询问。
由是:因此。
感激:感动奋激。
许:答应。
驱驰:驱车追赶。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大败_;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打败曹操于赤壁才转危为安。
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二十有一年:从刘备访诸葛亮于隆中到此次出师北伐已经二十一年。
有:通“又”,跟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故:所以。
寄:托付。
以:把。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临:将要。
夙夜忧叹:早晚/整天担忧叹息。夙,清晨。忧,忧愁焦虑。夙夜:早晚。
泸:水名,即金沙江。
不毛:不长草。这里指人烟稀少的地方。毛,庄稼,苗。
兵:武器。
甲:装备。
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奖,鼓励。
庶:希望。
竭:竭尽。
驽(nú)钝:比喻才能*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指才能低劣。
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奸凶:奸邪凶恶之人,此指曹魏*。
还:回。
于:到。
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所以:用来……的。
此臣所以报**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我用来报答**,效忠陛下的职责本分。
斟酌:考虑,权衡。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损益:增减,兴革。
斟酌损益:斟情酌理、有所兴办。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
托,委托,交给。
效,效命的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没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效,取得成效。
告:告慰,告祭。
兴:发扬。
德:道德。
言:**。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
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罪。
咨诹(zōu)善道:询问(**的)好道理。诹(zōu),询问。
察纳:认识采纳。察:明察。
雅言:正确的**,正言,合理的意见。
深追:深切追念。
**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遗诏:**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
当:在……时候。
临:面对
涕:眼泪。
零:落下。
不知所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这是表示自己可能失言。谦词。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4篇
6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6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4、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关山月》
6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6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6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8、陆游:“《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
69、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7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71、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72、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73、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临江仙·离果州作》
74、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75、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临江仙·离果州作》
76、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
77、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78、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道中遇微雨》
79、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80、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其一)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5篇
文天祥的“或为《出师表》,鬼_壮烈。”
是说《出师表》写得非常真挚,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陆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是说《出师表》的艺术成就无人能比。
“《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是说《出师表》非常值得学习研究,汲取教训。
“《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
是说《出师表》的艺术成就无人能比。
“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
是说《出师表》的艺术成就无人能比。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
是说《出师表》字字珠玑,是篇不刊之论。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6篇
2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2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2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24、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游《钗头凤》
25、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其一)
26、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陆游
27、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其一》
2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
2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0、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
31、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其一)
32、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3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34、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庵中晚思》
35、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初寒宴坐》
36、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剑南诗稿》
37、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陆游
38、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7篇
81、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8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8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84、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春游》
85、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陆游
8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87、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其二)
88、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陆游《钗头凤》
89、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90、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91、闲愁如飞雪,入洒即消融。花好如故人,一笑杯自空。——陆游《对酒》
92、陆游:“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
9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临安春雨初霁》
9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陆游
95、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96、叹流年、又成虚度。《谢池春·壮岁从戎》
9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
98、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99、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陆游称赞出师表诗句 第18篇
公元221年,刘备**,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诸葛亮在*息南方**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出师表》传世有二,为《前出师表》,另有《后出师表》。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为《后出师表》。
注释
汉:指蜀汉。
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
偏安:指**局处一地,自以为安。
孰与:何如,表示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偏指一方)
惟:助词。
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定四郡事。
并日:两天合作一天。
顾:这里有“但”的意思。
蜀都:此指蜀汉之境。
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进趋:快速前进。
高帝:刘邦死后的谥号为“高**”。
并:*列。
渊深:指学识广博,计谋高深莫测。
被创:受创伤。被,通假字,同“披”
良:张良,汉高祖的著名谋士,与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
*:陈*,汉高祖的著名谋士。后位至丞相。
长计:长期相持的打算。
坐:安安稳稳。
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
刘繇:字正礼,东汉末年任扬州刺史,因受淮南大**袁术的逼迫,南渡长江,不久被孙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为豪强笮融攻杀。《三国志·吴书》有传。
王朗:字景兴,东汉末年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孙策**进入江浙时,兵败投降,后为曹操所征召,仕于曹魏。
孙策:字伯符,孙权的长兄。父孙坚死后,借用袁术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区,为孙吴*的建立打下基础,不久遇刺身死。
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
孙:指孙武,春秋时人,曾为吴国将领,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
吴:指吴起,战国时兵家、法家**人物,先后仕于鲁、魏、楚,著有《吴子兵法》。
困于南阳:建安二年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
险于乌巢: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荀彧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
危于祁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
逼于黎阳:建安七年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
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年,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北山(今陕西沔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
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在黄河边与马超军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马超骑兵沿河追射之。殆,几乎。
伪定:此言曹氏**北*,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因斥曹魏为“伪”。
昌霸:又称昌豨。建安四年,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
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
李服: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根据汉献帝密诏,联络将军吴子兰、王子服和刘备等谋诛曹操,事泄,董承、吴子兰、王服等被杀。
据胡三省云:“李服,盖王服也。”
——出师表原文带翻译参考
出师表原文带翻译参考